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測序解釋RAS基因突變位點對於轉移性結腸癌患者復發率和生存率...

2020-11-25 生物谷


基因測序揭示RAS基因突變位點對於轉移性結腸癌患者復發率和生存率的影響


在過去30年中的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更清楚地了解癌症基因突變及其在癌症發生發展當中的影響,對於評估癌症發展程度,轉移風險及疾病預後有著極其積極的作用。


結腸癌是世界範圍內的高發癌症,患者在就診時經常出現或發展到轉移性的階段,最常見於肝或肺。而轉移灶切除術為IV期結腸癌顯著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甚至,可以出現長期治癒的情況,然而不同患者復發率和生存率相差極大,醫生們仍然無法通過現有的知識來預測臨床相關差異在治療後的結果,因此對此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索是十分重要的。


近日,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外科學院和紐約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病理學系的研究人員們通過基因測序發現RAS致癌基因突變位置的不同對於結腸癌肝轉移腫瘤病理特性和轉移瘤切除術後的生存率的影響。本研究中實驗人員隨機收集了165粒結腸癌肝轉移患者肝內腫瘤切除術後的樣本,並對其DNA進行檢測。用西格諾分析法和桑格測序樣本DNA中K/NRAS,PIK3CA,BRAF和TP53基因突變情況,並且對病人進行密切隨訪觀察,和生存率統計。通過基因檢測發現,BRAF突變與早期腫瘤復發和最終死亡相關,TP53和PIK3CA基因突變對復發和生存率並無影響,而RAS基因突變往往造成極低的存活率。檢測發現K/NRAS突變的發生率是43%,更深入的檢測發現K/NRAS基因約20%的突變發生在外顯子3和4的位置,而這些位置通常被認為是不易發生突變,所以在以前的研究中被排除的。於是,通過基因測序方法,研究者們將不同K/NRAS突變位點的病人進行分類觀察,結果發現隨著外顯子突變位點的不同,肝臟轉移癌的病理特徵和生存率也表現出極大的差異。外顯子2和3中的突變相較於外顯子4 突變導致更多更強大的下遊信號傳導。而觀察先關患者發現外顯子2突變的RAS基因對患者預後幾乎沒有影響,外顯子4突變傾向於形成更大的孤立性的轉移瘤,可長時間內無任何病症,對身體不造成影響;而外顯子3突變,呈現出更小的,卻數量更多的轉移灶。外顯子4突變的患者復發機率相較於無突變或者其他突變的結腸癌肝轉移瘤患者具有明顯延長的生存期。本文第一作者Timothy L. Frankel說:「隨著基因測序變得更快,更可靠,更容易負擔得起,我們能夠收集越來越多的來自切除腫瘤的信息,這可以幫助我們改善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預後。這項研究揭示了比以前更加複雜的驅動腫瘤的生物學特徵。雖然需要經過臨床觀察,但是這是有理有據的預測。在不久的將來,基因突變導致

腫瘤

大小和數量的不同在指導我們進行轉移性切除術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儘管如此,他也指出,此次實驗只考慮了熱點的基因突變,還沒有考慮到存在於結腸癌中的許多其它突變,也不排除還存在未識別的與RAS基因突變發揮協同作用的其他基因突變。(

生物谷

Bioon.com)


Link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7737491


http://dx.doi.org/10.1002/cncr.30351

相關會議推薦

 

2016(第三屆)下一代測序發展論壇

會議時間:2016.11.17-2016.11.18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6ngs/

相關焦點

  • 哪些轉移性癌症需要檢測基因突變?首部二代測序指南來啦
    早在2018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發布了分子靶點臨床可行性量表(ESCAT),根據對患者管理的影響將分子靶點分為6個等級,針對導致全球死亡最多的8種癌症中所發生的基因組改變,ESCAT量表評估了其證據等級和臨床意義。近日,ESMO在旗下期刊Annals of Oncology正式發布了轉移性癌症患者NGS指南。
  • 不可成藥的基因突變靶點RAS
    這就要求,針對腫瘤患者的基因突變情況,開發出針對性的靶向藥:激酶抑制劑,阻擋擾亂甚至破壞,腫瘤生長過程中,對某種胺基酸的獲取能力。抗血管類靶向藥與該種基因突變找出的抑制劑靶向藥,雙靶聯用,對腫瘤患者的有效率大增。找基因突變相對應的靶向藥,是腫瘤界和醫藥界孜孜以求的工作,全世界,持續努力著。
  • 基因突變與腫瘤:講述它們的前世今生
    中國人群數據顯示,BRCA1 基因突變攜帶者乳腺癌發生風險在 79 歲前為 37.9%,BRCA2 基因突變攜帶者為 36.5%。PARP 是 DNA 單鏈斷裂進行有效修復必需的物質。當 PARP 抑制劑與 DNA 相關的 PARP 活性位點結合,抑制其酶活性,同時將其捕獲在 DNA 上,從而阻滯修復。
  • 基因編輯放大招:改變基因序列,提高兩大難治性癌症生存率
    一、基因編輯,成功提高兩大難治性癌症的生存率特拉維夫大學生物醫學、癌症研究學院負責研發的副院長丹·皮爾教授表示: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主要通過基因編輯工具精準改變基因組序列,如果遇到一些因基因突變引起的癌症等重大遺傳疾病,可以通過它來糾正
  • 基因編輯放大招:改變基因序列,提高兩大難治性癌症生存率
    一、基因編輯,成功提高兩大難治性癌症的生存率  特拉維夫大學生物醫學、癌症研究學院負責研發的副院長丹·皮爾教授表示: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主要通過基因編輯工具精準改變基因組序列,如果遇到一些因基因突變引起的癌症等重大遺傳疾病,可以通過它來糾正DNA序列,幫助治療癌症。
  • 專家觀點:潘靜主任談TP53突變患者在CD19 CAR-T細胞治療後的臨床...
    隨著二代測序深度不斷加深以及檢測Panel的不斷擴大,對於白血病,特別是對於急性髓系白血病,都有非常顯著的發展。2016年WHO分型標準,已經把一些基因突變包括GATA2,CEBPA等納入,但是對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基本上沒有太多涉及基因突變的問題。
  • 八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或有遺傳突變,基因檢測可幫助親人預防癌症
    識別種系易感性對治療決策、降低風險幹預、癌症篩查和受影響患者及其近親的種系檢測具有重要意義。基因檢測可以發現遺傳的遺傳突變,並可以個性化癌症治療,提高生存率,在親人中控制癌症並突破精密醫學的界限。該實驗根據癌症類型、疾病階段、癌症家族史、種族、民族或年齡選擇患者,並使用大於80個基因的下一代測序平臺進行種系測試。結果發現,每8名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具有與癌症相關的遺傳基因突變。
  • BRAF V600基因突變是什麼意思?晚期癌症還有得治嗎?
    braf基因位於7q34,編碼一種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與araf和craf構成raf家族;ras-raf-mek-erk信號通路存在於人體多種生物學反應中,ras蛋白通常在細胞膜表面,接受外來的信號刺激後會募集raf蛋白使其磷酸化,從而激活了下遊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級聯途徑,braf是mek/erk最為關鍵的激活因子。
  • 前瞻性臨床試驗顯示:高通量基因組測序可指導AML患者精準治療
    但迄今為止,除FLT3抑制劑的使用外,AML的基因突變數據主要用於評估誘導治療後的預後和治療,而不是用於最初治療方案的確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礙了AML的精準治療。此前,一項回顧性分析表明,治療延遲達8天並不影響AML患者的總體生存率,但目前尚沒有前瞻性研究檢驗過延遲治療的可行性以及基因測序數據對前期方案確定時的優勢。
  • 近期全基因組測序研究進展一覽
    這種特徵有助解釋那些不存在自閉症其他遺傳標記的病例。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9月28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Genomic Patterns of De Novo Mutation in Simplex Autism」。這些結果提示著掃描患者的整個基因組可能有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自閉症背後的基因異常。
  • 你知道嗎,結直腸癌需要檢測哪些基因?
    在個體化治療廣泛開展的今天,了解結直腸癌中基因突變的分布,並結合患者臨床一般情況進行分析,在接受術後輔助化療的患者中評估相關基因的預後指導意義,對於研究中國人群特有的基因頻譜特徵和篩選適宜預後分子標誌物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治療卵巢癌新方法:有無BRCA基因突變均可使用的靶向療法
    近年,醫學界研發了針對帶BRCA基因突變卵巢癌的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近期更有研究發現,這類藥物同樣可用於非基因突變患者身上,大大減低復發率,為患者帶來希望。未生育女性患卵巢癌風險較高李醫生表示,相較於其他癌症,早期卵巢癌徵狀不怎麼明顯,因此不少患者延至晚期才發現患病,在發病初期,患者只出現腹脹、盆腔疼痛等症狀;直至晚期,部分患者會出現腹水、腹部異常窿起等,才感覺到不對勁馬上求醫。可惜研究顯示,晚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約20%。
  • 揭秘懷雙胞胎基因 大數據找到基因突變位點 後代身高或可基因測算
    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和雙胞胎妊娠顯著相關的基因突變位點,意味著懷上雙胞胎的「關鍵」被找到,後代的真實身高也可能通過基因測算。    南方人免疫力更強,後代身高或可通過基因測算?  10月10日,華大在深圳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發布一項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基因組學大數據研究成果。
  • 不明原因反覆發燒 可能是基因突變在「搗亂」
    從患者體內發現基因突變位點「很多自身炎症性疾病是一類單基因的遺傳病,已有約40種致病基因被發現,除了周期性、反覆性發燒外,還伴隨皮疹、關節炎等症狀。」「我們去年收治的一位小患者,在沒有感染的情況下,反覆周期性發燒,接受了全外顯子測序檢測後仍然無法確診病因,傳統的治療方法效果一直不理想。」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王曉川主任告訴記者,他們推測孩子很可能患有自身炎症性疾病,而且發生了一個尚未被發現和闡明的新基因突變。在徵得監護人同意後,醫院將患兒的基因組數據交由周青實驗室團隊重新解析。
  • 基因突變狀態可能被你忽視了
    結直腸癌 (colorectal cancer, CRC) 是世界上發病率最高的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國均居於前列,且還呈現不斷上升及年輕化的走勢。CRC 起病隱匿、侵襲性高,超過 50% 的結直腸癌患者,就診時已到 III~IV 期,錯過了最佳診治時間,5 年存活率不及 40%[1]。
  • 結直腸癌患者必讀,接受靶向治療前需要檢測這些靶點
    與BRAF基因均為原癌基因,且其基因型分為野生型和突變型。而RAS家族的另一個成員HRAS,其突變在結直腸癌病例中不常發生。經過眾多結腸癌研究基因組學的不斷的深入探索和臨床研究中精準醫學的發展,發現晚期結直腸癌治療中,RAS突變型患者對西妥昔單抗治療效果較差。而對於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來說, KRAS基因突變是一種預測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治療的明確的生物標誌物。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4期:1/8癌症患者攜帶遺傳性突變,半數或被...
    在急性感染期病毒載量較高時能夠快速檢出陽性病例,可用於對疑似人群進行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八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或有遺傳突變 基因檢測可幫助親人預防癌症遺傳因素在多種癌症的患病風險中起著關鍵作用。識別種系易感性對治療決策、降低風險幹預、癌症篩查和受影響患者及其近親的種系檢測具有重要意義。
  • 抗癌路漫漫其修遠兮尋找RAS抗癌靶點有點難
    RAS基因是第一個在人類腫瘤中被鑑定出來的致癌基因,在上世紀 80 年代初被確認與導致人類膀胱癌的基因相同,RAS基因也是存在最為廣泛的致癌性突變基因之一,近30%的腫瘤患者體內都存在著RAS突變。
  • DisGeNet:疾病相關的基因與突變位點資料庫
    DisGeNet是一個專門收錄人類疾病相關的基因與突變位點信息的資料庫,對應的文章發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連結如下https://academic.oup.com/nar/article/45/D1/D833/2290909網址如下
  • 我國478例DMD家系基因突變分析
    精確掌握了變性高效液相色譜(DHPLC)技術在基因檢測中的不同應用,通過近 10 年的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和自身的實踐,張旭博士在單基因遺傳性疾病基因檢測,單基因遺傳病的產前診斷,遺傳性乳腺癌基因篩查,遺傳性大腸結腸癌相關基因檢測和腫瘤靶向藥物治療相關基因檢測有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在 DMD(杜氏肌營養不良產前診斷,極低含量腫瘤相關基因的檢測和甲基化檢測上有獨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