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幹「4」法則,幫你輕鬆實現腦幹定位診斷

2021-01-15 澎湃新聞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建議收藏這篇文章。

初入神經科的臨床小白們為了腦幹定位想必都被各種繞口的腦幹症候群折磨過......

翻開書本「大腦腳症候群」「紅核症候群」「腦橋基底內側症候群」「延髓背外側症候群」,合上書本就變成了「延髓什麼徵?」「什麼基底什麼徵?」,下面我們介紹一個腦幹「4」法則,讓你輕鬆讀懂腦幹解剖,快速大致定位不用愁。

腦幹「4」法則:

腦幹腹側面(圖1):

1. 延髓4對顱神經(9,10,11,12):

舌咽神經:損傷後出現同側咽感覺喪失。

迷走神經:損傷後出現同側軟顎上抬無力。

副神經:損傷後出現同側轉頸聳肩無力。

舌下神經:損傷後出現同側伸舌無力。

2. 腦橋4對顱神經(5,6,7,8):

三叉神經:損傷後同側面部痛溫覺、粗觸覺改變。

外展神經:損傷後出現同側眼球外展不能。

面神經:損傷後同側面部表情肌癱瘓。

位聽神經:損傷後出現同側聽力喪失。

3. 腦橋以上4對顱神經(1,2,3,4):

嗅神經:損傷後嗅覺減退或喪失(不在腦幹)。

視神經:損傷後視力喪失(不在腦幹)。

動眼神經:損傷後上瞼下垂、瞳孔散大、眼球除可以外展和向下內側注視外,其餘各方向運動不能(中腦)。

滑車神經:損傷後向下內側注視不能(中腦)。

圖1

腦幹橫斷面(圖2):

4. 腦幹「中線」有4個結構,它們的英文名稱以「M」開頭:

The Motor pathway (皮質脊髓束):損傷後出現對側上下肢無力。

The Medial lemniscus(內側丘系):損傷後出現對側本體感覺和震動覺的缺失。

The 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內側縱束):損傷後出現同側核間性眼肌麻痺。

The Motor nucleus and nerve(顱神經運動核):中線損傷累及同側第3、4、6、12顱神經。

5. 腦幹外側有4個結構,它們的英文名稱以「S」開頭:

The Spinocerebellar pathways(脊髓小腦束):損傷後出現同側的共濟失調。

The Spinothalamic pathway(脊髓丘腦束):損傷後出現對側上下肢痛溫覺障礙,偶爾累及軀幹。

The Sensory nucleus of the 5th(第五感覺核):損傷後同側面部痛溫覺缺失(此核從腦橋外側延伸到延髓,即三叉神經脊束核)。

The Sympathetic pathway(交感神經通路):損傷後出現同側Horner症候群。

圖2:1. MN,顱神經運動核(3、4、6或12);2. MLF,內側縱束;3.ML,內側丘系;4.皮質脊髓束;5.SC,脊髓小腦束;6.St,脊髓丘腦束;7.SY,交感神經通路;8.SV,三叉神經脊束核

熟悉了以上解剖結構後再來看症候群:

腦幹的血供來自脊髓前動脈、小腦後下動脈、小腦前下動脈、小腦上動脈、大腦後動脈和基底動脈,以上血管又發出小分支:旁中央支和長旋、短旋動脈為腦幹各部供血。旁中央支閉塞導致內側(或旁正中)腦幹症候群,周圍支閉塞導致外側腦幹症候群。

因此,旁正中腦幹症候群將會包含4M和相關運動顱神經損傷的症狀,外側腦幹症候群將會包含4S以及9-11顱神經損傷(病灶在延髓)或5,7,8顱神經損傷(病灶在腦橋)的症狀。

當然,我們最終目的是給患者的症狀和體徵定位。下面舉個例子,比如遇到一個患者出現眩暈、噁心、嘔吐,查體:一側面部痛溫覺消失、Horner症候群、共濟失調、咽反射消失、飲水嗆咳,對側痛溫覺障礙。

患者有「4S」的症狀說明損傷了腦幹外側,又有舌咽、迷走神經受累的症狀說明病灶在延髓,綜合定位在延髓外側。

文獻作者言:「任何過分簡化事情的企圖都有可能讓那些喜歡細節的人感到不安,所以還是先要向解剖學家們道個歉。」

如果你不滿足於這種粗略的定位,還是要打下好的解剖基礎!

參考文獻:

Gates P,The rule of 4 of the brainstem: a simplified method for understanding brainstem anatomy and brainstem vascular syndromes for the non-neurologist.[J] .Intern Med J, 2005, 35: 263-6.

本文首發: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本文作者: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神經內科 孫若楠 周晨光

責任編輯:陸離先生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文知曉:炎症性腦幹疾病的鑑別診斷線索丨臨床必備
    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免疫球蛋白G(IgG)抗體的存在和MRI的特徵[如縱向廣泛性橫貫性脊髓炎(LETM≥3個脊髓節段)]有助於診斷。NMOSD在東亞和加勒比非洲黑人後裔更為普遍。大多數NMOSD患者常可見頭顱MRI異常,並且位於幕下(圖2,A–E)。
  • ...你需要|腦幹卒中|幹活|基礎|症候群|腦橋|腦幹|梗死|缺失|-健康界
    相較延髓和中腦,缺血性腦幹卒中更多見於腦橋。血管解剖在延髓水平,根據不同的血管支配可劃分為4個不同的區域。前內側組動脈源自脊髓前動脈末端和椎動脈顱內部分,前外側組動脈也源自脊髓前動脈末端和椎動脈顱內部分;外側組動脈源自小腦後下動脈,而後組動脈源自脊髓後動脈。
  • 腦幹出血非死即殘,一線生機在哪裡?
    ■ 為什麼一旦診斷腦幹出血,醫生和患者都會心生恐懼呢?如果說大腦是全身的司令部,那腦幹即是司令部的總司令。4. 幹預措施:治療方案有顯微開顱手術、立體定向術、內鏡手術等,不同的治療方法有不同的結果。腦出血引起症狀的主要原因有二:a、血腫的直接佔位破壞效應;b、繼發腦水腫。而手術在帶來一定創傷時可以清除血腫,減少血腫的直接佔位效應,並直接阻斷繼發性腦水腫的發生機制。
  • 腦幹網狀結構
    它們有長的樹突,沿腦幹長軸分布,形成 一橫行的灰質薄片。這些放射狀的樹突可以分布至半個腦幹的50%斷面,並與上、下行的纖維束相交,或與之形成突觸。網狀區神經元的許多軸突上升或下降,或先分兩支之後再上升和下降。它們走行的較遠,可能經過腦幹全長,並且經常超出腦幹範圍。
  • 揚州突破禁區腦幹開刀 重度腦幹出血患者康復
    原標題:揚州突破禁區腦幹開刀 一位因腦幹出血在揚州蘇北醫院救治的女患者,在經過腦幹手術後神奇地恢復了自主意識,9月6日已順利出院繼續接受康復治療。 該名患者是一位49歲女性,因突發肢體無力及言語不清7月25日入院治療,頭顱CT發現其腦幹出血達到12毫升,隨後患者陷入長期昏迷。
  • 腦幹出血危及生命,完整全切轉危為安
    高位頸髓-腦幹延髓腹側海綿狀血管瘤全切一例 簡要病史 M女士,年齡50+歲,老師,育有一兒一女,因構音障礙、肢體無力、面部麻木、步態不穩就診當地醫院,腦幹海綿狀血管瘤病史3年餘,發生3次腦幹出血
  • 男子突發腦幹出血,醫生在「生命禁區」向死神挑戰
    腦幹素有「生命禁區」之稱,出血10ml以上,死亡率接近100%,國內外通過手術治癒腦幹出血的案例屈指可數。,呼吸微弱,急診科予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CT提示腦幹出血,量約8ml,這是一種死亡率超過80%的腦出血類型。」
  • 男子狂做伏地挺身腦幹出血 昏迷不醒或成植物人
    腦幹出血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疾病,它的致死非常的高,是威脅我們健康的主要殺手。那麼你知道腦幹出血能治好嗎?我們如何來治療呢?  男子狂做百餘個伏地挺身腦幹出血  家住武昌的陳先生今年37歲,患有遺傳性高血壓。
  • 全國首例兒童聽覺腦幹植入術告捷
    本文圖片均為上海第九人民醫院供圖院方透露,聰聰於2019年初來到該院耳鼻咽喉科就診,僅僅只有26個月大,自幼聽力差,被診斷為「雙側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言語沒有發育完善,但體重身高發育正常。家長希望能為聰聰重建聽力,曾就診於全國多地醫院。有醫生告訴聰聰家長,聰聰存在雙側耳蝸及雙側聽神經未發育,屬於人工耳蝸植入的禁忌證。
  • 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實施定向軟通道技術救治腦幹出血患者
    術中穿刺手術室及腦外科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將肖大叔送往手術室,根據術前CT影像提供的腦內血腫三維定位數據,診斷為腦幹出血,神經外科醫生為其進行「腦幹血腫方體畫線定位」,並採用「定向軟通道技術」,在全麻下進行方體定向經皮穿刺置管進入血腫腔內,手術中抽吸出陳舊性血腫20ml,並同時予以放置腦室外引流。
  • 植物人不等於腦死,認識小腦與腦幹
    小腦(cerebellum)在大腦下方,腦幹後上方,與維持平衡和精細動作的技巧有重要的關係。小腦也像大腦一樣,分成左右兩半。體積大腦總體積的十分之一,小腦能接收從內耳、感覺神經、聽覺、視覺等來的信息,讓身體不同區塊的肌肉協同合作。不管你是正在靠牆深蹲鍛鍊大腿,還是輕鬆走走路、切切菜,都是需要很多不同區塊的肌肉協同。
  • ...小兒膠質瘤|神經膠質瘤|星形細胞瘤|DIPG|策略|手術|兒童|腦幹|...
    根據臨床表現和影像學表現,還有多達20%的腦幹腫瘤被診斷為低級別膠質瘤。 PA是兒童年齡組中常見的神經膠質瘤,它主要發生在幼兒(中位年齡為4歲)中。PA在後顱窩、視神經通路、背側分葉狀、外生性腦幹腫瘤中所佔比重較大,在t1加權像上通常表現為低張力囊性腫塊,實性部分增強明亮(圖1)。 低級別膠質瘤的神經外科切除術為病理診斷提供了組織,並為安全地最大程度減輕腫瘤壓迫提供了機會。
  • 腦幹網狀結構在機體反射中的作用
    點擊查看 腦幹網狀結構位於腦幹中央區,是腦幹內邊界明顯的灰質與白質以外的神經胞體與神經纖維混雜分布的部分腦幹網狀結構其組織特點是神經纖維縱橫穿行,交織成網,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神經細胞位居其間。腦幹網狀結構的解剖學特徵神經元形態多種多樣:網狀結構中的神經元形態多種多樣,大小具有明顯差異。小的直徑12~14um,大的可達90um。
  • 腦幹出血20毫升奇蹟生還 患者昏迷一周後甦醒
      半島都市報3月2日訊(記者 劉兆球) 「老伴你快看,我的手也能活動了!」3月2日上午,在城陽區第三人民醫院病房,47歲的王友國舉起右手,夫妻倆相擁而泣。
  • 腦幹出血 重度昏迷 多虧這項新技術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 患者黎某被緊急送入我院急診科,急診測血壓 210/110mmHg ,予相應處理,並完善頭顱 CT 檢查,提示 右側丘腦 / 腦幹出血 腦幹出血是神經系統急重症,病死率極高。 腦幹出血量在3ml以下的,死亡率70%左右。腦幹出血量在5ml以上,死亡率90%左右。其中腦幹出血量超過10ml以上的死亡率100%。因此,醫學界把腦幹出血稱作為腦出血中的絕症及手術禁區。
  • 鄭大二附院成功實施一例腦幹出血微創精準穿刺手術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淑麗 通訊員 彭永強 劉展  日前,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二附院」)神經外科牛光明教授團隊成功開展了一例腦幹出血微創精準穿刺手術,使30多歲的腦幹出血患者梁先生脫離生命危險。
  • 男子走出足療店倒地40分鐘身亡,腦幹出血有哪些先兆?
    經診斷,小偉腦幹出血,搶救無效身亡。「腦幹掌管人的呼吸和心跳,維持意識覺醒。可以說是司令部裡的司令部。腦幹出血非常兇險,因為這是大腦中最重要的,最不能動的地方。」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神經疾病中心主任醫師崔月梅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像小偉一樣,腦幹出血一般起病急驟、病情危重,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甚至呼吸心跳驟停。。
  • 不可不防:藥物相關神經毒性導致腦幹損傷
    ◇ 他克莫司相關的腦幹神經毒性報導較少,在遇到MRI上孤立的T2FLAIR病灶時,除了感染、自身免疫性、腫瘤/副腫瘤性病因,也應當考慮到藥物毒性作用導致的腦幹腦炎。患者入院後2周和6周各進行了一次MRI隨訪複查,結果顯示腦幹病變得到了逆轉(圖B、C)。6個月後,患者的神經系統檢查和MRI複查均未見明顯異常。
  • 醫生勇闖「生命禁區」 在死亡線上拉回腦幹出血患者
    腦幹素有「生命禁區」之稱,出血10ml以上,死亡率接近100%,國內外通過手術治癒腦幹出血的案例屈指可數。3月19日上午,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神經外科重症監護室救治了一位,幾乎被醫學界判「死刑」的腦幹出血患者陳先生(化名)順利轉入神外普通病房接受後續治療。
  • 腦的三層結構中的最裡層是腦幹
    生命的管理者——腦幹腦的三層結構中的最裡層是腦幹。腦幹是從爬蟲類的進化階段形成的,它掌管著呼吸、循環、消化、生殖等基本的生命功能。我們在進食時,判斷咀嚼的感觸和味道的好壞,屬於新皮質的管理範圍,但是在食物經過喉嚨的瞬間,就會落入腦幹的管理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