【電影】「男女同性戀支持礦工」?!這是個什麼奇怪的組織?

2021-01-15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電影】「男女同性戀支持礦工」?!這是個什麼奇怪的組織?

摘要:生而為人,不必抱歉,還是為之驕傲吧!

前一陣子,英國一年一度的同志驕傲大遊行在倫敦盛大展開,通過各媒體的鏡頭,我們可以看出倫敦正沉浸在一片色彩斑斕的喜悅之中。

這剛好讓我想起了一部英國電影——《驕傲》。它據真實事件改編,以1984年發生的一次倫敦同志驕傲遊行為背景,講述了當時一群同性戀團體對罷工的煤礦工人施行幫助,使得兩個本來毫無關聯的群體,最終發展了一段深刻友誼的故事。

雖然現在的英國,因為群眾能廣泛地接受同性戀群體,而被很多人戲稱為「腐國」,但是在1984年的倫敦,人們對於同性戀的態度依舊是歧視的。即使同性戀群體能夠走上街頭開展遊行,仍然有相當一部分的群眾認為同性戀與變態無異。

住在遠離倫敦中心的喬,是一個深櫃。他通過一次進城學習的機會,試圖加入遊行的隊伍,並接觸倫敦的這些同性戀群體。他既因為看見遊行隊伍而感到興奮,又因為恐懼與無法真正認同自己,顯得畏手畏腳。

在這次遊行上,他遇見了這個群體中的一個重要的夥伴,馬克。

馬克是一個熱心民權的男同。當他在電視上看到煤礦工人們因為被政策打壓而發起罷工運動,他就決心從這一次的遊行開始,為這些煤礦工人籌款來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於是馬克聯合起一幫男同小夥伴與拉拉好友,組成了「男女同性戀支持礦工組織」,積極地為煤礦工人籌集善款,但是他們卻一次次碰壁:原本他們想要將這些籌款贈予工會,但是各工會一聽說他們這個群體的身份,就拒絕了他們!

屢次遭拒之後,馬克想出了一個點子:為何不繞過工會,直接把這筆善款捐贈給煤礦工人呢?

於是他們將目標確定在了威爾斯的一個煤礦村莊上,並與那裡的工人代表進行了會面。幾番交涉之後,這群同性戀與工人組成了「礦同聯盟」。

然而即使是大老遠地從倫敦來到威爾斯,還帶著一大筆資金和物資,在一開始,「男女同性戀支持礦工組織」在煤礦村莊並不受待見。

很多人在聽到他們的身份後,就開始離場以表示不滿;在後期,出於對愛滋病的恐懼,仍有人想方設法通過輿論導向來反對他們的幫助。

不僅如此,反對者們還希望這場罷工行動能夠儘早結束,因為他們認為復工所帶來的屈辱遠比不上接受一幫同性戀群體帶來的「施捨」。

幸好,最終在委員會主席與幾位成員的努力之下,這個村莊裡的人或多或少都開始對同性戀群體有了改觀。

「男女同性戀支持礦工組織」陪伴了這群煤礦工人度過了艱難的一年。在第二年的同志驕傲大遊行中,他們驚喜地發現,自己竟收到了來自各地礦工聯盟的支持。

《驕傲》這部電影,雖然涉及到了「遊行」、「罷工」等的主題,但是它並沒有太多血與淚的片段。它更多呈現出的是種種溫情,是人與人之間的理解,以及關於自我認同的覺醒。

除了同性戀群體向工人們展示出的關懷,以及煤礦工人對同性戀群體表示的接納,影片在感動之餘也不乏有許多幽默的片段。例如工人代表坦白自己見到同性戀時必須掩飾的震驚、委員會成員詢問「夫夫」的相處模式,還有一些煤礦工人害怕自己成為這些同性戀群體求偶目標,而故意對他們保持距離,結果被委員會的成員們怒懟回去的精彩場面,都讓人大笑不已。

而其中,拉拉們在與男同們的相處中也展現出了一股女權力量:在「男女同性戀支持礦工組織」中有三位拉拉成員,其中一對情侶想要獨立出去,成立「拉拉反對關閉礦坑聯盟」,只允許女性加入。然而男同們則表示不理解:為什麼你們要專門成立一個只屬於女人的聯盟?難道和我們在一起還沒有辦法實現你們的訴求嗎?

顯然,男同們的疑惑很好地證實了拉拉們想法。

除此之外,《驕傲》還中有一條重要的故事線,就是喬的覺醒與成長。

喬並非此次真實事件中的人物,也非像馬克那樣的領軍,卻是影片中,最能夠讓觀眾們自然代入的核心。

原本是深櫃的喬,在加入了「男女同性戀支持礦工組織」後,才意識到原來這就是他自己一直以來想要做的事情。

於是,一直是乖寶寶的他為了能夠參與這個活動,就對家裡謊稱是去倫敦學習做西點。但被家長無意間發現他一直以來的活動後,他又開始屈於父母的權威,停止了一切外出活動;直到電視上播放了罷工運動的失敗,喬才果斷地選擇逃出家門,隻身一人來到威爾斯來慰問那群朋友。

喬在威爾斯本想向馬克解釋自己被家裡關禁閉的遭遇,卻被馬克惡狠狠地吐槽:你早就該離家出走了!你為什麼不能夠勇敢一點?為什麼一直畏手畏腳?你為什麼就不能對你自己的性取向感到驕傲?

於是這一趟旅途讓喬徹底覺醒。他知道自己必須與那個無法接受同性戀群體的家庭告別,他也知道自己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團體,即使這個團體沒有被社會完全接納,但在那裡他才能活得自在。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像喬那樣,活了好多年都無法對自己產生自我認同感?

在臺灣同性戀合法通過後,曾有人向我列舉出了反對同性戀群體的理由:他們濫交、沒有責任感、騙婚、跟風、得愛滋;同性戀者將自己的名聲搞臭了,卻要求人人都接納他們;他們自己做不出一點成就,只寄希望於這個社會來成全自己……

說這話的人,恰恰暴露了自己對同性戀者的敵意:不僅不願意了解同志群體的真實樣貌,也故意無視他們在社會上缺少認同和支持的現狀。

每個人都有追求自我的權利,有自由地表達欲望、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的權利。同性戀者伸張這種權利,和異性戀者一樣正當,他們本不用努力證明自己有多優秀、為社會做出多少貢獻、多麼符合公序良俗,才能獲得認同——因為異性戀者也並不需要作出證明。

然而現實是我們的社會一邊不斷壓縮同性戀人群的生存空間和表達空間,一邊不斷放大並傳播有關同性戀的負面形象。恐懼和偏見就這樣被散播。有多少人因此像喬一樣,因為難以接收到友善、積極的信息,而無法鼓起勇氣接受自我,只能選擇逃避、甚至「自暴自棄」?最該受責備的人是他們嗎?


這就是馬克在電影中不止一次提到「身為同性戀者,要對自己感到驕傲」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如今的同志大遊行會加上「驕傲」二字的原因。

所以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於同性戀群體有多少「原罪」,不在於他們的交往法則與異性戀有多麼不一樣,不在於他們是不是愛滋病患者,更不在於他們沒有做出一番成就來能讓別人對他們的性取向閉嘴,而是在於:這一群體從來就沒有被正視過。

「男女同性戀支持礦工組織」在最後一次籌款時,搞了個大動作:他們在舞廳辦了一次籌款演唱會,並特別說明無論性向如何,只要願意和他們一起幫助煤礦工人,都可以來參加。

於是這場演唱會上,舞廳中的人,有直有彎。可放眼望去,直人與彎人相差幾何呢?

既生而為人,就不必抱歉,還是,為之驕傲吧!

戳【閱讀原文】可在線觀看視頻喲,大家周末愉快~

相關焦點

  • 宣化上人:同性戀與連體人的因果
    男女發願「在地願為連理枝」,結果真實現了!宣化上人大家看看這塊木頭,兩棵樹幹,卻長在一起,上下枝節連著,這是什麼呢?就是無量劫以前,有一對男女,彼此相愛的很深。他們發願:「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對男女一見鍾情,結為夫婦。他們共同有一個嗜好,就是「錢」!
  • 動物界的同性戀,都有哪些操作
    其實,同性戀企鵝真的很常見,要不是它們的男女企鵝長得太像,肯定早就被人類發現了。  與之類似的還有其他鳥。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曾在觀鳥時發現了一對同性戀海鷗,兩隻都是母的。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這個島上的蕾絲海鷗這麼多。  不過在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研究蕾絲海鷗這件事兒,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此前人們認為動物界不會有搞基的現象(對異性沒有興趣,那不就滅絕了嗎?),同性戀只是人類社會的某些人誤入歧途而已。  「花納稅人的錢,研究什麼同性戀海鷗?還不考慮縮減這些科學家的經費嗎?」
  • 【獨家】同性戀口述:這一切構成了我生活中溫柔的部分
    原標題:【獨家】同性戀口述:這一切構成了我生活中溫柔的部分 導語: 美國於近日修改了最高法,在全境內宣布了同性戀婚姻的合法性,成為全球範圍內第21個全境內承認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搜狐文化獨家採訪小天,應受訪者要求,小天為化名。
  • 中國同性戀逐漸被大眾接受 同性婚姻成最大難題
    非常幸運的是,他們的工作得到了政府部門的直接支持,以及媒體的正面報導,包括《浙江日報》、《解放日報》這樣的社會主流媒體。  外部環境的改善  22歲的北京某高校學生大偉;互相深愛著的伴侶小楊和小江;浴池經營者阿國;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崔子恩……8月8日,央視這期題為《以生命的名義》的節目中首次公開報導中國社會中的同性戀現象。
  • 我們應該支持同性婚姻,美國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存在同性戀基因
    (喜歡請多多關注作者,你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在人類社會和男女兩性中,約有2%至10%的人表示與同性發生過性關係。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主流精神病學家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疾病,而對性取向進行研究被認為是一種「治癒方法」。
  • 研究公羊侮辱了同性戀?
    美國科學家研究改變同性戀公羊性取向,引起全球同性戀組織的抗議  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大約8%的公羊是「同性戀」。由於同性戀公羊不能繁育後代,這些科學家還在研究改變同性戀公羊性取向的方法。不過,科學家的這一研究近來在歐美國家引起軒然大波,同性戀組織和動物保護組織都站出來抗議這種改變動物性取向的研究,更擔心這種研究的成果會被用在人類身上。  研究:公羊為啥同性戀  查爾斯·羅塞利博士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研究已經進行了5年,目的是從生理學的角度研究公羊同性戀行為的產生原因。
  • 性取向被懷疑很鬱悶 走近大學同性戀主題志願者
    一星期內,他婉言拒絕了3個男生的「真情」告白,同時不斷地告訴一個又一個詢問他性取向的朋友:「任牧還是異性戀,任牧有喜歡的女生了。」這種誤解的產生,僅僅因為任牧是一名同性戀主題志願工作者。為了澄清自己的異性戀身份,他不得不在人民大學「天地人大」BBS上發帖聲明。   大二女生朱雅璋也很鬱悶。她所在的人民大學「觀影組」社團,舉辦的第一屆主題影展———「同一片天空,另一種關注」,本想辦成同性戀主題電影展,卻不得不打著關懷弱勢群體的旗號,將關於民工、愛滋病病毒攜帶者和同性戀者的電影聯合展映。
  • 動物同性戀:由父親養大的珍珠鳥更易同性戀
    而先前人們也常認為因某一性別數量缺少,才導致了動物同性戀的出現。但科學實驗並不支持這種結論。&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久前,美國加州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對此展開了研究。
  • 劉備與曹操告訴我們:「同性戀」什麼的不存在的!
    這裡你來拿「同性戀」說事兒?我們會喜歡異性也會喜歡同性的人,東方神起有那麼多日本男粉絲呢。「欣賞」和「男女之愛」一定要分開,當全世界都認為兩同性好友是同性戀時,沒辦法,這倆就是同性戀,中國人其實並不在意誰TM是同性戀,只是想熱鬧熱鬧,碰巧傷害到了誰,就自認倒黴吧 ,畢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雙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對男女兩性皆會產生愛情的人
    雙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對男女兩性皆會產生愛情的人時間:2020-04-08 15:53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雙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對男女兩性皆會產生愛情的人 ①雙性戀,又稱雙性愛、雙性向,指對男女兩性皆會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是性取向分類之一。
  • 彩虹圈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同性戀圈
    彩虹圈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同性戀圈時間:2020-03-06 15:59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彩虹圈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同性戀圈 即同志圈,即同性戀圈(六色彩虹就代表同性戀),因為: 六色彩虹是同志平權運動常用的標誌性圖案。
  • 同性戀被強制治療?同性戀違背天道?無性的孫悟空才是宇宙本質!
    同性戀新聞還有很多,比如網曝成龍女兒同性戀 「小龍女」吳卓林輟學離家後的生活與同性女伴約會。  同性戀向來被視為違背天道,同性戀者不受待見,有一個叫坦尚尼亞的國家,還能對同性戀者判刑。近日,坦尚尼亞警方逮捕20名同性戀者 男同性戀將被判最高30年監禁。
  • 【大家】好萊塢裡的同性戀
    金賽報告顯示男性中約有百分之四為同性戀者,即便用寬泛的定義及激進同性戀組織的計算法,該比例也不會超過百分之十。但是,專門研究好萊塢的普林德爾教授研究表明,好萊塢演員中同性戀的比例約為百分之二十五。好萊塢甚至有「同性戀黑手黨」(TheGayMafia)的說法,但屬於不可以公開的秘密。
  • 地震發生時礦工如何避震——電影《無言的山丘》蘊含的科普知識
    閱讀一本好書,或觀賞一部優秀的電影,你都會有收穫的。電影既是一種藝術,又能把大家平時所不可見、不可理解、不可想像的知識,變成可理解、可體驗、可觀賞的畫面,是一種重要的知識來源。當我們看電影時,除了欣賞之外,還可補充一些自己不懂的知識,一舉雙得豈不美哉。
  • 為什麼即使不是同性戀題材的美劇中也都會出現同性戀?
    由於近幾年同性戀話題的熱議,尤其是2015年美國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現在的美劇中會經常出現同性戀角色,這是「政治正確」和迎合觀眾的行為。主要角色的種族、外貌、性別、性取向等等,都是多種搭配的,不再是單一的金髮白人異性戀,而且主要角色幾個中一定搭配一個其他種族,其他性取向,甚至流動性別的角色。
  • 瀋陽一公司推同性戀測試系統 曾申注鄭筱萸商標
    近日,借「鄭筱萸」鼠藥商標戲劇性復出的飛龍宣稱,國內第一個同性戀專利測試系統即將上市,能為要確定戀愛關係的未婚男女提供「同性戀傾向」心理測試。據了解,這種服務在國內尚屬首例。不過,大部分受訪者表示不能接受,普遍認為戀愛中的男女沒有幾個能拉下面子去搞這樣「變態」的測試。
  • 南非成為非洲同性戀避難所
    > 【西班牙《阿貝賽報》5月18日報導】題:南非,非洲同性戀的避難所
  • 你的寶寶是同性戀嗎?
    在不久的將來的某一天,一位懷孕3個月的母親焦慮地坐在產科醫生的辦公室裡,考慮著生下一個同性戀孩子的前景。也許,她想,她不該同意做那個檢查。也許不知道更好,讓命運決定一切。這又有什麼差別呢?像她的大多數朋友一樣,這位女士,雖然信仰宗教,卻自認為是個思想開放的都市人,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是:「我不認為那有什麼錯!」                        至少她對其他人的同性戀孩子是這麼看的。可是,這是她自己的孩子,她的第一個,也許是唯一的一個。無論她和丈夫多麼努力地想適應這個新情況,他們知道這個世界對於喜歡其他男孩的男孩而言,將永遠是個困難的地方。
  • 為什麼說「同性戀」這個詞是德國人發明的
    「同性戀」是德國人發明的嗎?乍一看這個問題可能會覺得很荒謬,然而這個基於一種固定性取向的身份概念的確起源於德國,支持同性戀概念的公眾輿論和政治運動最早也是在德國,尤其是柏林展開,而非人們一直所猜測的那樣是在倫敦或紐約。
  • 關於同性戀:你可以不支持,但別惡意傷人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12月27日晚,兩個男生當眾出櫃在河北大學校園裡表白的視頻上了微博熱搜,這件事引發了熱議,他們在網上得到一些祝福的同時,經歷更多的是惡語相向。作為一個局外人,我想替他們發聲:你可以不支持,但別惡意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