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祖先滅絕都因氣候不調節,科學家:雷鳴般的警告

2020-10-17 AI智慧

全球變暖持續在地球各角落創下高溫紀錄,加州野火尤其引發關注,甚至燒掉仙境一般的納帕山谷一座米其林三星餐廳,那是人類文明終究不敵大自然反撲的證據。最近一項結合氣候模擬與化石紀錄的研究顯示,人類很可能因為不調節氣候變遷提早面臨滅絕命運。

最近科學家發現,大西洋溫度已創下2900年來最高溫,雖然地球平均氣溫自15世紀最低溫度以來就穩定上升,而且變暖速度和幅度是前所未有的,而最近十年是過去三千年來最熱的時期。小冰河時代發生在公元1300到1870年之間。

溫室氣體排放加速這種情況。先前科學家就發現,海洋吸收超過93%的溫室氣體,而過去50年溫室氣體主要來自燃燒化石燃料。此外,北極海冰的面積也在九月測得自衛星記錄開始以來的第二低水平。今年早些時候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使今天要大幅度減少排放量,深海也會在2050年之前迅速變暖。

變暖恐怕是人類逃不掉的浩劫。近日發表在《地球》期刊上一篇研究結合氣候模擬和化石記錄,試圖找出導致古代人類祖先早日滅絕的線索,結果發現氣候變化使人類祖先無法調節變暖或變冷溫度,可能在他們的命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針對六種人屬的生存狀況,包括巧人(Homo habilis),匠人(Homo ergaster),直立人(Homo erectus),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和智人(Homosapiens),研究人員依靠高解析度的氣候模擬器來提供溫度變化狀況,包括過去五百萬年的降雨量和其他數據。他們還尋找一個化石資料庫,該資料庫涵蓋2750多個考古記錄,以模擬人種隨時間變化的氣候生態位,即物種當時的所在之處。目的是了解那些早期人類的氣候偏好,以及他們對氣候變化的反應。

研究證明三種人屬,匠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在絕種之前失去很大一部分的氣候生態位。報告表示這種減少恰逢全球氣候發生急劇不利的變化。而就尼安德特人而言,與智人的競爭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糟,當時智人從非洲走到中東一帶時遇上尼安德特人,他們之間出現小規模混血。

研究人員表示對氣候變化影響的規律性感到驚訝。對於滅絕的物種而言,在滅絕之前,氣候剛好處在極端變化的時期。研究人員說,「當我們面對前所未有的氣候變化時,這一發現可能對當今的人類發出警告。」

這項發現是雷鳴般的警告。研究人員進一步指出,「令人震驚的是,我們的祖先在智力上與地球上其他任何物種相比都令人印象深刻,但無法抵抗氣候變化。」

如果氣候變暖不受控制,世界上一半的沙灘地將在本世紀消失。

儘管人類祖先進行技術創新,包括使用火和精緻的石制工具,還形成複雜的社會網絡,還會生產文化產物,但仍然無法在劇烈的氣候變化中生存,隨著氣候變冷,他們很努力走到最溫暖的地方,但最終這還不夠維繫他們的生存,而現代人面對氣候劇烈變化,人類祖先的滅絕故事很可能會再度上演。

作者:AI智慧

相關焦點

  • 人類祖先因氣候不適而滅絕,如今全球正持續升溫,雷鳴般警訊
    全球變暖持續在地球各角落創下高溫紀錄,加州野火尤其引發關注,甚至燒掉仙境一般的納帕山谷一座米其林三星餐廳,那是人類文明終究不敵大自然反撲的證據。最近一項結合氣候模擬與化石紀錄的研究顯示,人類很可能因為不適應氣候變遷提早面臨滅絕命運。
  • 人類祖先因氣候變化而滅絕,警惕慘劇重演
    全球變暖持續在世界各個角落創下高溫紀錄,兩極冰川大量融化,原始森林大火不斷,人類文明在自然之力面前顯得無比渺小。然而這不是歷史上第一次人類對氣候變化的束手無策,一項結合氣候模擬與化石紀錄的研究顯示,遠古人類很可能因不適應氣候變遷而滅絕。
  • 科學家警告: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或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後果!
    科學家在一份「對人類的警告」的研究中表示,地球上面臨滅絕的100萬種動植物物種中,有一半是昆蟲,在水面上飛行、爬行、鑽洞、跳躍和行走的昆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在過去5億年裡發生了六次。上一次滅絕發生在6600萬年前,當時一塊不穩定的太空巖石摧毀了陸生恐龍和大多數其他生命形式。這一次卻是人類的錯。卡多索對法新社說:「人類活動是幾乎所有昆蟲數量減少和滅絕的原因。」
  • 科學家確定導致長毛犀牛滅絕的真正原因是氣候變化 而非人類捕獵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研究遠古長毛犀牛遺骸時發現,氣候變化導致了它們的滅亡,而由非人類捕獵引起。
  • 科學家警告人類死亡因氣候衝擊增加
    科學家也警告,遭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新冠肺炎)重擊的醫療體系面臨的壓力將越來越大。《柳葉刀》(The Lancet)期刊討論醫療與氣候關聯的報告指出,2018年有幾乎30萬名年齡65歲以上的人死於極端熱浪,20年內增加54%。報告並說,高溫也讓人們幾乎無法在戶外悶熱的環境工作,導致2019年失去3,020工時,比2000年的1,990工時增加許多。
  • 第二次人類警告!地球巨變正在發生,不改變將走上不歸路
    1992年底,全世界1700名科學家發出了一個可怕的「人類警告」,認為人類已經把地球的生態系統推向了破裂邊緣,並在毀滅地球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警告列舉了聖經中瘟疫般的環境影響,如平流層臭氧耗竭,空氣和水汙染,漁業崩潰和土壤生產力喪失,森林砍伐,物種滅絕和化石燃料燃燒造成的災難性全球氣候變化。
  • 因鼻竇大不能吃肉而滅絕? 史前巨獸洞熊的「食譜」仍是個謎
    洞熊(學名Ursus spelaeus)是一種在更新世生存於亞歐大陸北部的熊,約2萬年前滅絕,因其化石多在洞穴內發現,故命名為「洞熊」。在很多著名的洞穴中,幾乎都發現過洞熊的整副骨骼化石。在我國北京周口店也曾有發現,它與巨型短面熊同為更新世的兩大巨熊。   洞熊到底吃素還是肉食動物,這種龐然大物的「食譜」與其滅絕有什麼關係,科學界卻一直眾說紛紜。
  • 科學家: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2000多種或在人類口中滅絕
    作者:文/虞子期 在地球上,生物可以說控制著地球的生態系統穩定發展,但是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我們看到的越來越多的生物面臨滅絕或消失。
  • 地球氣候脫離正常軌道?科學家警告:已出現臨界點,人類還剩30年!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過去10年裡,地球氣候仿佛暴露出許多的轉變臨界點,科學家們對此警告稱:隨著氣候緊急狀態的開啟,地球氣候已經明顯脫離正常運轉軌道,不可逆地發生改變。達到氣候臨界點的條件很簡單,就是人類前進的步伐超出了氣候承載的能力,而這就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
  • 澳洲珊瑚裸尾鼠滅絕--首個因人為引起氣候變化滅絕的哺乳動物
    澳大利亞環境局於2月19日宣布,棲息於大堡礁附近一帶的珊瑚裸尾鼠正式確認絕種,成為全球首種證實因氣候轉變而絕種的哺乳類動物。有學者表示,海平面上升,棲息地出現極高水位和破壞性風暴潮頻發,這些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是導致其滅絕的根本原因。據2016年一份研究指出,海平面上升令珊瑚裸尾鼠10年間,失去97%的棲息地。
  • 第一個因人類而滅絕的物種
    自此,渡渡鳥作為首個因人類而滅絕的著名案例而紮根於我們的良知中。 「隨著原始人類走出非洲,你就能見到這種異常規律的滅絕模式,」新墨西哥大學的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教授Felisa Smith表示。正如她和同事在2018年《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研究文章中所解釋的那樣,每當我們的祖先踏足一個新地方,就有化石記錄表明這裡的大型動物——大象、熊、羚羊和其他生物的巨型史前近親——會在幾百年的時間裡滅絕,最多不超一千年。
  • 科學家警告: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人為活動是「罪魁禍首」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11日報導,芬蘭科學家在《生物保護》雜誌中撰文警告稱,約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它們的消失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影響。該研究作者、自然歷史博物館生物學家佩德羅·卡多佐表示:「當前的昆蟲滅絕危機令人深為憂慮,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 科學家警告:地球或陷入全球系統性崩潰,2050年人類文明將停滯?
    近日,全球逾200名科學家發出警告,地球系統性崩潰的前兆已經出現,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今年2月5日,全球200餘名科學家聯名發布了一份長約50頁的報告,該報告稱:近年來頻發的自然災害,可能預示著地球即將陷入「全球系統崩潰」。讓我們梳理一下最近發生的災難和異常。
  • 我國3000多種高等植物危險,科學家警告,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或來了
    從現有的趨勢來看,人類活動的影響確實大了很多,那必然在沒有任何改變的情況之下,動植物的滅絕或消失肯定會加速之中,在2020年的時候,我們也看到了我國宣布滅絕的生物——白鱘。這個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生物確實令人惋惜,可能很多人都沒見過真實的它,包括我自己,都已經滅絕了,那麼也不可能再看到它了,除非再現「奇蹟」,但是這個概率極低。
  •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古代人類物種滅絕
    另一些人則認為,我們可能吃的食物更多樣化,或者比其他人類更擅長跑步。 與此同時,其他研究人員假設,鑑於高水平的混種繁殖,也許一些人科動物並沒有滅絕,而是與我們的基因庫完全融合。 研究人員還假設,氣候變化可能在人屬物種的滅絕中發揮了作用。
  • 11,000名科學家發出警告:氣候危急!人類或將承受巨大痛苦
    全球超過11000位科學家在BioScience雜誌上發出警告稱,整個世界正面臨氣候危機,若不做出深刻且持續的改變,世界將面臨「數不清的人類苦難」。超過11000位科學家發出氣候危機警告。據介紹,科學家們提供了一系列數據作為佐證,這些數據顯示了「過去40年間氣候變化的圖形化生命特徵」。這些指標包括人類和動物數量的增長、人均肉類產量、全球森林覆蓋率變化、化石燃料消耗等。而這些指標的變化都直接導致氣候危機更為嚴重,各國政府也未能很好地應對這場危機。
  • 煤炭燃燒造成了二疊紀大滅絕?科學家警告:與今天的氣候變化相似
    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是地球上發生的第三次物種大滅絕,也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滅絕事件,地球上有96%的物種遭受滅頂之災。科學家認為,那一次大滅絕是地球生態系統最徹底的一次「洗牌」,使得佔領海洋3億年之久的主要生物消失,為恐龍等爬行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使生物演化進程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轉折。
  • 煤炭燃燒造成了二疊紀大滅絕?科學家警告:與今天的氣候變化相似
    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是地球上發生的第三次物種大滅絕,也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滅絕事件,地球上有96%的物種遭受滅頂之災。科學家認為,那一次大滅絕是地球生態系統最徹底的一次「洗牌」,使得佔領海洋3億年之久的主要生物消失,為恐龍等爬行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使生物演化進程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轉折。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和人類同時在地球,人類能進化成現在這樣嗎
    白堊紀-古近紀滅絕時期,爬行動物是地球的霸主。 它們大部分以體型為優勢,而且它們都與大的食物網絡相連。 這個系統是有效的。 恐龍在不久的將來氣候變化中生存下來的可能性很低,但爬蟲類時代也面臨困境的可能性很低。大滅絕時期最先死亡是因為廣闊的森林,世界上當日的灰塵擋住了充足的陽光。 這意味著草食類恐龍失去了大量的食物來源,原本巨大的食物量使森林資源不足。
  • 城市消失、物種滅絕、人類變笨……全球變暖到底有啥影響?
    因海平面上升,這個小鎮面積正不斷縮減。到2025年,這裡就會被海水淹沒。人類居住的城市,說淹就淹,說沒就沒?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或許都源於氣候變暖導致的南北極地區冰川大量融化。這些冰川本來安靜地「沉睡」在兩極,雄壯美麗。但是,氣溫升高卻讓它們慢慢融化消逝。當冰川褪去,冰下的島嶼顯露出來,北極的地貌正因此悄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