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先生對中國經濟學的探索和展望

2020-12-01 中國經濟網

  兩年前,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並頒授獎章。厲以寧先生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積極倡導者」名列其中,讓北大師生和校友都感到驕傲和自豪。

  厲先生是從思想上、理論上推動和引領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人物

  厲先生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作出了突出貢獻,是我國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論的學者之一,這是最為人熟知的貢獻,「厲股份」的美譽也由此傳揚。此外,他還主持起草了證券法和證券投資基金法,參與推動出臺了「非公經濟36條」以及「非公經濟新36條」,在國有林權制度改革、國有農墾經濟體制改革、低碳經濟發展、扶貧、教育投資與人力資源開發等很多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厲先生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親歷者、參與者和積極倡導者,是從思想上、理論上推動和引領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人物。研究他的經濟思想和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哪裡來、為什麼成功、要怎樣發展,更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

  四十多年前,在北京大學讀書的時候,我就和我們歷史系的一些同學慕名選修了厲先生有關世界經濟史和學說史方面的課程,並經常課後向厲先生請教問題,厲先生總是熱情、耐心地給予解答,從那時起我們這些外系的學生也和厲先生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

  後來,國家每每出臺重大改革舉措,厲先生都會在學校舉辦報告會予以解讀。我們都特別喜歡聽厲先生的報告,聽他的報告也是一種享受,那些抽象、專業的經濟術語和政策條文,經厲先生深入淺出的講解,大家豁然開朗。他思路清晰、邏輯縝密、觀點新穎、語言生動幽默,給我們留下深刻而難忘的印象。

  厲先生的著作有助於「把中國介紹給世界」

  2005年我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工作時,非常希望推動北外的人文與社會學科的發展,我常常向先生請教,他提出了許多非常有建設性的建議。2007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準備建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希望為外語人才培養打下厚重的人文基礎。我們特邀厲先生擔任北京外國語大學顧問和哲學社會科學學院名譽院長,他爽快地答應了,並說:「我從來不擔任其他學校的名譽院長、顧問,北外是第一家」。其實,厲先生不僅是做名譽上的院長,更是親力親為,為北外的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傾注了心血。他不辭辛苦,每年義務為北外師生做經濟形勢報告,深受北外同學的愛戴。

  海外學術界一直孜孜於「中國奇蹟」的研究,希望找到一些途徑能夠科學解釋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功經驗,但海外學者對中國經濟改革的複雜性和艱巨性並不一定真正了解,所依據的材料也並非全是第一手材料,對中國的研究遠遠不夠。有些外國學者對中國抱有偏見,就更不可能客觀地去認識中國。2008年,我們與厲先生談起,希望能由北外將厲先生的經濟學經典論文翻譯成英文出版,厲先生欣然同意。於是,北外和外研社集中力量,延請著名翻譯家凌原教授主譯。凌原教授組織團隊以最短時間,將厲先生在1980年—1998年之間發表的16篇經典論文翻譯成英文。這本書定名為《中國經濟改革發展之路》,在2010年正式出版並向海內外發行,踐行「把中國介紹給世界」這一時代賦予的使命,這也是慶祝厲先生80壽辰的禮物。

  也是在這一年,英國首相率團來中國訪問,那時,我已經到教育部工作,與英國教育大臣麥可·戈夫舉行雙邊教育會議。他談起來中國之前,要做一下功課,特別想找一本研究中國經濟改革的英文專著,遺憾的是沒有如願。我向他介紹剛剛出版的厲先生的這部著作,並立即請外研社的同志送給了他。戈夫先生拿到後,愛不釋手,連續說了三個「wonderful」。當天晚宴我再次見到英國教育大臣和駐華大使的時候,他們對厲先生的著作讚不絕口,說能不能再給他們兩本厲先生籤名的書,他們要轉送給英國首相和財政大臣,我也找人專門送去。這充分說明,厲先生的著作對於外國讀者了解中國的經濟改革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這也讓我認識到,推動中國學者的學術成果「走出去」是多麼重要。

  厲先生培養了大量理論基礎紮實、實踐能力突出的優秀人才

  厲先生的人生是與北大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他1951年考入北大,1955年畢業後留校工作。此後,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青燈黃卷、默默無聞地在經濟系資料室做編譯工作,僅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就翻譯了200多萬字的經濟史著作。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鍥而不捨,才有了改革開放之後的厚積薄發。

  厲先生多才多藝,他在傳統文化方面造詣很深,喜歡寫詩詞,他的詩既有詩意,又富哲理,讀後難忘。厲先生的夫人何玉春老師喜歡攝影,出版社把他們倆的詩詞和攝影一起出版,詩情畫意,大家都很喜歡。厲先生還是一位特別幽默、有情趣的人。

  厲先生還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他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創始院長,培養了大量理論基礎紮實、實踐能力突出的優秀人才,桃李滿天下。這本《一生治學當如此:厲以寧經濟理論述評》的各位作者,都是厲先生的學生,深受一代大師學術風範的影響,本書既是大家對學習厲先生經濟理論的心得體會,也是對厲先生65年學術生涯的回顧與思考,更是對中國經濟學未來的探索和展望。

  (作者為北京大學校長。本文根據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生治學當如此:厲以寧經濟理論述評》序言編輯而成,標題為編者所加)

(責任編輯:李焱)

相關焦點

  • 厲以寧教授獲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稱號
    王博代表北京大學全體師生,向TimothyO'Shea校長及代表團嘉賓的表示歡迎和感謝,並歷數了厲以寧教授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諸多貢獻。「厲以寧教授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參與者,在經濟體制改革、宏觀經濟分析、教育和經濟增長、就業問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企業管理等方面都有開拓創新的研究和論述,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經濟學的創新發展,為中國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實踐做出了重要貢獻,其思想和理論對中國經濟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表示,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的授予充分肯定了厲以寧教授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學術上的貢獻。
  •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聽厲以寧先生的報告是一種享受
    厲以寧先生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積極倡導者」名列其中,讓北大師生和校友都感到驕傲和自豪。厲先生是從思想上、理論上推動和引領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人物厲先生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作出了突出貢獻,是我國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論的學者之一,這是最為人熟知的貢獻,「厲股份」的美譽也由此傳揚。
  • 厲以寧:中國經濟學應加強歷史研究和教學
    二者的區別在於: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採取總量分析方法;微觀經濟學以個別經濟單位(企業、家庭、個人)和個別市場的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採取個量分析方法。除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外,還存在採取非數量分析方法,以所謂「質」的問題作為對象的制度經濟學,它強調製度、倫理、文化因素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分析經濟活動過程中的權力分配和利益集團的衝突,探討經濟行為的評價標準和選擇原則等。
  • 從經濟學的拍賣理論推測中國誰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如今,中國還差物理學獎、和平獎、化學獎、和經濟學獎缺少一名代表性的得主。而中國的經濟在改革開放後有過非常出色的成就,這些成就足夠成全一名學者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西方的理論也在交流和合作中逐漸走向同質化。西方在中國有大量的投資,這些投資將孕育出更多的經濟思想。不少經濟學獎的權威人物據此都認為,中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本世紀內誕生。
  • 厲以寧:中國貨幣政策應宏觀和微觀並重,總量和結構結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日訊 6月27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在「中國REITs論壇2019年會」上闡述了對中國貨幣政策的思考。他認為,在宏觀經濟層面上總需求跟總供給的平衡,一定是而且一直是政府調節中最關心的問題。
  • 厲以寧:站在前人肩上才能看得更遠
    ■ 經濟學驗證的滯後是一個普遍適用的規律,對所有的經濟學家都一視同仁。    「沒有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會有後人的突破和超越。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就是尊重學術的傳承,也就是尊重歷史。    近日,在商務印書館承擔的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出版座談會上,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就學術傳承和學術進步問題談了自己的感想。    厲以寧教授說,進入20世紀以來,中國出了很多位經濟學家,但在這段時間內,能夠在經濟學界留下一席位置並被人們所熟悉的、得到後來的同行們所承認的,能有幾人?
  • 厲以寧:李克強的博士論文「經得起各種檢驗」
    在他看來,推進改革要依法辦事,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李克強是中國第一位擁有「經濟學博士」頭銜的總理。40年前,他還在中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安徽鳳陽大廟公社東陵大隊插隊。白天下田勞作,晚上挑燈夜讀。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李克強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一時轟動鳳陽。
  • 厲以寧:中國要擺脫路徑依賴尋求新發展模式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實習編輯 陳適12月17日,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在第十九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表示,由於存在路徑依賴,不少人認為中國的國情還是得慢慢地改,但改革不能拖,再走路徑依賴的道路只會延遲經濟轉變。
  • 恆潔集團CEO丁威先生受邀對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11月22日晚,由南京市委創新委指導,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政府、南京大學商學院主辦,思謀會承辦,以「全球經濟展望與中國企業家新思維」為主題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中國企業家對話活動在南京大學隆重舉行。    恆潔集團CEO丁威先生作為產業界領軍人物、創新發展的推動者、思謀會核心成員,再次受邀參與對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獎項在華中科大頒發 「雙循環新格局」等多場論壇...
    3部著作和3篇論文獲評「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來自西安財經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近十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洪銀興、任保平、宋洪遠、徐佳君、郭熙保、周強、羅必良、張俊森、王學博等9位學者獲獎。同時,來自上海財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範子英、馬光榮、黃煒等3位年輕學者獲得本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青年學者獎」。
  • 諾貝爾經濟學獎何用?從經世濟民看中國的經濟學流派
    第一個就是海派經濟學。這個學派是程恩富先生牽頭創建的,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的學術團體,也被稱為「新馬克思經濟學綜合學派」(簡稱「新馬派」)。這個學派從中國實際出發,利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兼收並蓄,綜合分析中國經濟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當下中國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學派,使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越來越具有中國特色。
  • 厲以寧:深化改革的阻力包括利益集團幹擾、制度慣性等
    近日,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日前召開的第五屆紫光閣論壇上談到,現在深化改革遇到的阻力,包括利益集團的幹擾、制度慣性的存在等。  厲以寧說,現在深化改革遇到的阻力,第一,利益集團的幹擾。第二,制度慣性的存在。
  • 厲以寧:經濟改革應避免「路徑依賴」 不能留戀高速度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表示,再走「路徑依賴」的道路只能延遲經濟的轉變,改革不能拖,新的發展一定要進行革命性改革。  12月17日,第十九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上,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做了題為《擺脫路徑依賴,在新思路指導下前進》的主題演講,「把脈」中國改革與發展理念。
  •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中國百家經濟學重要期刊主編論壇」隆重舉行
    他指出,經濟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不僅需要卓越的人才隊伍,還需要紮實的學術交流平臺。長期以來,國內經濟類期刊在推進學術規範建設、繁榮經濟學研究、構建經濟學本土話語體系、引領和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理論事業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郝平希望,國內經濟學期刊不斷推出我國經濟學理論研究創新成果,開創出一條具有中國風格、中國特色、國際視野、國際水平的經濟學學科發展之路,為我國經濟學學科發展做出開拓性的貢獻。
  • 厲以寧:當下的企業家與發明家缺少合作平臺
    9日上午出席第八屆北京大學企業家論壇時指出,中國現在的問題是發明家跟企業家還沒有一個平臺讓他們合作在一起,這要靠企業家自己去找,要靠發明家自己去找。厲以寧教授以大學裡面的咖啡館為例,30年前,美國的大企業家都是大學的學生,他們那個時候表達自己的看法,就是在咖啡館裡,咖啡館裡有大學生、年輕教師,也有一些年輕的企業家。中國現在剛開始起步,北京大學有1898咖啡館。天天都在談創意,有創意才有創新,有創意才有創業。也就是說通過咖啡館這種形式,實際上跟企業家和發明家之間有了溝通的場地。
  • THE2019世界大學專業排名:商和經濟學
    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發布2019年世界大學商和經濟學專業排名。本排名沿用THE世界大學排名的13項指標,並依據商和經濟專業特點進行了指標權重的調整。排名突出在商業管理,會計和金融,經濟學和計量經濟領域領先的大學。
  • 經濟學的中國境界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不斷在實踐和理論上進行探索、用發展著的理論指導發展著的實踐。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
  • 經濟學術思辯:是否需要一個中國經濟學
    學界在人民大學熱烈辯論  晨報訊(記者 張黎明)在西方經濟學之後是否還需要一個「中國經濟學」?昨天,近百位中國高校經濟學院院長和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的一間會議室裡就此展開了8個多小時的討論。
  • 訪《微觀與宏觀經濟學》一書作者殷邦先生
    最後筆者詢問了一位北京某大學的同學,請他將西方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個比較,看有何區別。他馬上答道,真不好比,一比較就犯糊了。近日,筆者讀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殷邦先生編著的《微觀與宏觀經濟學》簡本一書。深深感它是醫治我們學習西方經濟學時感到頭痛的良方。
  • 喬洪武:經濟學政治學原理結合可探索科學世界的理性
    新浪財經訊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第十八屆頒獎典禮暨「中國經濟學發展七十年」高層論壇於2019年11月17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喬洪武以《西方經濟倫理思想研究》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第十八屆(2018年度)著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