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發生發展及診治非常複雜,在不同的治療階段,需多學科醫生共同討論為患者訂製方案, 而多學科(MDT)診療模式就成為了有力助手。
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自成立以來,即確立了MDT為核心的診療模式,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將多學科的診治優勢強強聯合,以期達到臨床治療的最佳效果。普外科在楊國山主任帶領下,積極響應醫院要求,一直努力踐行MDT的模式。楊國山主任特別重視向兄弟科室學習,規範地依據病情進程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措施,綜合各學科力量挑戰晚期腫瘤。近期,一例結腸癌伴多發肝轉移、多發肺轉移的患者在我院經多學科共同努力,高質量生存已超過5年,並最終實現無瘤狀態。
78歲的患者於女士, 因升結腸癌伴肝轉移、重度貧血, 於2016年1月26日,由楊國山為其實施腹腔鏡下右半結腸癌切除術+腹腔鏡肝腫瘤射頻消融治療術, 術後恢復順利。一年後,複查過中發現出現肝轉移瘤復發, 請放射影像科劉東醫師協助介入治療後病灶縮小,於2017年12月19日在我院行肝轉移瘤切除術。術後複查過程中發現出現肺多發轉移瘤, 經放療科張瑞萍副主任會診,予以精準放療疾病再次穩定。至2019年6月肺轉移灶進展,口服瑞格菲尼 , 疾病再次處於穩定狀態。至2020年12月,PET-CT檢査提示除肺轉移瘤外未見其他部位轉移, 於2020年12月14日在胸科由魏慎海主任行胸腔鏡下右肺上葉切除術(單孔), 術後順利出院。該晚期腫瘤患者經多學科診治目前生存期已超過5年,結腸原發灶,肝轉移灶,肺轉移灶均根治性切除,到達無瘤狀態。
普外科近幾年來,在楊國山主任的帶領下,對整個腫瘤治療理念有全新認識和巨大轉變:在現代外科時代,基礎醫學的巨大進步、循證醫學的興起,深刻改變著傳統外科的價值觀、診療策略、思維模式、技術特徵和行業形態,從而為建立一種全新的外科範式奠定了基礎。腫瘤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要在全程管理中始終貫徹「基於全身治療反應的局部治療策略」合理規劃全身治療和局部治療的順序,做好排兵布陣。此外,楊國山主任對本科醫師嚴格要求,除要掌握結直腸外科和肝膽外科的基礎外,還要融會貫通基礎醫學,影像醫學,介入醫學,腫瘤內科學等,不斷加強學習、獲取、分析、應用新的知識及高質量RCT證據的能力,了解各個學科進展,並運用於臨床實踐。
該患者的治療成功,實現了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共贏的結局。這是我院多學科腫瘤治療的成功,是MDT的典型範例。患者雖然絕大多數時間在普外科就診,但若沒有放射影像科、放療科、胸外科、病理科及相關內科科室的共同努力,患者不可能有目前的治療效果。相信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MDT這一治療模式一定會繼續推進,一定會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在此,一併致謝胸外科魏慎海主任團隊、放射影像科劉晶哲主任團隊、放療科張瑞萍副主任團隊及病理科翁豔副主任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