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嫡孫女參觀廈門中山華僑公園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孫中山嫡孫女參觀廈門中山華僑公園

  中新網廈門5月8日電(梁紅)5日,孫中山先生嫡孫女孫穗芳來到廈門翔安,考察位於翔安隧道頂部的中山華僑公園的建設進展情況。

  在閩南地區40多位孫氏宗親的陪同下,她參觀了公園的建設工地,並在園內的「同心林」旁種下了一顆南洋松,現場捐贈了2000美元,用於中山華僑公園的建設。

  翔安隧道頂部的中山華僑公園是孫穗芳倡議發起,該公園建設資金來源於海內外華僑華人和社會捐贈,由廈門市中山華僑研究會負責籌建。

  中山華僑公園佔地面積約222畝,總投資約3億元,是世界首座以「孫中山」與「華僑」共同命名的紀念性主題公園。公園以園林形式,將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歷史功績和華僑創業報國史相結合,園內將建設中山華僑紀念館、孫中山及陳嘉庚等愛國華僑站立式全身雕像、中山語錄碑林區、華僑文化廣場、晚晴園等。目前,公園部分配套小品建築已落成,公園主體項目招標在即。(完)

相關焦點

  • 廈門十大必去的地方,十大最美景點
    華新路:華新路也算是個特別的地方,這裡算得上是廈門的風水寶地,有著濃濃的老廈門氛圍,藏於繁華的市中心,離中山路、八市都只有不到兩公裡的距離市。漫步於華僑新村,靜謐安詳而又不乏生機。滿目翠綠與老別墅相依相纏,圍牆上綻放著的花草。茂盛的洋紫荊、龍眼樹、菠蘿蜜、南洋杉等亞熱帶植物伸出牆外,瀰漫著濃鬱的南洋風情。除了宜人的街道環境與尺度,華僑新村坐擁老城區的便利。
  • 追隨孫中山革命的海南人:有的資助革命 有的血灑疆場
    海南日報記者李英挺翻拍  文\本刊特約撰稿唐若玲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中,除了被稱為孫中山「最早的合作者和朋友」的宋耀如外,還有許許多多各種身份的海南人積極參與其中。  協助孫中山宣傳革命  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首先是在華僑中展開的。
  • 武昌起義當天孫中山在丹佛?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孫中山只在丹佛停留了一天時間,他是北京時間10月11日到達的,次日晚即離開了。他沒有回頭往西行經舊金山回國,而是仍按計劃繼續東行,為革命奔波籌款。說他當時在丹佛刷盤子,完全沒有可能。坊間流傳,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當天,孫中山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打工。此說似源自唐德剛先生的《晚清七十年》。
  • 中山華僑城歡樂海岸項目預計2023年全部開放
    作為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中山市商業發展規劃(2019-2035年)》中山中心組團主題旅遊區商業中心中的核心板塊——中山華僑城項目迎來新消息,記者昨日從項目方獲悉,中山華僑城歡樂海岸項目總投資額約80億元。目前,該項目已開始進行場地清理和土地平整,項目整體設計方案也已經進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並已定稿。
  • 中山華僑城將在2023年建成開放
    未來項目計劃建設:探險樂園、溼地公園、科技樂園,以及新LOFT創意區、歡樂嘉年華、一河兩岸曲水灣(美食)文化帶和旅遊度假酒店、樂活社區等配套項目,總投資額約80億元。在採訪中,華僑城中山項目的總經理黃健恆表示,中山歡樂海岸是華僑城在大灣區北連廣佛,西接江門、珠海,東望深圳、香港,南鄰澳門的戰略性布局,這個項目在華僑城文旅項目中也屬於金字塔頂端的重要項目。
  • 中山地標仁山玉宇:人民公園的變遷
    這裡1964年曾命名為文化公園。1967年又易名人民公園,但更多人習慣和記憶中仍稱之為仁山公園。  對於小朋友來說,最喜歡的莫過於裡面的動物園了,那更是農村小孩上石岐都希望到的地方。裡面飼養有狗熊、珍珠雞、毒蛇、孔雀及其它飛鳥,梅花鹿場和猴山是觀眾最多的地方,餵猴子吃香蕉、花生樂趣無窮,許多中山人的動物啟蒙就是從那裡開始的。
  • 孫中山是美國公民?這麼嚴肅的事情我怎麼會騙你們呢
    這一天,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但是,沒過多久,美國《紐約時報》就爆出了一條「猛料」:剛剛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竟然是出生於夏威夷,而且已經按1900年夏威夷法案宣誓加入美國國籍的美國公民!中華民國的第一任總統孫中山先生,其國籍居然是美國?這條爆料也太驚世駭俗了。只不過,《紐約時報》的報導,被淹沒在慶祝中華民國成立的歡呼聲裡。
  • 海底世界、外圖書店……廈門鼓浪嶼這些室內展館都開啦
    唱片館可以參觀了嗎?中山圖書館到底啥時候開啊?我可以帶小朋友去海底世界了嗎?……自打鼓浪嶼重新向遊客開放以來呀大家都很關心鼓浪嶼上的室內景點啥時候開放啊?」、「廈門旅遊集散服務中心」公眾號預約,即可免費參觀近期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還為大家準備了一個「雲上」活動~雲直播:博物館裡的花花世界主辦單位:廈門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播出平臺:鎖定微博@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陸續播出四期02唱片博物館活動地點 鼓浪嶼福建路32號(黃榮遠堂
  • 孫中山死後,修建中山陵一共花了多少錢?這筆費用誰承擔?
    孫中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的領袖人之一,他消滅了在我國存在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傳統專制主義,並建立了中華民國,是我國近代史上極其重要的領導人之一,那麼在當時的中華民國,孫中山死後,為他修建的中山陵花了多少錢,是誰在那個時候承擔了這筆費用?
  • 「中山」是什麼符號?
    葉曙明在當今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以孫中山為主角的書籍與文章?也許是個天文數字,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1949年以前逝世的近代中國人物中,沒有誰比得上孫中山了。去年是辛亥百年,有關他的圖書又增添了若干百十種,蒙孫中山的同鄉盧潔峰贈我新作《「中山」符號》,其研究角度,以「中山符號」為觀察點,看孫中山在中國的影響。全國大小城鎮,從中山陵、中山紀念堂、紀念碑,到以中山命名的馬路、醫院、圖書館、體育場、公園、學校,乃至各種相關的遺址、故居等等,不知凡幾,雖不至於像書籍一樣多至無法統計,但要統計起來,恐怕也非動員巨量的人力物力不為功。
  • 投入10萬建25米避雷針保護孫中山手植馬尾松
    本報訊  (記者葉平生 通訊員李麗華、袁紅)昨天是全國第25個義務植樹節,也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逝世82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黃花崗公園開展了一場以「英雄地種英雄花」為主題的植樹活動,由東風東小學的120名學生及家長,在當年孫中山先生親手栽植的一棵馬尾松周邊,栽種下6棵木棉和50多株杜鵑花,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 孫中山和袁世凱,誰才是結束清朝統治的第一功臣?
    孫中山和宋慶齡接下來筆者帶大家了解一下孫中山和袁世凱的主要經歷。02孫中山1866年,孫中山出生在廣東中山一個普通家庭。哥哥早年經商,積累了大筆財富。在哥哥的資助下,孫中山先後在檀香山、廣州和香港受過良好教育。
  • 北方人中山一日遊,不敢吃水龍蝨
    中山夜景,源自百度圖庫中山,古稱「香山」,廣東省地級市,全國5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廣東地區性中心城市之一、連續多年保持廣東省第5的經濟總量,並與順德、南海、東莞一起被稱為廣東四小虎
  • 臺北故宮被移置孫中山銅像歸位 馬英九出席典禮
    1月1日,臺北故宮博物院正館被移置的孫中山先生銅像歸位,馬英九出席典禮並致辭。二00四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正館整修時,原安放在館中間的孫中山銅像被移置放於它處,此後一直未再回歸原位。今日歸位的孫中山銅像系由法國著名的雕塑家朗度斯基,根據南京中山陵的孫中山大理石坐像翻鑄而成。
  • 廈門旅遊小攻略,吃喝玩樂這樣來
    在遊覽完曾厝垵之後,還可以去廈門大學看一看。廈門大學,這是一座被稱為「中國最美大學」的高校。它究竟美在哪裡?走入校園,你會發現,說廈門大學像是公園一點不為過。剛一進入校門,就能看到矗立在街道兩旁的高大的行道樹。繼續向前走,便能看到這裡的更多風景。
  • 《十月圍城》原型:追隨孫中山革命的李煜堂父子
    後來聽說孫中山創辦了一間中華學校,專門吸收旅日華僑子弟入學,宣傳革命。他立即與友人馮自由到該校謁見孫先生,要求入學及參加同盟會。他們的入會儀式是由孫先生親自主持的。按同盟會當時的入會規矩,凡是志願加入這一革命組織的,都要由主持人向加盟者進行「問心事」的程序。所謂「問心事」,即是由主持人詢問加盟者的革命志向及加盟目的。
  • 孫中山初期為何鬥不過袁世凱?在這4個方面有著巨大差距
    歷史中關於孫中山的評價是國父民族英雄,關於袁世凱的評論更多趨於負面,兩人在中國近代史進程中也算是政敵。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革命先烈孫中山先生就在眾人擁護聲中當選民國臨時大總統。然而當時的臨時南京政府並不能迫使清帝退位,民國政府和袁世凱進行談判,如果袁世凱能夠讓清帝退位就把大總統的身份讓給袁世凱。
  • 15分鐘,32億,廈門海底隧道盤活了整條翔安海岸線
    澳頭漁村昔日的澳頭村是海防前線,也是閩南華僑村。走村串巷,許多具有年代特色的建築或標識隨處可見。如今這裡從海港、海防到海鮮,從村史館、藝術館再到圖書館,無數的新鮮血液注入,無不充滿著年輕與活力。澳頭古渡口澳頭與廈門島、金門島隔海相望。澳頭渡口的繁忙由來已久,由於距離五通碼頭很近,早期福州、泉州等地來的旅客也大多經由此地乘坐輪渡轉至廈門島,直到抗戰時期被炮擊後曾一度喪失渡運功能。
  • 廈門國家海洋公園在哪裡?大部分市民不清楚
    中曾提到,不少「黃牛志願者」向遊客推薦「廈門國家海洋公園」這一景點。對此,許多人都一頭霧水:「廈門國家海洋公園到底在哪呢?」­  近日,也有市民致電本報,稱曾經在成功大道文屏路口等處,看見了「廈門國家海洋公園」的指示牌,卻不知這個公園究竟在何處。針對這一問題,本報記者進行了走訪了解。
  • 100年前,孫中山設想建設3個世界級港口:以港口來帶動中國的復興
    到1918年,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孫中山便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在上海寫下了《實業計劃》、《民權初成》,合稱《建國方略》。孫中山孫中山的《實業計劃》寫於1919年。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列強準備重新瓜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