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儀器比熱容的簡單介紹

2020-12-10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比熱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稱比熱容量,簡稱比熱(specific heat),是單位質量物質的熱容量,即使單位質量物體改變單位溫度時的吸收或釋放的內能。比熱容是表示物質熱性質的物理量。通常用符號c表示。

  定義

  

  比熱容測試儀

  比熱容是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升高單位溫度所需的熱量。其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攝氏度(J /(kg·K) 或 J /(kg·℃),J是指焦耳,K是指熱力學溫標,與攝氏度℃相等),即令1千克的物質的溫度上升(或下降)1攝氏度所需的能量。根據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c=ΔE/mΔT(T末-T初)(中學教科書上是c=Q/m⊿t)

  ΔE為吸收的熱量,中學的教科書裡為Q;m是物體的質量,⊿T是吸熱(放熱)後溫度所上升(下降)值,初中的教材裡把ΔT寫成Δt,其實這是很不規範的(我們生活中常用℃作為溫度的單位,很少用K,而且ΔT=Δt因此中學階段都用⊿t,但國際上或者更高等的科學領域,還是使用⊿T)。

  物質的比熱容與所進行的過程有關。在工程應用上常用的有定壓比熱容Cp、定容比熱容Cv和飽和狀態比熱容三種。

  定壓比熱容Cp:是單位質量的物質在壓力不變的條件下,溫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定容比熱容Cv:是單位質量的物質在容積(體積)不變的條件下,溫度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內能。

  飽和狀態比熱容:是單位質量的物質在某飽和狀態時,溫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單位

  比熱容的單位是複合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能量、功、熱量的主單位統一為焦耳,溫度的主單位是開爾文,因此比熱容的國際單位為J/(kg·K),讀作"焦[耳]每千克開[爾文]"。([]內的字可以省略。)

  常用單位:J/(kg·℃)、J/(g·℃)、kJ/(kg·℃)、cal/(kg·℃)、kcal/(kg·℃)等。注意攝氏度和開爾文僅在溫標表示上有所區別,在表示溫差的量值意義上等價,因此這些單位中的℃和K可以任意互相替換。例如"焦每千克攝氏度"和"焦每千克開"是等價的。

  比熱容表示物體吸熱(或散熱)能力的物理量

  計算

  設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某一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熱量ΔQ時,溫度升高(或降低)ΔT,則ΔQ/ΔT稱為物體在此過程中的熱容量(簡稱熱容),用C表示,即C=ΔQ/ΔT。用熱容除以質量,即得比熱容c=C/m=ΔQ/mΔT。對於微小過程的熱容和比熱容,分別有C=dQ/dT,c=1/m*dQ/dT。因此,在物體溫度由T1變化到T2的有限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熱量Q=∫(T2,T1)CdT=m∫(T2,T1)cdT。

  一般情況下,熱容與比熱容均為溫度的函數,但在溫度變化範圍不太大時,可近似地看為常量。於是有Q=C(T2-T1)=mc(T2-T1)。如令溫度改變量ΔT=T2-T1,則有Q=cmΔT。這是中學中用比熱容來計算熱量的基本公式。

  在英文中,比熱容被稱為:Specific Heat Capacity(SHC)。

  用比熱容計算熱能的公式為:Energy=Mass×Specific Heat Capacity×Temperature change

  可簡寫為:Energy=SHC×Mass×Temp Ch,Q=cmΔT。

  與比熱相關的熱量計算公式:Q=cmΔT 即Q吸(放)=cm(T初-T末) 其中c為比熱,m為質量,Q為能量熱量。吸熱時為Q=cmΔT升(用實際升高溫度減物體初溫),放熱時為Q=cmΔT降(用實際初溫減降後溫度)。或者Q=cmΔT=cm(T末-T初),Q>0時為吸熱,Q<0時為放熱。

  (涉及到物態變化時的熱量計算不能直接用Q=cmΔT,因為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般不同,發生物態變化後,物質的比熱容變化了。)

  歷史

  最初是在18世紀,蘇格蘭的物理學家兼化學家J.布萊克發現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上升到相同溫度所需的熱量不同,而提出了比熱容的概念。幾乎任何物質皆可測量比熱容,如化學元素、化合物、合金、溶液,以及複合材料。

  歷史上,曾以水的比熱來定義熱量,將1克水升高1度所需的熱量定義為1卡路裡。

  混合物的比熱容

  加權平均計算:

  c=ΣC/ΣM=(m1c1+m2c2+m3c3+…)/(m1+m2+m3+…)。

  氣體的比熱容

  定義:

  Cp 定壓比熱容:壓強不變,溫度隨體積改變時的熱容,Cp=dH/dT,H為焓。

  Cv 定容比熱容:體積不變,溫度隨壓強改變時的熱容,Cv=dU/dT,U為內能。

  則當氣體溫度為T,壓強為P時,提供熱量dQ時氣體的比熱容:

  Cp*m*dT=Cv*m*dT+PdV;

  其中dT為溫度改變量,dV為體積改變量。

  理想氣體的比熱容:

  對於有f 個自由度的氣體的定容比熱容和摩爾比熱容是:

  Cv,m=R*f/2

  Cv=Rs*f/2

  R=8.314J/(mol·K)

  邁耶公式:Cp=Cv+R

  比熱容比:γ=Cp/Cv

  多方比熱容:Cn=Cv-R/(n-1)=Cv*(γ-n)/(1-n)

  對於固體和液體,均可以用比定壓熱容Cp來測量其比熱容,即:C=Cp (用定義的方法測量 C=dQ/mdT)。

  Dulong-Petit 規律:

  金屬比熱容有一個簡單的規律,即在一定溫度範圍內,所有金屬都有一固定的摩爾熱容:

  Cp≈25J/(mol·K)

  所以

  cp=25/M,

  其中M為摩爾質量,比熱容單位J/(kg·K)。

  注:當溫度遠低於200K時 關係不再成立,因為對於T趨於0,C也將趨於0。

  應用

  水的比熱容較大,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這個應用主要考慮兩個方面,第一是一定質量的水吸收(或放出)很多的熱而自身的溫度卻變化不大,有利於調節氣候;第二是一定質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溫度吸熱(或放熱)很多,有利於用水作冷卻劑或取暖。

  一、調節氣候

  水的比熱容較大,對於氣候的變化有顯著的影響。在同樣受熱或冷卻的情況下,水的溫度變化小一些,水的這個特徵對氣候影響很大,白天沿海地區比內陸地區溫升慢,夜晚沿海溫度降低少,為此一天中沿海地區溫度變化小,內陸溫度變化大,一年之中夏季內陸比沿海炎熱,冬季內陸比沿海寒冷。海陸風的形成原因與之類似。

  1.對氣溫的影響

  據新華社消息,三峽水庫蓄水後,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將成為一個天然"空調",使山城重慶的氣候冬暖夏涼。據估計,夏天氣溫可能會因此下降5℃,冬天氣溫可能會上升3到4℃。

  2.熱島效應的緩解

  晴朗無風的夏日,海島上的地面氣溫,高於周圍海上氣溫,並因此形成海風環流以及海島上空的積雲對流,這是海洋熱島效應的表現。近年來,由於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交通擁塞,大氣汙染嚴重,且城市中的建築大多為石頭和混凝土建成,在溫度的空間分布上, 城市猶如一個溫暖的島嶼,從而形成城市熱島效應。在緩解熱島效應方面,專家測算,一個中型城市環城綠化帶樹苗長成濃蔭後,綠化帶常年涵養水源相當於一座容積為1.14×10m的中型水庫,由於水的比熱容大,能使城區夏季高溫下降1℃以上,有效緩解日益嚴重的"熱島效應"。

  水庫的建立,水的增加,而水的比熱容大,在同樣受冷受熱時溫度變化較小,從而使夏天的溫度不會升得比過去高,冬天的溫度不會下降的比過去低,使溫度保持相對穩定,從而水庫成為一個巨大的"天然空調"。

  二、冷卻或取暖

  1.水冷系統的應用

  人們很早就開始用水來冷卻發熱的機器,在電腦CPU散熱中可以利用散熱片與CPU核心接觸,使CPU產生的熱量通過熱傳導的方式傳輸到散熱片上,然後利用風扇將散發到空氣中的熱量帶走。但水的比熱容遠遠大於空氣,因此可以用水代替空氣作為散熱介質,通過水泵將內能增加的水帶走,組成水冷系統。這樣CPU產生的熱量傳輸到水中後水的溫度不會明顯上升,散熱性能優於上述直接利用空氣和風扇的系統。

  熱機(例如汽車的發動機,發電廠的發電機等)的冷卻系統也用和水做為冷卻液,也是利用了海水的比熱容大這一特性。

  2.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水稻是喜溫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苗的時候,為了防止霜凍,農民普遍採用"淺水勤灌"的方法,即傍晚在秧田裡灌一些水過夜,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再把秧田中的水放掉。根據水的比熱容大的特性,在夜晚降溫時,使秧苗的溫度變化不大,對秧苗起了保溫作用。

  3.熱水取暖

  冬季供熱用的散熱器、暖水袋。

  4.其他

  諸如在炎熱的夏天古代皇室用流水從屋頂上流下,起了防暑降溫作用;夏威夷是太平洋深處的一個島,那裡氣候宜人,是旅遊度假的聖地,除了景色誘人之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冬暖夏涼。

  其它信息參見詞條定壓比熱容、定容比熱容。

相關焦點

  • 《比熱容》教材解讀
    一、課標要求從「課程內容」的要求看,本專題涉及如下條目:3.3.2 通過實驗,了解比熱容,嘗試用比熱容說明簡單的日然現象。二、教學內容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節為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六章《熱和能》第三節《比熱容》,是繼密度後又一個表示物質屬性的物理量,他是學生學習熱和能的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對於物質吸收或者放出熱量的多少的判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讓學生慢慢理解「比熱容」
    》是一個讓很多老師頭痛的課題,比熱容概念的建立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   本課在教學設計上來說需要兩節課時間完成教學任務,第一節課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物質的吸熱性能與物質的種類有關,從而得出比熱容的概念;第二課時對於比熱容不得的計算進行專門的分析與講解,從而讓學生能夠利用公式進行簡單的有關比熱容的計算。
  • 《科學探究:物質的比熱容》說課稿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實驗探究:物質的比熱容》,根據新課標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過渡句)想要上好一節課,就要對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基於此,我將對教材與學生情況進行分析。
  • 初三物理同步視頻:比熱容的單位與公式-王尚老師講初中物理
    初三物理同步視頻第十三章《內能》第三節《比熱容》本文包括如下三段視頻:視頻1:比熱容的單位視頻2:比熱容公式
  • 比熱容單位
    根據此定理,便可得出以下公式:物質的比熱容越大,相同質量和溫升時,需要更多熱量。以水和油為例,水和油的比熱容分別約為4200 J/(kg·℃)和2000 J/(kg·℃),即把相同質量的水加熱的熱能比油多出約一倍。若以相同的熱能分別把相同質量的水和油加熱的話,油的溫升將比水的溫升大。1. 常見液體和固體物質中,水的比熱容最大。
  • 13.3 比熱容(一)筆記
    【學習目標】1.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2.會查比熱容表,了解一些常見物質的比熱容,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3.會進行物體吸熱、放熱的簡單計算。      【重點難點】重點:比熱容概念和應用,以及熱量的計算。難點:比熱容概念的建立。【「動手動腦學物理」參考答案及提示】
  • 比熱容的理解及應用
    2.水的比熱容:(1)水的比熱容大的意義:比熱容是表示物質吸熱(或放熱)本領大小的物理量。水是比熱容大的物質,其吸熱(或放熱)本領大。(2)應用。①調節氣溫: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熱量時,水的比熱容較大,溫度不易發生明顯變化。
  • 物質的比熱容特性
    關於物質的比熱容,我們需要了解以下幾點:(1)比熱容用來反映物質的吸熱能力,比熱容大的物質其吸熱能力就強。(2)比熱容與物質種類有關,與物質質量、吸放熱情況、溫度變化等因素無關。(3)同種物質,狀態不同,比熱容不同(比如水與冰是同種物質,但其比熱容是不同的)。
  • 中考物理知識點:比熱容(簡稱比熱)
    中考物理知識點:比熱容(簡稱比熱)   1.比熱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2.比熱的符號:c   3.比熱的單位:焦/(千克·℃)   單位的符號:J/(kg·℃)   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   4.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比熱的大小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溫度及溫度的變化無關。
  • GT4603 金屬比熱容測定的解決方案
    GT4603 金屬比熱容測定儀說明書 冷卻法測量金屬的比熱容 根據牛頓冷卻定律用冷卻法測定金屬或液體的比熱容是量熱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若已知標準樣品在不同溫度的比熱容,通過作冷卻曲線可測得各種金屬在不同溫度時的比熱容.本實驗以銅樣品為標準樣品,而測定鐵、鋁樣品在100℃時的比熱容.通過實驗了解金屬的冷卻速率和它與環境之間溫差的關係,以及進行測量的實驗條件
  • 2018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面試:初中物理《探究——物質的比熱容...
    今天的內容是初中物理《探究——物質的比熱容》的教案, 下面是試講。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熱量及其單位,理解比熱容的概念。2.過程與方法:觀察、實驗探究,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實驗探究物質比熱容的過程,使學生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熱量及其單位,探究物質比熱容。
  • 2019中考物理比熱容
    · 初中物理 比熱容 知識點 知識點總結 1、比熱容的概念: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符號為:c 2、比熱容的單位:符在物理學中,比熱容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攝氏度,符號是J/(kg·℃)。 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
  • 探究物質的比熱容
    探究物質的比熱容【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不同的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熱量的多少是不相同的,物理學中用比熱容來反映物質的這種屬性。(1)組裝實驗儀器時,應根據酒精燈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圖中的A部分,使酒精燈的外焰正好能給燒杯加熱,然後再固定圖中的B部分,這樣可以避免重複調整。
  • 比熱容&熱值題型總結
    比熱容:單位質量的物質,溫度上升1℃時,所吸收的熱量。反映物質吸熱(或者放熱)的本領,比熱容越大的物質,質量和溫度上升相同的情況下,能夠吸收的熱量越多。熱值:單位質量的燃料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反映燃料燃燒釋放熱量的本領的物理量。
  • 比熱容的概念和計算
    1、比熱容的定義: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用符號c表示。   2、比熱容單位:   焦/(千克·攝氏度),符號是J/(kg·℃),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l℃時,吸收(或放出) 的熱量是多少焦。
  • 水比熱容大的應用
    一、水的比熱容大影響到氣候白天的時候,由於陸地的泥土比熱容比海水的小,升溫比海水快,形成空氣的密度差
  • 水的比熱容大的應用
    一、水的比熱容大影響到氣候白天的時候,由於陸地的泥土比熱容比海水的小,升溫比海水快,形成空氣的密度差
  • 物理教育定理-比熱容計算
    設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某一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熱量ΔQ時,溫度升高(或降低)ΔT,則ΔQ/ΔT稱為物體在此過程中的熱容量(簡稱熱容),用C表示,即用熱容除以質量,即得比熱容對於微小過程的熱容和比熱容,分別有因此,在物體溫度由T1變化到T2的有限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一般情況下,熱容與比熱容均為溫度的函數,但在溫度變化範圍不太大時
  • 初中物理——比熱容的特點及應用
    你想過沒有這裡面就蘊含著我們物理上的比熱容的知識。一、比熱容的特點比熱容又稱比熱容量,簡稱比熱,是單位質量物質的熱容量,即使單位質量物體改變單位溫度時的吸收或釋放的內能。它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只與物質的種類和狀態有關,與物質的質量體積和溫度都沒有關係。通常用符號c表示。
  • 熱值,比熱容密度的區別與聯繫
    小華學完了密度、熱值、比熱容三個概念後,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將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二,則剩餘部分酒精的密度、比熱容和熱值會怎麼樣呢?於是她想到了以下四種可能的答案,請你幫她作出決斷,你認為正確的選項是 (  )A.都變為原來的三分之一B.密度、比熱容不變,熱值變為原來的三分之一C.都不變D.熱值不變,密度、比熱容變為原來的三分之一首先,同學們要先知道什麼是密度,比熱容,熱值是什麼?一.密度  定義: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