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j: 電子能帶結構的圖形圖案—快速在線搜索工具

2020-12-06 知社學術圈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許多功能材料的特徵是其電子能帶結構具有特定圖案,例如,Dirac材料的特徵是能帶的線性交叉,拓撲絕緣體的特徵是「墨西哥帽」圖案,有效自由電子氣的特徵在於拋物線分散。

為了成功找到這些材料的特徵圖案,手動檢查少量材料的電子能帶結構比較容易做到的。然而現代電子能帶結構資料庫中的數據量不斷增加,手動查找已不切實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瑞典Nordita、KTH皇家理工學院和斯德哥爾摩大學的Alexander V. Balatsky教授等,提供了一個在線搜索工具,用於在有機材料資料庫(Organic Materials Database)中查找含有某些圖形圖案的電子能帶結構,從而可以找到具備特定圖案電子能帶的候選材料。該工具通過在線高通量計算,能夠在幾秒鐘內從資料庫幾千個能帶結構集合中、在26,739個有機晶體於費米面附近的十個電子能帶內,找到用戶指定的圖形圖案。該工具可對無法手動檢查的大量能帶結構進行自動在線分析,適用於任何別的電子能帶結構資料庫,而且免費提供原始碼。

該文近期發表於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4: 46 (2018) ,英文標題與摘要如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以自由獲取論文PDF。

Online search tool for graphical patterns in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s

Stanislav S. Borysov, Bart Olsthoorn, M. Berk Gedik, R. Matthias Geilhufe & Alexander V. Balatsky

Many functional materials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a specific pattern in their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 for example, Dirac materials, characterized by a linear crossing of bands; topological insulators, characterized by a 「Mexican hat」 pattern or an effectively free electron gas, characterized by a parabolic dispersion. To find material realizations of these features, manual inspection of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s represents a relatively easy task for a small number of materials. However, the growing amount of data contained within modern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 databases makes this approach impracticable.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we present an automatic graphical pattern search tool implemented for the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s contained within the Organic Materials Database. The tool is capable of finding user-specified graphical pattern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ousands of band structures from high-throughput calculations in the online regime. Using this tool, it only takes a few seconds to find an arbitrary graphical pattern within the ten electronic bands near the Fermi level for 26,739 organic crystals. The source code of the developed tool is freely available and can be adapted to any other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 database.

擴展閱讀

npj: 金屬玻璃中的軟區—梯度原子堆垛結構與塑性

npj: 硫族金屬元素化物超級原子體

npj: 機器學習添視覺—材料缺陷快分析

npj: 數據驅動:裂縫擴展的微機械變量識別

npj: 相場模擬—再現複雜的金屬材料點腐蝕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媒體轉載聯繫授權請看下方

相關焦點

  • npj: 納米結構熱電材料—計算的威力
    概括地說,目前相關研究已找到了四種典型的計算策略,並增強了納米結構體材的熱電性能。但這些進展尚未得到細緻梳理和綜述。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Christopher Wolverton領導的研究小組綜合了最近的重要研究進展,揭示了納米結構熱電體相材料設計和發現的計算策略的規律。到目前為止,已經用高ZT > 2證明了幾種體積熱電材料的優異熱電性能。
  • 納米角分辨光電子能譜用於二維材料合金和異質結能帶結構研究|npj Journal
    此前,潘安練教授和Abdelkarim Ouerghi教授合作對SnS2/WSe2雙層異質結中的強層間軌道雜化現象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並在npj 2D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 上發表題為「Strong interlayer hybridization in the aligned
  • 深入分析能帶結構(十)-雜化泛函能帶
    本文轉載自學術之友相關往期回顧:VASPKIT 1.2正式版發布深入分析能帶結構(一)
  • npj: 周期性近似結構揭示—雙層石墨烯準晶花樣
    扭轉的雙層石墨烯具有豐富的電子結構和物理性質當扭轉的角度為30度時,雙層石墨烯組成具有十二重旋轉對稱性的準晶結構。但由於準晶缺乏空間平移對稱性,很多基於能帶理論的研究方法很難直接應用,這使得對近期實驗上製備的雙層石墨烯準晶進行理論研究充滿挑戰。最近武漢大學袁聲軍教授團隊,運用該小組發展的針對複雜量子體系的緊束縛傳播方法(TBPM),研究了由超過千萬個原子組成的雙層石墨烯準晶,並且提出了一系列周期性近似結構。
  • npj: 蛋盒石墨烯—奔向電子材料的基礎性突破
    可是當把一個紙板壓製成有著高低起伏波紋狀結構,形如超市中用來盛裝雞蛋的紙板盒的時候,其力學強度和性能就會瞬間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那麼關鍵的問題是能否在石墨烯的六角蜂窩狀原子晶格上構建出雞蛋盒樣的幾何形態。由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苗茂生教授、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的林海清教授和吉林大學的劉靖堯教授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對這一有趣的重要問題展開了多年的理論計算研究。
  • npj:異相催化中複雜吸附物構型—圖形表示法探索
    更好的催化劑的發現需要從原子尺度來加速結構-性能關係的認識。計算能力和資源的迅速發展,使利用密度泛函理論來分析複雜反應化學過程成為可能,例如,多配位基吸附物和高吸附物覆蓋度。然而,要模擬這些複雜的反應化學仍然存在很大挑戰,例如,在低對稱性表面的高吸附物覆蓋度的分析,以及缺乏普適的流程來系統地模擬這些情況。
  • npj:鈣鈦礦結構和電子性質—分層卷積神經網絡機器學習
    此外,其在可見光區域的吸收係數>3.0×104cm−1 、激子結合能低所導致的自由電子和空穴量子產率高、長的電子-空穴擴散長度、電子良性點和晶界缺陷。MHP是串聯太陽能電池,能將寬帶隙的「頂部電池」與窄帶隙材料(如矽)耦合為「底部電池」。鑑於晶體矽具有1.1 eV的帶隙,需要具有1.75 eV帶隙的材料才能使兩個結的電流匹配。
  • npj: Mott物理與過渡金屬二元化合物—晶體結構間的牽手
    如何選擇一種晶體結構(穩定或亞穩態)來「製造」固體系統,最終要取決於形成化學鍵的電子間相互作用。但如何將結構預測方法擴展到強相關材料,之前尚沒有報導。他們的主要發現如下:強電子相關性在所考慮的所有d電子材料中顯著影響PES的許多重要特徵,如不同多晶型的能量排序和熱力學穩定的晶體結構。描述超出平均場單粒子圖像的強電子相關性的有效理論,為我們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可用於模擬d電子材料結構的預測研究。
  • npj: 電子化合物材料—幾何識別準1D、2D的氯化釔和氯化鈧
    來自東京理工大學高壓科學與技術高級研究中心的Huiyang Gou和東京理工大學的Hideo Hosono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幾何識別和高通量從頭算的材料篩選策略,確定了各種化學計量比的釔、鈧氯化物及組合結構中新的準一維和準二維電子化合物。陰離子電子存在於金屬八面體骨架拓撲結構中。
  • 材料界的Google:Materials Project在線材料資料庫
    可以存儲高通量材料性質計算的結果,例如各種計算信息,包括能帶態密度信息,也包括電池材料的充放電曲線、相圖等,所有材料計算的研究工作者可以在這個開發的平臺上下載結構、搜索材料性質、查看材料相圖、甚至可以利用這個網站的平臺搜索未知的材料。此外這個網站還開放了資料庫接口, 利用這個資料庫,大家可以使用寫代碼的方式,搜尋篩選材料。
  • 簡單幾步製作可視化圖形圖表工具
    GROW模型是一種設定目標和尋找解決方案的工具。GROW模型常見用途GROW模型是教練和團隊領導用來加強成員能力的工具。教練使用GROW模型輔導被指導者完成自己的目標,團隊領導使用GROW模型促進員工成長。
  • 電子的能級與能帶
    電子的能級與能帶一、什麼叫能級上面我們提到,電子圍繞原子核是按層分布的,每個電子的能量(或運轉的軌道)是固定的。我們把這些連成一片的能級叫做能帶。除了價電子會產生共有化運動外,內層電子也會產生共有化運動。三、價帶、滿帶、禁帶和導帶外層電子所對應的能帶比較寬越靠近原子核的內層電子所對應的能帶越窄。這是因為外層電子的共有化運動比較強,電子在晶體中共有化運動的速度比較快;內層電子的共有化運動比較弱,運動速度也較慢。
  • 深入分析能帶結構(三)-Origin畫能帶圖
    往期回顧: 深入分析能帶結構(一),討論了能帶的成因,軌道作用的方式、強弱、維度對能帶結構的影響。深入分析能帶結構(二)-VASPKIT能帶圖計算,討論VASPKIT自動生成K點路徑的方式,和使用VASPKIT+VASP計算能帶結構圖的方法。
  • npj:最佳材料的尋找—協同進化搜索
    他們將協同進化方法、新構造的「門捷列夫」化學空間、能量過濾和Pareto優化等一系列新技術相結合,提出了一種稱為門捷列夫搜索的預測方法。為了方便應用全局預測方法,他們首先根據原子的半徑和電負性為每個元素定義一個名為門捷列夫數的物理量。基於該物理量能夠合理地重整化學空間,使具有相似性質的化合物彼此接近。然後應用協同進化方法和多目標Pareto優化技術,以一種類似於生物學中複雜進化的方式搜索材料。
  • npj: 固溶體的奇異點—具有有序化合物性能的無序固溶體
    來自美國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團隊基於綜合利用多種計算模型,即固溶體模型、蒙特卡洛模擬和第一性原理,針對雙亞晶格混合半導體合金(ZnSnN2)1-x(ZnO)2x的相結構開展了研究。進而基於該能量表達式開展蒙特卡洛模擬,由此獲得所有固溶體組分(0<x<0.5)能量最低的結構,並開展密度泛函計算精確計算這些結構的能量。有趣的是,他們發現x=0.25成為所謂「幻數」組分。在該組分材料中,混合焓隨組分變化的曲線出現明顯奇異點。分析表明,該組分對應的結構具有完美的短程有序,即所有四面體內部都滿足八隅律,就是說八面體內陰陽離子化合價之和為零。然而八面體間的連接仍然是無序的。
  • npj: 生物相容性高熵合金—電子結構和多原子鍵合
    這種結構導致體系具有較高的混合熵,有利於在較高溫度下形成無序固溶體,因此焓值在確定其組成來自美國密蘇裡大學堪薩斯城分校物理與天文學系的Wai-Yim Ching領導的團隊,介紹了電子結構、原子間成鍵、總鍵序密度(TBOD)和局部鍵序密度(PBOD)的應用,以解決對HEAs形成理論的基本理解及其潛在應用的挑戰。
  • npj: 準確計算能帶帶隙—WKM方法
    因此,該計算方法是否有可能在不大量增加計算時間的情況下得到準確的電子結構?   來自美國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汪林望博士與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潘鋒教授合作,使用WKM方法針對過渡金屬氧化物作了研究。他們在計算中發現,通過去除交換關聯泛函中的d軌道wannier函數與內層電子的相互作用,即可在d0和d10閉殼系統中得到與實驗一致的帶隙大小。
  • 深入分析能帶結構(十一)-自旋軌道耦合
    相關往期回顧:VASPKIT 1.2正式版發布深入分析能帶結構(一)深入分析能帶結構(二)-VASPKIT
  • 在線地圖製作工具
    「在線地圖製作」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在線工具製作網站地圖(sitemap),在線地圖製作擁有哪些優勢呢?首先,在線工具不用安裝客戶端,通過瀏覽器就可以完成客戶端能完成的工作,提供輕量級,便於使用的在線地圖製作工具。
  • npj: 點缺陷量子比特研究中自旋相關量的第一性原理計算
    較大樣本中的點缺陷量子比特的整合,可用於極大增強靈敏度的微型室溫傳感器和陀螺儀,其中一些可很容易地集成到現有半導體電子設備中。量子光學器件被廣泛研究用於量子信息處理和測試量子糾纏的重要方面。實際上,無缺陷的貝爾測試就首先是由點缺陷量子比特來證明的。基於矽的量子計算可用單點缺陷自旋和量子點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