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治癒率很高,可為什麼陳曉旭的乳腺癌沒有治好?

2020-11-30 騰訊網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之首,同時,乳腺癌也是一種可治癒的癌症。

陳曉旭, 87版《紅樓夢》林黛玉的扮演者,紅極一時。她也曾創辦企業,可謂是名利雙收。然而,她卻因乳腺癌於2007年5月13日去世,享年41歲。這是為什麼呢?

1. 發現時已是晚期

2006年10 月份,陳曉旭被確診為乳腺癌晚期。臨床上把乳腺癌分成四期,一期乳腺癌的治癒率達到95%,二期乳腺癌的治癒率在75%左右,三期乳腺癌的治癒率在55%左右,四期乳腺癌的治癒率下降到10%以下。可見,晚期乳腺癌的治癒率低,生存期短。

2. 選擇了保守治療

據陳曉旭的父親透露,在她查出來乳腺癌後,醫生建議動手術,做化療,但是天生美麗又愛美的陳曉旭選擇了保守治療。信奉佛教的她,認為身體應該是完整的,不可以動手術切除乳房,所以一直不接受西醫治療,而選擇中醫藥治療。

在飾演林黛玉的時候,她就很有原則性,而現實生活中,她依然很堅決。曾經有朋友「一度想綁架她回來看病」,但她堅持用佛法來淨化病魔,足見她是多麼決絕。

其實乳腺癌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包括手術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內分泌治療和放射治療。根據分期的不同,選擇的治療方案也不盡相同。

手術治療:對於早期乳腺癌的病人,手術治療是首選。常用的手術方案有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術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適用於I期、II期的乳腺癌患者,且乳房有適當體積,術後外觀效果好。

化療:化療對於乳腺癌來說最有效,手術後殘留的腫瘤細胞易被化學抗癌物質殺滅。

內分泌治療:針對一種特殊類型的乳腺癌,其細胞中雌激素受體含量較高,對內分泌治療有效。

放射治療:是局部治療手段之一,可降低局部復發率。

我們從中能得到什麼啟發?

1. 性格內向、抑鬱易患乳腺癌

中醫認為「情志致病」,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等。多愁善感、性格內向的人,容易抑鬱,怨氣埋在心底不發洩,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細胞容易癌變。有人說,陳曉旭飾演林黛玉入戲太深,自然就有了這多愁善感的性格。

2. 乳腺自檢與普查非常重要

乳腺癌在西方國家的發病率很高,但是死亡率很低,主要原因就是開展了乳腺普查。45歲以上的女性,應每年進行一次B超及乳腺鉬靶檢查,而有家族史的女性則從35歲起就要檢查。

我們可以看到,乳腺癌普查是降低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乳腺癌越來越年輕化,預防乳腺癌的發生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乳腺自查在一定程度上對乳腺癌的早篩有幫助。通過自查,如發現乳腺有腫塊、乳頭凹陷、乳頭溢液等異常症狀,應立即到醫院檢查診斷。一般認為乳房靶鉬攝片是最有效的檢出方法。除了鉬靶之外,MRI 和 B 超乳腺篩查也在臨床廣泛應用。

哪些人需要特別注意?

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者;

以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患者;

既往有胸部放療史的患者。

以上人群應該定期進行篩查。而對於乳腺癌非高危人群,40 歲起(最晚不超過 50 歲)應該進行 X 線鉬靶篩查,每 1~2 年進行1次,持續進行到 75 歲為止。

對於乳腺癌來說,早發現、早治療對預後很重要。如果再得以有效的治療,5年的生存率有所提高,治癒率可達90%。

2007年5月13日,法號妙真的陳曉旭只是喊了幾聲媽媽,便平靜地離開了人世,一代傳奇「林黛玉」徹底地消失於大眾的視野。我們在惋惜的同時,也期待更多的人重視乳腺癌的早期篩查。

相關焦點

  • 關於乳腺癌的防治,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從惹人憐惜的「黛玉妹妹」陳曉旭,到正值青春年華的人氣歌手姚貝娜,再到日本人氣漫畫《櫻桃小丸子》的作者三浦美紀,乳腺癌似乎已經成為威脅現代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令人談癌色變。乳腺癌是中國女性第一高發惡性腫瘤,近年來,其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嚴重威脅中國女性的生命健康。
  • 40歲就查出乳腺癌,為什麼活到了106歲?乳腺癌到底能不能治癒?
    對於很多人來說不管患上了大病小病都是一件特別麻煩的事情,尤其是癌症這種「不治之症」,給許多家庭都帶來了極大的痛苦。然而隨著醫學上的發展很多癌症即便無法根治,但是它的臨床治癒率在不斷提高,復發的可能性也在不斷降低。
  • 何祚庥炮轟中醫害死陳曉旭 中醫存廢討論再升級
    看報紙知道陳曉旭得乳腺癌  記者:你說「陳曉旭就是被中醫害死的」、「中醫90%是糟粕,10%是精華」,怎麼會有這樣的判斷?  何祚庥:陳曉旭得了乳腺癌。很多人以為乳腺癌是不治之症,事實並非如此,乳腺癌是癌症中最好治的,一般早期發現,開刀就可以;中期,開刀加放療或化療也能治好;拖到晚期全身擴散,就不行了。
  • 我國乳腺癌發病率每年遞增4% 早期發現5年治癒率達95%
    早期發現5年治癒率達95%,晚期生存年限提至4—5年。發病率每年遞增4%,發病年齡有「延後」趨勢 檢測預防40歲以前靠B超,40歲以後最好加上「鉬靶」 當越來越多的公眾人物因乳腺癌而離世後,公眾也隨之形成了「乳腺癌猛於虎」的印象。
  • 專家教你如何預防乳腺癌
    十月是一年一度的全球乳腺癌防治月。
  • 乳腺癌吃什麼好 這些方法可預防乳腺癌
    有的甚至還引發乳腺癌。那麼乳腺癌吃什麼好呢?為什麼會得乳腺癌?生活中的哪些陋習導致乳腺的問題呢?我們該如何預防乳腺癌?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乳腺癌吃什麼好正確的飲食方法。對病人能夠起到推遲病情惡化的效果, 合理分配癌症病人的飲食,可提高機體抵抗力,對病人的醫治和恢復非常有利。
  • 乳腺癌的分型你知多少?一文帶你認清乳腺癌的不同分型與預後
    乳腺癌是一種高度異質性的惡性腫瘤,在組織形態、免疫表型、生物學行為、治療反應上都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因此,隨著個體化治療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的腫瘤病理學分型遇到了巨大的挑戰。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以乳腺癌基因表達特徵為基礎的分子分型逐漸成熟。為探討乳腺癌的異質性、治療靶點、預後評估及個體化治療等提供了新的啟示。
  • 姚貝娜乳腺癌惡化住進ICU 乳腺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乳腺癌體徵4:乳腺癌患者乳頭、乳暈異常  乳腺癌位於或接近乳腺癌患者乳頭深部,可引起乳腺癌患者乳頭回縮。乳腺癌腫瘤距乳頭較遠,乳腺癌患者乳腺內的大導管受到侵犯而短縮時,也可引起乳腺癌患者乳頭回縮或抬高。  乳腺癌特徵5:乳腺癌患者腋窩淋巴結腫  大醫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窩淋巴結轉移。
  • 乳腺癌為什麼需要腫瘤基因檢測?
    為什麼需要腫瘤基因檢測?中國女性乳腺癌的 5 年生存率為73%,農村地區為55.9%,而美國女性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達89%。相比之下,中國女性乳腺癌的防治工作任重道遠。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明確將早期乳腺癌列為可治癒性疾病,早診早治是提高乳腺癌治癒率的最佳途徑。
  • 走近江澤飛與他的新銳團隊:誰能治好乳腺癌
    誰能治好乳腺癌  「我們不能治好所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也不能治癒所有乳腺癌患者。但是,我們可以控制高血壓和糖尿病對人體的危害,也同樣可以設法控制癌症。治癒癌症,與解決癌症問題,可以是兩件不同的事。
  • 又一女藝人患乳腺癌,乳腺癌成世界第一大癌!女性如何自救?
    多位演藝明星身患乳腺癌離世,老版《紅樓夢》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情深深雨濛濛》方瑜扮演者李鈺、臺灣歌手阿桑,而最為人知的是中國好聲音的歌手姚貝娜,在事業巔峰期被查出乳腺癌,年僅33歲就離世。
  • 世界乳腺癌宣傳日丨早期乳腺癌可以治癒 四類人群應定期篩查
    其中,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為42.55/10萬人,預計到2021年,乳腺癌患者將達250萬。歌手姚貝娜、演員陳曉旭以及櫻桃小丸子作者櫻桃子等皆因乳腺癌逝世。 10月18日是世界乳腺癌宣傳日。
  • 女子聽信偏方用草藥包敷治乳腺癌 3個月後到了晚期
    袁女士說,聽說「神醫」治好了不少患者,就特別相信他。就這樣一包就是3個月,慢慢地,袁女士發現乳房皮膚出現破潰,整個左乳乳房腫脹,呈青紫色,而且破潰面經久不愈,一直分泌黃色液體時,她才慌了,趕緊到市腫瘤醫院找曾主任。
  • 敷草藥治乳腺癌,一個月後病情惡化!偏方治癌的2個真相
    偏方,就是未經過科學驗證的,經患者總結出來可能有效的治療方法,很多老人對偏方深信不疑,甚至連得了癌症,都想著用偏方來治。 這不,前段時間貴州一名41歲的媽媽查出晚期乳腺癌後,不及時就醫,反而聽信民間偏方,治療一個月後,導致右乳糜爛脫落。其實不只是癌症,任何一種病,我們都不建議盲目使用偏方。
  • 乳腺癌早期能治癒嗎?是的!關鍵在於儘早發現!
    乳腺癌是殘害女性的第一癌症,多少女性因這個「紅顏殺手」失去自己曼妙的身姿和原有的性福。很多女人都想知道,乳腺癌早期能治癒嗎?答案是:多數乳腺癌是可以治癒的,特別是乳腺癌早期。  早期乳腺癌治癒率達九成以上  在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很高,十個女性就有一個會患上乳腺癌,大家對乳腺癌的大名並不陌生,甚至懼怕乳腺癌的到來。其實,乳腺癌並非如傳聞那麼可怕,乳腺癌的死亡率遠低於肺癌和肝癌,在女性腫瘤發病率中排第一而死亡率卻排到第五。
  • 乳腺癌腫瘤破裂了怎麼辦?
    01導致復發的因素 相比其他腫瘤,乳腺癌相對治癒率是比較高的,但治癒率高並不代表不存在復發轉移的風險 。據文獻資料表明,乳腺癌術後的復發轉移率達30%~40%,且有不少患者在2年內復發。 為什麼會有那麼高的復發率?
  • 六大影響乳腺癌治療效果的誤區,快來看看你中了嗎?|乳腺癌|內分泌|...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但令人欣慰的是,乳腺癌的總體生存狀況明顯好於其他常見惡性腫瘤。目前我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相對生存率約為 73%,在醫療條件較好的城市甚至可達80%。隨著各種治療手段的不斷更新進步,乳腺癌逐漸開始被當作一種慢性病來看待。
  • 粉紅絲帶 | 認識乳腺癌
    乳腺癌發病率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7中國癌症報告》顯示,我國大城市的乳腺癌發病率為59.7/10萬,而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乳腺癌發病率分別為39.6/10萬和29.9/10萬,大城市女性乳腺癌風險是小城市的2倍。
  • 《中國乳腺癌患者健康管理》粉紅絲帶防治科普行動全國開展
    樂活者聯盟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17日電 (記者 李亞南)為助力早診早治,推動乳腺癌防治關口前移,《中國乳腺癌患者健康管理》粉紅絲帶防治科普行動正在全國範圍內開展。
  • 乳腺癌高發 群體未現低齡化
    近日,有媒體報導,一名3歲小女孩被確診為乳腺癌,經診治已痊癒出院。在人們印象中,乳腺癌往往發生在成年女性中,很難把3歲小女孩與它聯繫在一起。消息一出,人們在感到奇怪的同時,內心也充滿了擔憂,乳腺癌發病是不是出現了年輕化趨勢,早期有沒有什麼症狀,治癒率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