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指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低於50ml/dl(2.8mmol/L),低血糖發作時可出現一系列交感神經興奮和中樞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嚴重時可出現昏迷。而糖尿病是一組多種病因引起,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導致一系列代謝紊亂,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那麼糖尿病為什麼會引起低血糖呢?
糖尿病導致低血糖的病因
1.藥源性導致低血糖
(1)用外源性藥物治療期間產生低血糖:胰島素劑量過大,或者長效胰島素比例不當,胰島素注射部位深度和部位不當,或胰島素吸收不良均會導致低血糖;脆性糖尿病的部分患者血糖極不穩定,在胰島素劑量變動很小甚至不變的情況下,血糖會發生時高時低的現象;
對Ⅰ型糖尿病患者採用一日多次胰島素注射的強化治療時,較胰島素常規治療的患者發生低血糖的機率增加三倍;糖尿病腎病患者在腎功能惡化時,胰島素排洩會減慢,此時若是胰島素劑量增加或不停止使用胰島素,極易導致低血糖。
(2)口服降糖藥導致低血糖:口服降糖藥或其他藥物(水楊酸藥物、磺胺類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四環素類以及β-受體阻滯劑等)導致胰島素釋放過多以及肝糖原輸出受到抑制。
2.進食減少或吸收不良
尤其對於Ⅰ型糖尿病患者來講,進食後的最初一小時內,胰島素血濃度上升至高水平,餐後血糖峰值的增高幅度一般不會超過100mg/dl(5.5mmol/L)。
由於高水平的胰島素已經存在,肝糖釋放減少,但葡萄糖的利用卻增高三到四倍,如不及時進食或吸收不良,極其容易使血糖每小時超過100mg/dl(5.5mmol/L),進而發生低血糖。因此Ⅰ型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進食減少或進食延遲,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3.運動過度
糖尿病患者運動時的胰島素濃度由於血流加速,皮下吸收增多,在血中濃度會上升,肝糖釋放會減少,進而導致低血糖。研究表明:Ⅰ型糖尿病用胰島素治療者應避免長時間劇烈運動。
4.飲酒
一方面,乙醇會阻礙肝臟糖原異生的作用,使得空腹時正常血糖失去大部分維持,另一方面,飲酒會阻礙或迷惑正常的低血糖警覺症狀,故飲酒史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危險因素之一。
此外,肝源性糖尿病、糖尿病導致的腎衰竭、糖尿病導致的免疫功能受到影響時、糖尿病孕婦分娩的新生兒以及Ⅱ型糖尿病等均可引起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藥遵醫囑積極治療,若發現自己有低血糖徵象時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切不可忽視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