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海怪物回歸!俄重啟地效應飛翼船計劃

2021-01-13 支點軍事

海軍情報網(navyrecognition)報導,俄羅斯軍方似乎有意重新啟動地面效應飛翼船(ground effect vehicle,GEV),而且尺寸相當大,令人聯想到它的前身「裏海怪物」(Ekranoplan)。

海軍情報網引述俄國消息報的說法,GEV具有高速移動與迴避雷達和不擔心魚雷的好處,具有特種作戰的潛力。冷戰期間蘇聯開發名為903計劃(Project 903 )的大型GEV,蘇聯稱為花尾鴿(Lun-class),而北約則暱稱「鴨子」,但還有另一個別稱叫「裏海怪物」。它的起飛重量為380噸,並安裝6枚大型反艦飛彈。然而,在蘇聯解體之後,裏海怪物的項目被擱置了。

如今大型GEV研發案重新再起,新的計劃暫時命名為救援者(Rescuer),已經被納入俄國2018-2025年的軍備計劃當中,不過它在名義上是以北極地區的搜救以及北方航道的後勤支援為主要任務,而幾十年曾造出「裏海怪物」阿列克謝耶船舶設計局(Alekseev Central design bureau)將是主要開發單位。

據報導救援者(的長度93米,翼展71米,全重近600噸,將引進新的飛控計算機,以適應5-6級海域飛行。救援者將安裝一個出入坡道,以提供裝卸部隊和貨物。它的飛行速度可達時速550公裡,可運載500名人員或是30噸物資。報導說,目前救援者的模型已經在莫斯科附近的朱可夫航天飛研究所的空氣動力學風洞和一個特殊的測試池中進行了相關試驗,計劃在2022 - 2023年試飛,並在2025年完成。

GEV是一種外觀像飛機,卻只能在地表上1~6米極低空的飛行的奇特載具,可以說它的飛機,也可以說它是船。它的應用原理是一種被稱為地面效應的空氣動力現象,簡而言之就是當飛機距離地面很近時,地面氣流會提供更大的升力。它很適合在海面、冰原、苔原、草原或沙漠上飛行,對於地理環境以平原為主的俄國來說,GEV的應用區域很廣。

補充閱讀:

裏海怪物,是原蘇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利用翼地效應設計的地效飛行器。蘇聯早於1923年已開始研究翼地效應。同年,尤裡耶夫展開有關研究。1935年,蘇聯的中央流體動力研究院亦開始有關研究。二次大戰後,各國紛紛加入研究,但都只是三分鐘熱度,只有蘇聯堅持下來。當時蘇聯有兩間設計局研製地效飛行器,分別是別裡也夫飛機設計局和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前者主要研發水上飛機,後者則製造船隻。

裏海怪物經歷過兩次失事,一次是1969年,另一次在1980年。第一次因海面大霧,飛行員無法分辨地平線,導致大浪拍打機身,最終失事。第二次的事故原因是飛行員操作失誤。但它為後續的一系列地效飛行器研發,提供了大量的寶貴數據。


歡迎關注【支點軍事】公眾號

ZDJS20160801

一周熱文推薦

國家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真來了。

我是支點 ▲ 助你成功

北京砥礪慶五年,美韓黃海搞軍演,海陸空天齊上陣,欲逼三胖再射彈

英雄們,今天祖國給你們漲工資了!

必看!當總統們流離失所成了難民
不感人,但很強大:從加勒比颶風看美軍救災能力!

普京的驕傲——「白天鵝」轟炸機

佩服,這個軍人太牛了,他竟然會……

相關焦點

  • 「裏海怪物」謝幕,曾是世界最大最重飛行器
    ,是原蘇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利用翼地效應設計的地效飛行器,此艦總共建造2艘,但第二艘並未完工。「裏海怪物」體量巨大,起飛重量500噸。翼展50米,能夠加載約200噸。航程7500千米,能夠以800千米的時速將850名士兵運送到世界各地。攻擊火力強大,裝有6具SS-N-22白蛉超音速反艦飛彈。
  • 從裏海怪獸到海鷗號:俄羅斯重啟高速地效飛行器,中國有強烈興趣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客觀上促進了俄羅斯國內雄心勃勃的國防計劃。《2018-2027國家武器裝備新計劃》擬採購阿瑪塔坦克、蘇-57戰鬥機、新型洲際彈道飛彈系統RS-26「邊界」、洲際戰略彈道飛彈RS-28「薩爾瑪特」和「巴爾古津」飛彈列車。
  • 俄稱「裏海怪物」將重生 中國很感興趣正在談判
    資料圖:前蘇聯「裏海怪物」KM-1地效翼船      地效翼船是利用地面效應原理在地面和水面航行的船舶,在貼近水面或地面時,船底空氣受到擠壓、流動受阻壓力增大產生附加的升力。地效翼船不是飛機,屬於船舶範疇(根據國際規定,飛行高度不超過海平面150米的利用地面效應的航行器為船舶,高於150米定義為飛機)。早在20世紀50年代,前蘇聯設計局就開始研究地效翼船的軍事應用問題,其研發的KM-1是大型地效應船的始祖,被稱為「裏海怪物」。
  • 蘇聯海軍超級武器—「獵兔狗」級「裏海怪物」
    20世紀80年代蘇聯計劃製造8架來對抗美國海軍戰列艦,但與紅色帝國許多雄心勃勃的項目一樣,它也成了冷戰終結的犧牲品。 地效飛行器在俄羅斯稱為「埃克拉諾普蘭斯(Ekranoplans)」,利用了空氣動力學中的地效應現象,
  • 前蘇聯的「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放到現在還有用麼?
    由於飛行器非常大型,且又在裏海航行,所以綽號是裏海怪物。 「裏海怪物」航程7500千米,能夠以800千米的時速將850名士兵運送到世界各地,而且不會被任何雷達發現。德國聯邦情報局早在1975年已經知道,有一種型號的「裏海怪物」起飛重量500噸。翼展50米,能夠加載約200噸。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攻擊火力強大,裝有6具SS-N-22白蛉超音速反艦飛彈。
  • 永久保存,紅色蘇聯的最後產物,從「裏海怪物」看地效飛行器的前世...
    地效飛行器,大家可能不明就裡,但說起"裏海怪物"你一定聽過。"裏海怪物"曾經讓美國大為震驚,如今它的告別意味著什麼?地效飛行器今後將會面臨怎樣的發展? 當日,這架巨大的地效飛行器被拖船從幹船塢內拖下水,移往它未來的展覽地。這架蘇聯最後的"傳奇"就這樣踏上了屬於它的最後的旅途。 今天我們就從"花尾鴿號"到"裏海怪物"看看地效飛行器的前世今生。
  • 裏海怪物宣告謝幕!紅色蘇聯打造的「上古神器」,為何現在不玩了
    就連大伊萬這幾天看到的相關報導來看,大多數自媒體文章都把這架「花尾鴿」和「裏海怪物」給聯繫在了一起,從中又演繹出許多種種口口相傳、或真或假的傳說。不明真相的美國情報人員稱其為「裏海怪物」很簡單,跟大多數人想像的完全不同,更為大家所記住的「裏海怪物」實際上是「花尾鴿」(也就是這次作為主角出鏡的「903項目原型機」)的「前型」、「半成品」、「試作機」,是當年蘇聯專司地效飛行器研發的阿列克謝耶夫設計局產品線的早期產品。
  • 俄羅斯復活「裏海怪物」,專門用來對付航母,曾是「美軍噩夢」
    「裏海怪物」的稱號是怎麼來的?1967年夏天,美國一個間諜衛星在飛過蘇聯上空時,在裏海拍攝到了一個秘密軍事基地,情報人員被傳輸回來的照片中的神秘物體弄得一頭霧水,他們表示從未見過這種東西,並稱它為「裏海怪物」。
  • 曾經深受追捧的裏海怪物,為何沒能繼續發展,實用性到底如何?
    不過時至今日,雖然很多國家都研究過地效飛行器,但沒有哪一個國家願意花費巨資復刻裏海怪物,儼然一副絕唱的姿態,為何這種武器不能成為主流呢?地效飛行器也被稱為翼地效應機,是一種具有飛機和船雙重特徵的飛行器,在30年代由蘇聯科學家發明,其理論的探索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不過當時的蘇聯連常規飛機玩得都不是很溜,自然無法在這方面花大力氣。
  • 蘇聯「裏海怪物」重出江湖,不過可能也是最後一次
    美國人立刻開始派出間諜前往相關區域搜索相關情報,並將其稱為「裏海怪物」。 寄予厚望 「裏海怪物」製造與1986年當時被蘇聯人寄予厚望,視為遠洋反航母的利器
  • 這國剛剛借給美國2個裡海港口,俄羅斯裏海艦隊啥反應?
    裏海沿岸五國中,當屬俄羅斯海軍裏海艦隊和敢在美國海軍頭上動手動腳的伊朗海軍最高調全球知名度最高,亞塞拜然、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這三國海軍相比之下要遜色很多。不過,哈薩克斯坦最近剛剛批准借給美國2個裡海港口轉運非軍事貨物一事,迅速讓哈薩克斯坦軍隊中最年輕的海軍部隊成為裏海第三大熱門海軍。
  • 蘇聯時期的「裏海怪物」戰鬥力強悍,為何沒能大規模應用?
    作為地效飛行器,裏海怪物雖然存在著眾多的優點,但是一些缺點始終制約著它投入實際生產,開始大規模應用在優點方面,裏海怪物擁有極為強大的搭載能力。它的起飛重量可以達到495噸,可以在裝載大量物資或人員的情況下在機體背部搭載六具超音速反艦飛彈發射器,火力可謂強大至極。
  • 環球欲重啟電影《狼人》 繼續準備「怪物宇宙」
    環球欲重啟電影《狼人》 繼續準備「怪物宇宙」 時間:2014.11.1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離心力 分享到:
  • 前沿科技解讀丨又像飛機又像船的翼地效應飛行器
    文/王軒飛機是人類用來翱翔藍天的工具,然而,你可能不知道,有一種飛機,它不能飛上藍天,只能貼著地面或海面飛行,這就是翼地效應飛行器當飛行器貼近地面或水面飛行時,氣流流過機翼向後下方流動,此時地面或水面藉助氣流對飛行器產生反作用力,當飛行器在距離地面或水面小於等於1/2翼展的高度飛行時,飛行器獲得升力增大,受到的阻力減小,這種效應被稱之為翼地效應。地效飛行器便是利用這一物理現象製造出來的,它可以攜帶1 000噸的物資以超過500千米的時速飛行。
  • 俄軍要復活裏海怪物!當年出現曾震撼北約:最後卻不了了之
    「裏海怪物」是蘇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利用翼地效應設計的地效飛行器,主要用作軍事用途雖然這種具有雙重作用的設備並沒有進行廣泛宣傳,但是俄羅斯國防部不會視若無睹,特別是,俄羅斯海軍造船部門負責人弗拉基米爾·特裡亞比奇尼科夫在一次航展上曾表示,地效飛行器項目將被納入2050年前的造船計劃中。
  • 裏海是「湖」還是「海」?如今終於有了答案
    裏海是世界上接壤最多國家的湖,一共與5個國家接壤,分別是俄羅斯、亞塞拜然、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伊朗。在蘇聯解體之前,裏海周邊只有蘇聯和伊朗兩國,它理所當然地被看作兩國的內湖,被稱為「蘇聯-伊朗海」。兩國分別於1921 年和 1940 年籤訂過兩個關於裏海的條約,確定裏海為兩國共有,劃分了管轄範圍及權利和義務。然而,蘇聯解體後,沿岸兩國變五國,形勢瞬間複雜起來。
  • 俄軍裏海艦隊開始戰備突擊檢查 將演習7天
    資料圖:俄軍裏海艦隊旗艦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俄新網報導,俄羅斯南部軍區新聞處當地時間23日宣布,俄羅斯裏海艦隊開始戰備水平突擊檢查。俄軍方公告稱,裏海艦隊在司令謝爾蓋·阿廖克明斯基海軍中將的領導下,開始突擊檢查艦隊戰備並舉行戰術演習。據悉,演習將持續7天,約10艘掃雷艦、快艇和供給船以及400多名艦隊海員參加演習。按計劃,掃雷艦小組應沿伏爾加-裏海運河取航裏海,航行350多海裡,並在海上靶場完成作戰訓練任務。
  • 裏海艦隊:養在魚缸裡的艦隊
    該護衛艦已編入俄羅斯裏海艦隊服役。  10月7日,26枚巡航飛彈從裏海的四艘俄軍艦上發射,擊中1500公裡外位於敘境內IS目標,俄電視臺反覆播出的這一畫面震撼著西方。  要知道,動用海基巡航飛彈打擊陸上目標、尤其是打擊恐怖分子,通常是美國海軍的拿手好戲。如今,俄海軍也上演相似一幕。成立近300年來幾乎很少有實戰機會的裏海艦隊,一戰成名。
  • 蘇聯解體後,裏海艦隊慘遭分家
    但是奧斯曼帝國拒絕承認俄國佔有裏海地區,後經磋商,兩國於1724年籤訂君士坦丁堡條約,根據條約,土耳其和俄國同意平分波斯北部和西北地區。於是,沙俄便從波斯手中奪取了裏海西岸、南岸的土地。1722年的俄波戰爭是裏海艦隊的首秀,從此,一股新的地緣勢力開始在裏海地區崛起,而馳騁在裏海海面的俄國艦隊,則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區域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