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在日常生活中,需做好乳腺癌的預防工作,遠離癌症威脅。那麼乳腺癌的臨床表現有哪些?什麼是乳腺癌的分期?接下來濟南乳腺病醫院專家將為大家詳細介紹。
乳房腫塊:45%~50%乳腺癌原發於乳房外上象限,其次是乳頭、乳暈和內上象限。早期體徵為無痛性腫塊,表現為單發、質硬、表面不光滑、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活動度差。
乳房外形改變
①「酒窩徵」。癌細胞侵及Cooper韌帶所致。
②「橘皮樣」改變。癌細胞阻塞於皮下、皮內淋巴管,可引起局部淋巴水腫所致。
③衛星結節。晚期,乳房表面出現多個堅硬小結節,呈衛星樣圍繞原發病灶。
④鎧甲胸。結節融合成片,延伸至背部和對側胸壁,使胸壁緊縮成鎧甲狀,可限制呼吸。
⑤皮膚破潰。形成菜花樣潰瘍。
⑥乳頭改變。癌腫侵入乳管使之縮短,把乳頭牽向癌塊方向,或導致乳頭內陷;外上象限癌腫可使乳頭抬高。以上均可導致兩側乳頭不對稱。
乳頭溢液:少數病人出現乳頭溢液症狀,多為血性分泌物。
淋巴結腫大:最常見為患側腋窩淋巴結腫大。原發癌灶位於乳房外側,易向腋窩淋巴結轉移,然後擴散到鎖骨下及鎖骨上淋巴結。位於乳房內側者,常向胸骨旁淋巴結轉移,繼而達鎖骨上淋巴結。腋窩淋巴管被大量癌細胞堵塞可致上肢淋巴水腫。晚期可有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變硬。少數發生對側腋窩淋巴結轉移。
血供轉移症狀:肺轉移時出現胸痛、咳嗽、氣急;骨骼轉移時出現腰背痛、病理性骨折;肝轉移時出現肝大、黃疸。
乳腺癌的分期
第一期:癌瘤完全位於乳房組織內,其直徑不超過2cm,與皮膚無粘連。無腋窩淋巴結轉移。
第二期:癌瘤直徑不超過5cm,尚能推動,與覆蓋的皮膚有粘連,同側腋窩有數個散在而能推動的淋巴結。
第三期:癌瘤直徑超過5cm,與覆蓋的皮膚有廣泛的粘連,且常形成潰瘍;或癌瘤底部與筋膜、胸肌有粘連。同側腋窩或鎖骨下有一連串融合成塊的淋巴結,但尚可推動。胸骨旁淋巴結有轉移者亦屬此期。
第四期:癌瘤廣泛地擴散至皮膚,或與胸肌、胸壁固定。同側腋窩的淋巴結塊已經固定,或呈廣泛的淋巴結轉移(鎖骨上或對側腋窩)。有遠處轉移者亦屬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