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慢慢理解「比熱容」

2020-12-08 新東方網

讓學生慢慢理解「比熱容」

  • 新東方網
  • 高考微信

  滬科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二章第二節《科學探究:物質的比熱容》是一個讓很多老師頭痛的課題,比熱容概念的建立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

  本課在教學設計上來說需要兩節課時間完成教學任務,第一節課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物質的吸熱性能與物質的種類有關,從而得出比熱容的概念;第二課時對於比熱容不得的計算進行專門的分析與講解,從而讓學生能夠利用公式進行簡單的有關比熱容的計算。在第一課時中,我以前都是在探究出物質的吸熱能力與物質種類有關後,直接得出比熱容的概念(這也是一種常規思路),再利用比熱容不得的知識對相關現象進行分析與解釋,從而讓學生對與比熱容相關的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能夠有著一個科學的理解。今年由於所帶畢業班各班間的差距太大,所以對於這部分的知識對於兩個基礎較差的班級來說我決定多放出一節課時間來讓他們理解比熱容及其應用。所以對於課堂的知識呈現也有了一定的改變:

  與他人一樣,通過生活經驗得到物質的吸熱與物質的質量和物質升高的溫度有關後,我帶領學生進行了物質吸熱與物質種類是否有關的探究,通過對水和色拉油的加熱,讓學生對實驗中的數據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後,學生了解了物體的吸熱還與物質種類有關。此時,我並沒有向學生展示比熱容的概念,而是對於實驗數據進行了進一步的挖掘:

  1.我們能不能利用圖像去分析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我帶領學生對實驗中得到的數據繪製了溫度與加熱時間關係的圖像,通過圖像讓學生分析誰的吸熱能力強,學生通過相同加熱時間比升高的溫度以及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時間,從而對水和油的加熱圖像有著深層次的分析,也了解一個事實:從外界吸收了相同的熱量後,水升高的溫度明顯地比油少。

  2.思考:如果讓水和色拉油以相同速度對外界放熱,其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又該是怎樣的呢?

  學生通過類比很容易得到對外放熱相同時,水降溫的幅度比油小。進一步分析讓學生對物質有吸熱能力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即吸熱能力強的物質是慢性子,升溫慢,降溫也慢;而吸熱能力強的物質是急性子,升溫快,降溫也快。

  3.展示一組數據(仍然不出示比熱容的概念)

  1kg水溫度升高1℃需要吸熱4200J;

  1kg冰溫度升高1℃需要吸熱2100J;

  1kg砂石溫度升高1℃需要吸熱920J

  1kg銅溫度升高1℃需要吸熱390J;

  1kg鉛溫度升高1℃需要吸熱130J;

  1kg水銀溫度升高1℃需要吸熱140J;

  學生觀察提花的數據後,老師提問:這些物質中,誰的吸熱能力最強,誰的吸熱能力最弱?同樣吸收4200J的熱量,使1kg水溫度升高1℃,砂石也只升高1℃嗎?(大約4.5℃)對此,你能否說明下內陸一年溫差比沿海大的原因?

  4.分析下夏天城市「熱島效應」的原因及其緩解方案。

  5.生活中還有應用水的吸熱能力強的事例嗎?

  至此,在隻字未提比熱容的情況下,通過層層深入學生已經對比熱容的知識完全掌握,於是,我向學生提出問題:既然物體的吸熱能力的差異對我們的生活的如此大的影響,我們能不能用一個物理量來表示它呢?學生打開書本,看一看教材中是如何表示的。

  這部分的分析大約花了我一節課時間,比既定的教學進度慢得多,不過我認為其價值是巨大的,我發現學生能夠自然地認識到比熱容是表示物體吸熱能力的物理量,水的吸熱能力最強,所以其比熱容最大,並能夠清晰地說出每個物質比熱容表示的物理意義,更值得一提的是學生都能正確認識到物質的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在其後的相關檢測中基本上沒有發生比熱容理解上的錯誤。這對於其後所講的熱量的計算是極有幫助的。

  教學是需要時間和學生慢慢磨的!

  (文章

【山東初高中學生專屬】

山東高考近五年真題,高考複習資料,初中期末試卷,更多資料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立即獲取


掃碼獲取2020年河南高考志願填報講座入場券

掃碼添加新東方廣州學校老師

發送「2020高考」

獲取更多資訊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長沙學校二維碼展示

2020湖北高考解析直播

長按識別掃碼 進入直播群

交流高考心得,獲取更多內容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比熱容的理解及應用
    比熱容的理解及應用1.比熱容的理解:(2)同一物質的比熱容隨狀態的改變而改變。例如,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變為固態的冰後的比熱容是2.1×103J/(kg·℃)。2.水的比熱容:(1)水的比熱容大的意義:比熱容是表示物質吸熱(或放熱)本領大小的物理量。水是比熱容大的物質,其吸熱(或放熱)本領大。(2)應用。①調節氣溫: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熱量時,水的比熱容較大,溫度不易發生明顯變化。
  • 《比熱容》教材解讀
    一、課標要求從「課程內容」的要求看,本專題涉及如下條目:3.3.2 通過實驗,了解比熱容,嘗試用比熱容說明簡單的日然現象。比熱容的概念對於學生來說比較陌生,但是其表現出的一些現象學生們見到的很多,例如為什麼內陸地區的晝夜溫差要比沿海地區大的多,這就利用了水的比熱容較大,吸收相同的熱量,沿海地區的溫度變化較小,因此,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豐富知識,開拓視野,發散思維,同時與生活緊密聯繫,培養了對物理學科的興趣愛好。
  • 《科學探究:物質的比熱容》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本節選自滬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級第十三章第2節,本節課通過實驗探究物質升高相同溫度能量變化情況得出物質具有不同的吸放熱能力,也就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理解比熱容物理意義,然後總結出熱量的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本節課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難點。本節課的學習有助於提升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 物質的比熱容特性
    關於物質的比熱容,我們需要了解以下幾點:(1)比熱容用來反映物質的吸熱能力,比熱容大的物質其吸熱能力就強。(2)比熱容與物質種類有關,與物質質量、吸放熱情況、溫度變化等因素無關。(3)同種物質,狀態不同,比熱容不同(比如水與冰是同種物質,但其比熱容是不同的)。
  • 熱值,比熱容密度的區別與聯繫
    小華學完了密度、熱值、比熱容三個概念後,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將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二,則剩餘部分酒精的密度、比熱容和熱值會怎麼樣呢?於是她想到了以下四種可能的答案,請你幫她作出決斷,你認為正確的選項是 (  )A.都變為原來的三分之一B.密度、比熱容不變,熱值變為原來的三分之一C.都不變D.熱值不變,密度、比熱容變為原來的三分之一首先,同學們要先知道什麼是密度,比熱容,熱值是什麼?一.密度  定義: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 比熱容單位
    根據此定理,便可得出以下公式:物質的比熱容越大,相同質量和溫升時,需要更多熱量。以水和油為例,水和油的比熱容分別約為4200 J/(kg·℃)和2000 J/(kg·℃),即把相同質量的水加熱的熱能比油多出約一倍。若以相同的熱能分別把相同質量的水和油加熱的話,油的溫升將比水的溫升大。1. 常見液體和固體物質中,水的比熱容最大。
  • 2018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面試:初中物理《探究——物質的比熱容...
    今天的內容是初中物理《探究——物質的比熱容》的教案, 下面是試講。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熱量及其單位,理解比熱容的概念。2.過程與方法:觀察、實驗探究,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實驗探究物質比熱容的過程,使學生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熱量及其單位,探究物質比熱容。
  • 中考物理知識點:比熱容(簡稱比熱)
    中考物理知識點:比熱容(簡稱比熱)   1.比熱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2.比熱的符號:c   3.比熱的單位:焦/(千克·℃)   單位的符號:J/(kg·℃)   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   4.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比熱的大小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溫度及溫度的變化無關。
  • 「比熱容」與「比飯量」=如何理解比較物質的吸熱能力
    水的比熱容較大,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水的比熱容較大,對於氣候的變化有顯著的影響。在同樣受熱或冷卻的情況下,水的溫度變化較小,水的這個特徵對氣候影響很大,白天沿海地區比內陸地區升溫慢,夜晚沿海溫度降低少,為此一天中沿海地區溫度變化小,內陸溫度變化大,一年之中夏季內陸比沿海炎熱,冬季內陸比沿海寒冷。當環境溫度變化較快的時候,水的溫度變化相對較慢。生物體內水的比例很高,有助於調節生物體自身的溫度,以免溫度變化太快對生物體造成嚴重損害。
  • 2019初三物理比熱容習題整理
    初三物理比熱容習題整理 1、關於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越高,比熱容越大 B.物質放熱越多,比熱容越大 C.物質的質量越大,比熱容越小 D.物質的比熱容與質量和溫度無關 2、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電熱器同時給水和煤油分別加熱,在此過程中,水和煤油的溫度升 樣快,由此可以判定
  • 2019中考物理比熱容
    · 初中物理 比熱容 知識點 知識點總結 1、比熱容的概念: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符號為:c 2、比熱容的單位:符在物理學中,比熱容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攝氏度,符號是J/(kg·℃)。 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
  • 探究物質的比熱容中考這樣考
    探究物質的比熱容是熱現象中比較重要的實驗,因為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比熱容的計算的基礎,所以正確理解比熱容的概念是中考中的熱點。(2)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可通過加熱時間來比較(3)根據實驗數據繪製的溫度與時間的關係圖像如圖乙所示可知:質量相等的A和B兩種液體,在升高相同溫度時,A加熱時間長,故A吸收的熱量較多;質量相等的A和B兩種液體,在吸收相同熱量時,即加熱時間相同,B升溫較高;從而比較出A比B的比熱容大。
  • 2019中考初三物理比熱容習題整理
    網小編給同學們總結了2019 比熱容習題整理內容,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2019初三物理比熱容習題整理 1、關於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越高,比熱容越大 B.物質放熱越多,比熱容越大 C.物質的質量越大,比熱容越小 D.物質的比熱容與質量和溫度無關 2、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電熱器同時給水和煤油分別加熱,在此過程中,水和煤油的溫度升 樣快,由此可以判定( )
  • 比熱容&熱值題型總結
    比熱容:單位質量的物質,溫度上升1℃時,所吸收的熱量。反映物質吸熱(或者放熱)的本領,比熱容越大的物質,質量和溫度上升相同的情況下,能夠吸收的熱量越多。熱值:單位質量的燃料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反映燃料燃燒釋放熱量的本領的物理量。
  • 比熱容的概念和計算
    1、比熱容的定義: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用符號c表示。   2、比熱容單位:   焦/(千克·攝氏度),符號是J/(kg·℃),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l℃時,吸收(或放出) 的熱量是多少焦。
  • 初三物理第一章第三節比熱容
    這說明,不同不同物質在相同條件下吸收熱量的多少方面存在著一種特性,我們把物質的這種特性稱之為比熱容。(二)比熱容的基本概念: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用符號C表示。
  • 水比熱容大的應用
    一、水的比熱容大影響到氣候白天的時候,由於陸地的泥土比熱容比海水的小,升溫比海水快,形成空氣的密度差
  • 水的比熱容大的應用
    一、水的比熱容大影響到氣候白天的時候,由於陸地的泥土比熱容比海水的小,升溫比海水快,形成空氣的密度差
  • 九年級上物理《比熱容》視頻講解及知識點總結
    比熱容知識點總結:1、比熱容的概念: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 教學儀器比熱容的簡單介紹
    比熱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稱比熱容量,簡稱比熱(specific heat),是單位質量物質的熱容量,即使單位質量物體改變單位溫度時的吸收或釋放的內能。比熱容是表示物質熱性質的物理量。通常用符號c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