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究:物質的比熱容》說課稿

2021-01-07 中公教師網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實驗探究:物質的比熱容》,根據新課標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過渡句)想要上好一節課,就要對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基於此,我將對教材與學生情況進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節選自滬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級第十三章第2節,本節課通過實驗探究物質升高相同溫度能量變化情況得出物質具有不同的吸放熱能力,也就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理解比熱容物理意義,然後總結出熱量的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本節課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難點。本節課的學習有助於提升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過渡句)分析完教材我再來說一說我所面對的學生:

二、學情分析

而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九年級的學生,他們正處於邏輯思維發展的過渡期,已經能夠獨立思考一些問題,但是比熱容這一概念對於初中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針對這一特點,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引入課題,並突出物理教學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特點,進行實驗探究,體現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認識規律。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本節課知識。

(過渡句)基於以上對教材和學生特點的分析,結合新課標的理念,我將從三維角度分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比熱容的物理意義、計算公式;能用比熱容的意義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物質升高相同溫度能量變化情況得出比熱容這一特性的過程,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

(過渡句)確立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也就顯而易見了。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比熱容的定義、公式及應用;

【難點】利用比熱容的內容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過渡句)為了更高的突破重點,解決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將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探究實驗法、問答法、小組討論法。

(過渡句)有了方案與方法,就要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去檢驗,接下來就是我的教學過程設計環節。

六、教學過程

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新課導入、新知講授、鞏固提高、小結作業這幾個環節進行講授。

首先是導入環節:

我會採用情景的方式進行導入,在大屏幕上呈現兩個情景:

情景一:豔陽高照的夏天,有兩個人正從沙灘向海邊奔跑,甲說:沙子太燙腳了;乙說:快點跑,到海裡就涼爽了。

情景二:炎熱夏天的傍晚,有兩個學生在海邊遊玩,為了納涼問題兩人發生激烈爭執,甲主張划船到海中去,因為白天海裡就比較涼爽,乙則認為晚上是不一樣的,在岸上散步更涼爽。

然後提出問題:產生這兩種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麼?如何用物理知識解釋呢?讓學生產生認知衝突,從而引入本節課的內容——實驗探究:物質的比熱容。

【意圖: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引入新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並產生認知衝突,從而產生疑惑,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進入課堂,更加有利於接下來內容的學習。】

接下來就是新課講授環節了,這是課程的核心,包括兩個部分,分別是「實驗探究建立概念」和「深化概念」。

1.建立概念

對於概念的建立是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進行的。我會提出問題:升高相同的溫度,所需熱量有什麼不同?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能夠說出對於同一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質量大的需要熱量多,而對於不同物質的溫度變化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會有所困惑。

接下來我就會以此作為實驗探究的思考問題。讓學生進行猜想,學生的答案可能會有所不同,所以接下來就需要通過實驗進行驗證。

首先我會提問學生實驗的方法以及所需的器材,在確定了實驗裝置圖和基本思路之後繼續提問:如何控制相同熱源?如何確定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

學生通過思考可以得出結論,然後師生共同總結出:使兩酒精燈的火焰基本相同,便可以近似認為他們是相同的熱源,熱源相同,就可以通過加熱時間長短確定吸熱的多少。最後確定實驗所需要測量出的物理量,並提示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意圖:通過這樣一步步的引導,學生能夠清楚所要探究的問題,同時也再一次理解他那就實驗的設計過程。】

接下來,讓學生以物理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過程中我會進行巡視指導,同時會讓學生在實驗時回顧酒精燈和溫度計的使用方法,避免出現操作失誤。然後要求學生進行實驗、記錄數據。

實驗之後分析實驗結果。學生通過數據分析能夠得出:相同質量的水或煤油,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幾乎是相同的;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比煤油多。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得出: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吸收的熱量相同;相同質量的不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相同。

【意圖:讓學生經歷問題的猜想與假設、制定實驗、進行實驗、得出結論的過程,感受物理學習的樂趣,提高課堂的參與度,親自通過實驗得出結論更能加深對於問題的理解和結論的把握,更加有利於對其意義的理解。】

2.深化概念

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結論,這時我會進行說明:不同物質吸放熱能力是不同的,我們把表述物質吸放熱特性的物理量叫做比熱容。從而對其物理意義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接下來我會對其計算方法、公式表達、單位和含義進行講解和說明。並重點強調其變形公式 ——即可以通過已知物理量求熱量。

接下來通過大屏幕展示不同物質的比熱容,讓學生知道水的比熱容最大。

【意圖:在學生通過實驗理解物質吸放熱能力不同的基礎上提出比熱容的概念,更能加深對其物理意義的理解,而深化的內容對於運用比熱容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及一些計算又有很廣泛的應用。】

到這裡,本節課的主幹知識就講完了,我們的目的並不只是讓學生學會學懂,還要能夠學以致用。

我會讓學生回憶導入中的問題,並運用比熱容的內容進行解釋。學生通過思考能夠說出:白天溫度較高,地面和海水都吸收了相同的熱量,可是海水的比熱容比較大,所以它溫度升高的就慢;而夜間溫度比較低,他倆都釋放相同的熱量,海水溫度降低的慢。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出:白天海水溫度小於陸地,而晚上陸地溫度小於海水。

然後出示習題,讓學生運用公式及其變形式進行計算。

【意圖:可以加深學生對於本節課知識的理解,也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體會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最後,進行課堂小結和作業的布置。

我會讓學生總結本節課有什麼收穫。

作業是完成課後習題,並運用比熱容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意圖:課堂總結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作業則是讓大家課後及時複習防止遺忘。】

(過渡句:下面進入我說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板書設計。)

七、說板書設計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採用提綱式的設計簡潔明了,可以讓學生在之後的複習中有章可循有本可依。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 · 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688

回復「視頻示範」下載教師資格面試各學科試講視頻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探究物質的比熱容
    探究物質的比熱容【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通過大量類似實驗,人們發現了物質的又一種物理屬性,物理學將這種屬性叫作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物質比熱容的探究實驗。(1)吸收熱量的多少是看不見的,但可以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反映,這是轉換法。
  • 探究物質的比熱容中考這樣考
    探究物質的比熱容是熱現象中比較重要的實驗,因為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比熱容的計算的基礎,所以正確理解比熱容的概念是中考中的熱點。(2019·泰州) 如圖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實驗裝置,小華用兩個相同的容器(用虛線框表示)分別裝入質量相等的A、B兩種液體,用相同的裝置加熱.(1)從實驗效果考慮,本實驗選擇_________(燒杯/易拉罐)作為盛放液體的容器較好,實驗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____。
  • 2018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面試:初中物理《探究——物質的比熱容...
    今天的內容是初中物理《探究——物質的比熱容》的教案, 下面是試講。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熱量及其單位,理解比熱容的概念。2.過程與方法:觀察、實驗探究,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實驗探究物質比熱容的過程,使學生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熱量及其單位,探究物質比熱容。
  • 讓學生慢慢理解「比熱容」
    :物質的比熱容》是一個讓很多老師頭痛的課題,比熱容概念的建立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   本課在教學設計上來說需要兩節課時間完成教學任務,第一節課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物質的吸熱性能與物質的種類有關,從而得出比熱容的概念;第二課時對於比熱容不得的計算進行專門的分析與講解,從而讓學生能夠利用公式進行簡單的有關比熱容的計算。
  • 中考物理知識點:探究物質的比熱容情況
    中考物理知識點:探究物質的比熱容情況   ①器材:玻璃杯,溫度計,停表,天平,鐵架臺,水,油,兩個完全相同的加熱器(目的:相同時間放出的熱量相等。使水,油相同時間吸收的熱量相等)   ②操作:用量個完全相同的加熱器給質量初溫相同的水,油加熱,記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說課稿
    熱力環流說課稿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熱力環流》。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 《比熱容》教材解讀
    本教材中,體現了學生活動和科學探究的特點,精心創設科學探究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教材以「想想議議」、探究實驗和小資料多個板塊,通過圖文並茂,理論結合實驗、生活經驗展示了比熱容的含義,注重科學探究的同時,將理論結合實際,提高應用能力。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探究歷程》說課稿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探究歷程》說課稿一、說教材《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探究歷程》選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節第二課時的內容。「光合作用」一節在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以及整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物質的比熱容特性
    關於物質的比熱容,我們需要了解以下幾點:(1)比熱容用來反映物質的吸熱能力,比熱容大的物質其吸熱能力就強。(2)比熱容與物質種類有關,與物質質量、吸放熱情況、溫度變化等因素無關。(3)同種物質,狀態不同,比熱容不同(比如水與冰是同種物質,但其比熱容是不同的)。
  • 《物質的溶解性》說課稿
    開場白:各位評委好,我是X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題目是《物質的溶解性》,下面開始我的說課,根據新課標理論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設計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說明,首先說一下我對教材的認識。一、說教材《物質的溶解性》是魯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全一冊第1單元第3節的內容。
  • 《唯物主義》說課稿
    中公教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唯物主義》這一節課的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
  • 比熱容的理解及應用
    2.水的比熱容:(1)水的比熱容大的意義:比熱容是表示物質吸熱(或放熱)本領大小的物理量。水是比熱容大的物質,其吸熱(或放熱)本領大。(2)應用。①調節氣溫: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熱量時,水的比熱容較大,溫度不易發生明顯變化。
  • 《物質的分類》說課稿
    《物質的分類》說課稿開場白:各位評委好,我是X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高中化學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物質的分類》的第一課時,下面開始我的說課,根據新課標的理論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設計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說明,首先說一下我對教材的認識。
  • 《共價鍵》說課稿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說課對於廣大考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考生不清楚該圍繞哪些內容進行展開說課。今天,中公教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關於《共價鍵》的說課範例,希望能夠為各位考生的考前備考提供一些啟發和幫助。《共價鍵》說課稿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共價鍵》。
  • 《溶液的形成》第一課時 說課稿
    《溶液的形成》第一課時 說課稿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8-21 09:3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說課稿
    《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說課稿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8-29 11:23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比熱容單位
    一定質量的物質,在溫度升高時,所吸收的熱量與該物質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稱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比熱),用符號c(小寫)表示。其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開爾文[J /(kg·K) ]或焦耳每千克每攝氏度[J /(kg·℃)](初中採用這種表示方法)。J是指焦耳,K是指熱力學溫標,即令1千克的物質的溫度上升(或下降)1K 所需的能量。
  •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說課稿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說課稿一、說教材《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是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4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的開篇內容,教材第一節先從宏觀和中觀的尺度闡述內、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當今全球海陸分布和地球的基本面貌,側重分析內、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表現形式以及對地表形態的影響,重點放在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的過程。
  • 初三物理第一章第三節比熱容
    (一)實驗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1.實驗器材:水,沙子,天平,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兩支相同的溫度計,兩個相同的易拉罐,攪拌器。2.安裝好實驗器材以後,在兩個相同的易拉罐中加入質量相等的沙子和水。(二)比熱容的基本概念: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用符號C表示。
  • 《聲音的傳播》 說課稿
    《聲音的傳播》 說課稿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聲音的傳播》。我所面對的四年級學生,他們經過一年的學習,對科學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學生考慮問題不深入,邏輯性思維不強,實驗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在本課當中我將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讓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這樣有助於激發學生興趣,進一步提升科學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