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出!歐易關鍵基因篩選報告

2020-10-16 鹿明蛋白組代謝組

引言


您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拿到轉錄組報告後,各種數據應有盡有,但是如何從龐雜的數據中,挑選出關鍵目的基因進行驗證和下遊分析,往往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它來了!!!歐易重磅推出關鍵基因篩選報告,對表達到功能選取重要指標進行打分,同時根據生物學意義賦值及權重設置,錨定關鍵基因,將結果可視化呈現,一應俱全。您只需根據「一張表」,對其中各項內容進行組合篩選,便能獲得您想要的關鍵基因。


一張表


下面展示的,就是涵蓋各類關鍵指標及其賦值並最終匯總的「一張表」:

「一張表」關鍵基因打分部分(Top20)


「一張表」關鍵基因表達及差異部分


「一張表」關鍵基因注釋部分


歐易關鍵基因打分機制


結合「一張表」,我們來梳理一下歐易關鍵基因打分機制,具體如下:


1) 依據研究目的及生物學相關性,選取參與打分的表達及功能指標。


在示例中,我們選取Diff (基因在差異分組比較中出現的頻次)、Keywords(客戶提供關鍵詞的匹配結果)、TFs(轉錄因子注釋及其調控靶基因)、PPI(蛋白互作)、Dapars(可變多聚腺苷酸化)、TCC(多組差異分析)以及Diff_AS(基因在差異可變剪切中出現的頻次)作為後續打分指標。客戶可以結合項目生物學背景、先驗知識、表達及功能預期等因素,選取和調整打分指標。


2) 根據每個指標的生物學意義,進行指標賦值。


根據指標的生物學和統計學意義,對各指標進行賦值,原始值可以是差異基因出現的頻次,互作蛋白或者基因的數量,轉錄因子靶基因的數量。依據呈現的最大值或者理論最大值,將各個指標的賦值範圍設定在0-1以內。值越接近1,則代表該基因的該指標功能(統計上)越顯著。如有疑問,可電聯。


3) 設置各指標權重,進行綜合打分。


歐易打分機制對各個指標進行默認權重設置。當然,客戶也可以結合項目生物學背景及預期,根據各個指標的重要性,進行指標權重設置。關於指標權重設置和打分算法細節,也歡迎老師們電聯溝通。需要說明的是,歐易打分算法,並非是對各指標的簡單累加,而是依據研究背景和生物學及統計意義,通過合理的賦值和權重設置,科學的打分機制,呈現各個基因在差異、功能和統計上的顯著性,便於客戶挑選關鍵基因。細則在此繼續賣個關子。


4) 根據綜合打分排序。


挑選topN基因,進行關鍵結果展示,包括但不限於聚類熱圖,表達變化趨勢點線圖、PCA圖及蛋白互作網絡圖。基於展示結果,挖掘表達及功能規律。

結果呈現示例如下:

圖1 top50基因在各樣本間表達變化點線圖


圖2 所有基因PCA圖


圖3 top50基因PCA圖



在理想狀態下,top 50基因能極大程度上代表樣本間(組間)的差別,而使得top 50的PCA與所有基因的PCA(圖2)比較接近。

圖4 top50基因表達聚類熱圖


圖5 top50基因GO富集柱狀圖


圖6 top50基因KEGG富集氣泡圖



圖7 top50基因結合轉錄因子信息的蛋白互作網絡圖

說明:以上結果僅為示例,實際分析過程中會有調整,最終以報告為準。


根據實際分析案例來看,關鍵基因篩選得到的top 50 基因PCA圖(圖3)與所有基因總體PCA圖(圖2)十分接近,說明top 50基因比較好地表徵了組與組之間的差別,而且沒有造成生物學重複之間的偏離。從基因表達變化水平看(圖1和圖4),top 50基因呈現出顯著的變化規律,在某組樣本中出現了明顯的表達升高或降低。從top 50基因功能富集上看(圖4-圖6),top 50 富集到的功能條目和通路與研究背景和目的相關性和統一性比較高。


關鍵基因總表(一張表)包含關鍵基因打分,基因在所有差異比較分組中的差異倍數、p值、上下調信息,以及所有樣本的表達fpkm值和功能注釋信息。根據此表,可綜合各個指標進行定量驗證和下遊功能分析基因篩選。建議選取關鍵基因打分高,差異倍數高,p值顯著,樣本fpkm表達高且有功能注釋的基因進行驗證和進一步分析。


理論上,關鍵基因篩選可以不依賴於關鍵詞(比如通路關鍵詞「MAPK」,基因名「IL6」,功能描述關鍵詞「Fatty acid」等)而得到,我們建議如果老師有較為關注的通路或者疾病相關關鍵詞,請務必提供精準和全面的英文關鍵詞。


結語


還在等什麼,快來試一試吧!

最後送上一首打油詩,以饗讀者。


客戶總把關鍵找,歐易為您除煩惱。

選指賦值設權重,科學合理可微調。

差異注釋都不少,挑選只需一張表。

熱圖點線網絡圖,一套流程就能搞。

有理有據有報告,關鍵詞語要選好。

看過讀過別錯過,試試才知其中妙。

實驗真實把關牢,數據客觀又可靠。

組學分析看歐易,內容全面更周到。

END


相關焦點

  • 缺失中國人群關鍵樣本 易感基因檢測報告準確性存疑
    易感基因檢測報告的質量極度依賴檢測公司的數據解讀能力,需要龐大的數據積累與嚴謹的學術研究成果論證。而問題是,國內大部分基因檢測公司私有資料庫並不成熟,需要使用國際公共資料庫,底層數據同質化嚴重,中國人群數據缺失。以此為樣本得出的檢測報告,準確性存疑。
  • 【易文獻】 歐易客戶發現miRNA調控心臟纖維化的新機制
    上海大學再生與衰老實驗室肖俊傑副教授團隊發現調控心臟纖維化的新機制,miRNA-433通過AZIN1 和JNK1兩個基因導致Smad3
  • GEO數據挖掘篩選關鍵基因,然後實驗驗證的發文思路
    之前純生信數據挖掘的發文思路已經分享了很多,所以這次我們分享一下GEO數據挖掘篩選關鍵基因,然後實驗驗證的發文思路。本次的參考範文發表在Thoracic Cancer上,影響因子:2.61,中科研分區:3區。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又發威!科學家發現白血病關鍵基因
    「我們使用CRISPR技術在白血病細胞中進行全基因組篩選,一次阻斷數千個基因。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它使我們能夠識別大量促進白血病生長的基因,並發現可以針對這種疾病的新弱點,」藥理學和醫學系教授、資深作者Tannishtha Reya博士說。
  • 項目文章 | MER:歐易生物助力解析麻蠅的適應性進化
    前言2020 年 8 月 27 日,歐易生物與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法醫系主任郭亞東課題組合作項目,以題為「Chromosome‐level de novo genome assembly of Sarcophaga
  • 重組基因的篩選的方法
    不同的重組DNA分子獲得的轉化子中鑑定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轉化子即陽性克隆的過程就是篩選。成熟篩選方法如下:插入失活法:外源DNA片段插入到位於篩選標記基因(抗生素基因或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多克隆位點後,會造成標記基因失活,表現出轉化子相應的抗生素抗性消失或轉化子顏色改變,通過這些可以初步鑑定出轉化子是重組子或非重組子。常用的是β-半乳糖苷酶顯色法即藍白篩選法。
  • 歐易/鹿明生物蛋白/代謝方向17位合作課題組老師順利發文
    2020 年 11月,歐易/鹿明生物蛋白/代謝方向共收錄到17篇項目文章,主要包括:iTRAQ標記定量蛋白組學、TMT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PRM靶向蛋白驗證、LC-MS/GC-MS非靶向代謝組學、GC-MS靶向代謝組研究等。
  • 歐易/鹿明生物助力科學家發現腸道微生物改善自閉症樣行為
    首先,通過微生物多樣性測序(歐易生物提供技術服務)、行為學檢測,我們發現 EphB6基因缺陷小鼠表現出了刻板行為及社交缺陷、腸道滲透性增加及腸道菌群的改變。——李影5.您最早是從哪裡了解到歐易/鹿明生物的?項目為什麼選擇和歐易/鹿明生物合作?
  • 2018腫瘤基因檢測市場研究報告丨鯨準研究院
    主要產品或服務: 1.根據癌種、基因型等提供30餘種基因檢測服務,如520基因大Panel檢測、遺傳性腫瘤易感基因檢測、肺癌相關168基因檢測、腸癌、淋巴瘤等專業基因檢測等。 發展模式: 1.立足腫瘤疾病全面評估,從基因檢測、蛋白檢測等多維度入手,協助醫生制定診療方案。 2.把握臨床醫生和患者需求,注重縮短報告周期、提高報告可讀性,使檢測結果易於醫生在臨床或科研中使用。 3.建立腫瘤精準診療大數據中心、腫瘤門診。
  • 《科學》:利用CRISPR-LICHT技術篩選決定人類大腦大小的基因
    生物學中的許多基本原理和發育的途徑都是在遺傳篩選中發現的。遺傳篩選最初是在果蠅和秀麗隱杆線蟲中開創的,它涉及到許多基因的逐一失活。通過分析基因失活的後果,科學家們可以分析其功能。比如,這種方法可以確定大腦形成所需的所有基因。 在果蠅和線蟲身上可以常規地進行遺傳篩選。
  • 物種網絡構建與關鍵物種篩選
    為了能快速篩選出群落核心物種,前人開發了各式各樣的數據篩選方法,在篩選的基礎上,進行網絡的圖的繪製,用點和線組成網絡,來描繪微生物世界的「社會結構」。因此,我們需要使用一些關鍵的評估指標找到關鍵的物種信息,幫助我們快速篩選獲得樣本群落中的核心微生物。
  • 中國化工學會重磅推出「侯德榜公益大講堂」
    中國化工學會重磅推出「侯德榜公益大講堂」 2020-11-13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揭示人類進化中「肥胖基因」的調控機制
    當古人還在打獵、為食物發愁時,他們的基因已經開始變化——總有一些人能囤積更多脂肪,或者更易於從牛奶中獲得營養,以保有更多生存優勢。但在營養過剩成為普遍現象的今天,古老的基因突變反而讓現代人面臨更高的健康風險。近日,一項在《細胞》上線的研究找到了變化的關鍵,這一切都與一個非編碼小分子RNA(microRNA,下稱小RNA)密切相關。
  • PNAS:萬向元教授與袁隆平院士團隊發現玉米雄性不育基因分子……
    北京科技大學安學麗、馬彪、董振營與湖南農業大學段美娟為共同第一作者,文章中酵母文庫實驗由歐易生物完成。目前,玉米雜交制種主要通過人工或機械去雄,費時費力且成本高昂,因此雄性不育系是玉米雜交制種的關鍵技術。基於細胞質不育的三系法在玉米雜交制種中也有應用,但由於不育系是細胞質遺傳的,存在遺傳資源有限、育性不穩定等問題。因此,採用生物技術手段以利用雄性不育基因開發新的雄性不育體系,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比如萬向元教授團隊之前所建立的玉米多控不育(MCS)系統。
  • 譚蔚泓院士ICG-15重磅報告:Aptamer-Drug Conjugates vs. ADC
    譚蔚泓院士ICG-15重磅報告:Aptamer-Drug Conjugates vs.(ICG-15),並做精彩報告。他的報告題為:Aptamer-Drug Conjugates vs. ADC。譚蔚泓院士是著名分析化學和化學生物學專家,長期從事生物分析化學和化學生物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解決了分析化學與生物醫學交叉領域中的一些關鍵科學問題,在國際生物分析化學領域有著重要的影響。他在核酸適體、分子識別、納米生物傳感等領域做了大量系統的原創性工作。
  • 《2021中國基因行業應用研究報告》報告案例徵集
    《2021中國基因行業應用研究報告》撰寫進行中億歐智庫於近年一直對我國基因產業保持的密切的關注,並認為現今我國基因相關行業的應用發展已經呈現出多樣化(多場景應用)與完善化(應用模式成熟)兩種特性,並決策撰寫《2021中國基因行業應用研究報告》,深度梳理、分析我國基因行業各應用場景及各場景內企業的發展現狀,給予基於行業視角的評價與洞察。
  • 我國已建立和完善人類功能基因篩選的平臺技術
    在國家863計劃支持下,人類功能基因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目前已建立和完善了人類功能基因篩選的平臺技術。新克隆和鑑定了1346條新基因;開展了規模化的基因功能篩查,獲得278個功能明確的基因,56個在疾病診治和藥物開發上顯示應用前景的重要功能基因,新細胞因子CKLF1、LAPTM4B、人6A8 a-甘露糖苷酶、ECRG-1、ING4、RabJ、RX53、RX218、NOK、CYP-J等20多個基因進入實驗室前期開發階段;腫瘤和心血管疾患(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與老年性疾病)相關基因與其發病機理的研究正不斷深入
  • 新技術或能同時對上萬個基因克隆並且表達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特倫託大學、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名為「LASSO克隆」的新型分子生物學技術,該技術或能同時成功有效分離出成千上萬個長的DNA序列,這要或許比以往任何技術都要強大,研究者表示,該技術能夠加速蛋白質的產生,從而就能夠幫助研究人員快速發現新型疾病療法以及多種疾病的生物標誌物
  • Cell|全基因組篩選揭秘內質網自噬分子調控機制
    研究組在Cell上發表文章A Genome-wide ER-Phagy Screen Highlights Key Roles of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 and ER-Resident UFMylation,針對內質網自噬以ER-phagy報告基因為篩選背景展開了全基因基礎的篩選
  • Nat Genet:重磅!鑑別出調節人類機體肌肉量的關鍵基因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7年1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阿伯丁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一種關鍵基因,該基因在確定人類機體肌肉質量上扮演著重要作用,機體的肌肉質量和一系列健康因子直接相關,其中就包括人類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