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怎麼改善腸道菌群?《自然》雜誌:可能需要補充維生素D

2020-12-04 連鳳梅主任

很多研究證明糖尿病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糖尿病人普遍存在腸道菌群紊亂症狀,腸道菌群種類少,有害菌偏多,益生菌不足。這樣的腸道菌群問題可能引起腸道黏膜受損,同時分泌內毒素等有害物質,增加人體慢性炎症,影響血糖健康。同時,最近研究也發現,糖尿病大量存在維生素D缺乏情況。那麼,腸道菌群紊亂與維生素D缺乏有沒有關係呢?《Nature》最新研究發現腸道菌群與維生素D存在關係。因此,糖尿病人要改善腸道菌群,還需要調整維生素D水平。

糖尿病人怎麼改善腸道菌群?《自然》雜誌:可能需要補充維生素D

一、補充維生素D可預防糖尿病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外科方芳教授團隊聯合內分泌代謝科譚惠文副教授,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Diabetes Care》發表研究論文,證實了補充維生素D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轉化為2型糖尿病的風險。他們研究了4896位患者,補充維生素D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轉化為2型糖尿病的風險。

二、糖尿病人容易維生素D缺乏

由於糖尿病人普遍存在久坐、運動不足、太陽照射少、偏食等問題,普遍存在維生素D不足現象,甚至有研究認為8成的糖尿病人存在維生素D缺乏。

三、腸道細菌與維生素D水平有關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和合作者最近在老年男性中證明,腸道微生物組的組成與他們的活性維生素D的水平有關。研究發現,維生素D水平與腸道菌群多樣性有關。而且,在具有大量活性維生素D的男性的腸道微生物區系中,更常見的是12種特定類型的細菌,這12種細菌中的大多數產生丁酸鹽,有益脂肪酸,有助於維持腸壁健康,屬於益生菌。

四、糖尿病人怎麼改善維生素D水平?

1、多曬太陽;

2、均衡飲食,不要挑食;

3、加強運動;

4、適當多吃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

5、食用維生素D補充劑。

相關焦點

  • 維生素+腸道菌群:新型助眠佳品?
    有研究表明,健康人體內存在著的 4 種腸道細菌能產生身體需要的 8 種維生素 B。其中 B5 可以先在大腦中形成輔酶 A,進而形成乙醯膽鹼,以影響睡眠狀況。而維生素 D 也是合成乙醯膽鹼的必需物質之一。但奇怪的是,有時候服用維生素 B 和 D 補充劑可能並不能改善睡眠,甚至會加劇問題。
  • 糖尿病人怎麼保持健康延長壽命?細胞線粒體是關鍵,怎麼調整呢
    前期有很多論文證實,2型糖尿病與細胞早衰有密切關係,糖尿病人的細胞內葡萄糖不足、血液內葡萄糖超標,導致細胞一直處於營養不良的亞健康狀態,容易衰老,從而是人體處於整體的健康不足,細胞活力下降,胰島素分泌能力下降,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不足。怎麼來改善細胞的線粒體健康水平呢?有三種方法可能值得關注。
  • 最新研究:中藥改善血糖與炎症,主要還是通過調節腸道菌群起作用
    最近,國際國內權威期刊發表了仝小林院士等權威團隊研究的幾篇關於中藥改善慢性病的文章,不僅確定了中藥對於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療效,而且還分析其中的機制,與腸道菌群、炎症等密切相關。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分析一下,供大家學習參考。
  • 腸道菌群與疾病
    細菌迅速從口及肛門侵入,2 h左右,其腸道內很快有腸球菌、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需氧菌植入,以後隨著飲食,腸道就有了更多的不同菌群進駐,3 d後細菌數量接近高峰[1]。而一個健康成人胃腸道細菌大約有1014個,由30屬、500種組成,包括需氧、兼性厭氧菌和厭氧菌。從來源上看,有常住菌和過路菌兩種,前者是並非由El攝入,在腸道內保持穩定的群體:而後者則由口攝人並經胃腸道。
  • 老年人補充維生素D會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組?
    老年人補充維生素D會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組?一些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改變了腸道維生素D代謝(VDM),益生菌補充劑可以影響循環維生素D水平。這些發現具有重大的臨床利益,因為多個大型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血清維生素D水平低的人會增加多種不良健康結果的風險,包括骨質疏鬆症,肥胖,炎症性腸病,偶然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 腸道菌群是咋回事?營養師帶你了解,腸道菌群的5大生理作用?
    腸道菌群,最近這些年在生命科學領域研究中是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對腸道菌群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重視,那腸道菌群到底是怎麼回事,有什麼作用,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認識腸道菌群:說起「細菌、真菌」,很多人都知道,它們都是一種微生物,廣泛存在於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中
  • 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一種新方法:維生素D!
    此外,他們還證明了過度的VDR在糖尿病小鼠的β細胞中和疾病,同時證明維持維生素D受體在這些細胞中的水平可以保護其質量和功能,預防糖尿病。這些結果表明,維持VDR表達對於抵抗β細胞的損害並預防疾病的發展可能是必不可少的。
  • 加利福尼亞大學發現腸道微生物竟與維生素D水平存在關聯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主要功用是促進小腸黏膜細胞對鈣和磷的吸收。一直以來大家對維生素D的作用只停留在補鈣上,殊不知,它對腸道菌群也有作用。最近有項新研究發現生素D對腸道菌群的作用以及對免疫的影響。
  • Nat Commun:老年人補充維生素D會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組?
    其對567名老年男性進行橫斷面分析,利用LC-MSMS量化血清維生素D代謝物,並從16S核糖體RNA基因測序數據中定義糞便亞操作分類單元。 一些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改變了腸道維生素D代謝(VDM),益生菌補充劑可以影響循環維生素D水平。
  • 糖尿病與腸道菌群紊亂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儘早改善更健康
    怎麼減少這種疾病的發生呢?降低高風險因素是關鍵。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與腸道菌群紊亂會顯著增加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需要好好改善。糖尿病與腸道菌群紊亂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儘早改善更健康一、腸道菌群紊亂增加患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風險瑞士、義大利等多個國家的聯合專家團隊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失衡與大腦澱粉樣斑塊的發展之間存在相關性,這是阿爾茨海默氏病特徵性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起源,患者血液中鑑定出的某些腸道細菌產生的蛋白質確實可以改變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並觸發疾病
  • 腸道益生菌數量總不夠?保護菌群環境,配合補充
    為了保持微生態環境的平衡,這時就需要益生菌參與,而身體本身是可以產生益生菌,在生活當中酸奶、奶酪等食物也可以補充益生菌,這樣才能保證身體益生菌的數量達標,起到維護腸道菌群環境的動態平衡。但是生活中有很多情況,會導致益生菌減少,從而出現菌群失調。為什麼腸道益生菌總會減少?
  • 糖尿病人怎麼改善血管併發症?研究發現人參三七川芎提取物有益
    現在我國有超過1億的糖尿病患者,但是高血糖不可怕,糖尿病的血管併發症才是最大危害,絕大部分糖尿病人的最終死因是心腦血管疾病。因此,需要儘早進行預防改善,促進血管的健康。怎麼改善糖尿病人血管健康呢?中藥經過數千年的臨床應用,其實有很多研究價值,副作用也比較小,特別是活血益氣的中藥。
  • 腸道菌群的改變可能是導致抑鬱症的因素之一。
    近日,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的一項研究通過構建小鼠的抑鬱症模型,揭示了腸道菌群與情緒障礙之間的聯繫 —— 腸道菌群的改變可能是導致抑鬱症的因素之一。並且,將抑鬱症患者的腸道菌群移植給大鼠,會導致大鼠產生抑鬱樣行為。此外,益生菌幹預療法還被證明能夠改善動物的抑鬱樣行為和抑鬱症患者的情緒。
  • Science | 特定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物提升放療病人生存率
    此前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可能與輻射損傷存在關聯。Science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接受高劑量輻射後的長期倖存小鼠具有獨特的腸道菌群特徵,其中豐度升高的毛螺菌科和腸球菌科成員能發揮輻射保護作用,減輕輻射後的造血和胃腸道組織損傷。進一步研究表明,菌群產生的短鏈脂肪酸(特別是丙酸)和特定色氨酸代謝物,一定程度上介導了菌群對輻射的保護作用。
  • 海棠酵素:具有改善腸道菌群等益生功能
    海棠酵素改善小鼠腸道菌群功能探究:小鼠糞便的收集,選取6周齡雄性昆明小鼠16隻,隨機分為空白組和實驗組,每組8隻。空白組小鼠灌胃0.86%生理鹽水,實驗組小鼠灌胃海棠酵素原液,每天灌胃一次,灌胃0.4mL,連續灌胃28d。
  • 香蕉美味又營養,糖尿病人可以食用嗎?看完你就懂了
    但因為香蕉吃起來很甜,所以很多人認為糖尿病病人是不能吃香蕉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香蕉有什麼營造價值以及糖尿病病人究竟可不可以吃香蕉?香蕉果肉營養價值頗高,每100克果肉中含有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質1.2克、脂肪0.6克、膳食纖維1.2克,磷、鉀和多種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A、C等多種維生素。此外,香蕉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果膠以及多種酶類物質。
  • 糖尿病人能吃百香果嗎 糖尿病人這樣吃百香果
    在日常生活中,百香果是一種常見的水果,大家都知道百香果裡面的營養豐富,多吃百香果對身體好,並且百香果也非常好吃,那麼請問糖尿病人能吃百香果嗎?百香果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孕婦可以吃百香果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糖尿病人能吃百香果嗎糖尿病人可以適量吃。
  • 腸道菌群——被遺忘的器官
    2013年12月,「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關係的研究」被列入Science雜誌報導的十大科學進展,腸道菌群已經成為近年來研究的最熱門領域之一。腸道菌群與腸黏膜上皮細胞緊密結合,形成膜菌群,阻礙致病菌與腸黏膜的接觸,起到佔位性保護的作用;腸道菌群尤其是共生菌能夠競爭營養供給,與宿主共同消耗營養來源,防止不需要的營養物質過度產生;腸道菌群還可以產生抑菌物質來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同時,腸道微生物不斷刺激胃腸黏膜分泌粘液素,以保持腸道的潤滑。
  • 解密|腸道菌群與健康長壽|腸道菌群|微生物|益生菌|解密|長壽|疾病...
    動物遺傳育種研究所李英團隊在《Current Biology》發表的一項關於壽老人和年輕人群腸道菌群研究發現長壽老人腸道菌群多樣性和菌群豐度顯著高於年輕組,這一結論在義大利相應人群中也得到了證實,提示更多有益菌群以及更豐富的菌群多樣性可能是人類健康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
  • 想要遠離亞健康,先要學會和腸道菌群做朋友
    腸道菌群決定人體免疫力 多數疾病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 長期失調甚至會引發腸癌 腸道菌群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真的怎麼強調都不算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