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的歷史

2021-01-14 271初中數學網


 
  人類很早就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但是對一元三次方程的研究,則是進展緩慢。古代中國、希臘和印度等地的數學家,都曾努力研究過一元三次方程,但是他們所發明的幾種解法,都僅僅能夠解決特殊形式的三次方程,對一般形式的三次方程就不適用了。

  在十六世紀的歐洲,隨著數學的發展,一元三次方程也有了固定的求解方法。在很多數學文獻上,把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稱為「卡爾丹諾公式」,這顯然是為了紀念世界上第一位發表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義大利數學家卡爾丹諾。那麼,一元三次方程的通式解,是不是卡爾丹諾首先發現的呢?歷史事實並不是這樣。

  數學史上最早發現一元三次方程通式解的人,是十六世紀義大利的另一位數學家尼柯洛馮塔納(NiccoloFontana)。馮塔納出身貧寒,少年喪父,家中也沒有條件供他念書,但是他通過艱苦的努力,終於自學成才,成為十六世紀義大利最有成就的學者之一。由於馮塔納患有「口吃」症,所以當時的人們暱稱他為「塔爾塔裡亞」(Tartaglia),也就是義大利語中「結巴」的意思。後來的很多數學書中,都直接用「塔爾塔裡亞」來稱呼馮塔納。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馮塔納利用十分巧妙的方法,找到了一元三次方程一般形式的求根方法。這個成就,使他在幾次公開的數學較量中大獲全勝,從此名揚歐洲。但是馮塔納不願意將他的這個重要發現公之於世。

  當時的另一位義大利數學家兼醫生卡爾丹諾,對馮塔納的發現非常感興趣。他幾次誠懇地登門請教,希望獲得馮塔納的求根公式。可是馮塔納始終守口如瓶,滴水不漏。雖然卡爾丹諾屢次受挫,但他極為執著,軟磨硬泡地向馮塔納「挖秘訣」。後來,馮塔納終於用一種隱晦得如同咒語般的語言,把三次方程的解法「透露」給了卡爾丹諾。馮塔納認為卡爾丹諾很難破解他的「咒語」,可是卡爾丹諾的悟性太棒了,他通過解三次方程的對比實踐,很快就徹底破譯了馮塔納的秘密。

  
  卡爾丹諾把馮塔納的三次方程求根公式,寫進了自己的學術著作《大法》中,但並未提到馮塔納的名字。隨著《大法》在歐洲的出版發行,人們才了解到三次方程的一般求解方法。由於第一個發表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人確實是卡爾丹諾,因此後人就把這種求解方法稱為「卡爾丹諾公式」。

  卡爾丹諾剽竊他人的學術成果,並且據為已有,這一行為在人類數學史上留下了不甚光彩的一頁。這個結果,對於付出艱辛勞動的馮塔納當然是不公平的。但是,馮塔納堅持不公開他的研究成果,也不能算是正確的做法,起碼對於人類科學發展而言,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相關焦點

  • 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史,情節算得上是一部宮廷劇
    如在古代中國、古希臘、古印度等地的數學家,在學會解一元二次方程之後,都努力嘗試去解一元三次方程,雖然這些數學家都發現了幾種解一元三次方程的方法,但都僅僅只是能夠解一些特殊形式的一元三次方程,並不適用於一般形式的一元三次方程。直到16世紀的歐洲,一位義大利的數學家在一場公開的數學較量中,使用「獨門秘籍」戰勝對手,人們看到解一元三次方程的希望,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人能解開一元三次方程。
  • 一元三次方程的故事
    然而對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卻使眾多的數學家們陷入了困境,許多人的努力都以失敗而告終。1494年,義大利數學家帕西奧利(Luca Pacioli ,1445–1517)對三次方程進行過艱辛的探索後作出極其悲觀的結論。他認為在當時的數學中,求解三次方程,猶如化圓為方問題一樣,是根本不可能的。這種對以前失敗的悲嘆聲,卻成為16世紀義大利數學家迎接挑戰的號角。
  • 一元三次方程的解/解一元四次方程
    解一元三次方程
  • 一場數學競賽,業餘選手戰勝著名數學家,引出一元三次方程解法
    關於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巴比倫人就已經掌握。而對於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古代數學家們幾千年來對它一籌莫展。直到1535年,一位義大利結巴業餘選手宣稱已經找到了三次方程求解的秘密,並與另一位數學家進行了一場比賽,才讓這一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這位義大利結巴業餘數學家名叫塔塔利亞,說起他,還有一段傳奇的故事呢。
  • 初中奧賽解一元三次方程,你們是認真的麼
    當我連續刷到一些奇怪的數學題之後,我對這些數學公眾號產生了疑惑,教學生解一元三次方程,你們是認真的麼,你們到底要教會學生什麼。雖然我專注於財經領域,但經濟、金融的基礎是數學,對於湊數湊出來的結果,我根本不認同。我們來看這道題。x^3+x^2-12=0求x。
  • 三次方程的求解之路
    今天,這個方程的解法早已成為初中生的必備常識,然而回顧歷史,人類直到13世紀才找到完全解決它的辦法。   在一元二次方程問題被徹底解決後,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儘管類似「x^3+ax+b=0(三次方程的特殊形)」這樣形式的三次方程在古希臘時代就有人研究過,但是由於缺乏必要的數學工具,當時人們對這個方程仍然知之甚少。
  • 代數方程的最高成就:一元四次方程的魔力
    前面相關文章,對一元三次方程的討論已經非常詳細,義大利數學家費拉裡在卡爾達諾有關三次方程的基礎上的得出一元四次方程的解法,轟動一時。值得一提的式費拉裡是卡爾達諾的僕人,通過自學成為洛尼亞大學的數學教授,一元四次方程顯示了高超的數學技巧。
  • 著名的三次方程求根公式
    歷史上有個文藝復興時期,一元三次方程解法就在那時候誕生的,當時學術界喜歡浪漫,掌握真正解法後並不發表而是互相競賽,比試下誰求解更厲害。義大利一位數學家塔塔利亞,在一次挑戰中完勝,其內容就是關於三次方程求解的問題,從此名聲大噪,他將成為歷史上掌握三次方程求根方法第一人,但當時卻沒發表他的解法,而是繼續挑戰,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 數學技巧||一元三次方程求解,含分數解!
    這幾天工作之餘,又想到了一種處理方法去求解一元三次方程的根是分數解如何去求解(更高次也適合)的方法。當然整數解也是適合的,只不過算多餘的做法,這個其實算來只是化簡處理,這個就姑且算給前面的文章做個補充說明吧~~~~前面給大家分享了五篇關於解一元三次方程的一些特殊技巧,現在在知乎上有了越來越多的閱讀(40000+)和回答,問的人也很多,這裡再給大家寫一個另一類的解法吧,前面寫的文章如下 :數學技巧||個人高中偶然發現的一個數學技巧
  • 跨越1000餘年的一元代數方程求解,2、3、4次均存在根式解
    一元三次代數方程16世紀的義大利流行數學家之間的「挑戰」,利用自己掌握的數學技能,相互之間PK。其中三次方程的解法就引起了一場「腥風血雨」。1530年左右,塔爾塔利亞得到了缺少一次項的三次方程:菲奧爾向其提出挑戰,但在競賽前,塔爾塔利亞攻克了缺少二次項的三次方程的解法。與塔爾塔利亞同時代的卡爾達諾和其助手費拉裡,在塔爾塔利亞三次方程解法的基礎上,得出了一般三次方程的解法。
  • 從「一元五次方程」到「群論」的艱辛歷程,那是一首悲壯的史詩
    回顧人類文明持續向前發展的每一步,充滿了艱辛與坎坷,特別是從「一元五次方程」到「群論」的歷程,更是一個偶然加必然的意外收穫,無數的數學家為此付出了畢生的精力與心血,年輕的數學家阿貝爾與伽羅瓦在追尋真理的路上英年早逝,為此所作出的重要貢獻,是人類文明進程中最為悲壯的史詩,在歲月的長河中迴響不絕,這到底是怎樣一個令人感慨的故事呢?
  • 三次方程求根公式
    del Ferro首先發現了一類三次方程的解法,但沒有公開 Fontana(江湖人稱Tartaglia)重新發現了三次方程的解法, 並分享給了Cardano, 但警告他一定人保守這個秘密 後來Cardano發現了del Ferro原來已經知道三次方程的解法了, 覺得這個不再是秘密, 於是在他的書Ars Magna中公開了這個解法 Cardano的學生Ferrari更是在這個基礎上找到了4
  • 一元四次方程的根式解
    文章投稿請發許康華老師郵箱:xkh3121@sina.com;1090841758@qq.com許康華老師聯繫方式:微信(xkh3121);QQ(1090841758)一元四次方程的根式解上海黃之 關於代數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歷史, 本文就不多說了, 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應該屬於費拉裡的
  • 一元四次方程怎麼搞定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眾所周知,一元三次方程與一元四次方程求根公式了解的人就不多了,更何況能記住的人。中科大今年自主招生題了就有一道解析幾何最後需要解的是一元四次方程,那我們就來推導一下一元四次方程應該怎麼求解。首先,關於具有一般形式的一元三次方程:
  • 就算你是拉格朗日,你也解不開五次方程的曠世難題
    再後來,方程從實際問題中剝離開來,並逐漸成為一個純粹的數學研究領域了。1608年,德國數學家羅特提出一個猜想:任意複數系的一元n次方程有且僅有n個復根。不論結果怎樣,在17世紀,人們在任何數學手冊上就可以找到三次,四次方程的根式解法了,哪怕當時記錄的解法異常複雜。
  • 二元二次方程組解法(一)
    首先,我們從一些特殊的二元二次方程組入手,然後,我們再從特殊到一般。有一個一次方程的二元二次方程組例1 解下列方程組分析與解 首先,我們可以判定這是一個二元二次方程組,其次,我們看到她的第二個方程x-2y=0是一個二元一次方程,於是,我們可以通過移項變形,用
  • 二次方程的另一種解法(因式分解法)
    二次方程的另一種解法(因式分解法)除了求根公式外,二次方程還有一種解題方法,也就是因式分解法。比如下面這個二次方程。x 2 -5x+6=0這個式子的左邊可以進行因式分解,使用在第2章學到的公式。該二次方程的左邊是x2、-5x、6之和,由於信息量太少,所以無法判斷x得值。但是,通過因式分解將原來的方程變形成(x-2)和(x-3)的積,信息量增多了,就能求出答案了。x 2 -5x+6=0順便說一句,這裡也可以使用求根公式,所以該二次方程也可以這樣解。如果能進行因式分解,分解後的計算確實更加簡單、輕鬆。
  • 用二階導數的原理分析一元三次方程的根式解
    如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圖形,即拋物線我們學過了導數,就知道了極大值極小值的求法,由此可分析拋物線上極小值就是對原方程求一次導數其結果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一項,對應圖中綠色點的部分我們由此分析一元三次方程,對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是非常困難的,但現在我們僅從導數的觀點出發
  • 證明e是超越數:e與一元三次方程的根的關係
    為了證明e不是超越數,上一篇文章《證明e是超越數:e不是任何整數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討論得出:e不是非平凡整數系(係數均不等於0的整數)一元二次方程式的解,那e是否是一元三次方程的解呢?我們知道一元三次方程遠比一元二次要複雜的多,所以我們就從基本的知識入手看能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 偏微分方程(組)的數值解法介紹
    上篇文章——鋰離子電池模型介紹一、偏微分方程(組)的解法介紹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