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熱容》教材解讀

2020-12-08 中公教師網

一、課標要求

從「課程內容」的要求看,本專題涉及如下條目:

3.3.2 通過實驗,了解比熱容,嘗試用比熱容說明簡單的日然現象。

二、教學內容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為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六章《熱和能》第三節《比熱容》,是繼密度後又一個表示物質屬性的物理量,他是學生學習熱和能的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對於物質吸收或者放出熱量的多少的判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比熱容的概念對於學生來說比較陌生,但是其表現出的一些現象學生們見到的很多,例如為什麼內陸地區的晝夜溫差要比沿海地區大的多,這就利用了水的比熱容較大,吸收相同的熱量,沿海地區的溫度變化較小,因此,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豐富知識,開拓視野,發散思維,同時與生活緊密聯繫,培養了對物理學科的興趣愛好。

2.教材內容

教材是學校教育中基本的課程資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和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主要參考。本教材中,體現了學生活動和科學探究的特點,精心創設科學探究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教材以「想想議議」、探究實驗和小資料多個板塊,通過圖文並茂,理論結合實驗、生活經驗展示了比熱容的含義,注重科學探究的同時,將理論結合實際,提高應用能力。

教材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引發學生的思考,再激發了學習欲望之後,採用探究實驗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進行猜想的驗證,最後引出比熱容的概念: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應用比熱容的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應用比熱容的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建議

對於溫度、質量以及熱量學生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和理解,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探究實驗和生活經驗,體會不同物質,在相同的質量,溫度升高的度數相同時,吸收的熱量不同,進而思考其影響因素,並進行探究和驗證。學生在不斷探究生活遠離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滲透了比熱容的概念。

1.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突破建議:

熱量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接觸的很多,但是並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因此,在課堂的開始就可以使用生活中的小事例進行導入。

對於探究式實驗,本實驗很典型的使用了控制變量法的思想,而在初中,學生不僅僅要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學會物理的方法,控制變量法是物理實驗中很典型、很常見的思想,因此,要深入滲透這個思想。可以讓學生猜想可能影響物質吸收熱量多少的因素,學生的思維很發散,會想出很多種可能,這個時候就可以提出這個思想,同時對於學生的猜想不必全都驗證,挑選幾個代表的進行實驗驗證,如加熱時間、溫度升高、質量和物質種類等。研究物質種類對吸收熱量的影響,就要控制其他量一樣。這個探究實驗相對來說較為安全,為了學生能夠直觀的觀察到實驗的現象和變化規律,所以讓學生分組來實現。可以採用實驗中食用油和水進行比較,也可以換用其他液體或者固體,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採用不同的物質進行實驗,最後再進行分享。每組成員進行兩次實驗,分工明確,並記錄實驗數據

(1)用相同質量的兩種物質水和食用油,讓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時間。

(2)用相同質量的兩種物質水和食用油,給它們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溫度升高的多少。

2.比熱容

通過以上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相同質量的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物質吸收熱量不同;相同質量的物質,吸收熱量相同,物質升高的溫度不同。這就表示:不同物質吸收熱量還和他本身有關,進而引出比熱容的概念:

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他的質量與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學生自學了解教材中的「小資料」—些物質的比熱容。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備考資料:[綜合素質] [教育綜合知識]備考資料 [各學科知識]備考技巧

考試題庫:[各地區試題] [模擬試題] [重要重點] [強化訓練題] [每日一練]

掃描二維碼·關注,教師考試資訊盡在qgjsks

>>>更多教師資格筆試備考資料請查看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網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科學探究:物質的比熱容》說課稿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實驗探究:物質的比熱容》,根據新課標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過渡句)想要上好一節課,就要對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基於此,我將對教材與學生情況進行分析。
  • 讓學生慢慢理解「比熱容」
    》是一個讓很多老師頭痛的課題,比熱容概念的建立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   本課在教學設計上來說需要兩節課時間完成教學任務,第一節課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物質的吸熱性能與物質的種類有關,從而得出比熱容的概念;第二課時對於比熱容不得的計算進行專門的分析與講解,從而讓學生能夠利用公式進行簡單的有關比熱容的計算。
  • 比熱容單位
    根據此定理,便可得出以下公式:物質的比熱容越大,相同質量和溫升時,需要更多熱量。以水和油為例,水和油的比熱容分別約為4200 J/(kg·℃)和2000 J/(kg·℃),即把相同質量的水加熱的熱能比油多出約一倍。若以相同的熱能分別把相同質量的水和油加熱的話,油的溫升將比水的溫升大。1. 常見液體和固體物質中,水的比熱容最大。
  • 教學儀器比熱容的簡單介紹
    比熱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稱比熱容量,簡稱比熱(specific heat),是單位質量物質的熱容量,即使單位質量物體改變單位溫度時的吸收或釋放的內能。比熱容是表示物質熱性質的物理量。通常用符號c表示。
  • 比熱容的理解及應用
    2.水的比熱容:(1)水的比熱容大的意義:比熱容是表示物質吸熱(或放熱)本領大小的物理量。水是比熱容大的物質,其吸熱(或放熱)本領大。(2)應用。①調節氣溫: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熱量時,水的比熱容較大,溫度不易發生明顯變化。
  • 物質的比熱容特性
    關於物質的比熱容,我們需要了解以下幾點:(1)比熱容用來反映物質的吸熱能力,比熱容大的物質其吸熱能力就強。(2)比熱容與物質種類有關,與物質質量、吸放熱情況、溫度變化等因素無關。(3)同種物質,狀態不同,比熱容不同(比如水與冰是同種物質,但其比熱容是不同的)。
  • 中考物理知識點:比熱容(簡稱比熱)
    中考物理知識點:比熱容(簡稱比熱)   1.比熱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2.比熱的符號:c   3.比熱的單位:焦/(千克·℃)   單位的符號:J/(kg·℃)   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   4.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比熱的大小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溫度及溫度的變化無關。
  • 初中物理比熱容知識點易錯點總結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物理考物質的比熱容易錯知識點,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 混合固體比熱容的計算方式以及應用
    根據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c=ΔE/mΔT(T末-T初)(中學教科書上是c=Q/m⊿t)   ΔE為吸收的熱量,中學的教科書裡為Q;m是物體的質量,⊿T是吸熱(放熱)後溫度所上升(下降)值,初中的教材裡把ΔT寫成Δt,其實這是很不規範的(我們生活中常用℃作為溫度的單位,很少用K,而且ΔT=Δt因此中學階段都用⊿t,但國際上或者更高等的科學領域,還是使用⊿T
  • 2019中考物理比熱容
    · 初中物理 比熱容 知識點 知識點總結 1、比熱容的概念: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符號為:c 2、比熱容的單位:符在物理學中,比熱容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攝氏度,符號是J/(kg·℃)。 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
  • 比熱容&熱值題型總結
    比熱容:單位質量的物質,溫度上升1℃時,所吸收的熱量。反映物質吸熱(或者放熱)的本領,比熱容越大的物質,質量和溫度上升相同的情況下,能夠吸收的熱量越多。熱值:單位質量的燃料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反映燃料燃燒釋放熱量的本領的物理量。
  • 比熱容的概念和計算
    1、比熱容的定義: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用符號c表示。   2、比熱容單位:   焦/(千克·攝氏度),符號是J/(kg·℃),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l℃時,吸收(或放出) 的熱量是多少焦。
  • 水比熱容大的應用
    一、水的比熱容大影響到氣候白天的時候,由於陸地的泥土比熱容比海水的小,升溫比海水快,形成空氣的密度差
  • 水的比熱容大的應用
    一、水的比熱容大影響到氣候白天的時候,由於陸地的泥土比熱容比海水的小,升溫比海水快,形成空氣的密度差
  • 13.3 比熱容(一)筆記
    【學習目標】1.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2.會查比熱容表,了解一些常見物質的比熱容,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本題中兩杯水質量相等,比熱容也相等,升高的溫度也相等,所以它們吸收的熱量一樣多。
  • 物理教育定理-比熱容計算
    設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某一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熱量ΔQ時,溫度升高(或降低)ΔT,則ΔQ/ΔT稱為物體在此過程中的熱容量(簡稱熱容),用C表示,即用熱容除以質量,即得比熱容對於微小過程的熱容和比熱容,分別有因此,在物體溫度由T1變化到T2的有限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一般情況下,熱容與比熱容均為溫度的函數,但在溫度變化範圍不太大時
  • 初中物理——比熱容的特點及應用
    你想過沒有這裡面就蘊含著我們物理上的比熱容的知識。一、比熱容的特點比熱容又稱比熱容量,簡稱比熱,是單位質量物質的熱容量,即使單位質量物體改變單位溫度時的吸收或釋放的內能。它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只與物質的種類和狀態有關,與物質的質量體積和溫度都沒有關係。通常用符號c表示。
  • 熱值,比熱容密度的區別與聯繫
    小華學完了密度、熱值、比熱容三個概念後,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將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二,則剩餘部分酒精的密度、比熱容和熱值會怎麼樣呢?於是她想到了以下四種可能的答案,請你幫她作出決斷,你認為正確的選項是 (  )A.都變為原來的三分之一B.密度、比熱容不變,熱值變為原來的三分之一C.都不變D.熱值不變,密度、比熱容變為原來的三分之一首先,同學們要先知道什麼是密度,比熱容,熱值是什麼?一.密度  定義: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 比熱容與熱容之物理意義及應用
    對於學過中學物理的人來說,提到比熱容,大家腦子裡會有這個印象,記得這個名稱,但它具體的含義,可能記憶就比較模糊了,再提到熱容,腦子裡就一團亂麻了。在這裡,我們基本闡述下兩個物理量。比熱容是描述物質吸熱放熱快慢的物理量,用小寫字母c表示,其含義是單位質量的物質,每升高1℃或降低1℃所吸收或釋放的能量,由其含義可知,它的單位是複合單位J /(kg·℃)。
  • 揭秘|用DSC測試比熱容的方法
    比熱容是指單位質量的物體改變單位溫度時所吸收或釋放的內能,比熱容的概念最初是在18世紀,蘇格蘭的物理學及化學家J.布萊克發現並提出的,理論上來講幾所有的物質都可以測量比熱容,如化合物、合金、高分子材料、溶液、化學元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