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之首,同時,乳腺癌也是一種可治癒的癌症。
陳曉旭, 87版《紅樓夢》林黛玉的扮演者,紅極一時。她也曾創辦企業,可謂是名利雙收。然而,她卻因乳腺癌於2007年5月13日去世,享年41歲。這是為什麼呢?
1. 發現時已是晚期
2006年10 月份,陳曉旭被確診為乳腺癌晚期。臨床上把乳腺癌分成四期,一期乳腺癌的治癒率達到95%,二期乳腺癌的治癒率在75%左右,三期乳腺癌的治癒率在55%左右,四期乳腺癌的治癒率下降到10%以下。可見,晚期乳腺癌的治癒率低,生存期短。
2. 選擇了保守治療
據陳曉旭的父親透露,在她查出來乳腺癌後,醫生建議動手術,做化療,但是天生美麗又愛美的陳曉旭選擇了保守治療。信奉佛教的她,認為身體應該是完整的,不可以動手術切除乳房,所以一直不接受西醫治療,而選擇中醫藥治療。
在飾演林黛玉的時候,她就很有原則性,而現實生活中,她依然很堅決。曾經有朋友「一度想綁架她回來看病」,但她堅持用佛法來淨化病魔,足見她是多麼決絕。
其實乳腺癌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包括手術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內分泌治療和放射治療。根據分期的不同,選擇的治療方案也不盡相同。
手術治療:對於早期乳腺癌的病人,手術治療是首選。常用的手術方案有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術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適用於I期、II期的乳腺癌患者,且乳房有適當體積,術後外觀效果好。
化療:化療對於乳腺癌來說最有效,手術後殘留的腫瘤細胞易被化學抗癌物質殺滅。
內分泌治療:針對一種特殊類型的乳腺癌,其細胞中雌激素受體含量較高,對內分泌治療有效。
放射治療:是局部治療手段之一,可降低局部復發率。
我們從中能得到什麼啟發?
1. 性格內向、抑鬱易患乳腺癌
中醫認為「情志致病」,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等。多愁善感、性格內向的人,容易抑鬱,怨氣埋在心底不發洩,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細胞容易癌變。有人說,陳曉旭飾演林黛玉入戲太深,自然就有了這多愁善感的性格。
2. 乳腺自檢與普查非常重要
乳腺癌在西方國家的發病率很高,但是死亡率很低,主要原因就是開展了乳腺普查。45歲以上的女性,應每年進行一次B超及乳腺鉬靶檢查,而有家族史的女性則從35歲起就要檢查。
我們可以看到,乳腺癌普查是降低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乳腺癌越來越年輕化,預防乳腺癌的發生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乳腺自查在一定程度上對乳腺癌的早篩有幫助。通過自查,如發現乳腺有腫塊、乳頭凹陷、乳頭溢液等異常症狀,應立即到醫院檢查診斷。一般認為乳房靶鉬攝片是最有效的檢出方法。除了鉬靶之外,MRI 和 B 超乳腺篩查也在臨床廣泛應用。
哪些人需要特別注意?
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者;
以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患者;
既往有胸部放療史的患者。
以上人群應該定期進行篩查。而對於乳腺癌非高危人群,40 歲起(最晚不超過 50 歲)應該進行 X 線鉬靶篩查,每 1~2 年進行1次,持續進行到 75 歲為止。
對於乳腺癌來說,早發現、早治療對預後很重要。如果再得以有效的治療,5年的生存率有所提高,治癒率可達90%。
2007年5月13日,法號妙真的陳曉旭只是喊了幾聲媽媽,便平靜地離開了人世,一代傳奇「林黛玉」徹底地消失於大眾的視野。我們在惋惜的同時,也期待更多的人重視乳腺癌的早期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