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心經》又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人說看《觀音心經》在天上是能量,在人間是智慧,在陰間是錢。
歷代大書法家寫《觀音心經》的人不少,如趙孟等人,當代書法愛好者為了附庸風雅或者出於對菩薩的虔誠,也經常寫心經。
佛教弟子為了裝點門面,也經常集名家的字成為心經。
世上有草聖張旭的《觀音心經》還有王羲之的《觀音心經》,但是既不是王羲之寫的也不是張旭寫的,都是後世無聊的和尚集字而成的。
張旭、王羲之是瘋狂的道教信徒,自然不肯寫佛教的《觀音心經》。
幾百年後,元朝的王重陽創立全真道教,規定全真道教弟子必須讀《觀音心經》和《道德經》以及《論語》。
上圖是清朝一代書法大師溥儒在母親忌日刺血而書的《心經》。
他為什麼刺血寫《觀音心經》呢?一是出於虔誠,二是出於對母親的愛,三是出於孝道,四是出於揚名立萬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