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中國人群關鍵樣本 易感基因檢測報告準確性存疑

2020-11-23 華夏時報

見習記者 崔笑天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陳巖鵬 北京報導

定價5980元,檢測110個基因位點,覆蓋18種腫瘤風險,這是諾禾致源官網上一款名為「腫瘤全面遺傳易感基因檢測」的產品。日前,《華夏時報》記者致電諾禾致源,該基因檢測公司個人基因組數據部的人士說,該產品除使用國際公共資料庫加以分析外,也會使用名為「諾禾中華」的私有資料庫。

無獨有偶,另一家基因檢測公司吉因加也在「腫瘤遺傳風險基因檢測」產品頁面的顯著位置,提到了會採用名為「吉因加基線」的私有資料庫,並稱該資料庫中包含超萬例腫瘤患者遺傳突變樣本數據,為消費者提供「基於中國人群遺傳背景下遺傳風險與癌種對應關係的綜合分析」。

「這些私有資料庫可能並不像宣傳的這樣可靠。」一位從事生物信息解讀的資深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

易感基因檢測報告的質量極度依賴檢測公司的數據解讀能力,需要龐大的數據積累與嚴謹的學術研究成果論證。而問題是,國內大部分基因檢測公司私有資料庫並不成熟,需要使用國際公共資料庫,底層數據同質化嚴重,中國人群數據缺失。以此為樣本得出的檢測報告,準確性存疑。

私有資料庫被指不成熟

記者從諾禾致源獲悉,這個名為「諾禾中華」的私有資料庫於2013年建立,樣本數量從2015年開始顯著增加,目前已經積累2至3萬中國人基因數據樣本。其中,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樣本數量約佔總量的70%-80%,患病人群佔20%-30%。

「對於該資料庫中的樣本,公司會定期進行隨訪,如果隨訪中發現新的基因位點可能與患病基因相關,會進行記錄與更新,從而實現資料庫的動態積累。」上述諾禾致源個人基因組數據部人士稱。

疾病易感基因檢測主要面向健康人群,通過收集唾液、血液等方式,檢測消費者體內的基因位點,再運用統計學原理,對比資料庫內患病人群的基因位點變異與消費者基因位點變異,最後推算出消費者患某種疾病的傾向性。

在研究某種疾病與人體關係時,首先需要統計大量患病人群的基因數據,對比後篩選出相似的基因,再選定為患病基因。由於大部分疾病都是多基因遺傳病,涉及到多個基因的變量表達。這個環節背後必須要有一個強大可用的資料庫支持。

另外,基因組包含的信息很多,人們真正所了解的基因大約只佔總體的2%,很多基因的功能尚不明確,大部分基因與疾病的對應關係也沒有建立起來。因此,隨著統計的樣本數量不斷增加、新的研究成果產生,更多患病基因將被發現,資料庫需要不斷地進行動態更新。

對檢測結果的解讀是否準確,與基因檢測公司所採用的資料庫有很大關係。前述從事生物信息解讀的資深人士稱,在基因檢測領域,樣本量決定了檢測的準確性,數量越多,其檢測的準確性就越大。

在該資深人士看來,「諾禾中華」私有資料庫的2至3萬的樣本量並不充足。他認為,資料庫需要積累到一定量後,才有採用價值。比如國外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是在數據量積累到約20萬例後,才對其檢驗報告的解讀產生了指導意義。

相比之下,美國易感基因檢測龍頭公司Myriad genetics的資料庫樣本量已達到200萬,是國內的百倍。

「易感性基因檢測與腫瘤用藥基因檢測不同,消費者並未患病,想要收集到相對準確的樣本數據,從40歲至50歲的患病高危人群開始計算,至少需要隨訪10年。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很多基因檢測公司甚至都難以存活10年,更難提跟蹤隨訪。」一家頭部基因檢測公司CEO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稱。

檢測報告準確性存疑

據該CEO介紹,如果有公司進行了長期隨訪,並得到了不錯的結果,研究成果就需要公之於眾,其他任何一家基因檢測公司都可以使用,難以形成壟斷優勢與技術壁壘,更難利用其獲利。

Myriad genetics公司曾佔據乳腺癌與卵巢癌的BRCA1和BRCA2基因的專有權,卻在與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美國分子病理學組織等的官司中敗訴,被美國最高法院宣布其基因專利無效。大法官在判決書中表示:「自然形成的DNA片段是大自然的產物,並不能僅僅因為被分離出來,就符合專利申請的資格。」

由於上述原因,儘管疾病易感基因的資料庫建設對大眾進行疾病預防有非常大的正面意義,但是很多公司無法把它當成一個特別大的項目去做。Myriad genetics公司花了17年時間,燒掉5億美元後才開始迎來盈利,國內大部分基因檢測公司普遍缺乏必要的時間與資本。

目前中國市場上疾病易感基因檢測的相關產品,宣傳重點多集中在檢測基因位點的數量、覆蓋疾病的數量、對易感人群有多大益處等,對資料庫的適用性與準確性或隻字不提,或含糊其辭。由於消費者對基因檢測的認識有限,挑選產品時往往只會關注該產品能夠檢測多少種疾病,給檢測公司留下了操作空間。

更令人擔憂的是,國內做易感基因檢測的公司幾乎都使用的是國際公共資料庫,西方人群數據完整,中國人群數據相對較少,用這些公共資料庫來出具中國人群的檢測報告,準確性難以保證。

上述基因檢測公司CEO表示,易感性檢測從技術角度來講相對容易,但是後續的解讀非常難,需要有足夠多的數據才能看出某種疾病的易感性。Myriad genetics公司有非常大的數據,他們隨訪了很多年,並將數據進行了公布,中國的易感性基因檢測產品幾乎都是參考他們的數據來做的。

諾禾致源、吉因加也不例外,這兩家基因檢測公司還是需要使用國際公共資料庫進行檢驗結果的解讀,私有資料庫僅作為輔助手段或內部研究用。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陳巖鵬

相關焦點

  • 消費級基因檢測緣何「未火先衰」
    本文首發於三體智訊,以下是億歐智庫帶來的精彩分享: 「DNA 檢測」產品的成交量慘澹打開天貓,搜索「DNA檢測」,就會出現親子鑑定、腸道菌群檢測、肥胖易感基因檢測、癲癇基因檢測等幾十種產品,價格從一百元至幾萬元不等。
  • 歐易關鍵基因篩選報告
    歐易重磅推出關鍵基因篩選報告,對表達到功能選取重要指標進行打分,同時根據生物學意義賦值及權重設置,錨定關鍵基因,將結果可視化呈現,一應俱全。您只需根據「一張表」,對其中各項內容進行組合篩選,便能獲得您想要的關鍵基因。
  • 深喉揭露"復大基因檢測"內幕 是科學還是騙局
    昨日,一位知情者提供線索稱,3月21日之前為復大公司提供易感基因檢測(註:大多數疾病是多種環境因素和遺傳體質共同作用的結果,對健康不利的遺傳體質所對應的就是一些與疾病發生相關的基因型,就叫做疾病易感基因。)的上海博星基因晶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博星公司」),在基因檢測時缺乏規範,甚至將親子鑑定儀器用於易感基因檢測。
  • 銀屑病易感基因最新研究成果
    遺傳因素在銀屑病發病中起重要作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已發現銀屑病40多個易感基因,極大推進了銀屑病遺傳學研究進程。不同人群銀屑病GWAS的meta分析進一步驗證了之前研究結果的真實性,並且能夠探明銀屑病的易感性在不同人群中存在遺傳異質性。
  • ...要做基因檢測嗎?中山醫院精準醫學中心專家為您解讀基因檢測報告!
    基因檢測目前在腫瘤治療上的應用主要有如下三點:1)腫瘤遺傳易感基因檢測。腫瘤的發生發展與遺傳具有重要的聯繫,很多基因突變會在家系中遺傳,攜帶這些突變基因的人群,患腫瘤的風險更高。基因檢測可以預測相應腫瘤的發生風險,進行積極的健康管理。2)腫瘤的篩查,主要是液體活檢技術,通過對游離DNA的測序,實現癌症的早期篩查,目前基因檢測在腫瘤篩查上比較成熟的是癌症的復發篩查檢測。
  • 杭州一二胎媽媽跑到美國檢測乳腺癌基因
    今年,她跑到美國做了乳腺癌基因檢測,根據檢測報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陳益定教授告訴她,40歲時患卵巢癌的風險是30%,建議切除卵巢。從美國得到的乳腺癌基因檢測數據靠譜嗎?中國人什麼時候才能有自己的乳腺癌易感基因突變資料庫?
  • 2018腫瘤基因檢測市場研究報告丨鯨準研究院
    主要產品或服務: 1.根據癌種、基因型等提供30餘種基因檢測服務,如520基因大Panel檢測、遺傳性腫瘤易感基因檢測、肺癌相關168基因檢測、腸癌、淋巴瘤等專業基因檢測等。 發展模式: 1.立足腫瘤疾病全面評估,從基因檢測、蛋白檢測等多維度入手,協助醫生制定診療方案。 2.把握臨床醫生和患者需求,注重縮短報告周期、提高報告可讀性,使檢測結果易於醫生在臨床或科研中使用。 3.建立腫瘤精準診療大數據中心、腫瘤門診。
  • 日本人群GWAS研究發現不同疾病的新型易感基因座
    日本人群GWAS研究發現不同疾病的新型易感基因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0 14:44:04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Yoichiro Kamatani等研究人員合作利用日本人群的大規模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確定了不同疾病的新型易感基因座
  • 亞洲人易感新冠病毒?不,是吸菸者更易感
    根源是一篇上個月發表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未經同行評議)上的8人樣本(其中僅1人為亞裔)的研究指出,SARS-CoV-2主要感染亞裔群體。顯然,這個樣本太過迷你,根本不具備任何統計學意義。但在全球嚴重緊急的疫情下,確定易感人群是有必要的,以便進行有效的防護與護理。
  • 中國科學家發現兩個新的麻風病易感基因
    10月24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在麻風易感基因研究方面通過對10531個病例及健康對照者的研究,發現2個新的麻風易感基因,並在世界上首次證明了其中1個和傳染病有關。這是繼2009年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全基因關聯分析方法率先發現7個麻風易感基因之後,在該領域取得的又一原創性成果,標誌著我國在麻風易感基因研究方面繼續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 強直性脊柱炎易感基因多態性的研究進展
    Wang等研究發現,在漢族人群中,有ERAP-1(rs27434)多態性的健康對照組人群其基因型(AA、CC)頻率顯著低於AS病例組人群,此外,AS病例組中A-C單倍型的頻率高於健康對照組,提示A-C基因可能是AS的易感性基因,ERAP-1基因位點rs27434多態性可能會增加AS的發生風險。
  • 基因檢測報告如霧裡看花,一文讓你讀懂肺癌的基因檢測報告
    2002年吉非替尼(易瑞沙),2004年厄洛替尼(特羅凱)這2種針對肺癌的靶向藥物先後上市,儘管應用後臨床發現對某些人群有著超出預想的效果,但當時人們不清楚這2藥物的適用人群,2009年IPASS研究發布,發現吉非替尼對於EGFR基因有突變的人群療效明顯高於化療,但對EGFR基因陰性的人群幾乎無效。這項研究拉開了肺癌靶向治療的序幕,也促進人們進一步在基因層面去尋找肺癌的發病機制。
  • 日本大型研究發現東亞人群不同疾病的新型易感基因座
    近日,日本理化學研究所Yoichiro Kamatani等研究人員合作利用日本人群的大規模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確定了不同疾病的新型易感基因座。該項研究成果於2020年6月8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當前遺傳學研究的絕大多數參與者都是歐洲血統。
  •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突變的致病機制
    該研究發現SLC16A11基因編碼區的2型糖尿病易感突變會產生功能獲得性突變蛋白,導致肝臟脂滴不正常積累增多,進而導致2型糖尿病的發生。該研究結果對之前報導的認為此類易感突變導致蛋白功能缺失的研究結論提出了質疑。
  • 寫在華大、貝瑞上市之際--基因檢測行業深度報告
    腫瘤是基因組疾病,用來鑑定腫瘤細胞的基因突變,了解腫瘤進程和設計靶向治療的方案,患者也可以使用NGS或者晶片技術檢測腫瘤易感基因。消費事業部:以消費者人群為目標客戶群,提供有關基因的娛樂信息,包括存儲、分析、解讀、共享基因和表型信息。
  • 新研究首次揭秘中國人群基因遺傳特徵—新聞...
    新研究首次揭秘中國人群基因遺傳特徵
  •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中國消費基因檢測市場現狀中國消費基因檢測市場發展空間關鍵檢測維度與資本助力,推動市場快速前行艾瑞認為,對標美國消費和認知水平,中國消費基因檢測服務將首先在一線與新一線城市中爆發。2019年,中國消費基因累計用戶規模將達到220.7萬。
  • 原因竟是Y染色體關鍵基因的缺失
    2020年2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大量研究發現,男性要比女性更容易患癌,但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造成這種差異背後的原因,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巴塞隆納全球衛生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一種能夠讓男性患癌風險增加的關鍵生物學機制,即決定性別的
  • 《中國人群靜脈血栓常見遺傳危險因素》解讀
    由於不同民族存在遺傳背景的差異,這兩種多態性在中國人群中非常罕見。以往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並未報導重要的靜脈血栓遺傳危險因素,直到近年來陸續發現了一些重要的中國人群靜脈血栓遺傳危險因素。此次講評的文章即是眾多相關研究中的優秀代表。
  • 【航澤科普】知道無創產前DNA檢測的重要性嗎?
    、染色體異常檢測、疾病易感基因檢測、親子鑑定、酒精代謝檢測、兒童天賦基因檢測、PPC細胞抗衰老、NK抗腫瘤、基因診斷等.山西航澤生物DNA鑑定受理中心,無創產前臨床檢測的樣本量已經超過我們山西航澤生物DNA鑑定受理中心,已經實現為全齡化人群提供專業的糖尿病、高血壓、新生兒耳聾基因篩查、無創產前基因篩查、兒童基因檢測、腫瘤易感基因檢測、非腫瘤常見疾病易感基因檢測、腫瘤相關microRNA標誌物檢測、免疫力評價檢測、全基因組測序等一系列基因檢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