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9年7月自考企業經濟統計學試題
課程代碼:0004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按企業組織形式分類,企業可分為( )
A.單產企業和多產企業 B.綜合企業和聯合企業
C.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 D.單廠企業和聯合企業
2.企業核算是國民經濟核算的( )
A.宏觀基礎 B.中觀基礎
C.微觀基礎 D.經濟基礎
3.企業內部的統計資料來源於( )
A.車間和職能科室 B.統計科和統計員
C.信息科和生產科 D.綜合統計部門
4.企業經濟調查按照登記的時間是否連續,可分為( )
A.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 B.一次性調查和經常性調查
C.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 D.專門調查和統計報表
5.企業產品實物量的表示方法有( )
A.原始實物量和自然實物量 B.標準實物量和度量衡單位實物量
C.複合單位實物量和自然單位實物量 D.原始實物量和標準實物量
6.建築產品的表現形態有( )
A.實物形態和作業形態 B.竣工形態和在建形態
C.房屋形態和橋梁形態 D.房屋形態和安裝工程形態
7.增加值的價值構成用符號表示為( )
A.Cl+C2+V+M B.C1+V+M
C.V+M D.C2+V+M
8.農業總產值的計算一般按( )
A.日曆年度計算 B.生產年度計算
C.計劃年度計算 D.具體情況計算
9.專利是一種產權,專利必須符合的條件是( )
A.新穎性、創造性、社會性 B.有效性、先進性、科學性
C.一致性、科學性、差異性 D.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
10.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主要有( )
A.偶然性因素和非偶然性因素 B.偶然性因素和系統性因素
C.系統性因素和經濟因素 D.系統性因素和管理性因素
11.職工工資總額不包括( )
A.各種津貼補貼 B.加班加點工資
C.職工生活困難補助費 D.獎金
12.企業原材料儲備定額的表現形式是定額儲備量和( )
A.定額儲備速度 B.定額儲備次數
C.定額儲備天數 D.定額儲備標準
13.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要注意一些基本的比例關係。一般來說,工資的增長幅度應
當( )
A.大於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幅度
B.小於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幅度
C.等於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幅度
D.既可大於也可小於勞動生產率增長幅度
14.企業產品的生產能力( )
A.只能就相同產品計算
B.可以就不同產品綜合計算
C.計算時要考慮原材料供應狀況
D.其大小與原材料供應狀況好壞成反向變化
15.設備按作用功能分為基本生產設備和( )
A.通用設備 B.專業設備
C.機械設備 D.輔助生產設備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6.按企業生產要素密集程度分類,通常把企業劃分為( )
A.設備密集型企業 B.資金密集型企業
C.勞動密集型企業 D.技術密集型企業
E.投資密集型企業
17.企業信息一般可分為以下幾類( )
A.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 B.企業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C.微觀信息和宏觀信息 D.歷史性信息和有關未來信息
E.個體信息和綜合信息
18.工業產品標準實物量折算依據是按照( )
A.產品使用價值的高低 B.產品耗用勞動量的多少
C.產品的使用去向 D.產品的經濟用途
E.按單位產品消耗原材料的多少
19.計算工業增加值採用收入法的構成要素有( )
A.固定資產折舊 B.勞動者報酬
C.生產稅淨額 D.營業盈餘
E.利潤率
20.反映企業生產工作質量的統計指標主要有( )
A.利潤率 B.合格率
C.廢品率 D.返修率
E.損失率
21.固定資產投資按其去向可分為( )
A.固定資產購置 B.新增固定資產投資
C.更新改造投資 D.新增設備投資
E.基本建設投資
22.常規能源是廣泛使用的能源,主要指( )
A.火、風 B.電
C.水 D.煤、石油
E.天然氣
23.固定資產的計算方式有( )
A.按原始價值計價 B.按淨值計價
C.按折舊價值計價 D.按重置價值計價
E.按平均價值計價
24.我國現行稅種按徵稅對象分類,基本分為以下幾大類( )
A.流轉稅 B.所得稅
C.財產稅 D.資源稅
E.行為稅
25.評價企業經濟效益的標準主要有( )
A.企業標準 B.計劃目標標準
C.歷史標準 D.行業標準
E.國家標準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6.資產歸國家或公民集體所有的經濟成分,稱為_________。
27.統計臺帳按其內容繁簡不同可分為綜合性臺帳和_________兩大類。
28.不論是物質生(武漢自考)產性服務或是非物質生產性服務,它們都歸屬於_______產業。
29.產值指標如以經營單位為主體進行計算,其方法稱為_________。
30.新產品按其具備新質程度可分為全新產品、改進新產品、仿製品和_________。
31.工人的勞動時間一般是以_________為計算單位。
32.原料是指經人類勞動直接取之於農業和_________的產品。
33.生產設備的計量單位有實物數量和_________兩種。
34.企業向國家上繳的稅金有多種,其中對流轉額的徵稅就包括消費稅、營業稅、關稅和
_________。
35.在確定經濟效益指標體系時,指標選擇時不宜選用絕對數形式的指標,選用相對數形
式的和_________的指標比較好。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6.統計報表制度
37.物質產品
38.不變價格
39.全面質量管理
40.直接費用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簡述固定資產折舊及計提折舊的範圍。
42.簡述工業總產值的概念及特點。
43.何為原始實物量?統計原始實物量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44.法人單位的劃分依據是什麼?
六、計算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45題10分,46題10分,47題15分,共35分)
45.某企業於3月1日開工,開工後每天的人數資料如下,計算3月份平均職工人數。
日期 人數(人)
1—15 500
16—25 550
26—30 620
31 650
46.某企業某種原材料的年需要量為5000噸,每次訂購費用為100元,該種物料單價為200
元/噸,年保管費用率為年平均存儲值的20%,計算原材料訂購的經濟批量。
47.某企業購置設備一臺,原值為40000元,預計淨殘值率為5%,預計使用年限為4年,採用年數總和法計算各年折舊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