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仁達安樂死,人生除了生死,其餘都是擦傷

2021-01-07 遇見羅羅2020

事件1

新年上班的第二天便傳來了一個消息——臺灣著名主持人傅仁達在家人的陪伴下,喝下毒藥,結束了病痛的生命。傅先生已經86歲了,身患膽管阻塞和胰臟癌。在病痛的一再折磨下,他思索再三,決定遠赴瑞士,進行安樂死。

他對家人說:「我就算積極治療,也只剩50%的生存機會,而且即便活下來,也只能一直躺在床上,失去自由,我不想要在人生的最後階段,過得那麼痛苦,我想要快快樂樂,有尊嚴的走完最後一程。」

無論是保持生命的品質,還是延長生命的時間,各花入各眼,只要是當事人自己的選擇,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傅先生活得真算通透。家裡人深愛他並支持他的決定,所以他的想法最終付諸實施。人的一生中,和命運既在爭鬥也會妥協。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生。走到生命的盡頭,如果能將生命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也不失為不幸中的萬幸。

(轉自Tum Ulit的漫畫)

事件2

13歲的女孩因為月考成績全校第一,被老師質疑成績作假,要求她重考。她重新考了一遍,錯了兩道題,在留言中,她寫到:考的太好,怪我咯?新年的第一天家人發現她溺亡在離家不遠的池塘中。孩子已經走了,但是事件還在調查中。無論孩子是真的想不開自殺,還是失足落水溺亡,都留下了悲痛欲絕的父母和親人。

因為成績不好,或者在學校被老師責罵,一些孩子過早的離開了人世。在成年人看來,學校這點事算多大的事情,也值得為之赴死嗎?可是對於沒有多少人生經驗的少年來說,這就是他們的壓力,痛苦的來源,甚至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我還是個少年的時候,背著厚重的課本, 每天往返學校和家,圍繞在身邊的除了老師就是同學。每每課堂走神,看向窗外,覺得自己像井底之蛙一樣,看到的只是井口大的天空。青蛙只有一步一步爬上了井口,才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當然,除了精彩的世界,井口外面也會颳風、會下雨、還有毒蛇潛伏在不為人知的角落。

(轉自Tum Ulit的漫畫)

雖然說生死是個人的選擇,但是這些孩子過早的放棄了他們的生命,著實可惜。因為世界還有很多的精彩和絢爛,他們無緣再看到了,浪費了寶貴的體驗生命的機會。

更何況,這種機會不是想有就有的。有的人拼了命的活著,但是由於病魔的殘酷,依然被帶離了這個世界。年初四字哥哥易烊千璽的新片——《送你一朵小紅花》講述的就是這樣的人生。易烊千璽飾演了一個癌症男孩,圍繞著治療癌症,影片講述了一家人的故事。我沒有來得及去看影片,但是看了一下介紹,便在人流湧動的地鐵中淚眼朦朧。這樣的故事其實每天都在醫院中上映,只是換著不同的主角而已。

(轉自Tum Ulit的漫畫)

你所輕視的生命,對另一群人來講,是求之不得的恩賜。你憑什麼不珍惜?

人生就是一個碗,命運可能會給你倒彩虹糖,也可能倒芥末醬,即便是芥末醬,鼓搗些壽司,也能成就一番美味。無論倒什麼,先得有個碗,把碗砸了,就什麼機會都沒有了。

(轉自Tum Ulit的漫畫)

(轉自Tum Ulit的漫畫)

在2021年新年之初,兩個鮮活生命的離開,給留下的人上了一堂生命之課。珍重生命,為了體驗不同凡響的人生;當病痛的肉體成為人生的羈絆,也無需苟活,做一個自由的靈魂。無論是堅持,亦或是放棄,都是深思熟慮的選擇。

想起了一部電影《遇見你以前》,英文的譯名是《Me Before You》,裡面的一句臺詞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You only get one life. It’s actually your duty to live it as fully as possible.」

是的,對於寶貴的,僅有一次的生命,我們應當竭盡所能,無愧以待。

相關焦點

  • 鄭玉雙︱生死困局:傅達仁瑞士赴死與安樂死的倫理難題
    從視頻內容來看,傅達仁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由家人陪伴,家人的關愛和死亡的平靜消解了生死別離的痛楚,整個過程顯得溫馨和莊重。然而,無法排除有人在看到這個視頻之後所產生的內心震撼和可能的不適。安樂死這個古老而沉重的話題,不斷地以類似形式刺痛社會的神經。安樂死是自殺的一種,本質上是一種協助自殺。
  • 關於人生、安樂死、自殺,被禁錮在輪椅上的霍金曾這麼說
    無論是他的研究領域——宇宙和科技,還是他的生活——殘疾與成名,他都發表過獨到的見解,下面讓我們來一窺他的思想結晶。人類什麼時候完蛋?這兩天微博最火的話題之一便是霍金關於未來的預言,不少文章都提到了人類的終結。他關於宇宙關於科技進步到底都說過些什麼呢?
  • 生活啟示 |善生善死:安樂死是「幸福」地死亡,你認可嗎?
    在新聞傳媒如此發達的今天,「安樂死」我們並不陌生。2018年6月7日,臺灣著名節目主持人傅達仁因為患上胰腺癌,經受不住病痛的折磨最後選擇去瑞士執行了安樂死,享年85歲,他是亞洲第一個選擇安樂死的人。相比亞洲,西方人選擇安樂死相對自由。那麼,對「安樂死」,中西方的解釋有所不同。
  • 關於「安樂死」的倫理爭論
    在這之前,特麗的父母與其丈夫之間關於是否「拔管」的「生死訴訟」已經歷時7年。在這場官司中,根據法院的裁決,特麗的進食管曾先後2次被拔除,後又根據州議會緊急通過的法令而2次重新插上。3月18日醫生根據佛羅裡達州一家法庭的裁決,再次拔除了維持特麗生命的進食管,使其進入「自由死亡」狀態。3月31日,特麗在其進食管被拔除13天之後死亡。
  • 徘徊在生死之間——淺談「安樂死」的歷史與將來
    安樂死可分為被動與主動、自願與非自願安樂死。被動安樂死是消極的安樂死,停止治療和搶救措施,任晚期病人自行死亡;主動安樂死又稱積極安樂死,由醫務人員採取給藥加速死亡,結束其痛苦的生命,讓其安然舒服地離開人世。
  • 世界上首個「安樂死過山車」,歷時三分鐘,幾乎無人活著下來!
    世界上首個「安樂死過山車」,歷時三分鐘,幾乎無人活著下來!一直以來人類都擺脫不了生死病死,它漸漸成為一種常態。人從幼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到老年,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會逐漸衰竭,等到老年的時候,還經常出現多種疾病,為了讓自己體面的過完一生,往往很多人都會選擇安樂死。
  • 法國植物人安樂死案又反轉!最高法院判安樂死,網友們都咋說?
    自2008年朗貝爾遭遇車禍成為植物人後,家屬、醫療界、法律界就能否對他進行安樂死爭議不休。今年5月,醫院對朗貝爾進行拔管,但12個小時後,巴黎上訴法庭做出裁決,要求醫院立即恢復救治。而如今,最高法院又推翻了巴黎上訴法庭的裁決。事件回顧法國植物人被拔管後再反轉!
  • 安樂死在我國的立法探討
    但是,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把「安樂死」納入法制軌道。從目前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法律建設狀況和醫療保障水準等方面看,現在為安樂死全面立法的確有些不現實,我們不妨報著積極的態度,為安樂死立法創造條件。
  • 植物人活命11年後,被親人切斷營養:「安樂死」並不能讓人安樂
    停止維持生命系統12小時候,巴黎上訴法庭裁定,要求院方重新向朗貝爾提供食物和水,朗貝爾被從「安樂死」邊緣救了回來。關於「安樂死」的話題,人們從未停止過討論。「安樂死」在法國是屬於違法行為。而「安樂死」就處於兩者之間。人作為這個世界上最高級的動物,自古以來,就有「生死有命」「天賦人權」的說法,但也有人贊成把自殺作為解除無法治療的痛苦的一種辦法,還有人認為,在道德上對老人與虛弱者,實施自願的安樂死是合理的。
  • 動物安樂死真的「安樂」嗎?
    有人說實驗動物就是拿來做實驗的,有進行安樂死的必要嗎?其實,大部分實驗都不會直接損害動物的生命,但是最終由於考慮到繼續飼養的成本等問題都直接將其處死。因此,實驗動物也需要福利,也有權利不那麼痛苦的為科研犧牲。實驗動物安樂死的物理學方法主要有:擊頸法、頸椎脫臼法、斷頭法、脊髓斷離法、低溫法等。
  • 生命最後的快樂:英國「安樂死」過山車,轉一圈就成為冰冷的屍體
    安樂死是指對無法救治、承受痛苦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使其無痛苦地死去的一種減輕病人痛苦的方式。但中國憲法規定保護人的生存權,安樂死實際上是剝奪了人的生存權,因此,安樂死在我國並未立法。但不得不說,有些時候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都是對患者的折磨,尤其是患者本身求生欲也不強的時候。
  • 世界上最恐怖的安樂死過山車,沒人能活著下來,三分鐘終結生命
    過山車許多遊樂場都隨時代潮流設立了相應的遊樂項目,比如讓人心驚膽戰的鬼屋、被閻王拖入深淵般的蹦極、甩掉人五臟六腑的過山車等。膽小的人只能看著別人玩得不亦樂乎,膽大的人卻覺得遊樂場的娛樂項目不具有挑戰性。
  • 世上唯一的安樂死過山車,在上面轉一圈,下來已成一具冷冰的遺體
    但是的確很少有人能這麼幸運,在社會上,有人出車禍,有人生重病,他們或許都在病床上掙扎著,可是這掙扎中有帶有痛苦,於是安樂死的話題不由得被提出來。安樂死指的是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使用藥物,或者給他們注射藥物,讓他們無痛苦地死亡。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認同安樂死,因為對於人道主義而言,這似乎是具有消極意義的,且是對生命的抹殺。
  • 漸凍人遭下藥安樂死,一切全怪「優生學」?揭「協助自殺事件」
    生前就曾多次表明想要安樂死林優裡在生前就曾在部落格、推特上數度表明:「不想要用這種狀態活著」、「讓我安樂死吧」。曾在林優裡生前照顧過她的看護也證實,林優裡曾經說過「想去海外安樂死」。林優裡在人生的最後一天,也在推特上提到「安樂死」這三個字。
  • 代表建議考慮安樂死立法 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被禁的理由
    代表建議考慮安樂死立法 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被禁的理由時間:2016-03-13 14:17   來源:搜狐滾動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代表建議考慮安樂死立法 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被禁的理由 人大代表:建議安樂死立法。
  • 網上竟然公開叫賣安樂死藥 「安樂死」原是氰化物
    新聞提要:「安樂死藥不是違禁藥嗎?竟然有人在網上公開出售!」家住沙市區的陳先生說,近日,他無意中進入了一個售賣「安樂死藥」的網頁,他心中滿是疑問:這種藥不是受管制的嗎?會不會是騙人的?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然而有人卻在網上公然叫賣「安樂死」的藥品。這究竟是騙局還是真有其事?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 小島美奈:被病痛折磨不堪,她選擇安樂死,按下開關四分鐘後去世
    生死離別是人世間最為悲慘的事情,然而死亡是任何人都無法逃脫的自然定律,壽終正寢尚且不論,我們時常能夠聽到某些地區傳來有人自殺的消息,這讓人們在惋惜這些生命的同時也不禁會思考:究竟是什麼樣的痛苦能夠讓這些人連死亡都不懼怕?在眾多的死亡原因中,受不了病痛折磨或許是最多的一種,他們身患重症,生活無法自理,也無法忍受病痛的折磨,因此寧願選擇離開人世。
  • Ella盼通過安樂死條款:用正確的態度面對死亡
    網易娛樂6月9日報導據臺灣媒體報導,藝人Ella出席牙膏品牌活動,頂著豔陽稱職擔任代言人,對於任何話題來者不拒,相當友善,而她被問到關於「傅達仁安樂死」一事,為人母的Ella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面對這議題要正視它,因為意外跟明天誰先來不知道
  • 直面死亡,只有安樂死可以解決一切嗎?
    2018年6月8日,傅達仁的妻子證實他已離世,親手為自己85年的人生畫下句點。過去半年,傅達仁在臉書(Facebook)和公開場合都高調倡導臺灣安樂死合法化,社會大眾十分關注他的病情,每每病情發生變化都會登上新聞版面。他不斷強調,因為臺灣不能合法「安樂死」,所以他必須花大筆路費到瑞士尋求無痛、尊嚴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 Ella:"用正確的態度面對死亡",安樂死到底是對是錯
    近日「傅達仁安樂死」一事在網絡上可謂是掀起了巨大的爭議,但是很多人還是稱讚,十分佩服傅達仁面對死亡居然這麼的坦然。就在昨天Ella參加某個活動的時候,當天的她看上去心情十分的好,不論記者們提出什麼問題她都會一個一個的去回答。被問到「傅達仁安樂死」一事她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