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根式解的形式來表示sinx=0這個方程

2021-01-09 電子通信和數學

對於sinX的泰勒展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也沒有重複敘述的意義,本篇我們重點敘述解析sinX=0這個方程的根式解,以及如何用根式來表示sinX=0這個方程

sinx的圖形如下所示,每個0點都是sinx=0方程的解

根據最基本的代數方程:一個周期內三個0點就是:π,-π,0 所以在一個周期內sinx用根式表示就是

但你會發現,仍然不能準確的和sinx的實際曲線擬合,所以必定有一個係數C,來調整這種缺陷,

那麼如何求這個係數C呢?這才是重點,留給讀者自己,如下C=1/π^2

代入上述的式子就是:所以sinx=0在第一個周期內的根式表達式就是

同理,我們根據上述原理可以求出sinx=0第二個周期內的根式表達式:

繼續上述的原理:最終得到sinX=0的所有根式表達式

sinX=0的根式表達式和泰勒級數下的sinX是等價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寫出cosX=0的根式表達式

相關焦點

  • 歐拉是如何用根式解的形式表示方程sinx=0的
    這是一個含有立方的多項式,如果它在-1,0,1三個點的位置等於0那麼這個立方多項式就可以寫成如下形式:每個0點位置都有一個乘積因式通過在垂直方向非零常量進行縮放,可以輕鬆解決問題如果您知道一個有n個0點的n次方程,該又該如何確定呢?
  • 跨越1000餘年的一元代數方程求解,2、3、4次均存在根式解
    接下來的介紹的是一元二次、三次、四次方程的代數解,然而這三類方程的求解問題,卻跨越了1000多年,然而對於五次及更高次代數方程的求解,我們放棄了根式解的尋找一元二次方程古希臘時期,對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問題,主要是從幾何的角度考慮。
  • 用二階導數的原理分析一元三次方程的根式解
    如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圖形,即拋物線我們學過了導數,就知道了極大值極小值的求法,由此可分析拋物線上極小值就是對原方程求一次導數其結果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一項,對應圖中綠色點的部分我們由此分析一元三次方程,對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是非常困難的,但現在我們僅從導數的觀點出發
  • 一元四次方程的根式解
    文章投稿請發許康華老師郵箱:xkh3121@sina.com;1090841758@qq.com許康華老師聯繫方式:微信(xkh3121);QQ(1090841758)一元四次方程的根式解上海黃之 關於代數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歷史, 本文就不多說了, 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應該屬於費拉裡的
  • N次方程求根公式歷史
    x^3+mx+n=0的解。看起來,這個方程似乎不具有一般解的意義,因為少了x的二次方項。但實際上,任何形式的三次方程都可以化為這種形式,也就是說,費羅的求解具有一般性。接下來,大家要考慮四次,五次,和更高次方程的根式解。其中,五次方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人能得到解的形式。於是,有人開始考慮是否五次方程沒有根式解。。。
  • 如何求二階微分方程y的二階導+2y的一階導+y=7sinx的通解
    解:該微分方程的特徵方程為:r^2+2r+1=0,(r+1)^2=0,r1,2=-1,微分方程的特徵根相等。則其對應的y" +2y'+y=0的通解y*為:y*=(C1+C2x)e^(-x).由於P(x)=7sinx,則該二階常係數非齊次線性微分方程通解形式可設特解y1=asinx+bcosx,則:y1'=acosx-bsinx,y1"=-asinx-bcosx,代入得:y1"+2y1'+y1
  • 如何用泰勒級數來解微分方程
    泰勒公式已經很熟悉了,它說明了可用一個無窮級數來趨近一個函數。如下是e^x的泰勒級數形式,兩項的情況下三項情況下趨近原始函數的圖形隨著項數的增加,越來越接近原始函數上述本質上實在趨近一個確定的函數,但同樣可以延伸到,函數是一個有限多項式的情況,如下是一個簡單的非齊次方程。
  • 多元方程的解如何表示?
    說到方程,最簡單的莫過於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個等式,又沒有複雜運算,只靠基本線性運算就可以算出答案。一元一次方程的名字中包含元和次,元是指未知數的個數,而次是指未知數最高有幾次冪。既然有一元一次方程,就當然有多元一次方程,一元多次方程和多元多次方程。多元多次方程對應的函數其實是冪函數,並未涉及到其他複雜運算,更普遍的形式是多元方程,方程裡面包含各種運算(指數運算,對數運算,三角函數、反三角函數,甚至微分和積分運算等等)多元方程的解很可能有無數個解,其實多元方程的解只是對應多元函數的自變量值。
  • 這個無解的方程,拉開了現代數學的帷幕
    四次方程的求解則比人們預想的要快得多,費拉裡十分機智地學會了師傅卡爾達諾的三次方程根式解法,巧用降階法獲得四次方程的根式解法。對此,數學家們野心膨脹,開始相信所有的一元多次方程都能找到相應的求解公式。然而,就當所有人都認為五次方程的解法會接踵而至時,之後的兩百多年間卻只有寂靜。最先為五次方程求解提供新思路的是數學界的「獨眼巨人」歐拉,他把任何一個全係數的五次方程轉化為 的形式。
  • 形象直觀的解釋sinx無窮級數的幾何圖形
    前面我們講述了歐拉運用巧妙的數學技巧得到了三角函數sinx根式解的表達式,體現了深刻而完美的數學原理,這個公式是非常有意義的sinx是有無窮多個線性因式的乘積組成,這些乘積會隨著因式的增多,越來越接近正弦波第一個因式是X,在X很小時,sinX=X,所以首項X的圖形就是
  • 高中數學,f(x)=sinx+sinπx周期函數?方法很重要,固定模板秒解
    因為對於任何的正弦三角函數y=sinx都是可以變成y=sin(x+2π)的,而無論x取何時的時候,都可以將其看成一個銳角的形式,根據三角函數恆等變形都是可以加上或者減去2π或者2π的整數倍的單位的,即y=sinπx=sin(πx+2π)。
  • 就算你是拉格朗日,你也解不開五次方程的曠世難題
    人們把之前所有的探索方式都在五次方程解法上用了個遍,無一例外都失敗了。但是卻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失敗,也沒有人敢下結論到底有沒有五次方程的根式解法。拉格朗日曾經花了10年時間來研究這個問題。現在,我們不關心這些,我們來注重考慮不含二次項的三次方程根式解法是如何進行的。對於方程x^3+mx+n=0,我們需要最為關鍵的一次變換才能讓工作進行下去。
  • 網友問:一元多次方程有通解嗎?
    一般形式的一元多次方程,只有一、二、三、四次方程有通解,高於五次(包括五次)的方程沒有通用的根式解。>二、一元三次方程一般形式為ax^3+bx^2+cx+d=0一元三次方程一般形式的通解相當複雜,我們一般先化為缺項的三次方程:x^3+px+q=0;然後利用卡爾丹公式:因為三次方程必定「至少有一解」,以上的卡爾丹公式給出的就是該解
  • Facebook這個神經網絡用自然語言表示數學式,秒解微分方程!
    例如,表達式是x乘以x乘以x的簡寫形式。要讓神經網絡 「掌握」 這種邏輯非常困難。如果它們不明白簡寫代表什麼,那麼就幾乎學不會如何使用簡寫。實際上,人類也有類似的問題,但解決辦法通常是從小就開始灌輸。從本質上來講,微分和積分的運算過程仍涉及到模式識別,儘管被數學簡寫所遮蔽。
  • 中考總複習,實數、數與式、方程(組)、不等式(組)考點總結
    (5)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數,也可以表示單項式或多項式。(6)(7)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除以這個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單項式除以多項式是不能這麼計算的。考點三、因式分解 (8-12分)1、因式分解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
  • 這個無解的方程,拉開了現代數學的帷幕(9k字)
    然而,就當所有人都認為五次方程的解法會接踵而至時,之後的兩百多年間卻只有寂靜。最先為五次方程求解提供新思路的是數學界的「獨眼巨人」歐拉,他把任何一個全係數的五次方程轉化為 ax5+bx+c=0 (a≠0) 的形式。歐拉自認為可以找出五次方程的通解公式,最終卻一無所獲。與此同時,數學天才拉格朗日也在廢寢忘食地尋找五次方程的通解公式。借鑑費拉裡將四次方程降階為三次方程的歷史經驗,他如法炮製。
  • 無限風光在險峰 ——讀《代數方程的根式解及伽羅瓦理論(第2版)》
    網上有對伽羅瓦理論的評價:「系統地發展了用群論取代計算的奇思妙想,創造了美妙至極的伽羅瓦理論……它不僅輕鬆地解決了五次以上方程式沒有根式解的曠古難題,還同時解決了尺規三等分角,倍方問題等千年難題。」【2】這種四兩撥千斤的巧妙是如何得到的?讓人忍不住一探究竟。但是國內介紹和伽羅瓦理論的資料非常的少見,即使有,也深深的隱藏在高等代數的專業書籍中,常人難窺一二。
  • 數學技巧||一元三次方程求解,含分數解!
    這幾天工作之餘,又想到了一種處理方法去求解一元三次方程的根是分數解如何去求解(更高次也適合)的方法。【十字交叉法】數學技巧||雙十字法巧解一元三次方程【湊根法】數學技巧||一元三次方程無一次項如何解【平方差】!
  • 高中數學方法指導:如何快速檢查驗證解題結果的正確性
    >△=(3-k)^2- 4k(6-2h)>0於是k >3,h<1/3檢驗實際上,題解的關鍵是將三角方程ksin^2 x+(3-k)sin x+6-2k=0有兩個不等根的問題轉化為代數方程 kt+(3-k)t+6-2k=0有兩個不等根的問題.
  • 如何用計算器解方程(牛頓法)| 內附下載
    【例1】解Asv/s系列公式 在解公式中帶Asv/S一類題目時,無需把公式變形成如圖所示那樣的形式,按照規範中正常的書寫形式寫出公式即可解出。在這裡我們把Asv/S想像成一個未知數x【例2】解一元二次系列公式,無需化簡成最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