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動全球天文圈,引力波再被刷屏,這一次有什麼不同?

2020-12-05 36氪

昨晚,全世界的天文圈子沸騰了。

北京時間16日晚,美國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宣布,今年8月探測到由雙中子星合併產生的新型引力波,這是人類首次探測到雙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我國的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等全球70家機構參與了聯合發布。

引力波不愧為今年物理學的大熱門,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以表彰他們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貢獻。在不負眾望摘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榮譽之後,再次迎來引力波的重磅消息。

如何理解引力波?

對普通人而言,怎樣理解引力波這個概念呢?通俗來講,引力波就像一個池塘中投下一枚石子所引起的漣漪,只不過,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

根據此前愛因斯坦預言,強引力場事件可產生引力波,比如黑洞合併、脈衝星自轉以及超新星爆發等。此次最新的發現,這將開啟引力波天文學的新時代,被天文學專家稱為是「多波段、多媒介觀測引力波」的時代。

100多年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直到2015年才首次獲得證實,用了幾乎百年的時間。從2015年9月至今,科學家已經五次探測到引力波。而這一次的意義重大,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觀測到了「雙中子星併合」所引發的引力波,不同於之前四次都是「雙黑洞」融合所引發的引力波。

「雙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僅持續一秒甚至更短時間不同,「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的持續時間能達到數秒、數分鐘甚至數小時。這從時間上保證了科學家能用更多的時間來對引力波進行細緻的觀察。

除了引力波,電磁對應體作用強大

此外,這個過程中不僅向外輻射出引力波,還會在多個波段發出電磁輻射,從而被望遠鏡觀測到。那些在發出引力波同時,又被望遠鏡觀測到的天體被稱為引力波的電磁對應體。

電磁對應體的作用非常大。由於引力波信號自身存在一定缺陷,比如信號十分微弱,信號源的定位誤差非常大,僅僅利用引力波探測無法確認信號來自哪裡。只有實現引力波與電磁波的聯合探測,才可以證認引力波源的天體物理起源,並對其天體物理性質開展進一步的研究。

「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被發現之後,人類不僅可以據此更好地驗證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也可以為中子星的起源提供更多線索。

比如,引力波的細節可以解開中子星內部結構的奧秘,以及搞清兩顆中子星合併之後到底是形成了一顆新的中子星,還是一個新的黑洞。雙中子星合併是金銀等重金屬的形成機制,探測這樣的過程能夠幫助人類理解化學元素的起源,甚至還可以解開地球上黃金的由來。

引力波的探測對宇宙起源等諸多秘密的探索,是一個「令人激動的裡程碑」,為人類探測未知世界打開了新的一幕,接下來或是令人振奮的引力波天文學新時代的到來。

相關焦點

  • 天文圈不約而同賣關子 今晚10點將洩露什麼天機?
    天文臺「賣關子」:周一晚10點洩露什麼天機?這兩天,國內外天文圈不約而同地賣起關子——紛紛聲稱要有大事宣布,卻又個個神秘兮兮、守口如瓶。在國外,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將在北京時間16日22時舉行發布會,介紹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及其全球合作夥伴的新發現。同日,歐洲南方天文臺將宣布「一個先前從未觀測到的天文現象的開創性發現」。
  • 全球各大天文機構預警將曝重磅消息 或有引力波新發現
    央廣網北京10月15日消息(記者張加寧)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據報導,全球有數十家天文機構準備在明天(16日)同時發布重大消息。據說天文圈裡已經沸騰了,所有人都在議論這件事。有媒體報導說,美國和歐洲多個科學機構日前宣布,將於16日發布「此前從未觀測到的」引力波新發現。
  • 天文臺「賣關子」:周一晚10點洩露什麼天機?
    這兩天,國內外天文圈不約而同地賣起關子——紛紛聲稱要有大事宣布,卻又個個神秘兮兮、守口如瓶。  在國外,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將在北京時間16日22時舉行發布會,介紹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及其全球合作夥伴的新發現。
  • 最近被彗星刷屏了
    最近又被天文圈大事刷屏了繼6月的年度天文現象日環食之後,本月隨著NEOWISE彗星(編號為C/2020 F3)的出現,天文愛好者的觀測熱情再次被點燃。這是本世紀以來,北半球出現的最明亮彗星,也是罕見的肉眼可觀測彗星。7月15日之前為最佳觀測期。
  • 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 題: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國際天文界再次被引力波刷屏。多國科學家16日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雙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及其伴隨的電磁信號。中子星引力波怎麼探測?引力波解答了哪些疑問?還有哪些未解之謎?
  • 引力波刷屏意義何在?中國科學家呼籲大眾參與
    這一消息迅速成為昨晚到今天被科學界刷屏的「大新聞」。 【證實引力波有何科學意義?】 LIGO科學合作組織成員之一、德國馬普引力物理所、清華大學博士後胡一鳴意味深長地表示,「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引力波信號的那一年,恰恰是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的一百周年整;而宣布這一探測的年份,又恰恰是愛因斯坦根據廣義相對論推導得出引力波的一百周年。」
  • 引力波是怎麼發現的_引力波有什麼實際意義(引力波對人類的意義)
    此外,歐洲的空間引力波項目eLISA和日本的地下幹涉儀KAGRA 的研發與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引力波有什麼實際意義   1、這一發現填補了廣義相對論實驗驗證的最後一塊缺失的拼圖   愛因斯坦1916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宇宙誕生之初產生的一種時空波動——原初引力波——的存在。
  • 發現引力波有多難?愛因斯坦當年投稿也遭拒
    胡一鳴說,在發現引力波信號後,「LIGO科學合作組織的1000多名科學家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忙壞了,分布全球的多個超級計算機開足了馬力,想要將那一段短短數秒的信號背後的物理全部挖掘出來。慢慢的,如同盲人摸象般,我們開始一層層解開這一引力波信號的面紗。」「有了試驗數據,把引力波帶入一個新的研究時代,這次發現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
  • 引力波是什麼?引力波的發現意味著什麼?
    於2001年首次投入運行,2015年升級重啟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就是專門為探測引力波而建設的。從2015年9月開始,關於它已經觀測到引力波的傳言不斷,而就在前不久,又有物理學家在網上流出小道消息,終於引爆了大量媒體的報導。那麼,引力波是什麼?為什麼探測引力波如此困難?用當前探測引力波的途徑和方法取得了哪些成果?發現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 引力波是什麼:引力波簡單通俗解釋
    引力波是時空結構中的漣漪,就像一艘穿越平靜海面的船在其後留下絲絲尾波一樣,宇宙中移動的「飛船」也會產生引力波。不同的是,引力波情況下的「飛船」卻是極度猛烈的物體,所引發的事件要劇烈得多,如黑洞合併、中子星碰撞、超新星爆炸等。所有這些都會在時空結構中產生波,隨著其漣漪在宇宙中的傳播而進行拉伸和擠壓。如下面動畫所示兩個黑洞碰撞的最後片刻所產生的引力波。
  • "諾貝爾哥"刷屏背後疑有推手 郭英森:炒不炒作不重要
    2月19日,一段5年前的節目視頻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體上刷屏。視頻中的主角即是「諾貝爾哥」,不少發布此視頻的網絡帳號配文稱:「5年前節目中的他首提引力波,遭嘉賓嘲諷,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隨後,此視頻及「諾貝爾哥」本人引發眾多網友關注。而昨日,在一條名為《「諾貝爾哥」爆紅的背後是什麼》的網絡文章中,有網友質疑「諾貝爾哥」爆紅的背後疑似存在炒作行為。
  • 引力波與張力波的不同運動形式和產生不同的作用
    現代科學界公認為,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一旦加速運動,就會不斷改變時空的扭曲程度,引力波就會隨之產生。並象水波一樣在時空中傳播,空間的距離因此拉伸和壓縮。而且,它根本不能使時空有明顯的扭曲,它所產生的波應該在宇宙中以垂直式向四周擴張。並且,它不會是持續性的。我把這種只向外擴張的波命名為:張力波。引力波是有質量的物體在運動的同時因運動而同時產生的,它不是物體質量本身所具有的。引力波因物體質量的大小、運動速度的快慢、其所在空間的壓強強弱而決定所被波及到的範圍。
  • 刷屏的中子星併合是什麼?一次甩出重達300個地球的黃金
    10月16日,在位於南京市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現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工作人員展示2017年8月18日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2觀測窗口期觀測引力波光學對應體模擬演示圖片。新華社 圖北京時間10月16日22時,全球各大天文臺一起刷屏。
  • 中國引力波計劃再啟動!引力波是什麼?盤點2010至今的天文學事件
    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首席科學家吳嶽良說,中科院正啟動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第二步「太極二號」雙星計劃。經過多年科學前沿研究,提出了#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確定了「單星、雙星、三星」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和路線圖。「太極計劃」重點瞄準中等質量雙黑洞合併過程,其引力波探測星組是由三顆衛星組成的等邊三角形,在地球繞日軌道發射入軌後繞日運行。
  • 引力波是什麼東西?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正是愛因斯坦在1915年的廣義相對論中,首次假設了引力波的存在。他認為引力在波中傳播似乎是合乎邏輯的:電磁頻譜上的每一種光,從紫外線到可見光再到無線電,都是在波中傳播的。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為什麼引力不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傳播?愛因斯坦計算出宇宙中極端劇烈的事件會使宇宙像鍾一樣響。這與靜止不變的引力場的概念不同,引力場是由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產生的,比如恆星或行星。
  • 科普| 什麼是引力波?它為什麼會讓物理學家痛哭流涕?(組圖)
    「  作為一個普通大眾,我們在被各種社交媒體刷屏的」引力波「洗腦的同時,卻很少有人知道,引力波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探測到它需要百年努力?它又能給世界帶來什麼?  宇宙大蹦床  很多人都聽說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但並不知道它講了什麼。事實上,廣義相對論的很多推論是人們的直覺無法理解的。比如這一項——引力的定義。
  • 引力波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探測引力波?
    更重要的是,由於引力波與物質的相互作用非常弱(與電磁輻射不同,電磁輻射可以被吸收,反射,折射或彎曲),因此引力波幾乎不受阻礙地穿過宇宙,從而使我們對引力波宇宙有了清晰的認識。這些波攜帶了有關其起源的信息,這些信息不包含電磁輻射穿越星際空間時所遭受的扭曲或變化。
  • 《三體》中就有引力波的描述:神秘的引力波天線
    在宇宙中,超新星爆發,黑洞形成,一顆恆星掉入黑洞,都會產生引力波,而且比較強。雖然泰勒和赫爾斯在1974年就間接地觀測到了引力波,但由於引力波非常微弱,直到今天,科學家都還沒有能夠直接探測到引力波。人類有望在2016至2017年探測到引力波。
  • 天文學家或發現新型引力波
    該天文臺是全球最大的引力波觀測天文臺,此前已記錄了三次由劇烈爆炸形成的引力波。這幾次引力波均由黑洞相撞產生。  圖中綠色格線代表太陽和地球造成的時空彎曲。愛因斯坦曾在1916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中描述過這一效應。
  • 揭秘「引力波」:愛因斯坦的猜想是如何被證實的
    因為與之前被探測到的四個引力波信號不同,這次探測到的引力波信號GW170817來自1.3億光年外兩顆併合的中子星,而且科學家第一次同時觀測到了引力波及其電磁對應體。  「這次科學家們宣布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壯麗的雙中子星併合產生的時空漣漪——引力波及其伴隨的電磁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