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輩人傳說由日本仔帶入濠江,這種「大螺」別碰!

2021-02-23 濠江人家

春夏雨後,濠江很多地方會出現一些「大螺」,地方俗稱:泰膏螺。體型大的,足足有手掌那麼大。我自小被長輩警戒。這種螺是日本仔引進來毒害人的!絕對不能觸碰。如果不慎觸碰到,要馬上仔細地進行清潔。那麼,長輩們對這種蝸牛的說法是否正確,有沒有道理呢?看看廣東珠江臺怎麼報導:

在網上,近日有不少人發朋友圈或帖子稱在草叢裡、花壇邊,看到超大蝸牛。有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吃,也有人想抓回家給小孩子玩。其實這些蝸牛並不適宜跟人接觸。

這叫非洲大蝸牛,又稱褐雲瑪瑙螺,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此外,它還是一種叫廣州管圓線蟲的寄生蟲的中間宿主。有研究指,非洲大蝸牛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為27.3%,平均每個體內有近百條。


相關研究表明,被感染的非洲大蝸牛的體內排洩物,甚至是爬行過後留下的粘液中都會含有廣州管圓線蟲的幼蟲,人可以通過生吃 ,甚至傷口黏膜與被感染的螺肉密切接觸,都有可能會感染上這種寄生蟲。

人體被廣州管圓線蟲感染後,可能造成腦膜炎、視覺損傷甚至死亡。其實,除了非洲大蝸牛,其他野生蝸牛同樣不建議食用或接觸,它們體內很容易含有大量寄生蟲。

以上資料內容轉自《廣東臺今日關注》微信公眾號

哎呀,看來我們濠江的老輩人說得沒錯!這種大螺,真的對人體健康有害有威脅。連觸碰它都有很大的健康風險。更加別提拿來吃了。這一點,濠江鄉親們可要牢牢記住了,教育好小朋友。這種螺也確實是外來品種,所以,也要教育小朋友警惕日本仔。這一點反正都是正確的。

相關焦點

  • @武清人:樹上的這種「蠶蛹」,別碰!
    @武清人:樹上的這種「蠶蛹」,別碰!小武提醒大家:周氏齧小蜂是有益昆蟲,對環境無汙染,不會攻擊人類,是我們的「森林小衛士」,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傷害它哦~原標題:《@武清人:樹上的這種「蠶蛹」,別碰!》
  • 來了來了~維斯帶你打卡濠江!
    剛剛上線的濠江博物館,同樣沒有讓我失望。濠江區博物館坐落於雙泉公園東側,以「古港文化」為主題,由「走上一圈,濠江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心裡就有數了。這裡遠比電影工場更能還原父母那一輩人的生活場景,約上小夥伴,來一輯復古街拍如何?
  • 濠江漁民用海洋生物打造出一個「藝術天地」
    南方+揭秘濠江漁民紀力仕獨創的「魚鱗畫」 在汕頭市濠江區濠城坑乾路的達濠漁業貝殼體驗館裡,收藏有1000多種貝殼,不僅有來自濠江本港的貝類,還有來自索馬利亞、馬來西亞等遠洋的貝類。由珊瑚和貝殼製作而成的工藝品,令人眼前一亮。
  • 這就是敦煌三寶之一,有延緩衰老作用,傳說吃了可以長生不老
    農村有一種綠葉綠花的常見野草,掐斷後有白色「奶漿」流出,這種奶漿碰了會「爛手」,如果沾到眼睛上,以後就看不見東西了。家裡的父母長輩也反覆告誡小孩不能碰這種草。其實這種野草是一味中藥,名叫「澤漆」。這花序有個名頭,喚作杯狀聚傘花序,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一品紅,由1朵只有雌蕊的雌花居中,周圍環繞以數朵退化到只有1枚雄蕊的雄花,整個花序被杯狀的總苞裹住,看起來像一朵花的樣子。這些杯狀聚傘花序再排列成二到三級的多歧聚傘花序狀,就形成了五朵雲的結構。
  • 緊急提醒 | 這種小紙片千萬別碰!有毒!
    緊急提醒 | 這種小紙片千萬別碰!有毒!服用後,不僅會使人思維紊亂、產生幻覺,損害神經中樞,長期使用還會讓人對其產生精神依賴,甚至做出自殘等極端行為。「彩虹煙」「迷幻蘑菇」「神仙水」「奶茶包」「跳跳糖」……好聽的名字背後,是各種極具偽裝性、迷惑性的新型毒品!今天我們用RAP+手繪《新型毒品狂想曲》帶你揭開「毒面紗」!識毒、防毒、拒毒,多一人知道,少一份傷害。
  • 【特區40周年 · 印象濠江】:【第七章】燈塔:海上希望之光
    【特區40周年·印象濠江】 在茫茫大海中,燈塔作為發光航標,為航海人指引方向,照亮航程,挽救船舶於危難之中。
  • 在澳洲看到這種東西,千萬別碰!輕則染上狂犬病,重則致命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微雪梨報導 艾瑞巴蒂,如果看到這貨,不論死的活的,千萬別去碰它,因為它很可能攜帶有致命病毒!隨著氣溫升高,我們更容易在路上遇到一些,熱到中暑而掉落到地面的蝙蝠,很多人會想上去實施救助,但是大家都不知道,這很可能會令你感染病毒。據悉,所有四種澳洲果蝠(飛狐)和至少三種食蟲蝙蝠都可能攜帶賴莎(Lyssavirus)病毒,這是狂犬病毒的「近親」。感染後,可能致命!
  • 農村隨處可見的「蛇泡」,為何老輩人告訴孩子不能吃?
    小時候看見紅豔豔的果實,總忍不住想摘來嘗嘗,可是總被它的名字嚇住,甚至老輩人千叮萬囑不準吃!那麼蛇泡究竟能不能吃呢?蛇泡其實也算一種野草莓,不過果實比較小,味道淡填,上面還有布滿了紅色的顆粒,看起來比糖果還誘人。
  • 遇到這種動物千萬別碰,路邊草叢很常見
    一到雨天這種巨型蝸牛就大量冒了出來怒刷存在感!實際上,「大蝸牛」不僅不能吃也不能夠亂碰深圳龍崗區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大蝸牛」體內很可能感染有寄生蟲小朋友和大蝸牛親密接觸極易被感染千萬要小心非洲大蝸牛生長在野外,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它和福壽螺一樣,都帶有廣州管圓線蟲(廣東住血線蟲,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會傳播結核病、腦膜炎、腦炎等,食用則危害極大。吃了感染這種寄生蟲的非洲大蝸牛,或者接觸它們的排洩物,廣東住血線蟲就可能進入人體,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
  • 產業升級六部走,以「濠江模式」打造海上風電「汕頭樣本」
    汕頭市濠江區緊緊圍繞省「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新格局,抓住機遇,依託區域臨港優勢,聚焦海上風電產業,以優質的營商環境、高效的行政服務和務實的工作作風,吸引國內外優質風電企業落戶濠江,打造全產業鏈的風電產業園,推動臨港經濟全面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濠江特色的「產業升級路」。
  • 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
    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其實,這種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易攜帶多種寄生蟲和病原菌,市民千萬不要觸碰或者食用。怎麼除掉大蝸牛?● 在小區發現數量較多的大蝸牛時,可以告訴物業進行處理,專業殺滅病蟲害的公司也可以處理。
  • 英國傳說中神秘的「貓頭鷹人」是什麼?本期讓您了解貓頭鷹
    你有沒有發現帶「貓」的名字是圓形的大眼睛萌萌,這讓人們產生了一個誤解:這個人當他是寵物時一定很溫柔可愛……即使在日本,在貓和狗之後,貓頭鷹咖啡店也很受歡迎。看到小傢伙的萌萌,是否覺得心是萌化?他不像「帶來厄運的夜貓子」之前的圖像?如果你認為貓頭鷹可以成為一個合適的寵物,那麼我想告訴你:你想得太多了,他們的可愛真的只是一個秀!
  • 這種大蝸牛!千萬別碰!別養!別吃!
    非洲大蝸牛生長在野外,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它和福壽螺一樣,都帶有廣州管圓線蟲(廣東住血線蟲),會傳播結核病、腦膜炎、腦炎等,食用危害極大。 專家表示,吃了感染這種寄生蟲的非洲大蝸牛,或者接觸它們的排洩物,廣東住血線蟲就可能進入人體,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
  • 深圳雨後常見「有毒」大蝸牛,千萬別碰也別吃
    深圳雨後常見「有毒」大蝸牛,千萬別碰也別吃 &nbsp&nbsp&nbsp&nbsp近期,深圳進入了「龍舟水」季節,雨特別多。大雨過後,不少細心的人發現自己的小區內、草叢邊,出現了很多氣定神閒的大蝸牛!
  • 這種「茶葉」千萬別碰,嚴重或危及生命!深圳已有人被抓
    喝茶是不少廣東人都有的習慣都說廣東人見面問的不是吃飯而是喝沒喝茶▼飲咗茶未?當「一粒眠」與其它毒品一同吸食時,會加劇毒品的副作用,對人的神經危害更大,嚴重時可導致死亡。千萬不要碰「毒品」轉發出去,告訴更多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寶安在行動
  • 真正森林之王「人熊」有人類智慧!老輩獵人怎樣獵取
    這種動物就是「人熊」。說到「人熊」,大家可能會有些陌生,黑熊應該都有印象吧?它在東北被稱為「黑瞎子」,一般肩高一米半左右,體重可達300公斤,生活在茂密的原始山林中,它的前足強勁有力,遇到其它動物,往往一掌拍暈。即使遇上老虎也不懼怕,火拼起來也不落下風……「人熊」呢?身體要比黑熊高大,體重至少是其兩倍。它要遇上老虎,往往很容易以「手撕」手段結束戰鬥。
  • 老人味的元兇被發現,醫生告誡:40歲以後要少碰,別給自己添堵
    如果細心的人就會發現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獨特的味道,剛出生的嬰兒有著獨特的奶腥味,成年女性身上有著一種獨特的香水味,讀書的學生身上有著洗衣粉的淡淡香味,老人身上會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叫做老人味。每個年齡段都有各自不同的味道。
  • 1種花,開花漂亮花香濃,老輩人叫它「悶頭花」,你家後山就有
    導讀:山上1種花,開花漂亮花香濃,老輩人叫它「悶頭花」,你家後山就有轉眼就到4月份了,這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節,百花盛開,走到山坡上,你會發現漫山遍野都開滿了各種各樣的花。對於大多數來說,映山紅應該是山坡上最普遍的花,南北都有。
  • 最近常出現的這種動物千萬別碰!
    每當一場大雨過後不少人發現馬路或者公園的草叢邊出現了一群氣定神閒的大蝸牛!到底有多大呢?注意 注意 注意這種蝸牛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體內藏有大量寄生蟲食用危害極大千萬不能碰!它們的黏液或糞便裡,可能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這種蟲會傳播腦膜腦炎或腦膜炎等疾病。
  • 日本民間傳說有一種幻之蛇,那是日本人心目中的龍!
    比方說日本民間傳說中的龍就是一種身形比較小的生物,一般長度不會超過80釐米,日本人稱其為土龍或是幻之蛇。根據日本的民間傳說,幻之蛇(也就是日本人的龍)只會在鹹水與淡水的交匯處出現,所以往往只有在河流的入海口才能尋覓到幻之蛇的蹤影。然而可悲的是,幻之蛇作為日本文化中的龍,其地位與中國龍相比可謂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