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8號火箭順利升空,美媒發文感嘆:川普對華政策已經失敗

2020-12-22 孫緒聞

12月17號凌晨,在國人的期待下,嫦娥5號返回艙順利返回地球,降落在了內蒙古四子王旗;12月22日中午12點37分,我國最新研製的長徵8號運載火箭,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點火升空,最終這次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兩件事,對於中國航天乃至整個中國科技界,都是一次巨大的勝利,為什麼?嫦娥5號帶回來的月壤,可以幫助我們更進一步了解月球,長徵8號則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使用了無毒無汙染的燃料,其改進型還將使用箭體垂直起降技術,也就是現在SpaceX的「獵鷹」火箭正在使用的技術,能夠將原本一次性使用的火箭變成可重複多次使用。

‍而航天產業的升級又能帶動國家整體工業和科技向前發展,因此我們可以說,這兩次任務產生的附加值是無可限量的。就在「嫦5」凱旋之後,美國宇航局特意發了個推文,貼上了介紹「阿爾忒彌斯」計劃太空人的視頻,還說「這些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太空人,將鋪平人類前往月球的道路!」

好像聞到了一絲「酸味」。不管怎麼說,我們國家的實力跟美國的差距是越來越小了,這些美國人也知道。而在近期,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就發文表示,川普的對華政策已經慘敗。其中還提到,儘管川普增加了國防開支,但美軍還是失去了對華優勢,甚至在最近的一場針對中國的模擬戰爭推演中,美國「戰敗」了!

同時,文章還細數了川普執政時期的一系列錯誤政策,政治迫害、貿易戰、退出TPP、無視疫情胡作非為,等等……總之是給「懂王」扣上了導致美國衰落的大黑鍋。真可謂是牆倒眾人推,川普人還在白宮呢,就開始清點他的「政績」了。

那麼,美媒這「鍋」甩的對嗎?對!但是該背鍋的不應該只有「懂王」一人。國無恆弱,亦無恆強,美國吃下二戰紅利,經濟科技取得了大發展,這已經是75年前的事了,即便是從冷戰結束算起,美國正式問鼎世界霸主之位也已過去快30年。

我們再看看美國的經濟結構,「脫實入虛」已久,本土製造業已經所剩無幾,一些頂尖的軍事裝備甚至也在使用他國製造的零部件,這事要是發生在中國,我們真的很難想像會造成什麼後果。再加上美國的債務危機已經空前嚴重,超過了27萬億美元,美聯儲只能不斷印發美元,將危機轉嫁給全世界。但這種薅全世界羊毛的行為,終究是不得人心,終有一天會為美國招致大禍。

而且美國也不是在「懂王」上任後才開始實行霸權主義的,「懂王」只是把這一切變得更直白了。真正把美國締造成霸權主義國家的,還是前任的美國總統們,而且真要深究,在二戰結束後,身為反法西斯主力之一的美國就出現了霸權主義的萌芽。

第7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就說過:美國的單邊主義和先發制人戰略對聯合國成立58年來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原則基礎提出了重大挑戰。那時候「懂王」還是個房產大亨,這些可跟他沒多大關係。

再就是種族主義,從美國建國時就存在,就算後來林肯總統頒布了《解放黑奴宣言》也只是起到了一點點作用——北方陣營可以讓黑人上前線打仗,讓黑人進工廠當苦力,這總比白人自己上好吧。

而且戰爭結束後南北陣營互相妥協,南方蓄奴州的大種植園主和奴隸主們並沒有得到清算,延續至今的3K黨,就是這一政策的產物。總而言之,美國的衰落是幾代人埋下的「禍根」,「懂王」上臺只是加速了這一過程而已。而我們的新中國是從戰火與苦難中誕生的,建國後與美國、蘇聯、印度、越南的戰鬥,也讓我們深刻意識到不把國家建設強大就不會有和平。一邊是堅定不移奮力追趕,一邊是新仇舊恨集中爆發,這差距要還不能縮小,那就是沒天理了。

相關焦點

  • 長徵七號火箭可靠性那麼高,為什麼在第三次發射就失敗了?
    第一次發射失敗發生在2020年3月16日,3月16日21時34分中國長徵7A中型運載火箭搭載著試驗六號衛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剛開始一切都很正常,甚至已經完成了一二級火箭分離,二級火箭順利點火的步驟,可是就在二級火箭點火後不久,火箭就發生爆炸,採用新技術的試驗六號衛星未能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最終宣告這次火箭發射失敗。
  • 長徵七號火箭可靠性那麼高,為何第三次發射就失敗了?專家告訴你原因
    第一次發射失敗發生在2020年3月16日,3月16日21時34分中國長徵7A中型運載火箭搭載著試驗六號衛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剛開始一切都很正常,甚至已經完成了一二級火箭分離,二級火箭順利點火的步驟,可是就在二級火箭點火後不久,火箭就發生爆炸,採用新技術的試驗六號衛星未能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最終宣告這次火箭發射失敗。
  • 美媒稱長徵九號比肩土星五號 令獵鷹重型火箭相形見絀
    美媒稱長徵九號比肩土星五號 令獵鷹重型火箭相形見絀  核心提示:報導稱,長徵九號的研製工作正在進行之中,其設計方案也在不斷更新和修改,不過其最終目標是打造出一款比肩土星五號並將中國人送上月球的火箭。
  • 長徵七號火箭剛升空3分鐘就變火球,專家分析:失敗原因主要有3個
    近日媒體報導了一則讓國人沉痛的消息,在夜空中騰飛著的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突然出現異常,長徵七號運載火箭的首飛以失敗而告終。根據官方公布的視頻顯示,火箭在發射升空3分鐘後,突然變成一個巨大的火球,燃燒數秒後,變成一片漆黑。據專家分析稱,火箭在爆炸時被解體了。我們知道,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是我國航天主力,它承擔著太空探索的重任。
  • 長徵5B火箭發射升空,載貨艙返回雖然失敗,美國人為何卻十分擔心
    5B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而且載人飛船也很完美地完成了任務,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新型柔性充氣式返回載貨艙的試驗中出現了一點小的問題,不過載貨艙返回雖然失敗了,但卻是在該技術上首次趕超美俄的例子,也正是中國載貨艙即使返回失敗後,美國人為何卻十分擔心的主要原因,可以說,對於這次不算完美的技術驗證及其意義,全球僅美國一家看懂了。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美媒:中美火星探索競賽打響,美憂心喪失領先地位
    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發射的探測器,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著陸,巡視以及火星環繞,雖說難度係數非常高,但幸運的是中國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可就在我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的一個小時後,美國媒體卻報導出一則消息,聲稱中美火星探索競賽就此打響。美國媒體指出,在中國發射長徵五號火箭的前後數天內,美國也準備將太空飛行器運往火星。
  • 長徵三號乙發射失敗,或與火箭發動機有關
    疫情大致控制住了之後,我國航天工業又重新開始進行正常的火箭發射活動,不過沒想到出現了開局不利的情況,在25天之內接連兩次火箭發射失敗,這在我國的航天史上都是相當罕見的,而且發射失敗的型號是技術相對成熟的長徵三號和長徵七號系列。
  • 長徵家族再添新成員,12月底將首次發射,美媒:對標美國獵鷹火箭
    今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頻頻傳來喜訊,目前嫦娥五號返回器已經安全落地,它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中國的長徵八號最近也要開啟徵程當地時間12月16日,國家航天局證實長徵家族新成員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已經被運送至文昌航天發射場,當地工作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發射工作,預計將於12月底擇機實施首次飛行試驗任務。
  • 美國「龍」飛船發射升空 拜登川普先後發推祝賀
    【美國「龍」飛船發射升空 拜登川普先後發推祝賀】當地時間11月15日,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龍」號飛船由一枚「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美媒稱,這是「龍」號飛船的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點火發射升空!
    今天晚上19時23分23秒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大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升空!新聞多看點:「長徵火箭」家族的這些年自1956年中國人建立航天事業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60個年頭。從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長徵一號到今天,我國已經發展出適應不同軌道發射需求的多型運載火箭。長徵火箭家族的這些年,火箭的演變同時也是中國航天多年成長的見證。
  • 參考快訊:美國「龍」飛船發射升空 拜登川普先後發推祝賀
    參考消息網11月16日報導當地時間11月15日,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龍」號飛船由一枚「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美媒稱,這是「龍」號飛船的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 長徵三號乙火箭搭載著印尼衛星發射失敗,這對中國航天有何影響?
    4月9日晚,我國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著印尼的帕拉怕-N1(PALAPA-N1)通信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結果火箭並沒有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宣告失敗。那麼,此次發射失利會對中國航天帶來什麼影響呢?
  • 長徵火箭再度升空,成功部署引力波監視器,填補重要領域空白
    近段時間以來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成功發射「嫦娥五號」並且順利降落月球。而且還從月球成功取回2公斤土壤,這在中國航天史稱得上裡程碑式的進步。此外我國長徵十一號固體火箭再度升空,這是該火箭第11次發射任務,主要是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全天監視器送入太空,也就是熟知的GECAM監視器。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利,系月內第二次失敗
    4月9日19時46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枚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負責將印尼PALAPA-N1衛星送到預定軌道。幾分鐘之後噩耗傳來,火箭一、二級飛行狀態正常,但是三級火箭工作發生異常,火箭三級及衛星殘骸隨後墜毀。官方宣布衛星發射已經失利,正在展開故障排查及善後處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在3月16日發射長徵七號改運載火箭任務失敗,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中國航天就出現了兩次發射失利事件。
  • 中國火箭中的頭號「搖錢樹」——長徵八號
    【國產新火箭長徵八號近日首發成功】 近日,我國新一款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發成功,順利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徵八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的重要成員之一,填補了太陽同步軌道3-4.5噸運載能力空白。這款火箭最大限度的利用我國現有的成熟技術,比如發動機,長徵八號使用的兩款發動機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和YF75氫氧發動機,此前在長徵五號、六號、七號火箭上都已經完成驗證。 長徵八號是一款特殊的火箭,有三大看點,都圍繞商業發射設計。
  • 長徵七號甲火箭發射任務為何失利?任務是什麼?對我國有何影響?
    2020年3月16日21時34分,位於海南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甲火箭)進行首次發射,隨後官方報導火箭發射任務失利。但所有的官方新聞裡並沒有提及具體的「發射失利」情況,是發生了什麼故障還是咋的?只說了「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就沒有更多的信息了。
  • 美媒:長徵9號比肩土星5號 獵鷹重型火箭相形見絀
    參考消息網3月25日報導美媒稱,中國正在研製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九號,旨在將中國航天員送往月球和更遠的深空,這將令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相形見絀。報導稱,長徵九號的下一步研製工作是完成一款火箭發動機驗證機,中國稱之為工程樣機。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的這款火箭發動機樣機設計通過燃燒煤油來產生480噸推力。據報導,負責研製這款火箭發動機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AAPT)已經製造出了它所使用的大型渦輪泵,設計使用液氫燃料的二級和三級發動機也在研製之中。報導稱,長徵九號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且野心最大的運載火箭計劃。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進入發射臺,「天問一號」火星任務即將發射升空
    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長徵五號火箭將在七月底或八月初發射天問一號。據推測,發射升空時間將定於7月23日,即發射窗口的開啟時間。根據中國國有的新華通訊社報導,星期五上午,長徵五號火箭及其珍貴的載荷垂直運輸至中心的發射區域,用時約兩小時。發射團隊將在發射前對火箭進行最終測試。
  • 中國火箭上為何有外國徽標?天問一號順利升空,離不開多國合作
    據外媒報導稱,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如果能夠順利完成,除了美國之外,中國將是第二個在火星上完成環繞、著陸、探測等任務的國家,也是首個第一次發射就成功的國家。「長徵5號」火箭上為何有多個徽標?此次「天問一號」發射之時,我們可以看到,「長徵5號」火箭上不僅有中國航天的標誌,還有法國、阿根廷、奧地利等國家的航天局徽標。此次「天問一號」的發射成功,也有這些國家科學家們的功勞。
  • 長徵七號甲首次發射遭遇失敗,故障尋因影響後續發射計劃
    北京時間 3 月 16 日晚,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一次關鍵發射吸引了眾多火箭愛好者關注。晚上 21 時 34 分,當天的主角,首次亮相執行飛行任務的長徵七號甲中型運載火箭點火升空,一個視頻顯示,在火箭一二級分離後的數秒鐘,隱約見到有異常火光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