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蟲大賽下月開戰 臨清最貴的蟋蟀賣到9000元

2020-11-30 聊城新聞網

  時下樓市境況趨好的現實中,9000元錢,可以在不少樓盤買到兩個平方米的住宅,即便是家用大件家電,也可以置辦上三兩件。

  然而,如果讓你花9000元錢去購買一隻蟋蟀,你會不會覺得這是天方夜譚?

  事實上,每年月份牌翻到立秋,就是各路玩家深入田頭收蟋蟀的時候。尤其是泰安寧陽的蟋蟀市場,時下正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數萬名蟋蟀愛好者前往。

  相比寧陽「蟲經濟」的產業規模,聊城市的蟋蟀經濟便顯得有些不溫不火,但即便如此,目前,臨清市蟋蟀交易的最高成交價,還是達到了9000元。

  雖然這距離該市蟋蟀歷史最高成交價6.5萬元少了許多,但也足以讓聊城不少玩家羨慕不已。

  當然,相比這樣一隻小蟲帶來的經濟收益,更多的玩家還是期待下月底,在臨清舉行的蟋蟀大賽。對於他們而言,養兵千日,就為等待那關鍵的用兵一時。

  蟋蟀愛好者

  以蟲會友找樂子

  或許大多數人都有所不知,古有說法中的「花鳥魚蟲」之樂,其中的「蟲」指的就是蟋蟀。

  史料記載,我國養鬥蟋與鳴蟲始於唐朝天寶年間,南宋為蓄養鳴蟲鬥蟋蟀最著名的時代。這時蓄養鳴蟲鬥蟋的用具已由金銀竹板籠發展到萬盆泥罐。

  南宋宰相賈似道更是編寫了世界上第一部蟋蟀專著《促織經》。

  明清兩代,是中國蟲文化、鬥蟋史中的鼎盛時期。到了清代,鬥蟋更加興旺,從宮廷到民間,從城市到窮鄉僻壤,從帝王將相、社會名流雅士到學堂兒童,養蟋者千千萬萬。

  有業內人士介紹說,聊城蟋蟀市場中,以臨清蟋蟀文化在全國最具盛名。

  臨清捉蟋蟀、鬥蟋蟀的文化起源於宋朝,興於明清。如今,臨清蟋蟀已經從民間的以蟲會友純娛樂活動發展成為蟋蟀圈子的經濟活動。每年,臨清都能迎來來自天津、上海、南京、蘇州、杭州等地的收蟲人,集中在臨清收蟋蟀。

  而連續十年的臨清蟋蟀大賽更是每年聚集數百名玩家到此,據了解,預計於今年9月底舉行的臨清鬥蟋蟀友誼大賽,將於9月24日開始報名,保守估計,今年的賽事將可以吸引50餘名玩家參賽,屆時參賽蟋蟀將達到200餘只。

  19日,聊城市蟋蟀文化協會會長郭勇介紹說,蟋蟀生性孤僻,一般情況下都是獨立生活,一旦碰到一起,就會咬鬥起來。

  假如將兩隻雄蟋蟀放在一個空盒子裡,然後用一根細枝刺激它們的口須,鼓舞它們衝向敵手。很快地,兩隻蟋蟀便豎翅鳴叫,蹬腿鼓翼,然後張開大口互相對咬,扭打在一起,其激烈程度,決不亞於古代兩國交戰時最慘烈的肉搏。最後,敗者無聲地逃逸,勝者則高豎雙翅,傲然地大聲長鳴,十分得意。

  而對於眾多蟋蟀玩家,郭勇分析認為,他們基本都是居於城市之中、四五十歲的成功人士,平時都有自己的事業和工作,大多人愛好蟋蟀只是以蟲會友,給自己的生活尋求一個樂趣。

  專業捉蟲手

  一月收入上萬元

  這段時間,冠縣甘官屯鄉鎮幾條公路上,每天早晨5點多,都擺放著幾十張桌子在收蟋蟀,這些從全國各地來的玩家,一般會住在鎮上和附近村裡,業內人士都知道,這個時節正是捉蟋蟀的好時候。

  郭勇說,這幾年冠縣當地的專業捉蟲人越來越多,但是他們大多以捉蟲銷售為主,很少有人自己去養、去鬥。

  而在聊城市區,愛好蟋蟀的人有數十人,但有能力識別好壞並專業捉蟲的僅有20餘人,不像臨清和冠縣,目前,當地專業「撬子手」已經有千餘人了。

  市區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捉蟲人表示,每年7月底至8月初,可以捕捉「大棚蟲」,地點一般在莘縣、陽穀、冠縣和茌平附近(蔬菜大棚較多),此蟲特點是出土早,個頭較大,兼有溫室蟲和野生蟲的特性,量少但善於爭鬥,並和「白蟲」(人工養殖的蟋蟀)鬥多佔上風。

  等到8月25日以後,便可以逐漸捕捉到地蟲,而業內人士也都知道,侯營、許營、北楊集、鬥虎屯,還有冠縣甘官屯鄉後王二寨村,均時常可以捕捉到大蟲。

  該人士同時透露,臨清蟋蟀協會有個規模較大的蟋蟀市場,這個季節,每天早晨5點前有個早市,全國各地前來收蟲的人將聚集於此,交易火爆。

  這個市場中的銷售方一般是散戶,每人手中有5—8隻待售。並且,臨清專業「撬子手」一般組團操作,每個團隊中6—10人左右。

  這個團隊之中,往往會有個負責人,該人一般是經驗多,抓蟲技術嫻熟,看蟲眼力比較高,他負責掌握蟲的質量,手中掌握有固定客戶資源,交易一般都在家中完成。

  他每晚集合人員包車去四處抓蟲,早晨回來,所有抓的蟲先由該負責人過目。然後團隊中人員開始自由銷售、餵養、比蟲,一直到9月後將近10月,將精選出的蟋蟀直接送往各城市固定客戶手中。

  郭勇說,目前以上幾個市場上蟋蟀價格不等,價格高的有200元、3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7000元甚至上萬元,當然,也有價格低的從2元到20元不等。

  有業內人士估算說,目前聊城市場上的專業捉蟲人,僅僅在8月到9月間,每人僅靠捉蟲就能獲利兩三萬,而最少的也能賺個五六千元。

  「奇寵」當道

  小蟋蟀賣大價錢

  在如今「奇寵」當道的年代裡,生命周期僅為100天的蟋蟀,作為一種寵物也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

  而幾乎每一個蟋蟀玩家,都知道泰安寧陽泗店鎮的蟋蟀市場,這個市場每年都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數萬名,甚至十幾萬名的蟋蟀愛好者。

  對此,郭勇說,這個說法一點都不誇張,在業內,有著「江北第一蟲」美譽的泗店蟋蟀以個頭大、性情烈、鬥性強的特性深受蟋蟀愛好者們的青睞。

  每年的這個時候,如果在百度鍵入「寧陽」,彈出最多的就是當地蟋蟀市場的諸多報導。有消息說,寧陽縣泗店鎮共有人口約4.2萬,立秋前後,百分之八九十的農民開始從事蟋蟀捕捉和交易活動。兩個多月時間裡,泗店鎮農民戶均增收萬餘元,僅蟋蟀交易額就達1億多元。

  不得不承認,在這個「奇寵」當道的時代,靠一隻小小的蟋蟀來增收上萬元,依然會讓人感覺到不可思議。

  事實上,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在寧陽,就是這樣一隻蟋蟀,卻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由鬥蟋蟀衍生出的各類器具價格不斷攀升,而由蟋蟀市場帶來的餐飲、住宿收入,也是多的讓人不敢想像。

  19日,在郭勇的蟋蟀罐存放處採訪時,一位來自濰坊的玩家,趁來聊出差的機會,聯繫到郭勇,表示對他在網上銷售的蟋蟀和蟋蟀罐頗感興趣,最終輾轉找到此處,挑選了幾隻自己看中的蟋蟀。

  從2004年開始,郭勇開始在網上銷售活體蟋蟀,這些蟋蟀都是他從專業捉蟲人手中購得,然後再在個人網店中銷售給全國各地的玩家。

  郭勇說,當時他應該是全國首個發快遞寄送活體蟋蟀的人,十年過去,再在淘寶網上搜索,店鋪不計其數,而活體蟋蟀快遞包郵,也成了太過平常的事情。

  郭勇說,他收購的蟋蟀成本不高,因此,因為本身也喜歡此物,並不打算以此來贏利,本著以蟲會友的目的,他銷售的價格都不算高,最精品的蟋蟀要價也是在千元左右。

  相比郭勇的「保守」,臨清蟋蟀市場今年最高每隻9000元的價格,的確讓人咋舌。

  事實上,這還不算曆年來臨清蟋蟀市場賣出的最高價,據臨清市蟋蟀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臨清一隻蟋蟀賣出了4萬元的高價,而在2011年,更是有蟋蟀賣出了6.5萬元的高價。

  郭勇說,儘管蟋蟀可以按照品級來估計,但事實上並沒有標準的市場價位,但其身價逐年攀升確實是近年來的趨勢。

  ■相關連結

  寧陽蟲源幾近枯竭 聊城市場備受關注

  郭勇說,大約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以山東泰安寧陽為代表的「北方蟲」成為玩家們的新寵。這是因為北方蟲個子更大更兇,時常成為鬥蟲的贏家,因此大批玩家湧入山東搜集。

  一位上海的蟋蟀資深玩家曾回憶說,「我們當年剛去(寧陽)的時候,當地連路都沒有,馬車拉到田邊,然後當地人去抓蟋蟀給我們看。十多年後,當地人蓋樓房、開小汽車、修路,全都是蟋蟀帶來的收益。」

  當然,在蟋蟀給寧陽當地人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經過十多年的「抓捕」,當地的蟋蟀資源也在逐步枯竭。

  在這種情況下,已經從銷售蟋蟀中獲取巨大利益的專業捉足人,開始向周邊地市聚攏,其中,聊城,就是他們關注的市場之一。

  郭勇說,總體而言,聊城蛐蛐體型普遍較小,但身體比較硬,顏色深的也比較多,頭普遍大一些。

  對於蟋蟀的生活習性而言,聊城今年的天氣情況還較好,相比全國各地的特殊天氣,聊城天氣還算平穩,雨水不多,目前沒有大澇大旱,四季分明,這對蟋蟀的成長而言,是非常有利的氣候因素。

(記者 趙豔君)


相關閱讀

相關焦點

  • 山東「蟋蟀」經濟:寧陽縣今年最貴蛐蛐賣了11萬
    據當地人稱,參與捕蟲的人家,每年這個把月光靠抓蟲賣蟲就有數萬元的收入,所以外出打工的人,會「季節性遷移」返回家鄉,加入捕蟲大軍。因為鬥蟲的巨大需求,蛐蛐身價連年攀升。今年在寧陽市場上最貴的一隻,據稱被天津商戶買走,價格是11萬元。被商人買走的蟋蟀會被人工養殖一段時日,而後流向全國各地,在一個個圓柱形小瓷罐中開始它們的「角鬥士」生涯。
  • 三毛錢的蟋蟀賣一萬元 - 東方網
    「蟋蟀這蟲子別看它小,沒有價!得看是什麼貨色,誰來買。」有人因為這小蟲一夜暴富,有人為它傾家蕩產。上海「拔蟲」高手如是說——有報載,山東寧陽蟲王的一隻蟋蟀在澳門被炒到了17萬元。近日,記者更驚聞上海的蟋蟀市場同樣火爆,一隻進價三毛錢的蟋蟀最終以一萬元的高價出手,更有人家藏「寶」蟲,開出了18000元的天價。為此,記者這個外行來到了「玩蟲一族」裡看熱鬧。
  • 山東小夥靠捉蟋蟀,10年買兩套房!最貴一隻賣了1萬2!網友:哎,我的...
    山東小夥靠捉蟋蟀,10年買兩套房!最貴一隻賣了1萬2!>多的時候一晚能抓100多隻蟋蟀少的時候能抓二三十隻最貴的一隻賣了1.2萬元好的蟋蟀比黃金還貴比如下面這隻身價8000元↓↓
  • 萬元一蟲的蟋蟀江湖!寧津一隻好蟋蟀頂30畝地年收成
    在德州寧津當地有個這樣的說法:抓兩個月的蟋蟀可以讓千家萬戶致富,個頭大、戰鬥力強的蟋蟀更是可能賣出上千甚至上萬元。每年處暑之後,上千外地客商齊聚蟋蟀產地寧津,在蟋蟀的江湖裡你來我往,你爭我鬥。如今,寧津市場已經接近尾聲。據說,今年最貴的一隻蟋蟀賣出萬元高價。
  • 中國最好看的貓:臨清獅子貓
    山東獅子貓又稱臨清獅貓,起源山東臨清,為多年以前原種波斯貓和中華田園魯西狸貓雜交而成(也有說和安哥拉貓雜交)。其中最為名貴的當屬「鴛鴦眼獅貓」,一隻眼藍色,另一隻黃色。獅子貓身體強壯、抗病力強、耐寒冷、善於捕鼠。
  • 山東寧陽蛐蛐身價連年攀升 今年最貴的賣了11萬
    錢報記者趕赴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當地出產全國最有名的蛐蛐  從苞米地到交易市場,短短個把月,這裡蛐蛐交易規模超過6億元  寧陽今年最貴的蛐蛐,賣了11萬  本報特派記者 陳偉斌 實習生 楊媛媛 文/攝 發自山東寧陽
  • 上海蟋蟀玩家豪擲億元北上收蟲 稱能修身養性
    「去年10元、20元一隻的蟋蟀,今年要賣到100元左右。 」上月剛剛從河南回來的 「中國蟋蟀第一網」論壇顧問顧海芳告訴記者,儘管蟋蟀按照品級來估計,但事實上並沒有標準的市場價位,但其身價逐年攀升確實是近年來的趨勢,而由於今年多地乾旱,上漲勢頭尤為明顯。  「前兩年的8月份我們去山東、河南的時候,汽車開在公路上,到處都是霧茫茫的一片,說明水汽很充足。
  • 杭州大伯們一年中最激動的時候到了,蟋蟀打鬥視頻奉上,最多時這裡...
    離著場子還有十米,記者就已經聽到此起披伏的蟋蟀叫聲。墊上幾張紙,擺上一個鬥棚,一個簡單的鬥蟋蟀的「擂臺」就搭好了。用一個網兜將兩隻蟋蟀分別過稱,保證在同一個重量級上。剛入場的蟋蟀比較慢熱,都停在一邊不動彈。這時,鬥蟋蟀的人就會用一根蘆葦去「挑逗」蟋蟀,「蟋蟀打鬥靠的是牙齒,露牙了就是要開打了。」當兩隻蟋蟀開始糾纏上的時候,現場就會響起一陣吆喝聲。
  • 南京舉行鬥蟋蟀大賽 200多隻蟋蟀角逐蟲王(圖)
    鬥師戴著白手套,拿著專業鬥蟋蟀的草芡逗引蟋蟀進入場地到熱身,然後開始比賽。全程由一臺攝像機近距離拍攝投映在主席臺後面的大屏幕上,整個大廳內燈光灰暗,為的是保證其餘蟋蟀「選手」的休息。但是屏幕上的直播讓每一個參賽的人都看得目不轉睛,不時發出讚嘆或助威聲。而賽場邊還有一位專職裁判手拿秒表控制時間,引導選手,頗具風度。
  • 鬥蟋蟀裁判50天內收入過萬 杭州人擲重金北上收蟲
    9月17日晚,杭州市第二屆民間鬥蟋大賽在吳山廣場展開,過秤、入盆、茨草、開閘廝殺……一切都在鬥蟋裁判席先生的主持下有序進行。事實上,作為全國鬥蟋最風靡的城市之一,杭州的資深蟋蟀玩家不下2000人,眾多的玩家和比賽也催生了一批鬥蟋裁判,在短短50天的鬥蟋期內,資深鬥蟋裁判能有上萬元的收入。
  • 長江刀魚價格瘋漲 近年最貴賣到萬元1斤
    長江刀魚價格瘋漲,最貴時曾賣到上萬元一斤。  17日,大刀魚平均批發價從去年同期的500元/斤暴漲至2800元/斤,大刀魚的零售價達到每斤3200元,二兩半大刀魚的零售價更是高達3500元/斤,中刀魚零售價也高達1200元-1300元/斤。無論大刀魚還是中刀魚,今年的零售價都是4年來最高的。  每年3月之後,刀魚從東海進入長江尋找產卵地,而在其洄遊的過程中,海刀魚逐漸被「淡化」成為江刀魚。
  • 臨清人反映的供暖、信號燈、停車……等問題 官方回復!
    馨河酈舍供暖民生問題 臨清市民反映:政府部門規定11.11號 臨清市馨河酈舍小區截止到 臨清教體局回覆:您好,京華幼兒園為公辦幼兒園。
  • 蟋蟀市場出現高價蛐蛐 一隻賣3萬(圖)
    [摘要]因為遭遇乾旱,今年每隻蛐蛐少則數百元,多則上千元,一隻極品「紅牙」最高價賣到3萬。即便這樣,愛蟲者仍趨之若鶩。一些地方將鬥蟲當成一種賭博。「蟋蟀王國王冠上的寶石」山東寧津縣,每天凌晨三四點起床,到附近的蟋蟀市場和農戶家中「淘蟲」。
  • 這種蝦最貴時賣到160元一斤 現在浙江舟山市嵊泗縣嘗試人工培育
    這種蝦最貴時賣到160元一斤 現在浙江舟山市嵊泗縣嘗試人工培育2017-04-14 09:3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嵊泗新聞網        瀏覽量: 75160 次 我要評論
  • 夜新聞丨「蟋蟀獵人」凌晨兩點下地淘金 這裡的蟲子能換車
    在山東寧陽縣的泗店鎮,每年的8月份,在外打工的人們大多數會選擇請假回鄉來抓蟋蟀,運氣好的一個蟋蟀就能賣到上萬元,甚至幾萬。前幾天老王已經捉到了一個3000塊的蟋蟀,「去年這裡一隻最貴的蟋蟀賣到了11萬,到了上海又被炒到16萬,一個蟋蟀能買一輛車啊」老王對記者說。
  • 隆回隨處可見的東西,竟賣到3000元一斤!
    這東西在隆回隨處可見竟賣到3000元一斤!缺錢的人快去抓!不懂你是否見過這種蟲?——土狗!是不是很形象?【螻蛄】還有地方叫它爬狗蟲,土狗蟲……或者叫它蜢狗、豬兒蟲、竹狗蟲……你別看它身形長長的肚子圓圓的其實非常軟它經常在夜間地頭出沒糞堆裡也有可能會有有時候還和蟋蟀一樣發出「吱吱」的叫聲每到下雨天它們就被悶得爬出地面
  • 《古代人生》一品蟋蟀怎麼獲得 一品蟋蟀獲的方法分享
    古代人生一品蟋蟀怎麼得 1... 古代人生一品蟋蟀怎麼得,這個在遊戲中也是非常的稀有,許多的小夥伴也是想盡了辦法,卻發現還是沒有,想要知道這個一品蟋蟀怎麼得,自己也沒有什麼好的方法,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價格不菲的6種海鮮,最貴能賣到450萬,最後一種有錢都難吃到
    海洋的資源非常豐富,我們平時吃的海鮮只能算是平價的海鮮,這些海鮮的價格雖然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算是貴的了,但是還有更貴的海鮮,甚至可以稱之為世界頂級海鮮,據說最貴的海鮮要賣到450萬,甚至有時候有錢也吃不到。
  • 「中華蟋蟀第一縣」為啥是山東省寧津縣
    促織,即蟋蟀,又名蛐蛐、秋蟲等,常常在北方的秋夜裡,鳴響整個村莊。而寧津縣的蟋蟀叫聲格外響亮,且體健力足、牙齒尖利、剽悍好鬥,在鬥蟋「江湖」上歷來小有名氣,也因此衍生出蟋蟀陶製作等諸多相關行當,全縣形成80多個蟋蟀專業村,養蟋蟀、做陶器、賣器具,相關從業人員2萬餘人。
  • 現在竟然賣到3000元一斤!
    現在竟然賣到3000元一斤!不知你是否在田裡見過這種蟲▼有時候會和蟋蟀一樣,發出「吱吱」的叫聲。每到下雨天,它們就被悶得爬出地面~這傢伙喜歡吃甜食,專門挑植物根吃。因為這傢伙經常鑽土挖洞跟會遁地的土行孫一樣也有的地方叫它爬狗蟲,土狗蟲或者叫它蜢狗、豬兒蟲、竹狗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