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實現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遠程創造和消除磁場

2020-11-29 騰訊網

據悉,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一種從遠處創造和消除磁場的方法。

這種方法包括讓電流通過一種特殊的導線排列,以產生一個看起來像是來自另一個來源的磁場。實際上,這種「錯覺」具有真正神奇的應用價值:想像一下,一種抗癌藥物可以通過磁性納米顆粒製成的膠囊直接輸送到人體深處的腫瘤中。要想直接在腫瘤中放置磁鐵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你能在體外產生一個磁場,使磁場正好集中在腫瘤上,你就可以在不進行侵入性操作的情況下給藥、治療。

磁場的強度會隨著距磁體的距離而減小,於1842年被證明的恩紹定理(Earnshaw's theorem)說,不可能在空曠的空間中產生一個最大磁場強度的點。

領導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告訴我們:「如果你無法在空曠的空間中獲得最大的磁場,就意味著你無法遠程創建磁場,而無需在目標位置放置實際的(磁場)源。」

讓假設成真

然而,科學家們認為他們或許能夠繞過這個問題。他們的靈感來自光學領域的工作,這種工作使用被稱為「超材料」(設計成具有任何自然材料所沒有的特性)的工程材料,以繞過由光的波長設置的解析度限制。同樣,他們認為,假想的磁性材料也可能會使磁場世界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成為可能。

研究人員設想了一種磁導率為負1的材料。一種材料的磁導率表示該材料暴露於磁場時增加或減少了多少磁場。在磁導率為負1的材料中,材料內部產生的磁性的方向與初始磁場的方向相反。

當然,一種依賴於不存在的材料來感應磁場的新方法不會特別有用。但是,即使這種具有負磁導率的假想材料並不存在,物理學家也可以從流經特定導線排列的電流中創造出一種臨時的「材料」。這是因為電流感應磁性,反之亦然,這是麥克斯韋電磁學方程的結果。

科學家表示:「最終,我們沒有使用任何材料,我們使用了一種可以被視為一種活性超材料的精確的電流排列方式。」

為了從遠處創建磁場,科學家團隊創建了一個空心圓柱體,它由大約20根導線圍繞著一根長的內部導線組成。當電流通過這些導線時,就會產生一個磁場,看起來就像內部的長導線實際上是在設備外部一樣。這就相當於一個雙簧表演者發出模仿電磁波的聲音,而場源實際上並不在設備外部,但場源本身與設備外部產生的場沒有什麼區別。

科學家表示:「我們製造了一種這種源在遠處的錯覺。」

生物醫學應用

對於這種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效果如何,仍然存在疑問。該系統的一個奇特之處在於,,在金屬絲筒和遠距離磁場之間有一個很強的磁場區域。科學家說,這個區域可能會干擾到研究中的某些應用,是否會產生問題,可能取決於你試圖在這一領域做什麼。

除了藥物輸送之外,可能的應用還包括抵消來自遠處的磁場,這項技術可能在量子計算中有用,以減少來自可能干擾測量的外部磁場的「噪音」。另一個用途可能是改進經顱磁刺激,它使用磁鐵刺激大腦中的神經元來治療抑鬱症。能夠遠距離控制磁場可以提高經顱磁刺激的針對性,這樣醫生就可以更好地專注於人腦的特定區域。

研究人員下一步希望能建立一種能在遠處產生三維磁場的導線結構。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家把不可能變為可能:遠程製造和取消磁場
    在腫瘤部位放置一塊磁鐵來引導納米顆粒的前進路線,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如果可以在人體外,以腫瘤為中心創造一個磁場,那麼我們就可以跳過侵入性過程直接給藥。首先,磁場的強度隨著與磁體的距離增加而減弱。其次,1842年證明的恩紹定理認為,在空無一物的空間裡不可能產生最大磁場強度。
  • 繞開178年的理論限制,在不可能的區域創造磁場
    例如,醫生在看磁共振成像時,必須對背景磁場進行處理;再比如對於需要進行精密測試的實驗人員來說,他們不得不建造複雜的屏蔽,來阻隔一些由簡單事物所產生的(比如牆壁內的電線)會干擾測量結果的磁場。如此一來,能夠遠距離地對磁場進行控制、限制或者塑造,就非常有用了。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應對這一挑戰,然而卻始終難以實現。
  • 繞開178年的理論限制,在不可能的區域創造磁場
    當電流流過這所有的21根導線時,就會在這些導線的周圍區域出現一個複雜的磁場,其形狀隨著單個電流的強度和方向變化。,就能創造出一個仿佛由一個並不存在的虛擬導線所產生的磁場,這根虛擬導線不是貫穿圓柱體的中心,而是在圓柱體外2釐米處。
  • 物理學家:繞過了一個多世紀的磁場理論
    178年前,即1842年,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塞繆爾·恩肖(Samuel Earnshaw)證明,僅通過電荷的靜電相互作用無法將點電荷的集合保持在穩定的固定平衡狀態,這稱之為恩肖定理(Earnshaw's theorem),這一定理限制了塑造磁場的能力,簡單地來講,如下面動畫所示,這個定理表明一個永磁體不可能穩定地懸浮著
  • 繞開178年的理論限制 在不可能的區域創造磁場
    例如,醫生在看磁共振成像時,必須對背景磁場進行處理;再比如對於需要進行精密測試的實驗人員來說,他們不得不建造複雜的屏蔽,來阻隔一些由簡單事物所產生的(比如牆壁內的電線)會干擾測量結果的磁場。如此一來,能夠遠距離地對磁場進行控制、限制或者塑造,就非常有用了。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應對這一挑戰,然而卻始終難以實現。
  • 繞開「恩紹定理」,磁場也可遠程控制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8日報導,英國和西班牙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雜誌撰文指出,他們找到一種方法,規避了一個有178年歷史的理論,有效消除了遠處會使實驗讀數混亂的磁場,這是科學家們首次以一種有實際用處的方法做到這一點,有望促進量子技術和生物醫學等領域的發展
  • 3D列印超材料用磁場遠程控制 消除聲波和振動
    這一最新的突破是獨特的,因為可以遠程使用磁場來打開或關閉超材料的聲學特性。 該項目由USC Viterbi助理教授王啟明博士領導,由於其獨特的晶格結構,該團隊使用3D列印技術創建了能夠阻擋聲波和機械振動的特殊超材料。而且,結構中鐵顆粒的存在意味著可以使用磁場使其變形,然後改變其性質。通過這種方式,3D列印的超材料可以從主動狀態遠程切換到被動狀態。
  • 遠程「操縱」磁場
    這一切得以實現要歸功於1968年,一名叫Veselago的俄羅斯物理學家,他曾理論設想,一種材料如果介電常數和磁導率這兩個電磁參數都為負值,那麼將會出現很多匪夷所思的物理現象,比如,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將會出現在法線的同側。由於自然界的材料磁導率都為正數,因此他的設想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正是這樣一個不可能的「負磁導率」,規避了「磁場不能出現在自由空間」。
  • 物理學家遠程創造出第五種物質狀態
    蘇塞克斯大學量子系統與器件實驗室的Amruta Gadge博士在距離實驗室兩英裡遠的家裡遠程成功地創造了一個玻色-愛因斯坦凝結體(Bose-Einstein Condensate,簡稱BEC)。據了解,這是第一次在沒有BEC的實驗室中遠程創建BEC。研究團隊認為,這項成果可以為在太空等難以接近的環境中操作量子技術提供藍本。
  • 用磁場和光遠程控制軟機器人
    受LED光和磁場作用,形狀記憶「抓斗」可以實現抓取、傳遞和放下等動作。sciencedaily網站報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和依隆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以遠程控制軟機器人運動的技術。該技術可以將軟機器人鎖定在預定位置,然後在光和磁場的作用下重新配置成新的形狀。相關成果刊登於《科學進展》雜誌。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論文作者Joe Tracy說:「軟機器人的可重構性讓我們倍感興奮。通過改變材料的性能,我們可以遠程控制軟機器人的運動——我們可以讓它保持既定形狀、產生形狀變化然後復原。這些變化都是可以重複的。
  • 疫情隔離,物理學家用量子技術遠程製造出第五種物質狀態
    在疫情隔離期間,Gadge博士只能在離實驗室約三公裡外的自家起居室裡工作,但她還是用電腦控制雷射和無線電波,創造出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劍橋大學量子系的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第一次有人通過遠程操作,在之前從未製造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實驗室裡製造出了這種物質狀態。
  • 物理學家繞開「恩紹定理」限制,加速量子技術的發展
    薩塞克斯大學的一個由兩位物理學家組成的科學家小組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繞開已有178年歷史的理論,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有效地消除遠處的磁場。他們是第一個能夠以切實可行的方式做到這一點的人。限制了塑造磁場的能力。研究小組能夠計算出一種創新的方法來繞開該理論,以有效消除其他可能使實驗讀數混亂的磁場。
  • 利用磁場遠程操控軟性機器人,這項黑科技將協助藥物輸送到體內
    最近, 北卡羅萊納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就設定了這樣的一個空間環境,他們可以在其中利用磁場來控制仿生機器人。該團隊在本周早些時候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著重提到了使用磁場來控制小型軟性機器人預設運動的具體方式,並指出這項技術很可能被應用於包括各類生物醫學應用在內的不同領域,比如可以遠程控制嵌入式泵將藥物輸送到人體中。
  • 創造新紀錄!物理學家實現 15 萬億個熱原子的量子糾纏
    北京時間 7 月 13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近期的一項研究中,物理學家創造了一項新的記錄,他們將 15 萬億個原子組成的 「熱雲」通過量子糾纏的方式關聯起來。該發現或許將成為一項重大突破,幫助科學家製造更精確的傳感器,用於探測引力波或可能遍布宇宙的神秘暗物質。
  • 此人完成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創造了奇蹟,毛主席親自給他提升軍銜
    在他的戎馬生涯中最光輝的一件事就是他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時正值日本剛剛投降,抗日戰爭勝利結束,按道理國共應該一起研究和平建國的大計,但是蔣介石卻放棄了和平建國,選擇了武力奪權。不過奇蹟真的發生了,皮定均不僅帶著自己的數萬大軍活了下來,而且還順利的和華中軍區會師。當有人問起他是如何完成這個任務的時候他說道自己利用遊擊戰術和敵人差不多作戰二十多次,邊打仗邊行軍。
  • 超越物理定律:「憑空」出現的磁場
    因為磁感線都是從磁體中延伸出來,彌散在空間裡,所以磁體內部磁場最強。Istituto Italiano Di Tecnologia義大利生物分子納米技術中心負責這項新研究的物理學家羅莎·馬赫·巴特勒(Rosa Mach-Batlle)表示:「如果無法在空曠的空間中獲得最大的磁場,則意味著無法遠程創建可用磁場,必須在目標位置放置實際的(磁場)源。」 。
  • 利用磁場可遠程控制化學反應—新聞—科學網
  • 物理學家們發現,可以創造出人造磁單極子
    來自科隆,慕尼黑和德勒斯登的一組研究人員設法創造了人造磁單極子,為此,科學家們合併了微小的磁旋風,即所謂的skyrmions,在合併時,物理學家能夠創造一個單極子,其特徵與保羅狄拉克在1931年假定的基本粒子相似,除了基礎研究,單極子也可能具有應用潛力,目前,世界上許多團體正在研究磁旋風是否可用於計算機部件生產的問題
  • 人類首次遠程製作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物質
    在疫情隔離期間,Gadge博士只能在離實驗室約三公裡外的自家起居室裡工作,但她還是用電腦控制雷射和無線電波,創造出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劍橋大學量子系的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第一次有人通過遠程操作,在之前從未製造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實驗室裡製造出了這種物質狀態。這一成就或許能為使用計算機遠程操作量子技術提供啟發,比如在太空或水下等難以接近的環境中。
  • 融合力量突破:消除環形託卡馬克中破壞性熱爆的新方法
    這種局限性與試圖避免不穩定的科學家所面臨的困境相似,這些不穩定因素限制了甜甜圈狀託卡馬克設備中清潔,安全和豐富聚變能的產生。美國能源部(DOE)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PPPL)和通用原子(GA)的研究人員現已發表了關於這種託卡馬克限制以及如何克服的突破性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