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祖先因氣候變化而滅絕,警惕慘劇重演

2020-10-16 GET資訊

全球變暖持續在世界各個角落創下高溫紀錄,兩極冰川大量融化,原始森林大火不斷,人類文明在自然之力面前顯得無比渺小。然而這不是歷史上第一次人類對氣候變化的束手無策,一項結合氣候模擬與化石紀錄的研究顯示,遠古人類很可能因不適應氣候變遷而滅絕。

近日發表在《地球》的研究結合氣候模擬和化石紀錄,試圖找出導致古代人類祖先滅絕的線索,結果發現氣候變化使人類祖先無法適應變暖或變冷溫度,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分析了6種人屬的生存狀況,包括巧人(Homo habilis)、匠人(Homo ergaster)、直立人(Homo erectus)、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尼安德塔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和智人(Homo sapiens),依靠高解析度氣候模擬器提供溫度變化,包括過去500萬年降雨量和其他數據。他們還尋找一個化石資料庫,涵蓋2750多項考古記錄,以模擬人種隨時間變化的氣候生態位,目的是了解早期人類的氣候偏好,以及他們對氣候變化的反應。

研究證明3 種人屬,匠人、海德堡人、尼安德塔人在滅絕前失去很大部分的氣候生態位。報告表示這種減少恰逢全球氣候發生急劇變化。尤其是安德塔人,他們與智人的競爭使情況變得更糟,當時智人從非洲嫌棄到中東一帶時遇上了尼安德塔人。

而最近科學家發現,大西洋溫度已創下2900年來的最高溫,雖然地球平均氣溫自15世紀最低溫度以來就穩定上升,但變暖速度和幅度前所未有,最近十年是過去3千年來最熱的時期。

溫室氣體排放加速了氣溫上升。先前科學家就發現,海洋能吸收超過93% 溫室氣體,過去50年溫室氣體主要來自燃燒化石燃料。此外,北極海冰面積也在9月測得自衛星記錄開始以來的第二低。今年稍早研究發現,即使現在開始大幅度減少排放量,深海也會在2050年前迅速變暖。

研究人員表示對氣候變化影響的規律性感到驚訝。對滅絕物種而言,在滅絕之前,氣候剛好處在極端變化時期。研究人員說:「當我們面對前所未有的氣候變化時,這可能對當今人類提出警告。我們祖先的智力與當時的其他物種相比也是絕對領先,但無法抵抗氣候變化。」

儘管人類祖先能創新技術,包括使用火和精緻的石制工具,形成了複雜的社會網絡,誕生了許多文化產物,但仍無法在劇烈的氣候變化下生存,曾經的氣候變冷,他們很努力地尋找溫暖的地方,但最終沒能維持住。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面對氣候劇烈變化,人類祖先的滅絕劇本很可能再度上演。

相關焦點

  • 人類祖先滅絕都因氣候不調節,科學家:雷鳴般的警告
    全球變暖持續在地球各角落創下高溫紀錄,加州野火尤其引發關注,甚至燒掉仙境一般的納帕山谷一座米其林三星餐廳,那是人類文明終究不敵大自然反撲的證據。最近一項結合氣候模擬與化石紀錄的研究顯示,人類很可能因為不調節氣候變遷提早面臨滅絕命運。
  • 人類祖先因氣候不適而滅絕,如今全球正持續升溫,雷鳴般警訊
    全球變暖持續在地球各角落創下高溫紀錄,加州野火尤其引發關注,甚至燒掉仙境一般的納帕山谷一座米其林三星餐廳,那是人類文明終究不敵大自然反撲的證據。最近一項結合氣候模擬與化石紀錄的研究顯示,人類很可能因為不適應氣候變遷提早面臨滅絕命運。
  • 破解尼安德特人滅絕之謎:被人類祖先嗜食(圖)
    尼安德特人不是現代人的祖先,3萬年前他們突然消失了。圖為尼安德特人復原圖。  法國著名化石專家費爾南多·羅茲從一塊尼安德特人的顎骨化石中推斷,「人類祖先的掠食可能是尼安德特人滅絕的主要原因。」「人類祖先的掠食可能是尼安德特人滅絕的主要原因。」費爾南多·羅茲表示,茹毛飲血的現代人讓尼安德特人遭遇了可怕的命運。「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們是被我們的祖先吃掉的。多年來,人類一直試圖掩蓋自己祖先嗜食同類的證據,但我認為我們必須接受這種慘劇曾經發生的事實。」羅茲和他的團隊提出的「嗜食同類說」極富爭議,與科學界的一貫想法南轅北轍。英國《每日郵報》、《衛報》等多家媒體均報導了費爾南多·羅茲的驚人結論。
  • 第一個因人類而滅絕的物種
    自此,渡渡鳥作為首個因人類而滅絕的著名案例而紮根於我們的良知中。具體的遷徙起始時間點還有爭議,不過最新的推算表明致使人類持續繁衍遍布全球的大遷徙開始於原始人類——尼安德特人和其他古人類親戚,還有智人——走出非洲和東南亞,距今約有12.5萬年。證據在這個地方變的有趣起來。隨著人類離開祖先的土地,並且在接下來的數萬年裡前往開拓歐亞大陸、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化石記錄顯示出在這些大陸上的大型動物的滅絕也出現了平行上升。
  • 氣候變化是北美阿拉斯加的馬匹滅絕之罪魁禍首
    南方網訊  美國科學家經研究指出,距今約12500年前,氣候變化是造成在北美阿拉斯加地區的馬匹滅絕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此前人們所猜測的由於當地獵人的捕獵泛濫所造成的。那一次氣候變化還致使北美大陸70%的動物滅亡,其中包括所有的馬匹種類。
  • 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人類會不會重演悲劇?看完漲知識了
    可是這樣的世界霸主,後來卻滅絕了。導致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人類會不會重演悲劇。對恐龍的滅絕,科學家們給出了幾個答案。第一大陸漂移說。地質學家研究發現,在恐龍生存的時代,地球只有唯一一塊大陸就是泛古陸。後來地塊移動導致分裂,導致環境和氣候變化使得恐龍滅絕。第二地磁變化說,現代生物學證明國際登的死亡和磁場有關,所以專家推測恐龍的滅絕與地球磁場變化有關。
  • 科學新論調:古人類物種滅絕,或因氣候變化!今天面臨同樣的危機
    如今,由多國科學家,再綜合考慮地球氣候環境的變遷因素,提出了一個新的推論:氣候變化,可能在人類物種滅絕中扮演了一個「狠角色」。這項最新的研究結果,堅持認為,氣候的變遷或許才是其他古人類滅絕的主要驅動因素。
  • 科學家確定導致長毛犀牛滅絕的真正原因是氣候變化 而非人類捕獵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研究遠古長毛犀牛遺骸時發現,氣候變化導致了它們的滅亡,而由非人類捕獵引起。
  • 澳洲珊瑚裸尾鼠滅絕--首個因人為引起氣候變化滅絕的哺乳動物
    澳大利亞環境局於2月19日宣布,棲息於大堡礁附近一帶的珊瑚裸尾鼠正式確認絕種,成為全球首種證實因氣候轉變而絕種的哺乳類動物。有學者表示,海平面上升,棲息地出現極高水位和破壞性風暴潮頻發,這些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是導致其滅絕的根本原因。據2016年一份研究指出,海平面上升令珊瑚裸尾鼠10年間,失去97%的棲息地。
  •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古代人類物種滅絕
    另一些人則認為,我們可能吃的食物更多樣化,或者比其他人類更擅長跑步。 與此同時,其他研究人員假設,鑑於高水平的混種繁殖,也許一些人科動物並沒有滅絕,而是與我們的基因庫完全融合。 研究人員還假設,氣候變化可能在人屬物種的滅絕中發揮了作用。
  • 研究人員稱古毛犀牛滅絕是因氣候變化所致
    科學家研究了關於史前巨型動物,如長毛象、穴居獅和毛犀牛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結束時的滅絕現象。此前,這一滅絕事件與早期人類在全球範圍內對狩獵動物的傳播有關。 然而,新的研究發現,毛犀牛滅絕的原因可能與過度獵殺不同。 科學家表示,氣候變化可能導致了這種生物的滅絕。
  • 猛獁象是如何滅絕的?氣候變化還是史前人類屠殺?
    早期美洲人曾獵殺嵌齒象,但早在人類到來之前,這種生物就已經開始減少了。嵌齒象的滅絕令人感到驚訝,因為它們幾乎可以吃任何植物,包括樹木和青草。理論上,這些動物應該能夠適應任何食物來源。然而,當猛獁象和乳齒象遷移到嵌齒象的地盤,以及氣候變化擠壓了更多可用資源時,嵌齒象顯然無法應對這些競爭和壓力。
  • 宇宙「暗黑」法則——氣候變化是人類必經的磨難?
    鑑於我們已經理解了氣候變化是如何運作的,我們應該知道氣候變化是遲早要發生的。任何文明都會將他們的星球帶入「人類」統治期,」他說到,「人類」統治期指的是一個時代「人類」的活動對氣候和地球生態系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基於這個理解,我們將會完全改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氣候變化,以及我們應該如何談論它。」  首先,拒絕承擔責任和相互指責的行為必須結束,他說。
  • 兒童通過遊戲重演史前人類祖先到現代人進化的各個階段,以在遊戲
    兒童通過遊戲重演史前人類祖先到現代人進化的各個階段,以在遊戲中讓個體擺脫原始的不必要的本能動作,從而為複雜的當代生活作準備,這種理論是經典遊戲理論中的( )。
  • 被人類滅絕的第一個物種是什麼?
    隨著人類離開他們祖先的家園,在接下來的數萬年裡繼續在歐亞大陸、大洋洲、南北美洲開拓殖民地,化石記錄顯示,大型動物——也被稱為巨型動物——在這些大陸上的滅絕也呈平行上升趨勢。對於即將到來的人類來說,巨型動物可能是食物,也可能是威脅。更重要的是,以前從未遇到過人類的動物可能對這些陌生的新來者不加警惕,這些新來者進入了它們未被破壞的土地,這可能增加了它們受到攻擊的脆弱性。與其他繁殖速度更快的小型動物不同,巨型動物的繁殖速度也更慢,因此與其他物種相比,它們的種群數量也更少。造成威脅的不僅僅是狩獵,還包括人類引發的火災,火災的蔓延將破壞大片的棲息地,並加劇了人類對食物的競爭。
  • 珊瑚裸尾鼠:首個因全球氣候變暖滅絕的哺乳動物
    2008年,澳大利亞政府還出了一份保護計劃,認為氣候變化不太可能對珊瑚裸尾鼠的生存造成太大的威脅,他們都低估了珊瑚裸尾鼠滅絕的風險[2]。如今,凱文的父親因為身體欠佳,已經無法再前往布蘭布爾礁了,保護珊瑚裸尾鼠的重任落在了凱文身上,繼承了家族遺志,凱文成為了一名動物學家,並一直在關注氣候給動物帶來的影響。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揭示氣候變化對西南印度洋大型動物滅絕的影響
    科研人員在西南印度洋大型動物滅絕、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科研成果又雙叒叕刊發國際頂級期刊!贊!然而在晚全新世至近代,這些島嶼又因珍惜物種滅絕而備受矚目。除了對當地物種造成的毀滅型打擊,人類活動也悄然改變了湖泊、洞穴等沉積物中的氣候信息。馬達加斯加的氣候如何變化,以及氣候變化與生物滅絕的關係常因當地受人類活動影響的古氣候記錄的多樣性而備受爭議。
  • 國外媒體:氣候變化導致猛獁象等哺乳類滅絕
    據國外媒體報導,研究者發現,氣候方面的變化,是導致哺乳類動物滅絕的主要原因,在過去五萬年裡,猛獁象和犬齒鼠就是其中的不幸者在五萬到三萬年前間,44公斤以上級別的,有65%慘遭滅絕,還有一些小型動物。這樣大規模的滅絕何以發生,學術界已經爭論了一個多世紀。五萬年前,全球氣候變冷、乾燥,在21000年前達到冰河時代,從那以後,氣候開始變暖,逐漸適宜人類、植物生存。
  • 氣候變化不會導致人類的滅絕,現在地球上的生活比任何時候都更好
    一位氣候政策懷疑論者的新書表明,人類有著光明的未來。我們需要停止用氣候問題嚇唬孩子,而是更多地集中精力推動經濟發展。新冠病毒或許現在是全球新聞的焦點,但關於氣候變化的恐慌性報導仍然比比皆是,一旦我們最終回到疫情後的「常態」,毫無疑問,這些嚇唬人的故事將重新成為新聞焦點。我們處理新冠病毒的能力,並不預示著我們無法採取明智的政策來應對全球變暖。
  • 尼安德特人也是祖先,他們比猩猩、猴子聰明,為何還是滅絕了?
    作者:文/虞子期 尼安德特人聰明程度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現代人類的程度,是什麼猩猩,猴子都沒有辦法比較的,這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而尼安德特人的滅絕不是因為生命都有「生老病死」的規律,而是因為外界的影響導致滅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