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腸道菌群紊亂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儘早改善更健康

2020-12-04 連鳳梅主任

阿爾茨海默氏病(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原因)會讓老人的行為能力受損,顯著降低生活質量,對老人健康危害很大。現在我國的相關疾病發生也越來越多,每年有幾百萬老人確診。怎麼減少這種疾病的發生呢?降低高風險因素是關鍵。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與腸道菌群紊亂會顯著增加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需要好好改善。

糖尿病與腸道菌群紊亂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儘早改善更健康

一、腸道菌群紊亂增加患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風險

瑞士、義大利等多個國家的聯合專家團隊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失衡與大腦澱粉樣斑塊的發展之間存在相關性,這是阿爾茨海默氏病特徵性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起源,患者血液中鑑定出的某些腸道細菌產生的蛋白質確實可以改變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並觸發疾病。

與未患這種疾病的人相比,阿爾茨海默氏病患者的腸道菌群組成已經改變。他們的微生物群確實微生物多樣性不足,其中某些細菌的含量過多,而其他微生物的含量卻大大降低。

二、糖尿病促進阿爾茨海默氏病的發展

東芬蘭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探索了糖尿病在阿爾茨海默氏病(AD)的細胞和分子變化中的作用。在阿爾茨海默氏病小鼠模型中,通過富含脂肪和糖的飲食誘發的糖尿病削弱了澱粉樣斑塊周圍小膠質細胞的積累,並增加了具有明顯病理的神經斑的形成。

典型的西方飲食,即富含脂肪和糖分的飲食,這導致了小鼠糖尿病的發展。在行為分析中,與標準飲食的小鼠相比,糖尿病小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受損。小鼠解剖發現,與標準飲食相比,糖尿病小鼠的澱粉樣斑塊周圍的小膠質細胞少,營養不良的神經突更多。

三、怎麼減少阿爾茨海默氏病發生?

根據這些最新研究,我們要針對性改善,減少風險:

1、不要吃高脂高糖的垃圾食品,改善飲食;

2、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

3、多吃蔬菜等膳食纖維豐富的食品,保證每天膳食纖維25克以上;

4、適量補充益生菌;

5、合理運動,多參與社交。

相關焦點

  • 糖尿病人怎麼改善腸道菌群?《自然》雜誌:可能需要補充維生素D
    很多研究證明糖尿病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糖尿病人普遍存在腸道菌群紊亂症狀,腸道菌群種類少,有害菌偏多,益生菌不足。這樣的腸道菌群問題可能引起腸道黏膜受損,同時分泌內毒素等有害物質,增加人體慢性炎症,影響血糖健康。同時,最近研究也發現,糖尿病大量存在維生素D缺乏情況。
  • 解密|腸道菌群與健康長壽|腸道菌群|微生物|益生菌|解密|長壽|疾病...
    動物遺傳育種研究所李英團隊在《Current Biology》發表的一項關於壽老人和年輕人群腸道菌群研究發現長壽老人腸道菌群多樣性和菌群豐度顯著高於年輕組,這一結論在義大利相應人群中也得到了證實,提示更多有益菌群以及更豐富的菌群多樣性可能是人類健康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
  • 最新研究:健康腸道菌群對於大腦健康很重要,調節大腦功能與情緒
    過去很多研究發現,腸道菌群與大腦一些疾病存在可能的關聯,比如老年痴呆症,並且發現主要通過腦腸軸來實現調控,因為腸道擁有人體第二多的神經細胞。最近,巴斯德研究所、CNRS和Inserm的一個科學家聯盟發現,慢性壓力引起的腸道菌群變化可以導致類似抑鬱的行為,特別是通過導致血液和大腦中的脂質代謝物(內源性大麻素)減少而引起的。
  • 前沿研究丨腸道菌群是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潛在靶點
    目前關於腸道菌群–腸–腦軸方面的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未來仍需深入研究闡明腸道菌群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的分子機制,揭示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新型病理機制,為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提供潛在的診斷標誌物和幹預策略,形成針對腸道菌群失調的神經系統疾病的新治療方法。
  • 肥胖與腸道菌群紊亂有關,他汀類藥物是潛在微生物調節治療劑
    該項目由法國INSERM的Karine Clement教授協調,研究了2000多名歐洲人的健康和不同階段的心臟代謝疾病(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我們觀察到這種紊亂的腸型的特點是低細菌豐度和生物多樣性,明顯缺乏一些抗炎細菌,如糞便細菌。事實上,即使在健康人當中,我們也發現了稱之為類桿菌(Bact2)腸型攜帶者的炎症水平略高。由於已知肥胖會導致全身炎症水平升高,我們推測Bact2在肥胖研究參與者中也更普遍。」
  • 簡要敘述 | 膿毒症患者的腸道微生態|腸道|膿毒症|生態|菌群|患者|...
    腸道微生態和膿毒症也有一定的關聯。首先,在膿毒症爆發之前,腸道微生態的改變會增加膿毒症易感性,使得宿主更容易出現膿毒症,這種病變的主要機制是:1.腸道菌群滋生;2.增強促炎反應;3.有益於腸道功能的一些物質減少(短鏈脂肪酸等)。其次,膿毒症出現之後,腸道微生態紊亂會增加MODS的風險。第三,一些預防措施諸如益生菌、選擇性消化道去汙並是否可以改善膿毒症患者的預後呢?這些措施是否是安全的呢?
  • 過量食用玉米油或增加糖尿病患病風險
    記者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鄭鉅聖課題組近日在糖尿病領域國際期刊《糖尿病護理》(Diabetes Care)上發表了關於脂肪、腸道菌群與糖尿病(本文特指2型糖尿病)關係的最新成果。研究揭示,人體腸道菌群在n-6多不飽和脂肪酸代謝與糖尿病的關係中起到重要的介導作用;膳食n-6多不飽和脂肪酸很可能會降低菌群多樣性,增加糖尿病患病風險。
  • 重磅級研究成果解讀腸道菌群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
    本文中,小編就盤點了近期腸道菌群與機體健康領域的眾多重要研究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研究者Kim Huhman博士表示,我們發現,單獨暴露於社會壓力下就會誘發倉鼠腸道微生物群的改變,而這一結果類似於後期倉鼠遭遇更嚴重身體壓力所得到的結果,而且這種改變會隨著不斷重複暴露於壓力之下而不斷增加。【4】JCEM:重磅!科學家闡明腸道菌群和肥胖發生之間的神秘關聯!
  • 兒童心理健康:腸道細菌在自閉症和多動症中的作用
    母親在懷孕期間的飲食和健康狀況似乎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動物研究表明,懷孕期間食用高飽和脂肪的食物會降低後代腸道中有益細菌的水平,從而引發類似自閉症的症狀。也許這也適用於人類。因此,避免高飽和脂肪的食物似乎是明智的,尤其是在懷孕期間。僅僅關注飲食是不夠的,患有糖尿病和/或肥胖的孕婦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可能生下患有自閉症的孩子。
  • 從代謝異常到癌症……《自然》綜述作息「混亂」對腸道菌群和健康...
    圖片來源:123RF  臨床研究顯示,經常在晚上七點後進食的人,患肥胖的風險更高;同時,中樞生物鐘的紊亂,也會導致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與肥胖等代謝疾病的患病風險顯著增加。更重要的是,癌細胞生長中所普遍存在的代謝功能變化,也有著明顯的晝夜擺動特徵。  腸道微生物與生物節律和代謝健康  新世紀來,腸道微生物因其對人體的巨大影響引起了醫學界的持續關注。它們具有極其多樣的代謝功能,被視為一種強大的「代謝器官」。
  • 腸道菌群紊亂是多囊卵巢症候群重要危險因素—新聞—科學網
    中國工程院院士喬傑團隊等研究揭示
  • 富維健科普專題:健康始於腸道,揭開寶寶體內菌群的秘密
    本文重點解讀了孩子在出生前至3歲以上兒童發育期間影響體內微生物組(以下統稱為「菌群」)組成的各種可能因素。為什麼剖腹產的孩子健康風險大?母乳餵養和配方奶餵養的免疫力差異在哪裡?對家長來說,無論何時學習孩子的腸道健康知識都很有必要。
  • 了解益生菌關注腸道健康
    c腸道功能紊亂的患者服用益生菌能夠有效的調理菌群,保護腸道黏膜,提高胃腸的免疫力,有助於減少腸胃不適的發生,腸道功能紊亂也容易受情緒的影響。這樣的患者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平靜。避免精神緊張,情緒錯亂。有助於提高免疫力。也會助於減少腸胃不適的發生。患者要注意飲食習慣。避免吃油炸辛辣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對消化有一定的好處,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 華大基因主導完成腸道微生物與Ⅱ型糖尿病的宏基因組關聯分析
    該研究為全面揭示Ⅱ型糖尿病與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奠定了重要的分子基礎,為通過DNA序列的微生物分類提供了新方法。這項成果同時也體現出基於腸道菌群的關聯分析在糖尿病的臨床評定和病人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和前景。
  • 腸道微生物群在冠心病中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發病率為55%,是非糖尿病患者的幾倍。糖尿病的發病機制與環境因素和宿主遺傳有關。 作為重要的環境因素,腸道菌群與糖尿病密切相關。 在人類糞便微生物群的研究中,這些有益細菌與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改善糖尿病有關。增加糖尿病風險的細菌是有害的。
  • 腸道菌群紊亂會誘發多囊卵巢症候群?專家給出防治新視角
    腸道菌群紊亂會誘發多囊卵巢症候群?該研究從臨床問題出發,揭示了腸道菌群紊亂作為重要危險因素,促發多囊卵巢症候群的新機制,為防治該疾病提供了新視角。  該論文題為「Gut microbiota-bile acid-interleukin 22 axis orchestrate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腸道菌-膽汁酸-IL22軸調控多囊卵巢症候群發病」)。
  • 腸道微生物群與不健康衰老|微生物群|健康狀況|腸道菌群|虛弱者|...
    健康相關的行為也有助於健康的微生物群,如果微生物群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不同老年人之間的腸道微生物差異比不同年輕人之間更大。早期年齡段的菌群變化更加迅速,基本上出生第一年每個月都有其對應的年齡菌群特徵,之後到菌群的年齡特徵範圍變寬。
  • 綜述|腸道菌群影響糖代謝的因素及機制進展
    這就為腸道菌群與T2DM關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 腸道菌群影響糖代謝的機制 2.1 腸道菌群與能量吸收和脂肪代謝 眾所周知,肥胖常可作為T2DM發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CKB研究表明,在中國人群中,不管是全身性肥胖還是中心性肥胖患者,糖尿病發病風險均顯著升高[14]。
  • 腸道菌群的恢復力:定義,與健康的關係以及幹預策略
    谷禾健康 腸道菌群是健康和疾病的新領域。不僅許多疾病都與微生物群落紊亂有關,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了其因果關係。在目前我們所知的情況下,很難定義什麼是健康的微生物群,這主要是由於個體間的高度可變性。
  • 健康的人類微生物組|微生物群|腸道菌群|人類|健康|細菌|植物|...
    2012年,人類微生物組計劃(HMP)報告了對242位來自美國的健康成年人進行16S譜分析的結果,並對139個人的亞組進行了宏基因組測序,結果代表了分布在五個主要身體區域之間的18個身體棲息地。一項針對2型糖尿病的大型中國研究很快貢獻了145個腸道宏基因組,其中大約一半來自非糖尿病對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