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廣州解放軍421醫院腫瘤中心屈立新教授就表示,從我們數百例氬氦刀治療肺轉移瘤的經驗來看,無論從小於一公分的肺轉移瘤乃至超過10公分的肺轉移瘤,以氬氦刀為主的綜合治療療效確切。
●據統計,在我國死於惡性腫瘤的患者中,20%-30%有肺轉移現象。
●2013年第二版的NCCN肺癌治療指南中明確,氬氦刀冷凍消融治療成為第四種肺癌常用治療方式
●其原理是通過將腫瘤冷凍到零下180度並快速升溫造成腫瘤細胞崩解,對正常組織的傷害很低
對於許多癌症患者來說,腫瘤的復發和轉移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尤其對那些不能手術的患者,往往更不知道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而今年50歲的張先生就曾是其中一員,12年經診斷發現,左外耳道腺樣囊腺癌手術後發生肺轉移。由於考慮到當時的身體狀況,醫生認為張先生不再適合手術,進而推薦張先生選擇氬氦刀治療。
廣州解放軍421醫院腫瘤中心屈立新教授就表示,從我們數百例氬氦刀治療肺轉移瘤的經驗來看,無論從小於一公分的肺轉移瘤乃至超過10公分的肺轉移瘤,以氬氦刀為主的綜合治療療效確切。而在2013年的第二版的NCCN肺癌治療指南中,就明確指出肺腫瘤的氬氦刀冷凍消融治療已成為繼傳統的外科手術,放療及化療後的第四種常用的治療方式。
死於惡性腫瘤的患者中,20%~30%有肺轉移
肺轉移瘤是指原發於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經血液或淋巴液轉移到肺臟組織。據統計,在死於惡性腫瘤的患者中,20%~30%有肺轉移現象,為何肺部成為「眾矢之的」?屈立新教授解釋道,「目前一般認為原發癌的生物學特性和機體的免疫狀態是發生肺轉移性腫瘤最主要的因素。」
「肺轉移瘤多為單肺或者兩肺多發性病灶,大小不一,密度均勻。其中血行轉移最為常見,是腫瘤細胞經腔靜脈回流到右心而轉移到肺。瘤栓到達肺小動脈及毛細血管後,浸潤並穿過血管壁,在周圍間質及肺泡內生長,形成肺轉移瘤。」屈立新說道。「而另外一種,則是淋巴道轉移由血行轉移至肺小動脈及毛細血管床,穿過血管壁侵入支氣管血管周圍淋巴結,癌瘤在淋巴管內增殖,形成多發的小結節病灶,通過淋巴管在肺內播散。腫瘤向肺內直接轉移的原發病變為胸膜、胸壁及縱隔的惡性腫瘤。一般而言,肺癌,肝癌,腸癌,胃癌,乳腺癌,軟組織肉瘤等發生肺轉移比較常見。」
專家簡介:
屈立新,男,德國弗萊堡大學醫學博士,導師:F.Beyersdorf教授,副教授,主任醫師、外科專業,德國弗萊堡大學,從事胸心外科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21年。擅長實體腫瘤的微創手術及氬氦刀冷凍治療;1987年大學畢業於第一軍醫大學,1990年碩士畢業於大連醫科大學,1990-2001年工作於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胸心外科,2001初-2003年底留學德國弗萊堡大學,師從國際著名胸心外科專家德國弗萊堡大學醫院大外科主任,心血管中心主 F.Beyersdorf教授並獲德國醫學博士學位。2004年度汕頭市科技進步獎評委,2005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獎評委,廣東省科技評審專家庫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議人,衛生部聘請醫療技術評審專家,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醫院協會臨床應用技術管理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
氬氦刀冷凍消融治療針對肺轉移瘤療效更明確
氬氦刀並不是的手術刀,而是通過一套能夠將腫瘤冷凍到零下180度並快速升溫造成腫瘤細胞崩解的治療系統組成。它包括氬氣,氦氣,作業系統及氬氦刀探針組合而成。不用開刀直接通過CT引導下將氬氦刀探針經過皮膚準確的插入腫瘤內部進行治療。氬氦刀可以治療單個,多個肺轉移瘤,也可以治療單肺及雙肺的肺轉移瘤。創傷要明顯小於外科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而效果類似。
據屈立新介紹,肺腫瘤的氬氦刀冷凍消融治療已經被納入2013年第二版的NCCN肺癌治療指南,成為繼傳統的外科手術,放療及化療後的第四種常用的治療方式。特別是肺轉移瘤採用氬氦刀冷凍消融治療是非常合適的適應症。
小於3公分的腫瘤可以做到完全消融不留痕跡,超過5公分的腫瘤則可以做到腫瘤逐步縮小吸收,複查增強CT絕大部分為無強化區域(壞死區域)。結合其他治療方法如化療,靶向治療,生物治療等達到緩解症狀延長患者生命的目的。其綜合治療效果要優於單純放療,化療的治療方式。
氬氦刀治療肺轉移瘤的優勢:
無需開刀,而治療效果類似於外科局部手術切除因而創傷遠遠小於外科手術,只是需要局部麻醉就可以實行微創治療。而且外科手術只是適合於單發的肺轉移瘤,對於多發的肺轉移瘤是沒有外科手術指證的。
定位準確,因為是在CT影像引導下進行,氬氦刀探針是否準確插入腫瘤內部直接在影像中可以判定。相對於適行放療或者其他的比如伽瑪刀,射波刀,TOMO等放射治療方式,不會受到呼吸移動的影響而失去準確性。
副作用小,不會造成放射性的肺炎,心臟炎,血管炎,食管炎等不可逆放射性炎症
復發可能性小,氬氦刀治療徹底的肺轉移瘤,一般很少出現原位復發,這點明顯要優於其他放射治療手段如伽瑪刀,射波刀,TOMO刀等。其他放療治療手段即使將腫瘤照射到在CT影像上完全消失但是過一段時間依然原位復發,我們遇到過不少這樣復發的患者。
純物理治療,不存在腫瘤細胞是否敏感的問題:由於腫瘤細胞的生物多樣性,不少腫瘤對於放療化療並不敏感,比如軟組織肉瘤,泌尿系統腫瘤等,因此進行這些治療不僅無法達到效果還可能造成副損傷。氬氦刀由於是造成細胞崩解的殺滅機制,可重複性好,可以反覆進行。而放射性治療達到一定劑量後人體是無法再承受輻射的。
不懼怕血管:與射頻消融微波消融相比,氬氦刀不怕血管,肺包含有肺動脈肺靜脈,也非常靠近心臟大血管,但是氬氦刀治療肺轉移瘤並不用太擔心大血管,這是因為腫瘤細胞的滅火機制不同。射頻消融與微波消融屬於熱消融,殺滅腫瘤的機制是通過熱能將腫瘤組織的蛋白變性從而達到殺滅腫瘤的目的。但是如果與血管太近熱消融同樣也可以將血管細胞蛋白變性而損壞血管壁造成可能的破裂大出血。氬氦刀是通過將腫瘤細胞冷凍成冰晶並快速復溫造成腫瘤細胞的崩解而殺滅腫瘤細胞,而在遇到血管尤其是大血管,血流帶走了熱量從而無法凍融血管細胞。
治療範圍更大:射頻消融及微波消融都是單針進行治療,最大消融範圍射頻消融為5公分,微波治療範圍則更小。而氬氦刀通過多針組合一次消融腫瘤的範圍最大可以達到近8公分,但是技術操作難度氬氦刀要遠大於射頻消融及微波消融,氬氦刀有時候需要插入多達9根針進行徹底治療,尤其靠近心臟大血管等重要部位,其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在穿刺難度,穿刺時間以及治療時間上氬氦刀都要明顯超過射頻消融及微波消融。這也是為何國內使用氬氦刀的熟練醫生遠遠少於射頻消融及微波消融醫生。
專家提醒:切莫將氬氦刀當「萬能刀」
即使氬氦刀有治療肺轉移瘤的良好效果,但它並不是萬能刀,依然有不足。屈立新教授提醒道,特別是現在存在治療盲區,比如有些縱隔轉移的淋巴結,被血管氣管包繞的腫瘤,氬氦刀探針是要經過胸部皮膚穿刺到達腫瘤進行治療,因此這些部位可能由於被氣管,大血管及心臟遮擋無法穿刺進入。如果操作不夠熟練的話,反覆多次的胸部穿刺可能造成氣胸,血胸,咳血等併發症發生。
此外由於氬氦刀屬於冷凍治療,大面積腫瘤的凍融會造成局部一段時間的水腫。因此如果腫瘤已經壓迫了上腔靜脈,氣管膜部造成壓迫症狀,再進行氬氦刀治療有可能加重壓迫症狀。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