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您看我到底選中醫還是西醫來治療癌症?
經常受到類似的問題,今天和大家說點肺腑之言。中醫腫瘤臨床專家指出:中醫,西醫,這二者沒有必要爭執,PK,最最最最重要的是為患者治療,讓患者少些痛苦。
首先,中藥不能代替開刀、放化療。早期腫瘤如果能及時、準確的完成手術的話,治癒機率是非常高的。
其次,中藥可以緩解放化療等西醫治療方式帶來的毒副作用,預防復發轉移等。所以,可以輔助治療。
二者各有所長,有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有解決不了的,配合起來,才能讓患者獲益。
最後,什麼時候該中醫藥介入治療也是因人而異,這裡是無法給出一個人人都適用的完全指南。
如果有某個西醫或者中醫勸你完全摒棄另外一種治法,那在我看來就是很錯誤的、很狹隘的一種觀點,先不說互相抹黑多麼可惡,醫生的職責是治好病人啊!
中醫是如何認識腫瘤和治療腫瘤的呢?
中醫治療腫瘤把握這5點:整體觀、平衡觀、動態觀、辨病辯證相結合、雜合以治。
中醫最關注的往往是腫瘤患者、人。不僅僅是病灶、腫塊的大小,畢竟,人和病是密不可分的。
老張得了肺癌,不只要關注肺癌,還有老張。這是整體觀。
還有平衡觀。中醫講,以平為期。陽氣不夠的人恢復陽氣,脾腎內虛的患者就給他補脾益腎。而有寒邪的時候,我們就給他祛除寒邪。簡單的說,就是讓身體的「蹺蹺板」儘量接近平衡狀態。
動態觀是什麼意思呢?一個腫瘤患者,他在手術前、手術後、放化療期間、康復期間或疾病的中末期,其體力體質都是不斷變化的。所以治療方法也會隨著病人的變化隨時調整。
辨病辯證相結合。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但是對於一些病也會總結出一些特點。比如甲狀腺癌患者突增,而且大多是女性,有的患者肝氣不穩,點火就著,有的患者常常憋屈,有事獨自悶在心裡,這樣就容易血淤痰凝。其實不只是甲狀腺這個位置,像乳腺結節、子宮肌瘤等等都是同樣的道理。
對於西醫,它們可能是獨立的,對於中醫它們只是樹根上冒出來的不同的樹枝,長在不同的器官上而已。
最後,中醫還講究雜合以治,除了主力軍湯藥,還有外敷,針灸,泡洗等外治法。
目前臨床上來看,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患者,往往預後更好,經常看到大家在評論區吵,要我說,別吵了,治好病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