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鐘,17年,香港電影的墜落

2021-01-08 光影先鋒PQC

5月6日下午三時,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以線上的形式進行,整個過程僅持續了12分鐘,爾冬陞代表金像獎董事會,宣布了獲獎名單如下:

最佳電影:《少年的你》最佳導演:曾國祥《少年的你》最佳男主角:太保《叔·叔》最佳女主角:周冬雨《少年的你》最佳男配角:張達明《麥路人》最佳女配角:歐嘉雯《叔·叔》最佳新演員: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最佳編劇:《少年的你》林詠琛/李媛/許伊萌新晉導演獎:黃綺琳《金都》最佳攝影:《少年的你》餘靜萍最佳剪輯:《葉問4完結篇》張嘉輝最佳服裝設計:《少年的你》吳裡璐最佳美術指導:《花椒之味》張兆康最佳動作設計:《葉問4完結篇》袁和平最佳視覺效果:《掃毒2天地對決》梁偉民/何文洛/馬肇富/餘國亮最佳音響效果:《葉問4完結篇》姚俊軒/李耀強最佳原創電影音樂:《金都》林二汶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少年的你》-《Fly》最佳亞洲華語電影:胡波《大象席地而坐》

不出意料,以12項提名領跑的《少年的你》,成為了今年金像獎的最大贏家,奪得8項大獎,幾乎包攬了所有的主要獎項。

喜歡這部電影的粉絲一時間歡欣雀躍,這也是很多人預料中的結果。

本次金像獎在youtube上的關注度最終停留在了兩萬人左右,相比同量級的金雞獎與金馬獎,本屆金像獎可以說是關注度非常低的一年。

直播期間,畫面一成不變地固定在爾冬陞身上,而爾冬陞也非常機械化地完成了整個宣布名單的過程:

撕開信封、拿起名單、讀出獲獎者、放下,可以說毫無情緒可言,這對曾經人聲鼎沸的金像獎頒獎典禮來說,可謂是極大的反差。

這次因為疫情而取消的頒獎,也擬定在疫情結束後補辦頒獎儀式。

疫情只是金像獎遇冷的一個因素,因為近年來,香港電影實在很難稱得上令人滿意,哪怕是最擁護香港電影的影迷,也不得不承認香港電影持續走下坡路的事實,而在同樣是病毒肆虐下的第22屆金像獎,卻跟今天有著完全不同的境遇。

席捲世界的疫情像是在提醒我們歷史已進入新的周期。

2003年,非典肆虐,彼時的金像獎,是所有華語影人目光的焦點——尚未成為「國師」的張藝謀,與來自本土的劉偉強在此不期而遇,《英雄》與《無間道》,內地商業大片鼻祖與港片巔峰,一場劃時代的比武在金像獎的擂臺上開啟。

而那一夜,香港便是華語電影的中心。

在當時,恐怕最敏銳的影評人也不能預見,這個曾「舉手便遮中國電影半邊天」的金像獎,在短短的十七年裡,正以無可挽回的頹勢,迅速走向無人的荒漠。

今天,甚至我們可以說,在文化意義上的「香港電影」已經死掉了。

這17年的迅速衰落以至於死亡,已經遠非電影大環境不好,或者沒有好的新人導演等簡單直接的因素能解釋的了,香港電影的潰敗,是由多角度、多層次乃至牽扯到社會制度等全方位、深層次的原因構成的。

如果要追根溯源,一探究竟,僅僅關注近五年或者十年的香港電影是全然不夠的,或許正像王晶所說,香港電影的成功本身就是一種「非正常」的成功。

為了了解香港電影的危機,到底起於何處,我們需要把時間轉回到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期。

彼時,由於錯綜複雜的政治和經濟因素,大批內地的電影人選擇南下香港,在此與當地人一起拍片、建廠,經過如此十年的發展,香港成為南中國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電影中心。

可以說,當時南下香港的內地導演,成了三十年後香港電影得以雄霸一時的基礎。

而在六十年代中期,邵氏電影湧現出一批製作精良的影片,例如李翰祥的《江山美人》等等,將票房直接拉到十萬級別,邵氏公司也因此坐定了香港電影龍頭老大的地位。

進入七十年代後,邵氏公司依然越戰越猛,推出了紅極一時的武俠片,張徹、劉家良等武俠電影宗師,也都在此時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本土影人的成熟,配合社會發展、科技變革,再加上自由度較高的創作環境,高度商業化的製作,使製作者可以有的放矢,香港電影打開了整個東南亞的市場,在八十年代進入了第一個黃金時代。

我們現在可以總結一下香港電影在七八十年代鼎盛一時的原因:

首先,社會制度與地理位置,使它擁有廣闊的市場與大量的資本。

其次,追求最大利潤的製作模式,讓香港電影製作類型多樣,娛樂性強。

最後,內地影人為香港培養出早一代的優秀電影製作人。

透過上述三點成功的原因,我們可以看出,香港電影能夠成功,其實是一個諸多元素構成的結果。

而我們再將時間轉到九十年代時,便可以看見香港電影今天頹勢的初步顯現。

九十年代可以說是相當激蕩的年代。

內地的改革開放尚在進行途中,根本沒有成形的市場,而前二十年始終保持高產出的香港電影已經因過多的粗製濫造,資金鍊產生斷裂的風險。

更何況,在回歸之際,香港即將面臨政治經濟的大變革,本土經濟也相當不景氣,各國的本土電影發展也走上了正軌,香港電影的海外市場也受到一定衝擊。

在如此多外部不利的條件下,香港電影內部也出現了危機。

在八十年代被培養出來的大明星,例如周潤發、李連杰等人,也紛紛轉戰好萊塢,使此時的香港電影出現了影人上的斷檔,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觀眾的熱情。

於是,內憂外患的香港電影開始變得步履維艱,危機在此時已經初步顯現。

下面,我們結合今年的獲獎影片,來仔細分析一下香港電影的現狀——

《少年的你》何以拿下8項大獎,橫掃今年金像獎?

最佳影片:《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是曾國祥的第四部個人長片作品,生於1979年的曾國祥,其父為香港電影的著名演員曾志偉。

然而,《少年的你》卻是一部資方全部來自內地、非常標準的內地電影。

《少年的你》講述的是遭受校園暴力的少女陳念,與混混小北之間發生的一段故事。

這種「殘酷青春」的概念,其實並不新穎,甚至基本是與「青春期」這個詞是一起被發明出來的,在《少年的你》中,暴力、犯罪、復仇等元素充斥在主人公的生活中,非常戲劇化底呈現了陳念與小北互相尋求救贖的旅程。

作為一部較為傳統的商業青春片,《少年的你》在同類型的電影中很突出,無論是攝影還是剪輯,都具有極好的意識:

例如開頭跳樓段落的場面調度、高考開卷後剪接挖掘機的鏡頭、小北家中封閉空間的情緒外化…

這些處理都非常的優秀,或者說遠超一般的同類型青春題材電影。

儘管《少年的你》是一部上乘之作,但恐怕還未到可以橫掃金像獎的程度。

例如,《少年的你》中戲劇化的文本,已有過度煽情之嫌,反而削弱了「校園暴力」本身的真實與野蠻;

魏萊後來求饒道歉的段落,人物的轉變過於突兀,很明顯是為了更高的商業性而把故事變得過於圓滑,刻意將人物推向了死亡。

《少年的你》得以橫掃今年金像獎,也從側面說明了香港電影的頹勢與青黃不接。

原本應該成為香港電影繼承者的曾國祥,也選擇北上,今年的橫掃,更可以看作是一種香港電影工業的潰敗與沒落。

最佳導演:曾國祥

正統香港電影出身的曾國祥,卻選擇了北上內地

——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電影製作的成本水漲船高,而過於討好觀眾的香港電影也未能形成自己成熟的體系,「師承制」的電影人培養體系在狀況不好的市場面前,顯得完全不堪一擊。

所以,在經濟的發展下,香港電影反而一派頹然,曾國祥選擇北上內地,也非常好理解了。

不過,在《少年的你》中,曾國祥仍然有著非常明顯的香港烙印。

比如,在小北跟隨陳念上學的段落時,鏡頭分切以側面全景和人物近景為主,並配之以舒緩的音樂,讓人很難不想到《甜蜜蜜》中的人物漫步。

所以說,「港片已死」的概念是一種文化上的概念,是說香港本土難以再有創造輝煌電影時代的工業體系。

而實際上,港片傳統的風格與手法還是被新一代導演給傳承了下來,並且融入內地的文化之中,兩者交相呼應,或也形成一種新的華語電影藝術表達方法。

最佳男主角:太保

影片《叔·叔》將焦點放在了老年的男性同性戀群體身上,這同時也是一個非常邊緣化的社會群體。

此前,太保因配角身份而為人所知。

在《叔·叔》中,他飾演的「阿柏」始終在內在欲望與來自社會道德的壓力之間不斷拉扯,這個人物在他的詮釋下內斂沉穩,每一個表情都好像具有多層含義。

而太保採用的這種完全有別於「方法派」的表演方式,更具真實性——多生活化而少戲劇化,為這部關注社會邊緣群體的影片增添了很多魅力,獲得「金像影帝」完全是實至名歸。

而對於呼聲很高的易烊千璽來說,能夠獲得提名本身就是很高的肯定。

之前太保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表示,讓易烊千璽保持平常心,這是老一輩電影人對新一輩電影人的期望,相信他之後還會有更加精彩的表現。

至於已經獲得金像影帝肯定的古天樂和郭富城,以及異軍突起的朱柏康,在角色的呈現上,相比這兩位確實稍顯遜色。

最佳女主角:周冬雨

如果回憶起《少年的你》,那大部分人可能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周冬雨的臉龐。

她在本片中的表演非常出色,臉上的每一個微表情都經得起大特寫的考驗與攝影機的凝視,並且對情緒的收與放控制自如。

例如在最後聽聞小北判刑的消息後,她背過身去沉默不語而後歇斯底裡起來,這種表演上的先抑後揚,也是情緒處理的欲擒故縱:

激烈的情緒用隱忍的肢體語言先行表達,也讓後來情緒的爆發更有意義。

通片下來,周冬雨的人物完成了非常平滑的內心轉變,她的表演也具有層次感和個人風格。

而我們反觀她的對手鄭秀文在《花椒之味》中的表演:

結尾,鄭秀文跑出火鍋店,來街上看舞獅,與開頭的舞獅段落呼應起來,其中,也有一段情緒爆發的表演,但是人物的情感卻很難獲得共情。

這是因為鄭秀文在《花椒之味》中的表演並未做到內在前後統一,人物弧光沒有平滑的轉變,當然,這也不能怪鄭秀文,責任更多在於,導演始終沒能給鄭秀文一個有信服力的情緒爆發點。

金像獎今年敢將影后給周冬雨,而不是按照論資排輩的傳統,給十一次提名卻顆粒無收的鄭秀文,可能是本屆為數不多「打破常規」的時刻。

可惜,這是近期鄭秀文離影后距離最近的一次,而且還有兩部作品入圍。

只能希望她可以不要灰心,之後再戰,也許下一次帶著作品出徵的時候,就是加冕的時刻。

最佳新演員:易烊千璽

過去,斬獲金像影帝的大陸男演員,只有在香港發展多年的李連杰一人,依照「大陸演員不拿金像影帝」的慣例,今年易烊千璽能獲得最佳新演員獎,可謂是對他實力最大的肯定。

他在《少年的你》中飾演的男主角小北,將他自己身上的青春氣息完全賦予給了人物,未經科班訓練的表演雖說不夠成熟,甚至有過於戲劇化的肢體動作,但將這些放在劇中的角色身上,反而成了一種優點:

粗糙但是生猛,充滿野性的力量,比任何循規蹈矩的表演方法更有感染力。

他的面龐同樣經得起鏡頭的凝視,兇狠的外表之下,也釋放著對生命的渴望——審訊段落中的眼神與姿態,仿佛是來自一個真正的少年犯。

將最佳新演員獎頒給他,同時也是這個獎項最好的歸屬,他也為「流量」一詞賦予了新的意義。

其他獎項:

最佳男女配角中,張達明飾演的社會底層人和區嘉雯飾演的「同妻」,表演只能算得上是中規中矩,但能看出他們對故事本身有很好的理解。

剩餘的獎項中,《大象席地而坐》算是關注度頗高的一部,獲得最佳亞洲電影也算是對導演胡波的一種追思。

號稱「第一武指」的袁和平毫無懸念地拿下了「最佳動作設計」。

這一屆的金像獎,《少年的你》獲得12項提名與8項大獎,可謂是一家獨大。

而分別以11項提名與10項提名緊隨其後的《花椒之味》與《麥路人》,卻都只獲得了一個獎項,可以說是被《少年的你》全方位碾壓了。

也足以見得,香港電影的總體趨勢已經不讓人看好,《花椒之味》和《麥路人》儘管提名眾多,但其本身的質量並不高,難以與《少年的你》分庭抗禮。

我們再回到2003年的《無間道》,這部在今天被視作港片巔峰的電影,細細深究起來,是香港電影的最後絕唱。

只不過榮耀的光環,掩蓋了危機四伏的香港電影,憑一部《無間道》也改變不了香港電影。

光鮮之後,衰亡的伏筆其實早已埋下。

四十年,對於誕生也不過百年的電影來說——是不是算很長的一段旅程了?

當回首往昔,林青霞、張曼玉、張國榮……

熟悉的面龐像連環畫一樣從眼前掠過。

香港,我們的東方明珠,在資本與政治的漩渦中艱難維繫,電影,只不過是時代的犧牲品,潮起潮落之後,只有徒增感傷的海灘。

或許用《三國演義》最後一句話來結束此文,甚為合適:

「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空吊牢騷。」

相關焦點

  • 17歲少女3000米高空墜落,10天走出亞馬遜雨林,是空難唯一倖存者
    飛機失事,流落荒島,在經歷數十天的艱苦條件下,最後被成功解救...這是電影中經常會出現的橋段。但現實中,17歲的少女朱莉安·科普柯卻真的經歷了相同的情況,並獨自一人走出亞馬遜雨林,譜寫了人類生存奇蹟。1971年12月24日,一架載有91人的秘魯L-188A型客機準備從利馬飛往伊基託斯。起飛40分鐘後,飛機在3000米的高空遭遇雷暴,飛機右翼受損,機體開始解體。儲物架上的包裹行李不斷掉落,乘客們無助的哭喊,整架飛機都處於「死亡的邊緣」。朱莉安說,「當時已經十分混亂了,但我永遠都記得母親跟我說的最後一句話:一切都結束了」。
  • 哥哥電影將重映,一晃17年過去了,他還是那麼年輕
    導讀:張國榮電影將重映,17年一晃而過,如今歸來仍少年。據港媒報導,香港東方影業將在今年4月重映兩部老電影,並且都是由香港傳奇影星張國榮主演,這兩部電影分別是《白髮魔女傳》和《夜半歌聲》,用來紀念張國榮逝世17周年。
  • 央視版《青蛇》,刪減17分鐘,毀了整部電影的「靈魂」
    徐克,江湖人稱「徐老怪」,香港影壇最能挖掘女性美感的導演,成就了林青霞英姿颯爽的東方不敗、關之琳小家碧玉的十三姨、李嘉欣盛世美顏的幻姬。其中王祖賢更是他的御用女演員,他為她打造了獨一無二,至今無人超越的綺麗纖弱的聶小倩,和魅惑端莊的白素貞。
  • 劉德華與香港電影二十年 情深爛仔與悲劇英雄
    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現場 圖/姬東 劉德華與香港電影二十年我們都叫劉德華「華仔」,管周潤發叫「發仔」「流民太子仔」1981年,劉德華畢業於無線電視第10期藝員訓練班。他主演的第一部電視劇為《花艇小英雄》,而令他開始獲得聲名的則是1982年12月熱播的警匪劇《獵鷹》。
  • 近幾年香港火力最猛的五部電影 劉德華獨佔兩部
    港片的徹底衰落,從本世紀初就已成定局,但在這漫長而痛苦的十幾年裡,總有一些香港電影人,試圖通過改變,來振興港片。尤其近幾年,一些投資浩大的香港電影陸續登場,這些火力強勁的大片,如同港片謝幕前的煙火,絢爛美麗,又清冷短暫,電光火石間,仿佛映射出了港片曾有的輝煌。
  • 《除暴》與「香港悍匪電影宇宙」
    其中,曾策劃綁架李嘉誠長子李澤鉅、香港第二富豪郭炳湘、何鴻燊(未遂)的張子強名聲最響,也是被改編成電影最多的悍匪。98年的《驚天大賊王》由任達華出演張子強,99年的《轟天綁架大富豪》由呂良偉出演張子強,不僅是兩位實力派演員的代表作,且都成為一代港人集體回憶的電影。
  • 特別報導:小河灣灣入海流——回顧香港電影二十年
    特別報導:小河灣灣入海流——回顧香港電影二十年 時間:2017.06.3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賽人 分享到:
  • 從袁小田到劉家良,功夫是如何改變香港電影的?
    袁小田算是粵劇武場南北交融的關鍵人物,無奈當時局勢動亂;於香港同事數年後,薛覺先重返內地,袁小田則長留香港。早年和袁小田先後南下的,還有京劇武生于占元;二人早年私交甚篤,袁小田則讓袁和平拜于占元為師,以視對二人關係的珍重。武生出身的袁小田,當時能得前輩賞識,著實是一件幸事。
  • 專訪│都跑去內地拍戲了,香港電影人才短缺了嗎?香港電影發展局...
    香港電影發展局秘書長馮永:香港電影不缺人才,缺的是給新人的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3 12:03:00
  • 古天樂給香港底層演員發錢,還要開拍疫情電影
    國內方面,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古天樂,之前發起的「香港電影工作者疫境支援計劃」有了最新進展。目前,第一批籌募的款項發給部分香港底層藝人,每人9000元港幣。早前,「香港演藝人協會」和「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發起「香港電影工作者疫境支持計劃",獲得香港10家電影公司支持。短短幾個多月內,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古天樂已籌得近3,900萬。除了發放援助金外,古天樂還計劃聯合其他電影公司,開拍港人在疫情下自處的溫情電影。3.
  • 這5部燒腦懸疑電影 提升了香港電影20年的智商
    燒腦這種東西在90年代的港片可以說中是不存在的,香港電影擅長的三板斧——武俠,喜劇,警匪在90年代已經到了極致。2000年後才開始有好看的懸疑電影出現。爛大街的《無間道》是香港警匪片中的巔峰,但還沒到燒壞腦子的地步。
  • 亞冠-7分鐘進3球 水原三星5-0勝香港東方升榜首
    北京時間4月12日,2017賽季亞洲冠軍聯賽繼續展開小組賽第四輪爭奪。在水原世界盃體育場,水原三星隊下半場發威,最終5-0大勝香港東方隊,將本隊亞冠不敗記錄(跨賽季)擴大到8場,香港東方隊1平3負繼續墊底。同組另一場比賽,廣州恆大隊在客場與川崎前鋒0-0互交白卷。本輪過後,水原三星積8分升至榜首,廣州恆大積6分列次席,川崎前鋒4分暫列第三,香港東方1分墊底。  上半時開場5分鐘,香港東方隊製造威脅。
  • 香港電影,只有夕陽紅了麼?
    盤點了一下香港電影的優秀男演員,發現比較尷尬,香港還有優秀年輕演員嗎?(59歲)7、 梁朝偉 (58歲)8、 甄子丹 (57歲)9、 劉青雲 (56歲)10、郭富城 (55歲)11、張家輝 (53歲)12
  • 北商新聞|香港迪士尼樂園12月2日起暫停開放;發生熱氣球墜亡事件...
    1、香港迪士尼樂園12月2日起暫停開放「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微信公眾號12月1日發布公告稱,應政府要求及配合香港現時採取的防疫措施,香港迪士尼樂園將由12月2日起暫停開放。我們會與香港政府及衛生部門保持緊密聯繫,視乎情況,公布重開日期。
  • 追憶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1980至今-年度票房前十)1980年篇
    香港電影(Hong Kong Film)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之一。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電影工業基地之一和電影出口地之一,人們把它稱做「東方好萊塢」。無數的經典港片和經典角色,是我們華人電影的驕傲和精神食糧。香港80-90年代,是電影造夢的年代。
  • 分析:飛機萬米墜落會怎樣?
    墜落過程是否會加速碎片分解,導致殘骸更難被找到?一、飛機為何會瞬間解體?空中解體(俗稱散架),是指飛機(或其它飛行器)由於各種原因,比如氣流、撞擊、爆炸、操作不當、超過最大過載等,機體發生結構性損壞,從而導致機身破裂,由於飛機機艙是增壓的,內部壓力會將飛機撕裂,然後整個機體就變成碎片。
  • 香港電影無限復活
    ,去講香港電影如何今非昔比的文章,該年的最佳電影是許鞍華導演的《明月幾時有》(2017),其他提名電影有《相愛相親》(2017)、《拆彈專家》(2017)、《追龍》(2017)、《殺破狼·貪狼》(2017),這陣容如何?
  • 盤點香港電影中的黑幫老大,誰是真正的大佬!
    替換高清大圖香港電影十大經典黑幫大佬 吳鎮宇吳鎮宇(Francis Ng Chun-Yu),本名吳志強,1961年12月21日出生於廣東番禺,中國香港影視演員。1987年在無線劇集《生命之旅》扮演杜朗賢一角成名。1996年獲得第三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男演員。
  • 香港中文大學提前來贛「掐尖」 明年17所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
    本報訊 江南都市報記者廖濟堂報導:2015年自主招生考核統一安排在高考後進行,但各高校並未閒著。  12月28日,記者了解到,香港中文大學將於2015年1月16日在江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南昌市北京西路194號)舉行招生說明會,考生、家長和老師均可前往了解該校招生政策、獎學金頒發情況及內地同學適應情況等。
  • 《掃毒2》是香港電影產業的夕陽之歌?
    《掃毒2》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上映12天之後,累計票房突破10億元大關,創下了劉德華、古天樂主演電影的票房新高。《掃毒2》憑藉火爆的動作場面和驚心動魄的情節在今年暑期檔瘋狂吸金,影片的口碑在各個評分網站也是過了及格線,在商業片中算是不錯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