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次方程求根公式歷史

2021-01-09 物理Note

ax+b=0

ax^2+bx+c=0

ax^3+bx^2+cx+d=0

……

三次方程求根

- Italy 費羅,France 伽羅瓦-

古希臘人已經有了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16世紀,義大利數學家費羅,給出了三次方程

x^3+mx+n=0

的解。

看起來,這個方程似乎不具有一般解的意義,因為少了x的二次方項。但實際上,任何形式的三次方程都可以化為這種形式,也就是說,費羅的求解具有一般性。

接下來,大家要考慮四次,五次,和更高次方程的根式解。

其中,五次方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人能得到解的形式。於是,有人開始考慮是否五次方程沒有根式解。。。

挪威的阿貝爾,17歲寫了論文,給出了五次方程的求解。但後來他發現這個結果是錯誤的。於是在21歲,再次寫論文,證明了五次方程不存在根式解,這次他對了,而且最早用到了群論的基本思想。

同樣有此成就的是法國的伽羅瓦,他用群論的思想,不僅證明了五次方程沒有根式解,還給出了高次方程中哪些具有根式解,哪些沒有。21歲與人決鬥時,身中三槍而亡。

他們的基本思想是:一般性的一元多項式方程有沒有根式解,等價於,這個多項式對應的對稱群Sn是否為可解群,n=1,2,3,4時是可解群,n大於等於5時是不可解群。即5階以上對稱群是不可解群。

補充說明:

沒有根式解不是說沒有解。比如x^5-2=0, x就是2開5次方;比如,x^5-x+1=0,plot一下可以得到:

可以看到,這個方程有一個實數解,四個複數解。

根式解的意思是:它在複數域內的所有根都可通過上述係數域內的開有限次方以及加減乘除這五種運算的有限次運算表示出來。

參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441009《理工男有話說》

相關焦點

  • 著名的三次方程求根公式
    歷史上有個文藝復興時期,一元三次方程解法就在那時候誕生的,當時學術界喜歡浪漫,掌握真正解法後並不發表而是互相競賽,比試下誰求解更厲害。義大利一位數學家塔塔利亞,在一次挑戰中完勝,其內容就是關於三次方程求解的問題,從此名聲大噪,他將成為歷史上掌握三次方程求根方法第一人,但當時卻沒發表他的解法,而是繼續挑戰,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 三次方程求根公式
    del Ferro首先發現了一類三次方程的解法,但沒有公開 Fontana(江湖人稱Tartaglia)重新發現了三次方程的解法, 並分享給了Cardano, 但警告他一定人保守這個秘密 後來Cardano發現了del Ferro原來已經知道三次方程的解法了, 覺得這個不再是秘密, 於是在他的書Ars Magna中公開了這個解法 Cardano的學生Ferrari更是在這個基礎上找到了4
  • 【數學發現】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我們現在所學的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在一千多年漫長的歷史中,曾經隨著數的範圍的擴大、概念的建立和嚴密而不斷地演變和完善。一元二次方程的出現,有很久的歷史。最早的記錄是在公元前兩千年左右的巴比倫泥版書中,其中有相當於解二次方程x2-5x+6=0的問題,並指出方程的兩個根都是正整數。這大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完全二次方程的實例之一。
  •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很多同學記不住,其實只要你認真仔細的推導幾遍
  • 【作者分享】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作者分享:文章簡介:本文立足於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養,詳細展示了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探究過程,特別關注了本課重難點的突破策略。本課的重難點是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為了讓學生經歷公式探究的過程,理解公式的本質,我設計了「提出問題—探究公式—抽象公式」三個環節。首先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找到知識的生長點,體會學習公式法的必要性。接著以問題串的形式,讓學生通過獨立探究、互動釋疑,引發學生深層次思考,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過程中分類討論的必要性,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思路。
  • 一元二次方程極簡新解法!告別「醜陋」的求根公式~
    ——孩子老是記不住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怎麼辦?——多半是太懶了,打一頓就好了。二次方程可謂是人類在數學探索的偉大成就之一,它最早是在公元前2000年到1600年,被古巴比倫人提出用於解決賦稅問題。在4000多年後的今天,二次方程被用來解決更多樣更複雜的數學應用問題,數以百萬計的人(尤其是學生)都努力把二次方程公式銘刻在他們的腦海中。而近日,美國奧數總教頭、卡耐基梅隆數學大學教授羅博深(Po-Shen Loh)公開表示,剛剛發現了一種最新的「極簡」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推導。
  •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Vita君的數學隨筆
    上一篇中提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那麼這個求根公式是怎樣推導的呢?其實很簡單哦。大家好,我是 Vita 檸檬茶,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展開後就是: 鋪墊2:配方法 配方法就是:在左右兩邊添一個常數項,使得左邊能夠湊成完全平方公式的形式注意: 執行第 2 步之前,為了方便,應該先把二次項的係數變為平方數
  • 數學經典:詳解卡爾達諾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原理
    卡爾達諾(1501年9月24日 ~1576年9月21日)是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最著名的成就是推導出了三次代數方程的解法,即卡爾達諾公式我們在處理3次方時,發現了一些很讓人期待的東西,這兩個中間項有公因式3uv如果我們提出來,就得到這個東西
  • 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的歷史
    古代中國、希臘和印度等地的數學家,都曾努力研究過一元三次方程,但是他們所發明的幾種解法,都僅僅能夠解決特殊形式的三次方程,對一般形式的三次方程就不適用了。  在十六世紀的歐洲,隨著數學的發展,一元三次方程也有了固定的求解方法。在很多數學文獻上,把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稱為「卡爾丹諾公式」,這顯然是為了紀念世界上第一位發表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義大利數學家卡爾丹諾。
  • 一元二次方程的「極簡」解法比求根公式更簡單?
    幾天前,曉方發了一個連結給我,好像是比較權威的機構,聲稱有人可能發現了一元二次方程更簡單的「極簡」解法,比求根公式更簡單。 所以二次方程的解就是,
  • 美國人發明了「新」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但是鑑於之前著名數學家特侖蘇陶在矩陣的特徵根問題上的翻車,實在讓我心有餘悸,要知道特徵根的概念好歹算是現代數學的範疇,而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被發現了,這可是更基本的玩意兒,會不會又是一場烏龍?
  • 跨越1000餘年的一元代數方程求解,2、3、4次均存在根式解
    一元四次代數方程卡爾達諾的助手費拉裡利用配方的方法,將四次方程的求解問題轉化為三次和二次方程的求解問題,從而得到了一元四次代數方程的求根公式。接下來介紹一下,一元四次代數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過程。求解三次方程(9)解得y後,代入方程(8)後,兩邊開方可以得到兩個一元二次方程。解這兩個二次方程,得到原四次方程的四個根。一元五次及更高次代數方程自從一元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問世之後的三個世紀裡,數學家們都在尋找五次或更高次的方程的求根公式上。
  • 中考第一課堂,一元二次方程中的求根公式(中考必考題)
    一元二次方程 ,在中高考中是必考的題型,而且佔據大部分的分數。可以說是中考、高考的重點。甚至會在後面演變成更高次的方程的求解問題,但是不管幾次的方程,最終都要通過換元等方式,演變成一元二次方程來求解,所以無論是中考,或者是高考,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是必須掌握的方程求解方式。
  • 一元二次方程有求根公式後原過程被忽視了,其實配方法很有智慧
    大家都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用配完全平方的方法(即配方法)推導而得,那麼說明「配方法」很有價值。當有了結果後大家都隨手用之,往往都忘了當初的過程,其實用「配方法」解決相關的代數問題還是有一定的智慧和技巧的,看看以下三個例題:《例1》為根式方程,常規的辦法用換元,但覺得有點呆板,體現不出智慧價值。我們巧妙地運用配完全平方辦法技巧性就顯示出來了,一次配方後進行再次配方,最後的「代入」也很靈活。
  • 一元四次方程的根式解
    文章投稿請發許康華老師郵箱:xkh3121@sina.com;1090841758@qq.com許康華老師聯繫方式:微信(xkh3121);QQ(1090841758)一元四次方程的根式解上海黃之 關於代數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歷史, 本文就不多說了, 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應該屬於費拉裡的
  • 探究二次方程求解幾何模型,原來是那樣的美
    一部代數史就是研究方程、討論方程的歷史。一元二次方程有求根公式,一般的一元三次方程、一元四次方程等高次方程是否也有類似的求根公式?1535年,義大利數學家塔塔利亞最早給出了三次方程的一般解法,不久費立裡又解決了四次方程,解法發表在《大術》中。
  • 求解二次方程的新方法
    從中學的數學課堂上,我們知道尋找二次方程的根方法無外乎因式分解,或者配方法,再或者跳去求解過程,直接代入求根公式中。從某種意義上說,以上說的這些方法算不上不同方法,因為求根公式本就是通過配方法而推導得來的。對求解任意二次方程的探索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時期。4000多年來,許多數學領域的知名人物都在這個現在看來十分簡單的問題上留下了自己的記錄。
  • 初中數學公式:韋達定理公式
    韋達定理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a不為0)中   設兩個根為x和y   則x+y=-b/a   xy=c/a   韋達定理在更高次方程中也是可以使用的。一般的,對一個n次方程∑AiX^i=0   它的根記作X1,X2…,Xn   我們有   ∑Xi=(-1)^1*A(n-1)/A(n)   ∑XiXj=(-1)^2*A(n-2)/A(n)   …   ∏Xi=(-1)^n*A(0)/A(n)   其中∑是求和,∏是求積。
  • 一元四次方程怎麼搞定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眾所周知,一元三次方程與一元四次方程求根公式了解的人就不多了,更何況能記住的人。中科大今年自主招生題了就有一道解析幾何最後需要解的是一元四次方程,那我們就來推導一下一元四次方程應該怎麼求解。首先,關於具有一般形式的一元三次方程:
  • 二次方程的另一種解法(因式分解法)
    二次方程的另一種解法(因式分解法)除了求根公式外,二次方程還有一種解題方法,也就是因式分解法。比如下面這個二次方程。x 2 -5x+6=0這個式子的左邊可以進行因式分解,使用在第2章學到的公式。該二次方程的左邊是x2、-5x、6之和,由於信息量太少,所以無法判斷x得值。但是,通過因式分解將原來的方程變形成(x-2)和(x-3)的積,信息量增多了,就能求出答案了。x 2 -5x+6=0順便說一句,這裡也可以使用求根公式,所以該二次方程也可以這樣解。如果能進行因式分解,分解後的計算確實更加簡單、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