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為什麼我們的秋天,是別人的春天?

2020-09-22 星空天文

今日秋分。

2011年秋分前夕的地球照片。EUMETSAT / NASA

行星的姿勢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行星上的生命會感受到怎樣的溫度。直射光讓人感到炎熱,而斜射只有微弱的暖意。

如若我們不考慮海洋冰川對氣候的調控,那麼假如地球的身板再直一些,我們感受到的四季可能就會沒有那麼明顯。

但是地球能躺著就不坐著。它斜著身子圍繞太陽運行。這導致地球上的不同緯度在一年中不同時刻的太陽角度和接收到的太陽熱量會發生周期性變化。

人類活動正在打破自然平衡。但地球大氣的溫度,總體上還是與它接收到了多少太陽熱量有關。而太陽熱量的多少,又與太陽角度有關。地球上季節的成因,與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沒有關係。

一年中有兩個時刻,地球上各處的太陽角度都不大不小,處於中間點。這兩個時刻就是「分」。「分」意味著不偏不倚和「中庸之道」,意味著「平均」。此時地球運行到了太陽的側旁,亦即陽光此時直射的是地球的赤道。在這一天,不但地球上所有地區白晝和黑夜都是均分的,氣溫大體上也都處於一年之中的中間點,是一年中最不冷不熱的時候。

但地球是斜躺著的,且在持續地圍繞太陽公轉。因此南北半球此時的氣候變化趨勢是相反的。上半年北半球陽光角度逐漸變大,熱量處於累積上升的過程中,天氣變熱;而與此同時南半球陽光角度逐漸變小,大氣中積累的熱量逐漸變少,天氣變冷。

到了下半年,風水輪流轉。北半球陽光角度逐漸變小,積累的熱量逐漸變少,天氣變冷;南半球陽光角度逐漸變大,熱量累積得越來越多,天氣開始變熱。

地球大氣中的熱量正是這樣此消彼長,往復循環,並在海洋冰川的調控下,達到了一種動態的平衡。

2020年下半年的「分」時出現在北京時間9月22日21:31。太陽直射點將於此時跨越赤道,從北半球進入南半球。此時為北半球的秋分;而在南半球此時為春分。

我們的夏天,是別人的冬天。我們的秋天,是別人的春天。這是自然規律。但細想起來,能夠通過四時的變化感知到宇宙中天體的運行,也是一樁很奇妙的事。

相關焦點

  • 此夕又秋分——藏在秋天裡,引人奮發向上的幾首詩詞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風清露冷,秋已過半。正如網友所說:秋是慢入的,天晴不覺秋至,一雨方知秋涼。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秋天的況味,不儘是斷腸人在天涯的悽楚。在豪邁的詩人筆下,秋天也變得明朗起來。
  • 秋分為什麼叫秋分,要注意什麼?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中,已經是秋分了。 秋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 秋分是什麼,為什麼叫秋分?
  • 秋分已至,你知道秋分是什麼嗎
    今天秋分。精確點說,北京時間晚9:30(查自日曆網)/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30,這個時間點就是秋分時刻。「秋分到,蛋兒俏」。在古老的傳說中,秋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好吧,雖然傳說僅僅是傳說,但這一節氣預示著秋天的來臨,溫度降低以及北半球白晝時間的縮短——北半球居住著地球90%的人口。對於南半球來說,則恰恰相反:天氣轉暖,春天降臨。
  • 秋分文案唯美句子 適合發朋友圈秋天溫柔說說句子
    秋分來了,秋天如約而至,一起來看看秋分節氣可以發什麼秋天溫柔句子吧!一起和閩南網小編來看看。秋天來了  秋分已至 夏日未盡  初秋天氣晴 宜收集快樂  今日秋分 宜想我  人間忽晚,山河已秋。
  • 說「秋分」
    秋分,指秋季正中間的一天,太陽到達黃經180度。《堯典》記:「宵中者,秋分夜之刻,於夏冬為適中也,晝夜各五十刻」,「秋分,陰之中也,夷平也,暑退而人氣平也。」又據《春秋繁露·陰陽出入》稱:「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些古文的主要意思旨在說明:秋分當天晝夜平分,時間平等同春分日一樣。
  •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3首秋分古詩詞裡的思念,細膩真摯的中國味
    相比春天的春花爛漫,夏日的綠樹成蔭,秋天仿佛多了一種悠遠的味道。你看,秋天的天空是遼遠的,不見大朵的雲彩,就這樣單純的湛藍。秋日裡多了金黃的色彩,金黃的稻穗,金黃的落葉,黃橙橙的橘子,金黃的向日葵,在這湛藍的天氣下,顯得非常奪目。
  • 美媒:為什麼秋天的落葉會變色(全文)
    美媒:為什麼秋天的落葉會變色 1379980070000 來源: 新華網 有0人參與
  • 吹來何處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 | 今日秋分
    一天用於分開秋天。一天用於分開春天。一天用來忘記,一天用來記住。「據說住在赤道的人,一年之中會有兩天,正午十二點低頭看不到自己的影子。」讓我想起好幾年前在新疆的戈壁灘上,雖然也有同行長輩,但總也不好意思麻煩別人照相,只能拍一張自己的被夕陽拉伸得無限之長的倒影,可以一直替我本人走到地平線那邊去,走到赤道去。這晚就像那天,影子也在眼前:當日戲言身後意,如今都到眼前來的,眼前。
  • 描寫秋天的句子短句唯美說說 關於2019秋分節氣優美文章文藝句子
    今日秋分。2019年秋分節氣到了,一年一度最唯美的秋天也在人們眼前展開了畫卷。每個季節都有屬於每個季節的美,自古以來留有許多描寫一年四季的優美句子了,那麼對於秋天的描寫有哪些唯美的短句呢?整理關於2019秋天景色、秋分節氣優美文章文藝句子。》》》推薦閱讀:2019年秋分節氣微信朋友圈發什麼?
  • 這個星期二是「秋分」。這是什麼意思
    秋分將於本周二北京時間晚上22:30到來 。雖然不是平衡雞蛋的最佳時機 ,但春分節預示著秋天的來臨,溫度降低以及北半球的住所縮短,北半球的人口約佔 地球總人口的90%。>對於南半球來說,這恰恰相反:天氣轉暖和春天來臨
  • 秋分將至,秋分為什麼叫秋分?秋分的意思是什麼?看完明白
    時間真快,今天都已經是9月12號了,9月已經快過去半個月了,而白露節氣也已經進入到第六天了,我們現在天氣的確已經涼快很多了,就像我們當地最近幾天,因為下過一場秋雨,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我們現在的氣溫很涼爽,晚上不開空調還要蓋個薄毯子睡覺。暑熱已經在白露節氣的露水中慢慢消退。
  • 秋天只會說Season of Harvest可不夠,還可以告訴孩子這些應季表達.....
    秋分(autumnal equinox),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3日。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北半球的秋天在9至11月,南半球的秋天在3至5月。
  •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古詩詞
    而且,剛好是距離立春45天,也就是說春天過了一半了。然後呢,太陽和地球又開始「分開旅行」。到了夏至的時候,白天最長,黑夜最短;而到了秋分,白天和黑夜又變成一樣長了。而從立秋開始算,秋分這天,秋天就過了一半了。所以,秋分這一天,是真正的平分秋色。「至」有極致的意思。夏至時,白天最長,冬至時,白晝最短。
  • 2020年秋季:秋分是什麼,秋天的第一天發生了什麼?
    今天是地球的秋分。這意味著秋初北半球白天較冷,這背後有一些科學原因。什麼是秋分?這個秋分白天的白天和晚上的時間是一樣長的。今年的秋分是九月二十二日(今天).這意味著90%的地球人口將變得更冷,而生活在南半球的人則會變暖。地球自轉在一個大約23.5度傾斜的軸上。
  • 一葉落平分秋色:中國為什麼將秋分作為農民豐收節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16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公曆9月22日——24日。秋分到來時,由於太陽位於秋分點(黃經180°),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因而全球各地晝夜等長——通俗地講,就是白天和夜晚一樣長。 過了秋分,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導致南半球和北半球分別出現晝長夜短、晝短夜長。
  • 2020年的秋分是幾月幾日?秋分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風俗習慣呢
    秋分是24個節氣之一。時間是2020年秋分是9月22日的21點30分,農曆八月初六。秋分是什麼意思?一般公眾很難理解太陽在北、南、交叉區運動的時間、速度和方向的天文理論。現在,讓我們簡單聊聊。秋分:也指秋分。因為秋天有兩個結論:一是季節性氣候理論,即7月至9月是秋天。
  • 秋分為什麼又叫祭月節?2019秋分節氣具體時間要做什麼?
    「秋分氣初爽,燈火新照夜。」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這一天晝夜平分,還曾是傳統「祭月節」,代表著人們對生活美好的期盼和熱愛。據考證,中國古代很早就以「秋分」作為耕種的標誌,時值金秋,它也是收穫的大好時節。
  • 英語閱讀-為什麼秋天感覺比春天冷?
    #英語閱讀#不知道寶寶們感沒感受到,秋天是比春天冷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對冬天產生了一種整體性的反應,所以,比如說2月裡碰到一個50華氏度的天氣,我們會感覺很暖和,但如果在每年這個時候碰到,就會感覺很冷"在麻薩諸塞州美國陸軍環境醫學研究所,從事寒冷天氣研究的生理學家約翰卡斯泰拉尼說道。
  • 秋分,願有一人與你平分秋色
    早已聽不見樹上知了的叫聲,只聽到蛐蛐每天夜晚叫個不停,秋分到了。今天是秋分,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秋分到了,春祭日,秋祭月,這一天,白天和夜晚一樣長,這一天一過,冬天也就不遠了,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桂花也要開了,漫天的桂花香,今年你是否還一個人漂泊在外?
  • 秋分時刻,我想與你平分秋色!
    今天迎來秋分節氣,秋分被認為是晝夜均等,寒暑平衡的中間點,是平分秋色之時。北京的秋分時節,已有涼意,早晚的溫差讓你穿衣也有所變化,早上要穿長衣長袖,中午又下換成短袖。秋分時節是我國農業生產的重要節氣,恰逢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到處都是秋收的畫面。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