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晚期腫瘤——結腸癌伴多發肝、肺轉移患者終獲無瘤狀態

2021-01-14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腫瘤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發生發展及診治非常複雜,在不同的治療階段,需多學科醫生共同討論為患者訂製方案, 而多學科(MDT)診療模式就成為了有力助手。

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自成立以來,即確立了MDT為核心的診療模式,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將多學科的診治優勢強強聯合,以期達到臨床治療的最佳效果。普外科在楊國山主任帶領下,積極響應醫院要求,一直努力踐行MDT的模式。楊國山主任特別重視向兄弟科室學習,規範地依據病情進程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措施,綜合各學科力量挑戰晚期腫瘤。近期,一例結腸癌伴多發肝轉移、多發肺轉移的患者在我院經多學科共同努力,高質量生存已超過5年,並最終實現無瘤狀態。

78歲的患者於女士, 因升結腸癌伴肝轉移、重度貧血, 於2016年1月26日,由楊國山為其實施腹腔鏡下右半結腸癌切除術+腹腔鏡肝腫瘤射頻消融治療術, 術後恢復順利。一年後,複查過中發現出現肝轉移瘤復發, 請放射影像科劉東醫師協助介入治療後病灶縮小,於2017年12月19日在我院行肝轉移瘤切除術。術後複查過程中發現出現肺多發轉移瘤, 經放療科張瑞萍副主任會診,予以精準放療疾病再次穩定。至2019年6月肺轉移灶進展,口服瑞格菲尼 , 疾病再次處於穩定狀態。至2020年12月,PET-CT檢査提示除肺轉移瘤外未見其他部位轉移, 於2020年12月14日在胸科由魏慎海主任行胸腔鏡下右肺上葉切除術(單孔), 術後順利出院。該晚期腫瘤患者經多學科診治目前生存期已超過5年,結腸原發灶,肝轉移灶,肺轉移灶均根治性切除,到達無瘤狀態。

普外科近幾年來,在楊國山主任的帶領下,對整個腫瘤治療理念有全新認識和巨大轉變:在現代外科時代,基礎醫學的巨大進步、循證醫學的興起,深刻改變著傳統外科的價值觀、診療策略、思維模式、技術特徵和行業形態,從而為建立一種全新的外科範式奠定了基礎。腫瘤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要在全程管理中始終貫徹「基於全身治療反應的局部治療策略」合理規劃全身治療和局部治療的順序,做好排兵布陣。此外,楊國山主任對本科醫師嚴格要求,除要掌握結直腸外科和肝膽外科的基礎外,還要融會貫通基礎醫學,影像醫學,介入醫學,腫瘤內科學等,不斷加強學習、獲取、分析、應用新的知識及高質量RCT證據的能力,了解各個學科進展,並運用於臨床實踐。

該患者的治療成功,實現了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共贏的結局。這是我院多學科腫瘤治療的成功,是MDT的典型範例。患者雖然絕大多數時間在普外科就診,但若沒有放射影像科、放療科、胸外科、病理科及相關內科科室的共同努力,患者不可能有目前的治療效果。相信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MDT這一治療模式一定會繼續推進,一定會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在此,一併致謝胸外科魏慎海主任團隊、放射影像科劉晶哲主任團隊、放療科張瑞萍副主任團隊及病理科翁豔副主任團隊。

相關焦點

  • 6年前被確診為結腸癌晚期,癌細胞先後多處轉移
    金先生(化名)是一名結腸癌晚期患者,癌細胞先後肝臟轉移、腹膜後轉移、肺轉移。就這樣的一名癌症晚期患者,已與腫瘤抗爭達6年之久。這6年中,他先後接受了根治性手術、術後化療,復發後再次化療、再次手術等一波三折的治療。
  • 幾大典型肺癌病例回顧:免疫治療病灶增大、多髮結節、肝轉移
    病例一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楊慧珍醫師分享了一例局部晚期肺鱗癌免疫聯合化療的患者。病例二廣東省人民醫院 管吉林醫師分享了一例晚期肺鱗癌免疫治療後肺部病灶增大患者。具體診療過程如下:基本情況患者男,64歲,2019年09月開始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咳嗽,多為刺激性嗆咳,伴白色黏痰,有痰中帶血。
  • 晚期肺癌多發轉移死亡1例
    肺部CT示:左肺舌葉可見一不規則腫物,大小約5.6 cm×3.5 cm.邊界不清,並侵及左肺上葉、下葉支氣管,雙肺、縱隔淋巴結、右側第1~9肋骨、左側第7肋骨及多個胸椎廣泛轉移。支氣管鏡示:左肺舌葉支氣管黏膜充血,黏膜粗糙,管腔狹窄,行局部黏膜活檢及刷檢。痰脫落細胞學:見到癌細胞,傾向腺癌。支氣管鏡病理:腺癌。EGFR突變檢測(直接測序法):18、19、20、21外顯子均為突變陰性。
  • 多發的肺腫瘤,是不是就是晚期肺癌?
    52歲的陳叔,由於咳嗽胸悶,做一個胸部CT,發現兩肺瀰漫的肺結節,有幾十個,最大的有接近兩釐米,小的也有六七毫米,當地醫院的診斷考慮是轉移性的肺腫瘤,已經是晚期,陳叔嚇死了,不知道該怎麼安排後事。由於擔心當地醫院的診療條件欠缺,他趕到我們大醫院來做檢查,我看了他的CT片,又在我院做了一個增強CT,確實是兩肺瀰漫的肺腫物,但是抽血化驗,發現他的腫瘤的相關抗原指標並不太高,那麼這個會不會是一個廣泛的轉移呢?我覺得有疑問,做了全身PET-CT,也提示可能不是轉移瘤。又做了活檢,活檢以後的結果也是模稜兩可,可能是炎症。
  • 病例精解丨氟維司群單藥治療多發轉移患者,無病生存超2年!
    2018年4月患者出現右上肢疼痛,左上肢活動障礙伴麻木,行MR檢查:C4-6椎間盤突出,多發椎體骨質破壞,考慮骨轉移可能性大。PET-CT:雙肺及胸膜面多髮結節及類結節,考慮轉移,多發骨轉移,右側第3-5肋間肌肉飽滿,伴代謝增高。
  • 肺轉移瘤 VS 十種不典型 CT 表現
    肺是腫瘤細胞的濾過器官,肺轉移極為常見,是發生轉移性腫瘤最多的部位。肺轉移瘤典型表現為隨機分布的多發邊緣光滑、大小不等的球形結節(血行轉移)和小葉間隔串珠狀增厚(淋巴道轉移)。符合上述表現的轉移瘤一般認為比較典型,多能明確診斷,但臨床常常遇到不典型肺轉移瘤,需與其他病變鑑別。
  • 蘇州專家創新晚期腫瘤治療方案
    本報記者周函晚期腫瘤患者手術、放化療無效時,只能坐等生命進入倒計時?蘇大附二院腫瘤放射治療科張力元教授團隊創新的「布拉格研究」,為不少晚期腫瘤患者延長了生命,該方案已引起了國際醫學界的關注。晚期患者出現生命奇蹟「以前對生命不抱希望了,但現在接受四個療程治療後,我能吃、能喝、能下床,身體狀態一天比一天好。」昨天,51歲的吳女士坐在病床上,說話聲音洪亮,氣色也很不錯。來自江蘇淮安的吳女士,就是「布拉格研究」的受益者之一。
  • 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遲發性肺轉移瘤 1.孤立性肺轉移瘤: 孤立性肺轉移瘤約佔2%-10%,較多見於黑色素瘤、結腸癌、肉瘤、滋養層細胞癌、腎癌、乳腺癌等。單個較大的結節腫塊性病變多邊緣光滑,密度均勻,與肺肉瘤相似。少數肺轉移瘤形態不規則,呈分葉狀,邊緣毛糙或有棘狀突起,與原發肺癌較難鑑別。
  • 名醫專訪 上海新華醫院普外科陸巍:結腸癌的診斷和治療
    四期就是晚期,即腫瘤發生了肝轉移、肺轉移或骨轉移等,也就是說腫瘤已經擴散了,發生了遠處轉移,這就叫四期。但是如果腫瘤已經發生了多發轉移,而且轉移灶無法切除或無法根治性切掉,腫瘤分期非常晚,這種情況下我們建議全身治療為主,但是有時候也需要把原發灶切除,例如結腸癌晚期有腸梗阻或者消化道出血症狀,也就是說原發灶的腫瘤出現併發症的時候,也可以做姑息的切除來緩解和控制患者的症狀。 相對於其它腫瘤來說結腸癌的預後是比較好的,它的預後跟分期有直接的關係。
  • 直腸癌肺轉移會降低生存率嗎
    核心提示:直腸癌是所有癌症疾病裡面其中的一種,直腸癌的發生對於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脅,並且有些直腸癌患者已經出現了轉移,也就是直腸癌肺轉移,雖然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並不是很大,但是卻不可以排除,那麼直腸癌肺轉移會降低生存率嗎?
  • 「腸」話短說 | 陳功教授病例分享:結直腸癌腹膜轉移,一個也不放棄
    2020-01-28至2020-06-02行FOLFIRI+西妥昔單抗方案化療共10周期。2020-05-29複查CT:雙肺多髮結節,不除外轉移可能。3.診斷盲腸低分化腺癌卵巢轉移綜合治療後;雙肺轉移?
  • 基因測序解釋RAS基因突變位點對於轉移性結腸癌患者復發率和生存率...
    基因測序揭示RAS基因突變位點對於轉移性結腸癌患者復發率和生存率的影響在過去30年中的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更清楚地了解癌症基因突變及其在癌症發生發展當中的影響,對於評估癌症發展程度,轉移風險及疾病預後有著極其積極的作用。
  • 多發磨玻璃結節是晚期癌症轉移嗎?專家表示一般為多原發早期肺癌
    但禍不單行的是,在術後複查時程女士掃描出肺部有2個磨玻璃結節,當地醫院的醫生認為是肺部轉移灶,建議她儘早進行治療。驚慌的程女士和家人又在當地醫院找了其他醫生會診,同時還遠赴廣州諮詢了專家,他們都認為右肺的多發磨玻璃結節不是轉移灶,而是多中心原發灶。但專家們對於結節該如何治療說法不一,有人認為結節太小建議一年一次複查,也有人認為她的結節處於兩可之間,立即手術也行,先隨訪等結節有變化了再手術也行。
  • 一呼百應|兵貴神速,早入佳境:替雷利珠單抗一線治療肺鱗癌4周期達PR
    現病史:2020年5月7日在外院行胸部增強CT檢查示:左肺上葉腫塊(大小為8.35 cm×6.05 cm);縱隔見稍大淋巴結,直徑約為0.8 cm,有強化;左肺上葉支氣管截斷,雙肺多發粟粒灶。CT診斷為左肺上葉中央型肺癌並左肺上葉肺不張,縱隔多發淋巴結轉移。
  • 常見肺部腫瘤轉移途徑及轉移症狀表現
    患者可以通過康復醫療方法預防腫瘤的復發與轉移,即便一旦確定存在上述病情反覆或加重的情況也不要緊張,應當配合醫生爭取儘早治療。我國男性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食管癌、前列腺癌等,在女性則以肺癌、直結腸癌、胃癌、乳腺癌多見。在消化系統腫瘤發病率居高不下的同時,乳腺癌等的發病率業已呈顯著上升態勢,尤其在經濟發達、生活節奏快的大中城市表現更為突出。
  • 腹脹8天,她查出2個肺癌,100多個肝轉移瘤,防癌該怎樣做?
    但她已經不需要做強化CT,沒必要了,因為胸部CT包含了一部分肝臟和胰腺,同時發現了100多個肝轉移瘤,還有一個胰腺腫瘤: 剩下的其它腫瘤,有兩個可能: 1.右下肺癌轉移到肝臟和胰腺,原發灶考慮右下肺那個1.6cm的不規則實性結節(某些低分化腺癌轉移早,以轉移瘤症狀為首發表現)。
  • 肺上有腫瘤能活多久
    肺上有腫瘤首先要明確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惡性肺部腫瘤佔據我國癌症之首。惡性腫瘤常稱癌症,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良性腫瘤通過治療對生命沒什麼影響,那麼肺部惡性腫瘤能活多久呢?
  • 癌症病人臨死當天表現 癌症晚期症狀有哪些
    肺癌肺癌晚期患者臨終前一星期呼吸時胸廓起伏很大,特別晚上氣緊比較厲害,喉嚨痰聲很重,臨終前幾分鐘進入昏迷狀態,呼吸變的不規則且很弱,到最後會大口地吸氣而不吐氣,側臥,口中流出很多很多的痰和液體。肺癌晚期患者臨終最後一刻的症狀不是單一現象,而是人體各系統整體徹底衰竭。臨終前的症狀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
  • 胃腫瘤轉移途徑有很多,這5個部位,或是腫瘤細胞的「落腳處」
    胃腫瘤發展到中晚期時,腫瘤細胞會向身體各個部位轉移。若向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可引起淋巴結腫大;向腹腔腹膜轉移可導致腹脹腹水和腹痛;向肺部轉移可引起胸痛和氣促;發生廣泛轉移時可引起營養不良、身體消瘦以及疲乏等,那胃腫瘤的轉移途徑都有哪些呢?胃腫瘤的轉移途徑有哪些?
  • 骨轉移、肝轉移、三陰性乳腺癌,範蕾教授、王磊蘋教授、李綱教授為...
    請您談一談乳腺癌患者出現肝轉移的比例,以及乳腺癌肝轉移患者的生存數據? 王磊蘋教授 乳腺癌發生肝轉移的概率很高,僅次於骨轉移和肺轉移,具體數據在各個中心的報導不完全一樣;肝轉移有明顯的分型差異,不同的分子分型的乳腺癌發生肝轉移的概率不相同,2010年JCO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提供了英國3700多例乳腺癌病人的肝轉移情況,通過結合15年隨訪數據以及基因晶片和免疫組化結果,肝轉移的發生概率為7.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