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影像統籌及衛星應用系統正式上線 長沙市民可免費查詢海量...
星辰在線8月28日訊 據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煥明)27日,在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影像統籌及衛星應用系統(以下簡稱「衛星雲遙系統」)正式上線。該系統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可快速發布用戶可見的網際網路地圖,隨時查詢雲遙平臺海量遙感數據,對全時間序列的遙感影像進行可追溯式瀏覽與錄製等,並為社會各行各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數據保障和技術服務。 湖南遙感影像統籌工作一直處於全國領先。
-
湖南衛星雲遙系統正式上線
在省政府新聞辦8月27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影像統籌及衛星應用系統(簡稱「衛星雲遙系統」)正式上線。該系統多項功能為全國首創或領先,服務對象包括各廳局政務用戶和公眾群體。湖南遙感影像統籌工作一直處於全國領先。
-
老航天人許達哲省長力挺,湖南引領遙感低成本時代?
「管理辦法明確了影像統籌的事兒,也就是省裡關於衛星影像採集、生產和分發等工作,統一由比較有經驗的自然資源部門來進行,財政方面給予了集中的資金撥付。」 雷帆表示。在他看來,2018年以前,湖南在不同工作領域已大量使用衛星遙感數據。但由於數據未統籌,各單位和部門往往選擇自行採購衛星遙感影像或單獨建立系統,造成省內遙感影像數據重複生產、覆蓋不全等問題。
-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發布「四維地球」 國內首個智能遙感雲...
9月18日,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即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星中心」)在華為全球聯接大會上發布了 「四維地球」遙感數據云產品,宣布國內首個基於海陸空天海量多源數據、安全可靠的時空信息智能服務平臺即將問世,旨在構建時空信息產業雲系統,推動應用創新發展,引領產業網際網路化變革。
-
華為中標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公有雲計算服務平臺
來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近日,中國政府採購網公布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自然資源衛星影像公有雲計算服務平臺中標公告:項目名稱: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自然資源衛星影像公有雲計算服務平臺項目編號:GC-FG4190536招標公告發布日期:2019年7月19日變更公告發布日期:無開標日期:2019年8月9日初審情況:以下投標人未通過初審
-
測繪日丨湖南省影像統籌及衛星應用系統正式上線
紅網時刻8月27日訊(記者 楊朝文 楊楊)今天,湖南省影像統籌及衛星應用系統(以下簡稱「衛星雲遙」系統)正式上線,6項功能全國首創,4項功能全國領先,將實現數據需求網上申報、數據自動傳輸、自動化快速生產和服務、遙感影像統籌全生命周期管理、多時相遙感在線雲服務、自動變化檢測和要素提取、衛星軌道預測和應急調度
-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高分六號衛星數據
密雲站接收的高分六號衛星2米全色高解析度相機首軌數據快視影像。中科院遙感地球所 供圖中新網北京6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科院遙感地球所)6月4日發布消息說,該所所屬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當天已成功接收高分六號衛星數據,後續處理正常。密雲站接收的高分六號衛星16米多光譜中解析度寬幅相機首軌數據快視影像。
-
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中國日報9月29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今天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東四聯盟、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展示了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體現了觀測的高几何解析度、高輻射特性。首批影像產品在國家航天局的牽頭組織領導下,在自然資源部等用戶部門的支持下,由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製作完成,是「十三五」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發科研衛星標準產品,也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圖發布
(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遙感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東四聯盟、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首批影像產品在國家航天局的牽頭組織領導下,在自然資源部等用戶部門的支持下,由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製作完成,是「十三五」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發科研衛星標準產品,也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
-
高景一號衛星發布首批影像
截至2017年1月10日,高景一號已完成衛星姿態軌道調整,地面系統已成功接收處理了全球範圍內的15軌1241景影像,標誌著我國首個完全自主研製的0.5米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星座正式具備運營能力,現將首批影像向社會發布。
-
最新高清大圖發布!我國低軌遙感衛星解析度達到0.65米
楊璐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記者10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我國低軌遙感衛星解析度由高分專項實施前最高2.1米提高到0.65米,靜止軌道遙感衛星解析度由千米級提高到50米,低軌遙感衛星設計壽命由3年大幅提高到8年。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9日電(楊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對外發布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蘭州、嘉峪關、葛洲壩這批影像產品是「十三五」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發科研衛星標準產品,也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側擺31度俯視北京鳥巢,內部籌備冬奧施工建設清晰可見。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9日電(楊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對外發布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這批影像產品是「十三五」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發科研衛星標準產品,也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側擺31度俯視北京鳥巢,內部籌備冬奧施工建設清晰可見。國家航天局供圖葛洲壩,大壩洩洪情景清晰可見,水流洶湧,與旁邊船閘平靜的水面形成鮮明對比。國家航天局供圖內蒙古古賽漢塔拉鎮的機械灌溉圓形農田輪廓清晰,色彩鮮豔,與周圍景物區分明顯。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
綜述及基本情況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以下簡稱「地面站」)是根據鄧小平同志1979年訪美期間籤訂的「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建立的,於 1986 年 12 月建成並正式運行,並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站名「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2007 年,地面站納入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的科技體系。
-
高分三號衛星首批微波遙感影像圖公布
8月10日,我國成功發布高分三號衛星,今天,國防科工局正式公布了高分三號的首批微波遙感影像圖。高分三號是我國第一顆解析度達到1米的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也是國內第一顆設計壽命達8年的低軌遙感衛星。
-
高分多模衛星「看」中國: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東四聯盟、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首批影像產品在國家航天局的牽頭組織領導下,在自然資源部等用戶部門的支持下,由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製作完成,是「十三五」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發科研衛星標準產品,也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
-
遙感技術的發展史,中國衛星遙感技術的發展現狀
1、空間信息獲取系統 地球表面地物目標空間信息獲取主要由遙感平臺和遙感器等協同完成。 (1)遙感平臺,即運載工具,包括各種飛機、衛星、火箭、高空氣球、高塔、機動高架車、載人宇宙飛船等; (2)遙感器是遠距離感測地物環境輻射或反射電磁波的儀器。根據信息的獲取方式遙感可分為主動遙感和被動遙感。
-
「上帝視角」看地球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國家航天局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 (郭超凱 楊璐)中國國家航天局29日發布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這批影像產品是「十三五」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發科研衛星標準產品,也是中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
-
1分鐘獲取指定目標影像,「開採夫科技」發力在軌實時遙感服務
開採夫科技實時遙感的四種核心技術如何實現實時遙感?開採夫科技給出以下四點答案:一、數據格式升級:傳統的遙感衛星數據流程複雜,需要經過金字塔建模和柵格化處理,進行數據壓縮。這種處理方式流程複雜,效率低且容易丟失原始信息。
-
聚焦2019年自然資源部衛星遙感應用 擦亮「天眼」守望自然資源
日前,《自然資源部衛星遙感應用報告(2019年)》發布。 部、省、市、縣衛星應用貫通服務建設試點工作取得成效。以湖南、江蘇省級衛星中心作為試點,積極推進「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衛星應用技術體系建設,在探索部、省、市、縣(鄉)貫通式服務中取得積極進展。 3 衛星遙感應用成效顯著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