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雍正晚年寵妃,在清宮只存在一年,卻被雍正另眼相看

2021-01-20 騰訊網

一說到雍正皇帝,給人的印象便是務實,而且沒有什麼聲色犬馬之好,只知道處理公務等等,但畢竟皇帝也是人,也有愛慕的對象,比如說敦肅皇貴妃,便深受雍正寵愛。除此之外,雍正在晚年應該還有一個比較寵愛的妃子,她便是寧妃。

寧妃武氏是一名來自漢軍鑲黃旗的旗女,父親名為武柱國,曾擔任泰州知州。

關於寧妃的具體家世,史料中沒有記載,但是從後來寧妃的冊文與祭文中,雍正一再稱其是「舊族令媛」或「高門毓秀」,現見於史料的,寧妃家族於清朝初年隨左夢庚(左良玉之子)歸順清廷,入漢軍鑲黃旗,推測寧妃家族應該是明朝世家。

關於寧妃入宮的時間,也有些讓人捉摸不定。

有人稱寧妃是雍正潛邸舊人,但雍正繼位後的冊封中卻一直未見其相關記載。因此,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寧妃也有可能是雍正朝選秀入宮的妃嬪,當然,她參加的一定是外八旗選秀。

話說,寧妃的父親武柱國曾在江南地區擔任縣令,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康熙有一次來到武柱國轄區,在一把扇子上題了一首詩賜予他:「逐徑探幽涉景奇,攀蘿捫葛不知疲。回溪宛轉湍流激,復嶺逶迤墮石危。倚仗瘦筇騰絕壁,憑依輕屧度嶔崎。留將薜荔除榛莽,指引遊蹤識路歧。」

雍正十二年的四月,寧妃武氏第一次在清宮檔案中出現,此時的她已經被稱為寧妃了,「寧」在滿文中為「恬然的」、「泰然的」,可見寧妃必然是一名心態豁達,令人感到舒適且容易相處的女子。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就在雍正十二年的五月二十四日,即寧妃封妃的一個月後,她便病逝於清宮,因此,寧妃最後一次封妃也有「衝喜」或臨終前安慰的意思,當時她的病情應該是比較嚴重了。縱觀雍正一朝後宮,能夠享受這個待遇的只有兩人,一位是敦肅皇貴妃,另一位便是寧妃。可見,寧妃還是非常得雍正寵愛的。

寧妃病逝後,雍正立刻令其兄長武啟欣趕回京師,並為寧妃製作了春紬裡妝緞被二床、枕一個、緞裡妝緞褥三床。不過,由於雍正陵寢還未修建完工,寧妃金棺只得暫時存放於殯宮。

乾隆二年,寧妃武氏被葬入泰陵妃園寢,其喪儀與康熙朝的良妃相同,寶頂位於最前排左邊第一位,通過寧妃寶頂的位置也可知,她在雍正朝後宮的地位很不一般,唯一的遺憾便是沒有給雍正留下一男半女,這或許與她糟糕的身體狀況有很大關係。

寧妃初次祭文:

「爾寧妃武氏,舊族令媛,內廷華選,性成敏慧,嫻圖史之芳規質,秉溫恭協珩璜之雅度,期綏福祐奄遘薨徂備優恤於彜章晉崇班於妃秩,嗚呼几筵肇設悵淑醑之空,陳褕翟猶新感,蘭儀之永悶靈其不眛尚克歆承。」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世宗實錄》《皇朝文典》

相關焦點

  • 清朝道教大衰落,只有雍正還信道
    其實喇叭教也不過是對蒙古和西藏的懷柔而做出的樣子,滿清本身只信薩滿。所以滿清入關之後,出於統治需要,一開始對道教還能保持利用式的禮遇;待到政權穩固,道教便被棄置一旁,地位不斷下降。清初的皇帝之中,順治、康熙、乾隆對道教殊無好感,只有雍正皇帝還算篤信道教。雍正自幼信佛,自號「圓明居士」。他後來信道,有一定的機緣巧合因素。
  • 影視劇題材死啃雍正 展現觀眾的另類歷史觀
    不過,忙了一年的雍正爺或許並不太欣喜,他依稀記得十多年前的電視劇《雍正王朝》曾為他洗雪冤屈還一個清廉勤政的美名,可如今的電視劇導演卻總讓他談戀愛,一段比一段虐心。有時,他氣得直想拍案而起厲聲責問:汝等莫非不學歷史,朕在位13年,硃批過的摺子就有360卷,哪有那麼多閒工夫打情罵俏?以上情節純屬杜撰,因為看到有網友總結的2011雍正螢屏愛情生涯。
  • 雍正專寵皇妃年氏,卻抄其家族,前因後果令人唏噓不已
    在很多的清宮劇當中,年妃一直是囂張跋扈張揚無禮的形象,跟她的哥哥年羹堯一樣恃寵而驕。但是,這畢竟只是普通的影視作品,大部分內容都是經過篡改不符合事實的,若是想要了解更加權威更加真實的歷史情況,須得研究史書仔細琢磨。而對於那些編劇導演來說,提高故事的戲劇性贏得收視率才是最關鍵的事情,其他方面一概不管。
  • 雍正王朝:叫花子出身的雍正頭號寵臣李衛,在歷史上果真如此嗎?
    李衛是雍正朝封疆大吏之一,也是雍正最為寵信的心腹大臣之一,李衛、田文鏡、鄂爾泰被雍正稱為左膀右臂。李衛一生雖沒讀過多少書,但是非常聰明機智,所以他也是雍正朝舊臣在乾隆朝結局比較好的一位大臣,歷史上李衛結局非常不錯,下面就來說一說歷史上的李衛。
  • 雍正的皇子們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氏的兒子是福字輩?
    ,經常翻甄嬛的牌子、召她侍寢,還跟甄嬛生了好幾個孩子,反而年輕貌美的華妃陪伴皇帝多年卻遭到了皇帝的「算計」,最終華妃含恨自盡。但這些清宮劇都是杜撰的,歷史上的雍正其實是非常喜愛年氏的,並沒有因為她哥哥是年羹堯的關係冷落她,康熙年間,胤禛榮獲親王,康熙將年氏指婚給了胤禛做側福晉,雍正繼位後,年氏為雍正先後生下了3個兒子、一個女兒,母憑子貴的年氏在雍正元年五月誕下皇子福沛,幾月後就被雍正冊封為貴妃,地位卻僅次於皇后烏拉那拉氏,但是年氏並沒有因為皇帝的寵愛而肆意妄為,在皇后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和平,不過,可惜的是,
  • 乾隆為何不敢公布雍正死因?國家曾想發掘雍正陵寢後被專家叫停?
    ,既然不存在,那何談呂四娘用血滴子暗殺雍正。雍正帝繼位後,大肆收拾自己的兄弟,連他的親兄弟十四阿哥允禎都沒有放過,可以說雍正帝在繼位之後,他當初的政治對手這些兄弟和那些王公貴族基本都被他整垮,不存在還有能力給他下毒的可能性。雍正帝繼位後完善了秘密立儲制度,而且乾隆帝繼位是非常合理合法繼位,所以也不存在子嗣為了謀奪皇位毒害雍正帝的可能。
  • 雍正寵愛年氏是因為年羹堯的緣故嗎?
    雍正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在位期間做出的一系列改革政策讓國家更加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雍正在位期間,國家得到休整,貪汙腐敗得到有效改善,人民休養生息,為乾隆盛世做好了鋪墊。而雍正的妃子皇貴妃年妃深得雍正帝的寵愛,在年妃還活著的時候就可見一斑。
  • 雍正登基,收拾了老八、老九,為何放過老十?雍正:朕並不是怕他
    再加上雍正皇帝繼位初期,以皇八子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始終對錯失皇位耿耿於懷,對雍正皇帝百般詆毀和掣肘。於是,本就「陰鷙熊猜」的雍正皇帝便開始了一場血腥殘酷的清算行動。 雍正皇帝的清算行動 根據《清實錄·世宗實錄》的記載,鑑於「八爺黨」勢力太過強大,雍正皇帝並未將其一舉剷除,而是採取了循序漸進、逐步蠶食的有效辦法: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剛剛駕崩,雍正皇帝便任命皇八子胤禩為「總理事務王大臣」,將其暫時迷惑;同時,緊急召回於西北帶兵的皇十四子胤禵並將其軟禁於景陵
  • 甄嬛傳:為何雍正晚年很信任葉瀾依?並非喜歡,你看她長得像誰?
    甄嬛傳:為何雍正最後如此信任葉瀾依?並非喜歡,只是因為這幾個緣由後宮之中沒有人能夠真正的幸福,帝王的疑心永遠都是很重的,任何人都不能真正可得到他真正的信任,所謂的信任也是糾纏在算計和陰謀之上的。其實真相併非如此,皇帝當時選擇讓葉瀾依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第一個就是葉瀾依像極了華妃,皇帝在晚年的時候越是更加念舊,失去了華妃讓皇上十分痛心,而葉瀾依本身十分年輕貌美,像極了年輕時候的華妃。讓葉瀾依在身邊能讓他感受到自己依舊還十分年輕,讓他回到曾經幸福的日子,皇上會覺得生活還是十分朝氣蓬勃的。其次就是葉瀾依沒有危險性。
  • 雍正是矯旨篡位的嗎?
    當然必須是雍正啦。雍正繼位歷來被妖魔化的原因主要在於三個方面,一是康熙死的突然,二是雍正登位之後對兄弟們的殘酷處置,三是雍正的性格與改革所帶來的反彈。但其實三點,並不能完全證明雍正繼位的不合法。傳聞中他是被雍正以參湯暗害的,但這其實這個說法經不起推敲,時年雍正已經45歲了,歲月滄桑,使他鍛鍊成一名成熟老練的政治家,他怎麼可能以這種方式登上帝位。
  • 雍正在位13年硃批奏摺寫出不少「名句」,康熙讀個奏摺還能看見笑話?
    雍正朝更是如此。只有題奏者身體不適,或年邁眼花手不能握筆,方可偶爾可以請人代書——不過,據清宮檔案可知,大臣親書奏摺一事尚大可通融,許多奏摺均非本人書寫。奏摺寫好之後,經過封套、固封、裝匣、加銅鎖等程序,再用蓋有御押黃紙封口,包以黃包袱,然後遞送。
  • 童年經歷相似,雍正和朱佑樘都是無愛的孩子
    朱佑樘和雍正年輕時的區別在於他們的父母,但同樣的事情也在於他們的父母,同樣的事情是他們的經歷,不同的地方在於角色的不同,也就是父母角色的不同。朱佑樘從出生起就沒有被他的父親愛過,甚至他的出生也沒有被期待或希望。他父親對他存在的態度如此惡劣,以至於他不在乎。甚至他的父親也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出生的。
  • 《雍正王朝》3場飯局,雍正的四菜一湯,太后奢華到沒邊了
    第一場是雍正的私人晚宴,宴會極為簡單,參與者只有雍正和李衛兩人。菜品極為簡單四菜一湯,外帶一窩米飯。我們來看這4道菜:燒豆筋,炒芹菜,紅燒素丸子,清炒豆芽,全是現在百姓的家常菜,湯就更簡單只是飄著幾個菜葉子的清湯。御膳房要做這菜說實話屈才了。雍正是出了名的冷麵皇上,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
  • 雍正王朝:阿爾泰打了敗仗,卻向朝廷邀功,雍正為何會妥協?
    在《雍正王朝》中,在新疆駐守的阿爾泰被竄逃的羅布藏旦增端了大營,燒了糧食,還連帶著戰死了80多人。但阿爾泰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在奏摺上一通粉飾,反倒成了他打的一場大勝仗,還申請朝廷再調撥一萬石糧食給他。
  • 《甄嬛傳》:歷史上的華妃年氏,才是雍正皇帝的摯愛!
    華妃的人物性格,心狠毒辣,囂張跋扈,恃寵而驕,整日一副高高在上,眼裡容不下任何人,雖是這樣,她最愛的人依舊是皇上啊。不管別的妃子,華妃真的是對皇上從未有過二心,但是她沒成想是皇上給她的「歡宜香」她才會一直沒有懷孕,其實,在這之前華妃懷孕的時候,皇帝也差人送去了滑胎藥,隨後在知道了一切真相後,華妃便心碎撞牆去世了,從這來看,華妃娘娘的命運可以說是很悲慘了。
  • 多疑的雍正殺了年羹堯,卻放過了手握重權的嶽鍾琪呢?
    1721年,還是這一年,靠近四川、甘肅的青海轄境索羅木發生郭羅克(今果洛藏族自治州)上中下三部落反清叛亂,嶽鍾琪奉命出徵,採用以番攻番、以步代騎、速戰速決的戰術,連戰連克,僅用了七十多天大獲全勝。康熙授予他為騎都尉世職。
  • 《雍正王朝》裡,康熙為何挖苦胤禛「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詡」?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經典古裝劇《雍正王朝可如果參考康熙晚年真實的歷史,這一聲「以精明自詡」,放在康熙皇帝本人身上,卻更是反諷——此時的大清官場,別看正處於「盛世」時代,卻正是腐敗到一塌糊塗的時候。
  • 雍正仿哥釉象耳爐
    雍正器物之神髓在於一個雅字,品味內涵居清三代之首。此爐非為單純摹古,從器型的視覺上充滿了文人趣味和高古的雅格,拾古不泥,平添了一份貴胄之氣。宋哥的肅寂和雍正的從容淋漓盡致地體現在這件雅器上,「君子不語,怕驚花香」。爐側雙象耳的比例和線條完美地詮釋了一件得盡儒、釋、道三味的器型內涵,同時寓意「太平有象,天下太平」之君願。
  • 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人,他敢向雍正承認麼?雍正為何敢讓他手握重兵
    雍正百分之百知道嶽鍾琪的身份,但是他還是敢用嶽鍾琪,這就是雍正的特別之處了。畢竟嶽飛和女真族的祖先們,那可是水火不容的關係。 清朝入主中原以後,甚至把嶽飛從武聖人的位置上給拉了下來,將關二爺給扶正了。由此可見,嶽鍾琪在清朝的身份,的確有點小尷尬。
  • 故宮裡的清代藍色玻璃器皿,連雍正和乾隆都愛的藍色,是怎樣的?
    當然了,對雍正和乾隆來說,這種跟水晶一樣,塑造性極強的東西,自然也是要好好把玩一番的。故宮裡面有許多玻璃器,這些依託皇宮雄厚財力背景之下制出的玻璃器物,其觀賞價值可真不低,而且色彩豐富、質地精純,看著極賞心悅目。清代時期的玻璃器,主打藍色的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