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物質的比熱容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實驗關鍵】
(1)取質量_____的水和煤油分別倒入兩隻相同的燒杯中。
(2)用溫度計測出加熱前兩液體的溫度t1並記錄。
(3)用火焰_____的酒精燈(或規格_____的電加熱器)分別對水、煤油加熱,加熱過程中提拉攪拌器攪拌。
(4)用秒表測量並計算兩種液體溫度從t1達到相同的溫度t2所用的時間t。加熱時間越長的液體,從熱源吸收的熱量_____。
(5)實驗數據:
(6)實驗結論: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_____。
【要點探究】
(1)為什麼要使用火焰相同的酒精燈(或規格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兩隻相同的燒杯裝液體?
提示:火焰相同的酒精燈(或規格相同的電加熱器)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相等,相同的燒杯導熱性能、自身吸收的熱量相同,能保證研究對象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相等的熱量。
(2)怎樣判斷研究對象吸收熱量的多少?
提示:採用「轉換法」,當熱源相同時,用加熱時間反映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加熱時間越長,物質吸收的熱量越多。
(3)怎樣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強弱?
提示:方法有兩種:①使等質量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後,比較溫度的變化,溫度變化較小,其吸熱能力強;
②使等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後,比較吸收的熱量(加熱時間),吸收熱量多的其吸熱能力強。
【失分盲點】敘述結論時,一定要注意強調前提條件,即控制不變的量。
(1)對同種物質而言,在「質量相同」的條件下,表述「吸收的熱量」與「升高溫度」的關係,在「升高溫度相同」的條件下,表述「吸收的熱量」與「質量」的關係。
(2)對不同物質而言,在「質量相等、升高溫度相等」的條件下,表述「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種類」的關係;在「質量相等、吸收熱量相等」的條件下,表述「升高的溫度」與「物質種類」的關係。
【示範案例】1.如圖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現象」的實驗,將質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別裝在易拉罐中,並測出沙子和水的初溫,然後用酒精燈加熱並不斷攪拌,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
實驗記錄如表:
(1)實驗中,加熱時間實質上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實驗數據,在圖中畫出沙子和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3)分析圖像可知,對於質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熱量,升溫較快的是_______;若使兩者升高相同的溫度,則_______吸收的熱量較多。通過大量類似實驗,人們發現了物質的又一種物理屬性,物理學將這種屬性叫作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物質比熱容的探究實驗。
(1)吸收熱量的多少是看不見的,但可以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反映,這是轉換法。
(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在坐標系中描點並連線,即可得沙子和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3)根據圖像可知,吸收相等熱量時,升溫較快的是沙子;若使兩者升高相同的溫度,則水加熱時間更長,說明水吸收的熱量較多。不同的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熱量的多少是不相同的,物理學中用比熱容來反映物質的這種屬性。
答案:(1)吸收熱量的多少 (2)如圖所示
(3)沙子 水 比熱容
2.在「比較不同物質吸熱升溫情況」的實驗中:
(1)小麗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熱水和煤油的實驗,如圖甲所示。在組裝器材時應先調節_______(選填「A」或「B」)的高度,調節它的高度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組裝好器材,他們先後在同一個燒杯中稱出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別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水和煤油_______,得出結論。要完成該實驗,除圖甲所示器材外,還需要的一個測量工具是_______。
(3)在對實驗進行反思時,他們認為原方案有需要兩次加熱耗時長等缺點,因此改進方案並設計了圖乙所示的裝置。與原方案相比,該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點外還具有的優點是____________。(答出一個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比較不同物質吸熱升溫情況。
(1)組裝實驗儀器時,應根據酒精燈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圖中的A部分,使酒精燈的外焰正好能給燒杯加熱,然後再固定圖中的B部分,這樣可以避免重複調整。
(2)在同一個燒杯中稱出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別加熱相同的時間,使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熱量,比較水和煤油升高的溫度,得出結論;實驗中需要測量水與煤油的加熱時間,故還需要用到的工具是秒表。
(3)由圖乙所示實驗可知,實驗用同一燒杯用「水浴法」對水與煤油同時加熱,使水和煤油受熱均勻,不需要攪拌,同時該方案避免兩次加熱,用同一熱源加熱確保在相等時間內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等。
答案:(1)A 確保使用外焰加熱
(2)升高的溫度 秒表(或計時工具)
(3)①用「水浴法」加熱,受熱均勻,不需要攪拌;
②原方案兩次加熱,酒精燈火焰不易控制完全相同,新方案同一熱源加熱,確保相等時間內提供的熱量相等;
③兩實驗同時進行,便於同時比較水和煤油升溫的快慢(任選其一)
【備選例題】某同學在做「比較不同液體吸熱能力」的實驗中,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給液體甲和乙加熱。
(1)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實驗數據,某同學認為:加熱相同的時間時,乙液體升高的溫度高一些,這說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多一些。這位同學的判斷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物質的____越大,吸收的熱量就越____(選填「多」或「少」)。
(3)通過比較第2、4次實驗數據可知,液體吸收的熱量多少與液體的_______有關,_______(選填「甲」或「乙」)的吸熱能力更強。
【解析】本題考查物體吸熱能力的探究。在分析實驗時,要注意控制變量法的應用。(1)分析1、4次實驗數據,吸收的熱量與加熱的時間有關,與升高的溫度無關,加熱的時間越長,吸收的熱量越多。
(2)分析2、3次實驗數據,物質的種類相同,升高的溫度相同,質量不同,加熱的時間不同,吸收的熱量不同,則說明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質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
(3)分析2、4次實驗數據,液體的種類不同,在質量、升高溫度相同時,加熱時間不同,則吸收熱量不同,說明液體吸收的熱量的多少與液體的種類有關。甲加熱時間長,則甲吸收的熱量多,故甲液體吸熱能力強。
答案:(1)不正確,因為完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相同的時間,放出的熱量相同,故甲、乙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
(2)質量 多 (3)種類 甲
【互動探究】結合【備選例題】思考以下問題:
(1)如果要你在甲、乙兩種液體中選擇一種作為汽車的冷卻液,你認為選擇液體______更好。
(2)已知液體甲的比熱容是4.2×103J/(kg·℃),根據表中數據可得液體乙的比熱容為______J/(kg·℃)。
【解析】(1)因為液體甲的吸熱能力強,升高相同的溫度,它吸收的熱量大於液體乙吸收的熱量,因此選擇液體甲作為汽車的冷卻液更好。
(2)由表中第2、4次實驗數據可知,當質量、升高的溫度相等時,液體甲吸收的熱量是液體乙的2倍;根據公式Q=cmΔt,可知甲的比熱容是乙的2倍,故液體乙的比熱容為2.1×103J/(kg·℃)。或者根據表中第2、5次實驗數據,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吸收相等的熱量,乙升高的溫度是甲的2倍,同理根據公式Q=cmΔt,可知甲的比熱容是乙的2倍。
答案:(1)甲 (2)2.1×103
關注學習,關注物理,關注#物理怪怪怪#,更多精彩內容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