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春天的春花爛漫,夏日的綠樹成蔭,秋天仿佛多了一種悠遠的味道。
你看,秋天的天空是遼遠的,不見大朵的雲彩,就這樣單純的湛藍。
秋日裡多了金黃的色彩,金黃的稻穗,金黃的落葉,黃橙橙的橘子,金黃的向日葵,在這湛藍的天氣下,顯得非常奪目。
藍色的互補色就是黃色。
以藍色、黃色為主調的秋天分外的美。
不知不覺,秋天都已經過半了。
以前的中秋節那時還叫「祭月節」就在秋分這一天,因為秋分剛好是秋天的一半。
可見秋分在中國人心目當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今天就來品讀3首秋分的古詩詞,找尋一下細膩真摯的中國味。
《晚晴》唐代:杜甫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餘飛。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即將傍晚的時候,天氣晴了。
夕陽的光輝撒在剛剛放晴的天空上。薄薄的雲彩還沒有散去。
一輪彩虹,出現在遠處的江水之上,峽谷中還在下著星星點點的小雨。
大雁終將飛回到南方去,快要過冬了,狗熊都囤積了脂肪變胖了。
已經秋分了,我還客居他鄉,像那竹子上的露水,在夕陽下發出微弱的光亮。
編者:秋冬季節,客居的人都分外地想念故鄉,看著遠歸的大雁,不自覺地想,我何時也能像大雁一般自由呢?
《客中秋夜》明代:孫作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感時愁獨在,排悶酒初醺。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這首詩裡,詩人也在懷想著故鄉:
家鄉的院子裡應該已經開始有露水了吧,又到了秋分,夜裡有些微微的涼意了。
寂靜的山林裡,一輪皎潔的明月懸掛在天上。空曠的天際,時不時地能聽到孤獨的大雁的叫聲。
我時常會感到孤獨,為了排遣煩悶,只能喝酒喝到微醺。
想到家鄉,南山的豆子應該熟了吧,我何時才能回到那裡,親自耕種呢?
編者:這首詩寫得非常情真意切。遊子對家鄉的思念,恐怕是一樹、一草、一磚、一瓦,那些具體又模糊的意向,卻帶著深深的思鄉之情。
《秋分日憶用濟》清代:紫靜儀遇節思吾子,吟詩對夕曛。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逆旅空彈鋏,生涯只賣文。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
這首詩的主題也是思念,不過不是遊子思念家鄉,而是母親思念在外的兒子。
遇到節日的時候,我就分外思念我的兒子。只能對著夕陽吟誦著我為他寫的詩。
大雁明天就要開始飛回去了,而秋天也從今天開始走向結束。
你在遙遠的他鄉靠寫文章為生,我只能憑空思念你,希望你回來。
希望你早點能掛上歸帆,早日歸航。別等到大雪紛紛,路上難走啊。
這三首詩雖然不是非常的著名,但是都很細膩,其中的感情也非常的真摯感人。
我們常常希望自己能夠衣錦還鄉,能夠在人前揚眉吐氣。
但其實家裡人只希望我們平平安安地回來就好。
秋天了,大雁已經準備飛回溫暖的南方,你,準備回家了嗎?
感謝品讀,你的留言和點讚對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