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7 0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2年11月25日,在莆田學院「百年辦學·十年本科」慶典大會,黃日昌先生與莆籍的上海專家(左起)陳金海、謝敬通與黃良漢合影留念。
愛國華僑黃日昌心系桑梓,情懷故裡,特別對家鄉的教育事業情有獨鍾,設立多個獎教獎學金,他不但帶頭捐款,還發動社會各界獻愛心。他為莆田學院的專升本奔波呼籲,在莆田學院設立「北樓基金」等,為莆田學院發展添磚加瓦、傾注真情……黃日昌先生是莆田市著名僑鄉江口石庭人,15歲赴新加坡,創立聚昌公司馳名中外,前年98歲不幸病故,一生愛國愛鄉的事例數不勝數!而且,他以僅小學文化的企業家,卻與赫赫有名的莆籍科學家有著深深的情緣!
黃日昌宗侄孫黃繩熙是北京大學培養出來的計算機軟體專家,曾受派赴日本合作開發人工智慧軟體。1993年起,黃繩熙擔任主持上海聚昌電腦有限公司日常工作的副總經理。黃繩熙結識許多莆籍專家學者,經繩熙引薦,黃日昌便和他們相識了。
這些莆籍專家學者有林蘭英、黃維垣、閔桂榮,三位都是赫赫有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還有原中紀委副秘書長、著名學者林文肯,北鬥一、二期衛星系統總指揮、北鬥三號工程副總工程師、現北鬥衛星高級顧問李祖洪,北大金融數學系教授、系主任黃文灶,清華大學副校長餘壽文,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機語言信息中心主任、湖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現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的陳肇雄,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林棟梁等等。黃日昌和他們結緣相識成為朋友,之後讓莆籍專家學者參與到莆田學院的教學科研活動,為莆田學院與全國名牌大學校際合作開了好頭。
黃日昌雖僅小學文化,但他八十多年刻苦創業歷程中,孜孜不倦地敢於拼搏、緊跟世界高科技發展興業,才在新加坡、香港等開創出「商業王國」。事業有成經常回國,由繩熙陪同,每次到京滬,觀賞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也總會去拜訪這些莆籍專家學者,在他們工作的附近歡聚暢談。他們也非常敬重他。林蘭英晚年不幸得癌症,很少與老鄉接觸,也不再應酬,但她對日昌先生卻破了例,不僅在家裡長時間接待,而且還一起赴飯店聚餐。閔桂榮是航天研究院院長,晚年也很少能抽身會見莆田老鄉,曰昌2003年到京時,卻欣然應約會見。
而這些莆籍專家學者外出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赴新加坡或路過時,黃日昌先生作為莆田鄉親和老朋友,總是熱情接待,派專車陪同旅遊觀光,歡敘鄉誼!同抒愛國愛鄉情懷!
更令人感動的是,黃日昌先生接受他們的建議設立助學金,幫助他們提供的北京、上海、南京、安徽、浙江、江西和福建的貧困大學生達4千多人。黃日昌先生說:「這是科技文化興國大計!那些貧窮的孩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學,中途出變故又難以啟齒,請你們或他們的老師隨時提出來,或打電話來,我們馬上捐助,也不用舉行什麼儀式,現在用電話或微信,立馬解決!」
筆者看著黃繩熙珍藏的老照片,雖因時光流逝,有的不很清晰,但足以展現日昌先生與這些鄉親專家朋友的珍貴情誼,詮釋了他摯愛祖國的家國情懷。(莆田晚報 作者鄭邦俊)
主辦:中共莆田市委宣傳部
承辦:莆田市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原標題:《愛國華僑黃日昌與莆籍科學家的故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