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海軍超級武器—「獵兔狗」級「裏海怪物」

2020-11-26 騰訊網

Pr.903「獵兔狗級」地效飛行器是一種獨特的海上武器。這是唯一一次將掠海飛行地效飛行器與反艦飛彈結合在一起。是蘇聯海軍中最獨特、最不為人所知的武器之一。這是個有著極高速度和武裝到牙齒的龐然大物,是冷戰年代最經典的超級武器之一。20世紀80年代蘇聯計劃製造8架來對抗美國海軍戰列艦,但與紅色帝國許多雄心勃勃的項目一樣,它也成了冷戰終結的犧牲品。

地效飛行器在俄羅斯稱為「埃克拉諾普蘭斯(Ekranoplans)」,利用了空氣動力學中的地效應現象,這是低空飛行時機翼和地面之間形成的氣墊,能大大減少地效飛行器飛行時遇到的阻力,可攜帶重物在水上進行長途飛行,看起來像一艘飛艇,飛得又低又快。

「獵兔狗」級地效飛行器1987年開始製造,1989年服役。北約十分關注,賦予代號UTKA。該項目投入大量資金,只完成一架原型機,第二架接近完工。總體上說它很成功,由蘇聯工程師阿列克謝夫擔任主設計師。

它配備了"Moskit(白蛉)"超音速反艦飛彈,北約稱為SS-N-22「日炙」,賦予「獵兔狗」強大的殺傷力,它比美國海軍服役的「魚叉」反艦飛彈飛彈更大、更快。飛機在距離地面僅4.86-6.4米高度飛行,可發現36公裡外小艇大小目標。對於 「白蛉」來說,這幾乎是直射,給目標留下的反應時間非常非常短。

美國情報部門預計「獵兔狗」級行動時會多架出動,一架在前,負責搜集敵方情報並發送給後方那些在北約戰艦雷達搜索範圍之外的己方地效飛行器,「日炙」飛彈射程約為100公裡,由「獵兔狗」提供目標數據。一個三機編隊可以同時向每個目標發射18枚飛彈,飛彈飛行時速為3倍音速。

北約認為「獵兔狗」屬於海岸防禦武器,類似於飛彈艇,但控制範圍更大,反應速度更快。但蘇聯海軍在相關新聞報導中透露該機能夠執行反航母作戰任務,「獵兔狗」可以利用其高速性和近地隱身性接近到距離航母足夠近的距離後發射飛彈。

但「獵兔狗」也有不足,它被當作體型龐大而昂貴的飛彈艇,威力遠低於Tu-22「逆火」。相比於後來裝備的Monolit-T目標指示系統的巡邏艇,它缺乏必要的電子設備,它的雷達既不是Monolithic也不是Mineral,就是傳統的雷達。當然這也實屬正常,「獵兔狗」雖然飛行高度低,但還是脫離了水面,無法使用先進雷達所採用的冷凝器和表面導管系統,因此「獵兔狗」當時能夠發射的飛彈種類相對有限。

「獵兔狗」研發時間線

1961年 7月22日SM-1原型機首飛,阿列克謝夫親自執飛,配備一臺發動機,最大時速200公裡。

1962年改進型SM-2試飛,更為穩定,採用T型垂尾。

1962年改進型SM-3試飛,更多改進。

1963年雙發SM-4試飛。

1963年SM-5模型試製成功,這是一個縮比模型,也即後來著名的 KM (aka Caspian Sea Monster)「裏海怪物」。

1966 KM - Caspian Sea Monster「裏海怪物」,試裝噴氣發動機型號。

1972年SM-6「鷹」,機頭下方雙噴氣升力發動機,T型垂尾上裝單臺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可看作用於「獵兔狗」前身的「小鷹」級的縮比試驗平臺。

1972年4架A-90「小鷹號」的第一架首飛,這是一種兩棲攻擊型地效飛行器。

1987年「獵兔狗」級「裏海怪物」首飛。

SM-5

KM - Caspian Sea Monster(裏海怪物)

1966年到1988年,「裏海怪物」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飛行器。

984年美國KH-8衛星圖像

SM-6 'Eaglet'(鷹)

A-90 Orlyonok(小鷹號)

Spasatel

「Spasatel」 或稱 「The Rescuer(救生員)」,第二架無武裝型號的「裏海怪物」,即將完工時因蘇聯解體而停產。一直存放在位於俄羅斯中部的下諾夫哥羅德的廠房內,當時稱為高爾基工廠。冷戰期間這裡是著名的造船廠,為蘇聯生產製造了大量的艦船、潛艇和地效飛行器。2016年8月中旬後遺存的機體存放在露天場地中,從未移動過。衛星圖片中可以看見引擎被遮蓋,機翼和尾翼堆放在機背上。

如喜歡這裡的文章,歡迎點擊「轉發」或「喜歡」或「在看」,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六分儀上的地球

微信公眾號:LFYSDDQ

相關焦點

  • 永久保存,紅色蘇聯的最後產物,從「裏海怪物」看地效飛行器的前世...
    地效飛行器,大家可能不明就裡,但說起"裏海怪物"你一定聽過。"裏海怪物"曾經讓美國大為震驚,如今它的告別意味著什麼?地效飛行器今後將會面臨怎樣的發展?這架蘇聯最後的"傳奇"就這樣踏上了屬於它的最後的旅途。 今天我們就從"花尾鴿號"到"裏海怪物"看看地效飛行器的前世今生。 "花尾鴿"號和"裏海怪物" "花尾鴿號"機長73.6米,最大排水量380噸,一直使用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
  • 裏海怪物宣告謝幕!紅色蘇聯打造的「上古神器」,為何現在不玩了
    不明真相的美國情報人員稱其為「裏海怪物」很簡單,跟大多數人想像的完全不同,更為大家所記住的「裏海怪物」實際上是「花尾鴿」(也就是這次作為主角出鏡的「903項目原型機」)的「前型」、「半成品」、「試作機」,是當年蘇聯專司地效飛行器研發的阿列克謝耶夫設計局產品線的早期產品。
  • 前蘇聯的「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放到現在還有用麼?
    1963年,設計局的伏爾加工廠應海軍要求,開始建造地效飛行器。1966年,飛行器首飛成功,體積亦不斷擴大。西方國家到了80年代初,才通過偵察衛星發現這種飛行器。由於飛行器非常大型,且又在裏海航行,所以綽號是裏海怪物。
  • 蘇聯「裏海怪物」重出江湖,不過可能也是最後一次
    美國人立刻開始派出間諜前往相關區域搜索相關情報,並將其稱為「裏海怪物」。在艇身兩側安裝有6具SS-N-22「白蛉」超音速反艦飛彈,在一次測試中該艇曾以800公裡/小時的速度橫穿裏海,而沒被部署在附近的雷達發現。不過7月31日,俄羅斯國防部就已經將這艘代號為MD-160型飛行器的「裏海怪物」,從俄羅斯海軍基地轉移至傑爾賓特「愛國者」公園。預計從明年1月開始,這艘曾經風光無限的「裏海怪物」將在公園正式對外公開展出。
  • 蘇聯解體後,裏海艦隊慘遭分家
    NO.209非索飛那定/文隔岸對壘—校/一條人文主義狗 畫/捕風者 圖/地緣谷眾所周知,俄羅斯民族一直有著一個海洋夢,因此奪取出海口,建立強大的海軍便成為了俄羅斯這個國家堅定不移的發展方向。俄皇彼得大帝曾經有這樣一句名言:「凡是只有陸軍的統治者,只能算有一隻手,而同時還有海軍的統治者,才算是雙手俱全。」
  • 曾經深受追捧的裏海怪物,為何沒能繼續發展,實用性到底如何?
    作為地效飛行器的代表,裏海怪物在人類科技發展史上絕對有屬於自己的位置,作為一種近似於「傳說」中的武器裝備,人們對它的技術性能以及可能的戰術都做了許多的研究和猜想。不過時至今日,雖然很多國家都研究過地效飛行器,但沒有哪一個國家願意花費巨資復刻裏海怪物,儼然一副絕唱的姿態,為何這種武器不能成為主流呢?
  • 裏海怪物回歸!俄重啟地效應飛翼船計劃
    海軍情報網(navyrecognition)報導,俄羅斯軍方似乎有意重新啟動地面效應飛翼船(ground effect vehicle,GEV),而且尺寸相當大,令人聯想到它的前身「裏海怪物」(Ekranoplan)。
  • 難怪普京如此強硬,又一壓箱底武器浮出水面,連美國也甘拜下風
    ,許多人聯想到了冷戰時期前蘇聯研發的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後者可以一次攜帶6枚超級反艦飛彈,若開戰連美國航母也將無力對抗、只能甘拜下風,而如今面對又一款新型地效飛行器的研發,有分析認為美軍或迎來真正噩夢,未來俄軍有這樣的武器撐腰,難怪普京態度如此強硬。
  • 「裏海怪物」謝幕,曾是世界最大最重飛行器
    「裏海怪物」體量巨大,起飛重量500噸。翼展50米,能夠加載約200噸。航程7500千米,能夠以800千米的時速將850名士兵運送到世界各地。攻擊火力強大,裝有6具SS-N-22白蛉超音速反艦飛彈。俄軍方使用一艘拖船將其從俄羅斯海軍基地轉移至傑爾賓特「愛國者」公園。裏海怪物從明年1月開始對外公開展出。
  • 蘇聯時代,極具暴力美學的10款武器,大就是強、多就是美
    說起蘇聯的武器裝備,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粗獷的「暴力美學」。與「科技範」的美式武器、「文藝範」的法國武器和「嚴謹範」的德國武器不同,蘇聯武器一貫奉行「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的理念,同時又充斥著落後條件與黑科技並存的蒸汽朋克式思想,不但設計風格獨樹一幟,而且造就了一種另類的美感——在戰場上,再如何精細嚴密又能如何,粗獷又能大力出奇蹟的豪放派才是王道!
  • 俄羅斯復活「裏海怪物」,專門用來對付航母,曾是「美軍噩夢」
    「裏海怪物」的稱號是怎麼來的?1967年夏天,美國一個間諜衛星在飛過蘇聯上空時,在裏海拍攝到了一個秘密軍事基地,情報人員被傳輸回來的照片中的神秘物體弄得一頭霧水,他們表示從未見過這種東西,並稱它為「裏海怪物」。
  • 蘇聯時期的「裏海怪物」戰鬥力強悍,為何沒能大規模應用?
    作為地效飛行器,裏海怪物雖然存在著眾多的優點,但是一些缺點始終制約著它投入實際生產,開始大規模應用在優點方面,裏海怪物擁有極為強大的搭載能力。它的起飛重量可以達到495噸,可以在裝載大量物資或人員的情況下在機體背部搭載六具超音速反艦飛彈發射器,火力可謂強大至極。
  • 讓美國航母見了繞道走的怪物飛行器,緊貼水面飛,8臺發動機驅動
    有這樣一種怪物飛行器,美國航母見了都得繞道而行,由8臺發動機驅動,可以緊貼水面飛行,它究竟是何方神聖呢?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導,俄羅斯海軍要推出一款海戰武器——A-050地效飛行器,專家分析認為,這款地效飛行器實質上是「裏海怪物」的升級版。
  • 昔日強大的裏海艦隊:呈現出日漸衰弱,「小馬拉大車」的態勢
    此舉,才令外界對於俄羅斯海軍裏海艦隊的關注,與俄海軍赫赫有名的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等其他四大艦隊相比,裏海艦隊可謂一向默默無聞,其歷史也鮮為人知。 其實,從彼得大帝時期,就成立了的艦隊,裏海艦隊無論是在沙俄時代,還是蘇聯時代,都是俄羅斯-蘇聯-俄羅斯維持南方利益的非常重要力量,其戰略價值歷來不容小覷。
  • 從裏海怪獸到海鷗號:俄羅斯重啟高速地效飛行器,中國有強烈興趣
    這些科幻項目之一是計劃建造幾個型號的地效飛行器樣機,可攜帶飛彈武器,用於保護基礎設施欠發達的北海航線。新一代地效飛行器也可以充當巡邏工具對艦艇實施遠洋救援。俄羅斯的地效飛行器在地面上幾米範圍低空飛行,如此敵軍雷達很難探測,因此蘇聯海軍對上世紀50年代羅斯季斯拉夫阿列克謝耶夫院士研發的這項技術深感興趣。上世紀60年代蘇聯研製的KM地效飛行器在裏海被美國衛星間諜發現,令北約聞風喪膽,號稱「裏海怪獸」。它長約100米,起飛重量可達540噸,速度可達500公裡/小時。
  • 俄軍要復活裏海怪物!當年出現曾震撼北約:最後卻不了了之
    「裏海怪物」是蘇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利用翼地效應設計的地效飛行器,主要用作軍事用途傳統上,俄羅斯研發類似設備的主要開發商就是下諾夫哥羅德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它是蘇聯時期以及現在俄羅斯設計地效飛行器、潛水翼船、氣墊船等方面的領先企業,該設計局一直在研發地效飛行器,其中包括A-050「海鷗-2」重型地效飛行器,速度可達到每小時450公裡,可以航行5000公裡。該地效飛行器的起飛重量為54噸,能搭載9噸重物資或者上百名乘客,在必要情況下,可以運送海軍陸戰隊或特種部隊。
  • 它到底是啥:一艘時速800公裡的超級軍艦?一架100米長的巨型飛機?
    蘇聯的裏海怪物採用了地面效應的原理,這個原理指的是當飛行器的機翼距離地面的高度為機翼長度的15%的時候,高速飛行時地面會產生出一種使機翼誘導阻力減少、升阻比增加,飛機升力顯著提高的效應,並且經過風洞試驗,發現這一區域內可以提升30%的升阻比,因此,在這個區域內飛行器就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柔和地託起,所以有人戲稱「地面效應」為「上帝之手」。
  • 蘇聯黑科技真的多,這個體積又大又奇怪的東西,領先世界半個世紀
    前蘇聯利用這種效應,研製多款飛行器並進行實際的測試飛行,而原蘇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設計的一款體型巨大的地效飛行器更是被稱為「裏海怪物」。裏海怪物前蘇聯在上世紀60年代設計了一種既像飛機又像船的巨大怪物,稱為Корабль-макет(КМ),是一種地效飛行器
  • 俄稱「裏海怪物」將重生 中國很感興趣正在談判
    資料圖:前蘇聯「裏海怪物」KM-1地效翼船   早在20世紀50年代,前蘇聯設計局就開始研究地效翼船的軍事應用問題,其研發的KM-1是大型地效應船的始祖,被稱為「裏海怪物」。「A-050」地效翼船就是以KM-1地效翼船為原型進行設計的。(彭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