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15-9-10
萬俊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無論工作有多忙,每學期都要堅持上課,他從不會落下學生的一節課。他帶領清華大學哲學系成為全國著名的哲學系。
清華大學的老師中卓犖不凡成就的大有人在,然而同時在清華、北大做過教授,並經季羨林先生、張岱年先生共同推薦,被聘為清華大學教授、復建哲學系,並任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第一任院長的,卻只有萬俊人一人。
哪裡有困難,萬俊人就出現在哪裡;萬俊人出現在哪裡,哪裡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北京大學「扎紮實實搞科研、默默無聞做學問」的治學理念和清華人的卓越品格,在萬俊人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演繹。
2012年10月20日,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成立,萬俊人眾望所歸地出任第一任院長;2014年9月26日,通過院繫到學校的層層選拔,萬俊人獲得清華大學第14屆「良師益友」獎。這是他第二次被評為清華大學良師益友。
萬俊人對自己的生命價值有獨特的思考。他以陶淵明的詩句「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常說:「人在天地間,無論世事怎樣變化,都不必懼怕,從容淡定。看淡身外之物,做好自己應做的,做到為人問心無愧。」「行勝於言」所鑄造的「清華品格」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驗證。
萬俊人除在清華的教職外,還兼任中國倫理學會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以及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倫理學首席專家召集人,經常參與我國倫理學、政治哲學、社會文化批評等研究的決策活動。
在近四十年的教育事業中,萬俊人參與完成的人文科學項目不勝枚舉。但無論多麼繁忙,他每學期都要堅持上課。2015年新學期,他不僅給研究生上課,還主動要求給本科生上課。無論多忙,他從沒耽誤過學生一節課。每次上課他都全心投入,為了思維能夠連續不間斷,他總是一口氣連續上三節課。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外文系研究生侯潔談到萬俊人時,說:「萬院長的課充滿激情和正能量,非常令人鼓舞!他對學生沒有絲毫架子,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和藹可親。」
2000年5月,清華大學哲學系正式復建,在季羨林先生、張岱年先生的共同推薦下,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王大中「三顧茅廬」,誠摯邀請當時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的萬俊人出任清華大學哲學系主任。萬俊人認為,大學應該要有大視野、大境界,他決心要將哲學系打造成學生成才、教師成功的名系。
短短數年,萬俊人就帶領哲學系成為全國重點哲學系,各項指標躍居全國第二的成就。他實現了「舉全國之力復建哲學系」的諾言,為清華大學人文學科復建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說:「越是高難的課題越要做,越是有挑戰性的工作越要做,這樣生命才會有成就感和榮譽感。每次遇到困難,對自己都是一次鍛鍊,一次提升。」
萬俊人不僅創建了哲學系,還開拓清華大學人文教學學術園地。2012年10月20日,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成立,萬俊人眾望所歸地出任第一任院長。短短數年,萬俊人又通過各種辦法從國外引進了許多人才。最成功的就是從海外成功引進了外文系主任顏海平教授。顏海平不僅在外文教學上大膽改革,在科研上也大力暢導國際合作。
張岱年先生曾這樣評價萬俊人:無論社會怎樣變遷,無論命運如何變換,都沒能改變他對真善美的信念、對事業高昂的工作熱情。他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豁達樂觀。他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