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術|「從1數到100」,你還這樣教孩子數學麼?

2020-12-06 寶寶知道

「遊戲對於兒童是學習,是勞動,是重要的教育形式

——克魯普斯卡婭」

數數、背乘法口訣、背公式……當我們把數學當成一門記憶型學科,而不是理解性學科的時候,數學就失去了它本身的價值。

孩子的生活離不開遊戲,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因此,遊戲是向孩子進行數學啟蒙最有力的方法。結合遊戲進行數學教育可以使兒童擺脫枯燥抽象的數學概念,在歡樂輕鬆的氣氛中參與、體驗、感受和學習初步的數學知識。在孩子生活中的其它各種遊戲活動中也涉及大量有關數量、空間、時間、形狀等方面的知識。

今天我們從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一些物品入手講講怎麼給孩子做數學啟蒙,有些物品還是廢物再利用。

棉花糖+生義大利麵

準備材料:

兩袋棉花糖、若干根義大利麵

玩法:

讓孩子動動小手把義大利麵和棉花糖穿起來做成各種平面和立體的圖形。

做之前先不要著急讓孩子一下做出立體形狀,先從平面圖形著手,學前期的孩子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等等,比如孩子在做正方形的時候,讓孩子感受正方形的四條邊是一樣長的,只需要拿四根完整的義大利麵和四個棉花糖就好,但是長方形就需要自己動手把兩根義大利麵折下來相同的一段。

孩子在親手做的過程中感受各個熟悉的圖形是如何變出來的,在這個過程中給他們講圖形的區別,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上圖是用牙籤代替義大利麵製作的)

tips:

1.有些家長擔心孩子把玩過的棉花糖塞到嘴巴裡面吃不衛生,那也可以用「橡皮泥+攪拌棒」代替,效果是一樣的;

2.記得玩之前給孩子洗洗手,過程中小傢伙們一定忍不住要偷偷放兩顆棉花糖到嘴巴裡面,這麼甜蜜的數學啟蒙小遊戲,孩子不喜歡才怪。

認數字——多功能時鐘、大米、踩數字

多功能時鐘

準備材料:

魔術貼,不織布(這個東西有娃了之後用處很廣,建議多買幾個顏色囤起來),剪刀,針線,圓規,光碟

玩法:

1.剪數字。可以先在不織布上畫好數字,然後根據畫好的形狀來剪;

2.剪下兩個相等的圓形。用圓規在不織布上畫出圓形,大小略比光碟大一點,將光碟夾在兩個圓形中間,用針縫在一起,這樣孩子在玩的時候時鐘不會軟塌塌;

3.在數字、時針和分針背面縫上魔術貼,可以隨時撕下來貼上去;

4.多功能的不織布時鐘,方便孩子認識數字、顏色和鐘點。

最簡便的認識數字的方法——大米

準備材料:

找一個大一點的盒蓋,推薦用媽媽們冬靴的盒子蓋;若干大米

玩法:

均勻鋪上大米,讓孩子用手指在大米上寫出數字。寫數字相關的活動也是提升數學興趣和增強對數字辨識度的好辦法。

能認識數字,又能鍛鍊身體的親子互動——聽口令踩數字

準備材料:

硬紙板,馬克筆,膠帶

玩法:

用紙剪出各種形狀——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等,在這些形狀上寫上數字。打亂排列,用膠帶粘貼在地板上,家長下指令,讓孩子踩在數字上。

家長下指令不要單純說數字,可以結合方位詞「左右」,比如告訴孩子「左腳是1右腳是7」,等孩子熟練了,可以指出2個以上的數字,讓孩子連續踩。

tips:

剪紙的時候注意紙的大小最好比孩子的腳丫大一點。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火花思維)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不要強迫你的孩子從1數到100,學習有效的數學啟蒙
    我們大多數的父母也教孩子如何從1數到100,如何在10內加減,以及如何乘和除孩子。我希望你能指出數學是一門大學科,他不僅包括數字,他還包括形狀、空間、排列、高度、長度、尺寸、厚度、厚度等等。我想你應該知道數學不僅僅是「數字」,但是你為什麼那麼熱衷於教孩子們數數呢?理由一:易教易用。
  • 孩子能從1數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不要死記硬背
    家長一般都喜歡教孩子數數、識字、拼音之類的小知識,鄰居家的爺爺一有空就抱著孫子教數數,孫子陽陽兩歲零10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能從1數到100了。不過,孩子雖然會數數,但卻不會用,給陽陽3顆糖讓他數一數,他就直接1、2、3、4、5……只會數數卻不會數糖有幾顆。
  • 還在逼孩子從1數到100嗎?學好幼兒數學啟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但是只有幾歲的弟弟,能夠獲得這樣的成績,還是引來了不少的稱讚。我也覺得這樣的孩子非常出色,一是不懼場合,二是有超過這個年紀的思考力,實屬不易。孩子從小就被家長要求學習各種知識,比如背詩,算數,但是一個好的啟蒙教育,光停留在這些表面的功夫沒有用,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抓住3個時間。朋友小楊的兒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了快算數學,就是所謂的心算。
  • 3歲能從1數到100,會20以內加減法:這是數學天才還是家長誤解?
    (一)育兒案例「我家兒子3歲了,鄰居跟他同齡的男孩子都是只能數數從1數到10,而他卻能從1數到100,2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題也都能說對,這該怎樣教他呢?補充一句,我們當家長的該怎樣給他鞏固數學知識呢?」
  • 別再逼孩子數123了,數學啟蒙這樣做才最有用!
    原標題:別再逼孩子數123了,數學啟蒙這樣做才最有用! 今天我們先來回想一下高中生涯。 語數英、政史地、物化生……最讓你崩潰的是哪門課? 然後就開始教寶寶:「來寶寶,跟媽媽念,1、2、3……」 你真的以為,教孩子學會數1~100,他將來數學就會好? 太天真了啊!
  • 還在逼娃從1數到100嗎?學好幼兒數學啟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但是只有幾歲的弟弟,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還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稱讚。我也覺得這樣的孩子很優秀。第一,他們不怕場合。第二,他們有超越這個年齡的思考能力,這並不容易。孩子從小就被父母要求學習各種知識,比如背誦詩歌,數數。然而,停留在這些表面上對於良好的啟蒙教育是沒有用的。我們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抓住三次。
  • 斯坦福教授:想給孩子做好數學啟蒙,「數感」能力培養是基礎
    文|穎媽談育兒如今數學啟蒙被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但數學的範圍何其廣大,有些家長覺得自己讀書時數學就不好,該怎麼教孩子呢?還有人覺得,數學啟蒙不就是學會「1+1=2」這種運算和規律唄,如果是這樣,那讓孩子背會乘法口訣、加減法口訣不就就夠了。
  • 為何孩子會數數,但不識數?了解孩子的左右腦,進行高效數學啟蒙
    裡面不乏有數學能力出眾的,有的孩子甚至能夠10秒內算出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廣大網友寶媽們將這些孩子稱之為「別人家的孩子」。 在看完節目後,有家長發出了感慨說:不要求孩子能夠那麼厲害,但是孩子都已經3歲多了,可還是只會數數,從1數到100沒問題,但是問他桌上有幾個蘋果時:每次只能連猜帶蒙。無法準確的識別。
  • 一年級數學99分,三角形數錯了 爸爸:孩子!你教爸爸數一次好嗎
    今天,孩子到家後,我給孩子做了一份數學試卷,孩子考了99分。扣掉的1分是最後一題數三角形錯了,其實他一開始是不會數。孩子爸爸回來後說:孩子!現在會數三角形了嗎?你教爸爸數一次好嗎?孩子很高興地數對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份一年級數學試卷吧!
  • 還在頭疼教孩子認識數字1-10嗎?這3個數學小遊戲輕鬆解決!
    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 家長常會發現,馬上就要讀或者正在讀幼兒園的孩子,會有這樣的有趣現象: 孩子平時看到數字時,會假模假樣的讀出數字,其實根本連1-10都不會數,更別提認識了。
  • 教娃念「123」不科學?陪孩子「玩」數字,才是真正的數學啟蒙
    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可見不管古今,學好數學對一個人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但在數學啟蒙上,家長們都存在一個誤區:孩子2、3歲就能從1數到100,肯定是天才。卻很少有家長考慮過,孩子是否真正會運用數字。而數學是一門不能靠死記硬背,需要孩子靈活思考的學科。
  • 別再讓孩子從1數到100,這方法才能鍛鍊智力,多數爸媽忽視了
    但到底怎樣才能開發孩子的智力,卻是一個千古難題。別再讓孩子從1數到100,這個方法才能鍛鍊智力不少孩子都有這樣的經歷,從剛學會「識數」開始,每天都要被爸媽強逼著從1數到100,不數完就不讓睡覺。為了開發孩子的大腦,爸媽們也是非常較真了。但是,這樣的訓練真的有效果嗎?
  • 如何讓孩子愛上數學,培養數學思維,計算思維幾何思維測量思維
    ,學習數學思維。研究發現早期數學能力越好的孩子,識字能力也會更好。美國很多幼兒園意識到學數學的重要性,已經推行了針對幼兒的數學教育。中國很多家長的對數學的理解還是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印象,除了背公式,就是做習題。 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數算思維、幾何思維、測量思維。
  • 生活中啟蒙孩子學習數學死亡六個方法
    教孩子們學數學其實很簡單,關鍵是在日常生活中讓他們感知數學,並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以下六個快速簡便的方法旨在通過點滴的日常活動啟蒙孩子的數學基本知識,將抽象的數字轉變成具體生動的物品。從數數開始數學教學從孩子了解數字開始。
  • 數學啟蒙關鍵在「數感」,別總逼孩子背口訣
    從小學到大學,孩子都要學習的一門學科就是數學。而且數學作為考試中的主課,作為家長,當然是想為孩子儘早打下堅持的基礎,在之後的學習生涯中,能學習的更遊刃有餘一些。所以對給孩子數學啟蒙這件事情,家長向來是放在重中之重的。但是!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做數學啟蒙的時候其實都容易陷入一個誤區中。其實都是死記硬背而已,孩子根本沒有理解這些數字所代表的真正含義。
  • 教孩子背數字≠理解數字,正確認識數學意識,學學這幾個小遊戲
    數學這門學科是很多知識的起源,從人類文明開始發展,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事就都離不開數字和數學了。教孩子數數、認識數字,是孩子的「人生第一課」,這項任務一般都落在了父母身上。教孩子數數,會背「1、2、3」,但是總是不理解數字的真正含義小藝最近在教寶寶數數,每天有空就抱著孩子數「1、2、3……」,寶寶也每天跟著媽媽數「1、2、3」。
  • 想要孩子6歲前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這幾個技巧別錯過
    一開始,十以內的加減法我們家二寶學的還是很快的,可是加大難度到20以內的加減法時就遇到問題了,這樣的加減法多一位孩子就完全糊塗了,這也讓我發現了在教孩子十以內加減法時,孩子不是真正理解而是硬生生背誦下來的,所以當我出題兩位數進位加法和減法比如28+15等於多少時,無論我怎麼我教他用垂直法計算,他都記不住也學不會!
  •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喜歡數學?
    另外數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進步反饋不明顯,且成階梯性發展,不像語文和英語,隨著每學會一個漢字或者單詞,學習的效果會成坡度的持續提升。但是數學不一樣,數學的進步像是走階梯,你可能一直在做題,但是很長時間並沒有顯著效果,直到積累到一定程度,數學能力突然就提高了一個層次,而在小學階段的孩子耐性不夠,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反饋,很容易因為動力不足而懈怠,甚至產生排斥心理。
  • 數學啟蒙就是教孩子加減法嗎?打好數學基礎,要靠這4個方法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說到數學啟蒙,大部分家長都覺得是要讓孩子學數數、學加減法,但實際上認識數字和加減法只是數學啟蒙中的一小部分。就拿最基礎的數數來說,如果家長只是逼著孩子認識數字、背數字,孩子可能連5分鐘都堅持不住,但如果家長教孩子數字兒歌、帶他數玩具,孩子幾分鐘就能學會,還能玩上大半天。
  • 玩數學可愛鱷魚教你比大小
    關注兒童心理成長和玩中學問題交流請加S爸的個人微信:acamcsh在微信公眾號回復010,獲得數學啟蒙繪本教材MathStart 大全套(3個Level 共63 冊PDF電子書)最近帶孩子從學習數數的階段跨躍進認識數學符號中的大於、小於和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