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E3連接酶抑制ERK維持小鼠胚胎幹細胞乾性

2020-11-27 生物谷

2015年6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吳緬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一種E3泛素連接酶在維持小鼠胚胎幹細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胚胎幹細胞來源於囊胚的內細胞群,能夠進行自我更新同時具有多能性,具有分化成所有類型細胞的能力。胚胎幹細胞的強大分化能力廣泛應用在發育過程研究及細胞治療開發等重要用途上。因此,了解胚胎幹細胞多能性調節機制對於開發胚胎幹細胞應用潛能,推動相關研究進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胚胎幹細胞的多能性受到外部因子和內部因子的共同調控,但其中的機制仍未完全得到解答。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E3泛素連接酶March5在維持小鼠胚胎幹細胞多能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他們在小鼠胚胎幹細胞中敲低March5,會導致mESC從未分化的多能性狀態向分化狀態轉變,隨後,他們對其中的機制進行了進一步研究。

 

March5是轉錄因子KLF4的一個靶向基因,其能夠催化Prkar1a發生K63連接的多泛素化,而Prkar1a是PKA的一個負向調節亞基,Prkar1a在發生多泛素化後會激活PKA,從而抑制Raf/MEK/ERK信號途徑。進一步研究發現March5能夠替代一種MEK/ERK抑制劑在無血清培養條件下維持mESC多能幹性。除此之外,March5還能部分替代KLF4在體細胞重編程中發揮的作用。

 

綜上所述,這項研究揭示了KLF4-March5-PKA-ERK信號途徑在維持小鼠胚胎幹細胞乾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對於了解胚胎幹細胞乾性維持機制,開發胚胎幹細胞應用潛能具有重要意義。(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資訊APP

 

 

 

 

Mitochondrial E3 ligase March5 maintains stemness of mouse ES cells via suppression of ERK signalling

 

Hao Gu,Qidong Li,Shan Huang,Weiguang Lu,Fangyuan Cheng,Ping Gao,Chen Wang,Lin Miao,Yide Mei & Mian Wu

 

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 possess pluripotency, which is the capacity of cells to differentiate into all lineages of the mature organism. Increas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pluripotent state of ESCs is regul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factor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however, are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 Here, we show that March5, an E3 ubiquitin ligase, is involved in maintaining mouse-ESC (mESC) pluripotency. Knockdown of March5 in mESCs led to differentiation from naive pluripotency. Mechanistically, as a transcriptional target of Klf4, March5 catalyses K63-linked polyubiquitination of Prkar1a, a negative regulatory subunit of PKA, to activate PKA, thereby inhibiting the Raf/MEK/ERK pathway. Moreover, March5 is able to replace a MEK/ERK inhibitor to maintain mESC pluripotency under serum-free culture conditions. In addition, March5 can partially replace the use of Klf4 for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 Collectively, our study uncovers a role for the Klf4-March5-PKA-ERK pathway in maintaining the stemness properties of mESCs.

相關焦點

  • 蜂王漿的蛋白組分可維持小鼠胚幹細胞多能性|論文
    mp.weixin.qq.com/s/X2fKMxI6BIBc-sPOUhkh7Q 《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Honey bee Royalactin unlocks conserved pluripotency pathway in mammals指出,蜂王漿的蛋白組分Royalactin能夠維持小鼠胚胎幹細胞的多能性
  • Nature Com|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範祖森等人闡明Klf4聚穀氨醯化在調節細胞重編程和多能性維持中的關鍵作用.
    (iPSC)誘導和胚胎幹細胞(胚胎幹細胞)的多能性。揭示了Klf4聚穀氨醯化在調節細胞重編程和多能性維持中起關鍵作用。多能性網絡的時間和空間特異性調節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核心轉錄因子的精確修飾。 穀氨醯化的失調涉及嚴重的生理異常。 然而,穀氨醯化如何調節細胞重編程和多能性網絡仍然難以捉摸。
  • Nature:幹細胞關鍵蛋白Nanog作用新解
    University of Edinburgh生命科學學院,幹細胞研究院,劍橋大學威爾卡姆幹細胞研究信託中心(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Stem Cell Research)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維持胚胎幹細胞多潛能(pluripotency)和促進分化的必要因子:Nanog蛋白實際上也許並沒有這麼重要,這一幹細胞調控因子的作用轉變給幹細胞研究領域提出了新的觀點
  • 科學網—基因調控可讓小鼠單倍體幹細胞不「脫單」
    ,可減少小鼠單倍體胚胎幹細胞在日常培養和分化過程中的二倍化現象。然而,在日常培養或分化路徑中,這一類人造純合子的工具細胞傾向於自發二倍化,進而喪失了單拷貝基因組的優勢。因此,需要依靠費時而複雜的分選方式周期性地富集單倍體細胞,這給單倍體幹細胞在多個領域的應用帶來了很大局限。帥領表示,探究單倍體幹細胞的二倍化機制,從而從根本上有效地維持單倍體幹細胞的單倍性,對於推廣此類遺傳學篩選研究的工具細胞具有深遠意義。
  • 科學網—小鼠孤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系首次建立
    ,首次建立了來自孤雄囊胚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系,而這些細胞保持了一定水平的雄性印記,並進一步驗證這些細胞能夠代替精子在注入卵母細胞後產生健康的小鼠。相關研究成果今天在線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Cell),並被重點推薦。 據介紹,單倍體細胞,如酵母,是遺傳學研究的重要工具。自然狀態下存在的單倍體細胞只有結構和功能均已特化的配子,包括卵子和精子。「然而卵子和精子不能在體外進行培養,因此也不能對其進行基因操作。」李勁松表示,如果能夠在體外建立哺乳動物的單倍體細胞系,將極大促進哺乳動物遺傳學及相關生命科學研究。
  • Nature communication:非經典WNT受體相互作用 抑制腫瘤轉移
    2015年4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 wnt信號包括β catenin依賴性的經典途徑和β catenin非依賴性的非經典途徑,在調節動物發育和維持穩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wnt信號失調會引起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發生
  • 研究揭示ERK激酶調控細胞譜系變化的機制
    Brickman小組發現,動態細胞譜系啟動是由ERK通過直接增強子調節來驅動的。該研究於2019年11月6日在線發表於國際一流學術期刊《自然》。 研究人員發現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ERK)通過直接影響增強子的活性而無需改變轉錄因子的結合,從而可逆地調節胚胎幹細胞(ES細胞)中的轉錄。
  • Cell death& differ:類泛素化E3連接酶調節小鼠造血功能
    E3連接酶RCAD/Ufl1對於調節造血幹細胞功能及小鼠造血發育具有重要調控作用。 Ufm1(ubiquitin-fold modifier1)連接系統是一種新的類泛素修飾系統,與其他的一些類泛素修飾系統具有類似的生化特徵。Ufm1途徑通過特異性的E1(uba5),E2(ufc1),E3三種酶催化介導對靶蛋白對修飾,但關於E3連接酶的研究一直較少。
  • Sci Adv| 神經幹細胞基因組穩定性調控因子Filia
    責編 | 酶美幹細胞是機體發育和組織穩態維持的基礎,基因組穩定是幹細胞乾性維持和再生醫學應用的前提。研究幹細胞如何維持基因組穩定有助於推動幹細胞的安全應用,理解相關發育疾病的致病機理。在前期工作中,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鄭萍課題組在胚胎幹細胞中鑑定了基因組穩定性調控的關鍵多功能因子Filia,揭示了其不同的作用途徑
  • 高紹榮/鞠振宇/樂融融合作研究成果發表於《細胞·幹細胞》,有助於...
    就是讓端粒的長度維持在一個衡定的狀態。樂融融介紹,端粒不萎縮、不老化,可以通過兩種機制來實現:端粒酶依賴機制和不依賴端粒酶的端粒延長機制(Altern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s,即端粒延伸替代機制,縮寫為:ALT)。所謂端粒酶,是在細胞中負責端粒延長的一種酶,猶如建築上常用的修補材料。
  • 人類胚胎幹細胞移植恢復小鼠記憶能力 —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 通訊員孫國根)近日,復旦大學張素春團隊首次將人類胚胎幹細胞成功轉化成特定的神經細胞,並將轉化後的中間細胞注入到小鼠大腦中
  • Cell Stem Cell | 蘇大張文勝組揭示小鼠胚胎幹細胞三胚層分化調控機制
    該研究結果揭示了小鼠胚胎幹細胞ESC分化期間特定BAF和PRC2亞基的不同機製作用。胚胎幹細胞(ESCs)能夠自我更新和分化成身體的所有細胞類型,這是由關鍵因子,包括轉錄因子(TF),多聚複合物,microRNA和組蛋白修飾物調控的。
  • 【學術前沿】高紹榮/鞠振宇/樂融融合作揭示Dcaf11調控小鼠胚胎...
    該研究在小鼠胚胎幹細胞中進行了ALT相關因子的篩選,發現了Dcaf11在小鼠早期胚胎和胚胎幹細胞ALT介導的端粒延伸和維持中發揮重要作用。Dcaf11缺失會導致小鼠端粒縮短,進而引發Dcaf11敲除小鼠骨髓造血幹細胞功能異常及應激狀態下的損傷修復能力顯著下降。隨後,研究人員研究了Dcaf11的互作蛋白,發現Dcaf11可促進Kap1的泛素化降解,進而激活ALT相關基因Zscan4的表達。
  • Nature communication:亦正亦邪的狠角色——Sox2
    2015年4月7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最新發現,他們發現在幹細胞轉錄因子Sox2依賴性的癌症幹細胞中,Sox2能夠通過拮抗
  • lncRNAs不同的加工方式或會促進其在幹細胞中的...
    2020年4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長鏈非編碼RNAs(lncRNAs)長度超過200個核苷酸,其缺乏蛋白質編碼潛能,在真核細胞基因中會廣泛轉錄,目前有研究表明,lncRNAs在多種細胞和生物學進程的基因表達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 Nature:揭示在胚胎中,造血幹細胞為何不產生淋巴細胞?
    2018年1月23日/生物谷BIOON/---造血幹細胞(HSC)一直被認為是所有血細胞的祖先。在我們出生後,這些多能性幹細胞產生了我們的所有血細胞譜系:淋巴系細胞(lymphoid cell)、髓系細胞(myeloid)和紅系細胞(erythroid cell)。
  • 轉錄因子Oct4與Erk/MAPK信號通路在胚胎幹細胞分化中的調控機制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幹細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金穎課題組的研究論文Stk40 links the pluripotency factor Oct4 to the Erk/MAPK pathway and controls extraembryonic endoderm
  • 科學家將人類幹細胞注入小鼠胚胎中 培養出含4%人類細胞的胚胎
    據外媒BGR報導,科學家將兩種不同動物物種的基因構建模塊混合在一起,聽起來像是一部科幻電影的開端,但這正是一個研究小組剛剛通過將人類幹細胞注入小鼠胚胎所做的事情。僅僅兩個多星期後,該團隊就獲得了更成熟的小鼠胚胎,其中含有高達4%的人類細胞。
  • Nature:DNA聚合酶θ抑制同源重組,促進腫瘤發生
    2015年2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著名國際期刊nature
  • Nature 中文摘要 30 July 2015
    幹細胞整合多種來源的信息。幹細胞龕提供維持幹細胞乾性的信號;而分化的子代細胞則發出反饋信號,調節幹細胞增殖和分化。近期報導發現幹細胞可通過自分泌機制自我調節。1978年,Schofield 首次提出了「幹細胞龕」存在的概念,以此定義維持造血幹細胞所必需的局部環境。自此之後,湧現了大量關注於定義幹細胞龕的工作。直至目前,人們對祖細胞和分化細胞的數量及比例的維持機制仍知之甚少。在呼吸道上皮,基底細胞作為幹細胞/祖細胞發揮功能,其既有自我更新能力又能產生分化的分泌細胞和纖毛細胞。分泌細胞也作為短暫擴充細胞,最終分化成為有絲分裂期後的纖毛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