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做出的錯誤決定

2020-12-01 騰訊網

1

損失慘重的大科學家

爆發於300年前的英國「南海股票泡沫」是歷史上最聲名狼藉的金融泡沫事件之一,整個危機顯露出了政府、金融市場以及跟風投資者間存在的諸多問題;它更像是一個稜鏡,將人性中的投機、貪婪心理折射得淋漓盡致。

1720年,英國南海公司的股票從年初的每股128英鎊上升到7月份的1000英鎊以上。貪慾使所有人喪失了理智,瘋狂地追逐投機。但很快,英國國會在通過《泡沫法案》以後,南海股價一落千丈,直至跌到年底的124英鎊——泡沫就此破滅。

在這場股災中,有一個人損失慘重,那就是大科學家牛頓。據報導,牛頓大約損失了2萬英鎊,這在當時算得上是一筆巨款。牛頓因此發出感慨:「我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計算不出人們內心的瘋狂」。

牛頓在物理和數學等領域為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經濟學方面,他創立了「金本位」制度,有效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據報導,後人給他的智商評定高達290。

一個如此高智商且精通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家為什麼會做出錯誤的投資決定,給自己帶來嚴重的損失?其實這樣的案例非常多。在歷史上,很多影響歷史進程的錯誤決定都是由聰明人做出來的;在商海當中,很多導致公司走向滅亡的決策也是由經驗豐富的領導拍板決定的。這背後是否有更深刻的原因呢?

2

知識的4個層級

人們對任何事情的決定都是基於當下所獲取到的信息以及頭腦中所積累的知識、經驗、認知等做出的綜合判斷。如果我們把這些都算作是廣義的知識,那麼IBM公司曾經將知識分成了四個層級:

最底層的叫做數據。這是一種現實而客觀的東西,以未經加工的、散亂、龐雜的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

向上一層叫做信息。信息是經過人類加工和處理的數據,就像是將散亂的珍珠串成了一條具有裝飾功能的項鍊。

再往上一層就是狹義的知識。這是我們將信息經過反覆提煉與驗證得出來的理論或經驗總和,也可以是某些技能或技巧。

最高的一層叫做智慧。智慧並不是一些具體的、切實可用的做法,但卻是建立在知識基礎上的一種態度,將人類對世界的認知上升成為一種境界。

知識的層級呈現為金字塔形,從底層向高層,知識量逐級遞減。在我們當今的數字時代,根本不缺少數據和信息。任何人在任何時候的一個動作,都可能成為底層數據,而龐大的數據存儲系統、高效的信息加工方式以及飛快的傳輸速度也使得信息如爆炸一般撲面而來。有太多便利的方式可以讓我們獲取知識,增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但我們真的能將知識升級成為智慧嗎?人類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到底該用哪一個層級的知識呢?

十個人在同樣的形式下、面對相同的機會一定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其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擁有不同的信息量,而是他們擁有不同的境界和洞察力,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處理事情的智慧完全不同,因此最終的取向自然不同。一些處在技巧方面的問題,人們完全可以利用狹義的知識理論進行解決,例如牛頓可以用力學公式計算出行星的運動規律,也可以用金本位制度來穩定貨幣。可一旦事情超出知識的範疇,單純依靠聰明的大腦做出判斷就會顯得力不從心。正像在「南海泡沫」事件中,人性中的貪婪、欺詐是無法用公式計算的,所以牛頓才會發出「計算不出人心的瘋狂」這樣的感慨。

3

從知識升級到智慧

亞馬遜公司的創始人貝索斯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過自己小時候的經歷:

在十歲那年夏天,他跟著祖父母駕車出遊。坐在後排的他聞著祖母抽菸時濃烈的煙味,決定為祖母做個算術題:戒菸廣告說,一個人每吸一口香菸會減少大概兩分鐘的壽命。他仔細觀察祖母手中的一支香菸需要吸幾口,並匯總了她每天吸菸的數量等信息,然後認真地計算出一個合理的數字,驕傲地跟祖母說:"按照你每抽一支香菸耗時2分鐘來計算,估計你將少活九年!"當他期待著自己的算術技巧能夠贏得誇讚的時候,祖母卻突然哭泣起來。這時,祖父將車停到路邊,把貝索斯叫下車,凝重地注視著他,深情地說:"善良比聰明更重要!"

善良比聰明更重要——這成了貝索斯一生的信條。

從貝索斯的經歷上,我們可以看出。少年時期的他通過自己的算術技能精準地計算出了抽菸給祖母帶來的危害。然而,這個缺乏智慧的少年完全不懂得把計算結果告訴祖母這樣的行為深深地刺痛了親人的內心——這便是知識與智慧在相同情況下的不同選擇。如果說聰明是技能的展現,那麼善良便是智慧的選擇。

曾有人對美國百強公司CEO的書櫃進行調查,統計結果大大超出人們意料——在書架中所有的書籍種類中,商業管理類圖書只佔到5%左右;超過90%的書籍居然與經濟無關,這些圖書當中有歷史類、哲學類、文學類等各種書籍。當我們從知識的最高層面來理解這個統計結果,我們就能領會這些大公司的高管們已經跳出了商業管理的技能範疇,正在通過其他的方式回歸到智慧的境界。

很多時候,在面臨重大的抉擇之時,單純依靠狹義知識層面的理論或技能往往會失效;而此時,通過修行與精進所獲得的智慧卻能讓我們從內心找到答案。就像在英國「南海泡沫」事件當中,雖然當時信息嚴重不對稱,很多人完全無法了解事件背後的金融邏輯與市場操作,甚至連高智商的牛頓都無法用公式計算出市場規律。當所有人都陷入「高收益的狂歡」之時,對自身欲望的克制卻可以讓人們不去盲從,這已經跳出了知識技能的範疇,是用一種人生態度做出的決定——這就是智慧的選擇。

相關焦點

  • 真正的職場聰明人有這6個特徵,你中了幾條?
    責任感強,勇於承擔自己的錯誤聰明人在工作中犯錯誤,從不推卸責任。一人做事一人當,自己犯的錯誤,自己必須想方設法彌補。永遠做好準備俗話說:不要打毫無準備的仗。聰明的人往往在深思熟慮之後做出決定。他們會把計劃、準備做的工作,以及工作上會遇到哪些風險都羅列出來。因此,他們決定做的事往往會成功。
  • 誰是聰明人,聰明人的十大特徵
    ——西塞羅   如果你具備以下特徵你很可能就是一個聰明人。一,聰明人更善於傾聽,多聽善聽更容易變聰明。傾聽是人的本能,通過傾聽來接受外界的信息;傾聽是你了解認識這個世界的重要途徑;嬰幼兒就是在傾聽中漸漸地成長起來。二,聰明人有更恰當的溝通方式。三,聰明人多角度思維。除去專業知識之外,聰明人知道很多。
  • 聰明人的錯誤決定 誰是理財能力最差的基金
    回顧博時裕富的歷史走勢,2003年底開始,隨著大盤的一波上漲行情,博時裕富的基金淨值也快速上升,並且一度達到1.206元的高位,隨後,指數型基金的「被動」性被充分體現,隨著股指的一路下滑,基金淨值也在今年6月2日跌到0.752元,刷新了歷史低點,較其上市時下跌了近25%。當初,這隻被定義為「聰明人的聰明選擇」的博時裕富,成了「聰明人的錯誤決定」。
  • 加拿大拒絕釋放孟晚舟後,又做出一錯誤決定
    儘管我國多次警告,但是加拿大仍然把中國警告當耳旁風,在拒絕釋放孟晚舟之後,還又做出了一錯誤決定。最近加拿大就試圖插手中國香港問題,根據當地的媒體報導,加拿大政府在當地時間12日就做出了一項計劃,希望讓更多在香港生活的人,以更快的方式來到加拿大。而加方也明確表示,這種做法就是為了表達對香港國安法實施的不滿,而這也就進一步影響到了中加關係的和睦。
  • 5種非理性思維模式,讓你在生活中,做出錯誤的決定!
    生活中,有一些人,他們非常的理性和客觀,總是能做出正確的預測,執行正確的決定,從而規避了很多錯誤,少走了很多彎路。但是更多的人,他們在面對現實困難,以及解決問題時,要麼誤入歧途,要麼無所適從,因為他們總是容易陷入錯誤的思維模式,從而鑄造更多的困難和阻遏。
  • 聰明人的思維方式和普通人有哪些區別?
    普通人的平凡各不同,而聰明人的共性卻極為相似。一、聰明人,用腦子做決定著名股神巴菲特說過,「在別人投資的地方去投資,是賺不到錢的,只有投資別人沒有意識到的領域才有機會」,這就是著名的巴菲特定律。可是話雖如此,真正做到卻很難。
  • 傻瓜與聰明人
    傻瓜都是聽從自己的本能做出瘋狂的行為,與聰明人的冷靜超脫、理性自製形成強烈的對比。傻瓜不關心所謂正確的重要的問題,只著眼別人看來無用的小事。他們的生命毫無目的,只是被感情的衝動所驅使,且因其愚蠢的行為而被社會排斥;聰明人的世界又當如何?身處不同的文化、宗教、制度環境之下,一個圈圈裡的聰明人總是把另外一個圈圈裡的聰明人看成異類或傻瓜。
  • 聰明人是怎麼樣思考的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想成為聰明人,都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人們也時常羨慕那些考上知名學府的學子,認為凡是能考上知名大學,如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的人肯定都是聰明人。那麼,那些在名牌校園裡漫步的聰明人,究竟與常人有哪些不同呢?其實,關鍵之處就在於他們擁有聰明人的思維方式。關於聰明人,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定義,但聰明的人卻都有共同的特質,就是善於思考。
  • 你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嗎?
    我們的認知範圍告訴自己,智商高就是聰明人。 智商高等於聰明人,但是人的智商其實沒有這樣簡單。 比如:愛迪生,小時候就不是個聰明的孩子,製作個板凳都要被老師笑話。 所以小時候學習成績不好,我們誤以為智商低,其實這些人長大後,在事業上更加成功。 比如:成龍,小時候後學渣,長大後一路成就大哥身份。
  • 群體決策的困境:聰明人何以做出愚蠢決策
    小集團思維的危險:聰明人作出愚蠢的決策在他1972年開創性的著作《小集團思維的受害者》(Victims of Groupthink)中——十年後修訂為《小集團思維》——社會心理學家歐文·賈尼斯將小集團思維現象定義為一種過程,通過這一過程,群體達成草率的或不成熟的共識,並且群體因而對外部意見視而不見。
  • 心理學家:真正的聰明人都擁有這六點特徵,你具有嗎?
    在社會中與人交往,我們更願意與一些「聰明人」打交道,因為他們能夠與自己進行很好的溝通,不會輕易曲解自己的意思,並且能夠很好的察覺到他人的想法,做出合理的行為。並且他們頭腦靈活,思維活躍,能夠很好的意識到問題所在,可以及時的做出調整。但是要是遇到一些頭腦不靈光的人,那你就不那麼幸運了,他們可能會使任何事情都變得糟糕。
  • 聰明人的特徵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智力水平,這裡列舉了13項聰明人的特徵,來看看自己可以滿足其中幾項?正如吉姆•維納所寫,聰明人「並不畏懼說『我不懂』。如果他們不知道,他們可以學習」。維納觀察到的這一點得到了賈斯汀•克魯格和大衛•鄧寧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經典論文的支持,該論文指出,智力水平越低的人,越會高估自己的認知能力。
  • 一個真正的聰明人,身上都有這4種特點,你有說明你也是聰明人
    正所謂「悶聲發大財」,真正的聰明人往往是低調的,不容易被發現的。一般來說,一個人聰明人身上都有這4種特點,如果你也有的話,說明你也是聰明人。一、有謀略張居正說:「察而後謀,謀而後動,深思遠慮,計無不中。 明察事情原委之後再去謀劃,謀劃之後再去行動,只要深謀遠慮,目的就沒有達不到的。」小人謀身,君子謀國,大丈夫謀天下。
  • 聰明人都有十大特質,這些人中有你嗎?
    聰明人和愚蠢的人,我們通常見過幾次面之後就能確定對方是那種人。如果你不能確定聰明的人和愚蠢的人的區別,建議你看一下馬斯柳科夫的文章《怎樣變得更聰明》。聰明人的十大特徵,你能佔幾條?一:說話有重點聰明的人說話善於抓住重點,談話對於他們來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有的人說話漫無目的,越扯越遠。白白浪費時間,最後無聊的結束談話。
  • 你的人生由你決定,如何做出好決定?管理學大師教你這六個步驟
    在一次關鍵技術升級「帳務三期」中,支付寶數據出現了錯誤。不要小瞧這個錯誤,對於一個與錢有關的軟體來說,任何一個錯誤足夠毀了支付寶在過去四年間打下的家底。在問題發生後,支付寶開始著手解決。他們預計停機時間在8小時,結果問題比他們預計的要難,於是不得不另外延長7小時。外界甚至已經有傳聞,支付寶團隊已經捲款跑路了。
  • 慢悠悠做決定的那個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最初,所有的主體都還沒有決定,偏好服從隨機分布。由於一些主體的個別研究,偏好的分布將慢慢向有利的決定傾斜。而只要有一個人做出決定,其他人就會看到這個決定,並且受到影響。在研究者的模型中,觀察者通過調整決策者的閾值來做出反應。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取決於人口是同質的還是異質的。
  • 選擇華為和中興是一個巨大的錯誤,FCC將投票做出最終決定
    周五,FCC將決定是否阻止美國公司使用聯邦資金從不受信任的公司(著重指華為和中興通訊)購買設備,這兩家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電信設備和手機製造商。他們認為,選擇應該顯而易見:讓中興和華為公司從根本上建設美國的無線網絡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 聰明人,知道與世無爭
    聰明人,知道與世無爭。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仔細想想是這個道理。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能喜歡自己,但是現實卻永遠不可能。有的人一見如故;有的人卻無故相看兩厭。有人喜歡你,也會有人不喜歡你,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若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就活得不豁達,不通透,就只是為了別人眼中的自己而活,不是為了自己而活,爭名奪利,也只是為了能夠讓別人仰望自己。
  • 數學公式告訴你 為什麼聰明人難以成功?
    數學公式告訴你 為什麼聰明人難以成功?聰明,其實不是一個好詞。說到聰明人,大部分的人腦子裡第一印象都是智商高的人或者那些名校校畢業的人。聰明人在學校裡面通常比較受尊重,他們也自然而然的享受這種尊重。但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大部分的聰明人到了社會上就失去了優勢。拿世俗的標準來看,那些社會上的成功人士大都不是學校裡的好學生或者連有名的學校都不是。馬雲說:中國最好的大學是杭州師範大學。這固然是調侃,但其實很有道理。那麼,聰明人為什麼難以成功呢?搞清楚下面的4條規則或許對聰明人有幫助。1。
  • 職場:聰明人處世之道,3句話不說,3件事不做
    而這些對於一些情商高的聰明人來說其實很容易做好,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聰明人都有自己的處事原則,一位職場老油條總結過,聰明的職場人有3句話一定不會說、3件事一定不會做:1.氣話不說人在生氣的時候容易被衝昏頭腦,說出一些不理智的話,會傷害到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