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形勢緊張,臺媒10日報導稱,臺灣「中科院」頻驗證各式精準彈藥。根據「漁業署」的「射擊通報」顯示,臺灣「中科院」昨日、今日在屏東九鵬基地進行「火炮試射」,但最大彈道高度為「無限高」,研判可能包括天弓三增程型等防空飛彈試射。
對於此次「火炮試射」實際內容和使用彈種,臺軍方官員皆不願評論。
根據「射擊通報」內容顯示,「中科院」昨日、今日清晨五點至七點,在屏東九鵬基地外海實施「火炮試射」。值得注意的是,其射擊危險區域自九鵬、恆春半島往東延伸至綠島、蘭嶼以東海空域,並自上述二島東方海空域,向北延伸至宜蘭、花蓮外海,範圍相當廣。
軍方不願證實此次火炮試射確切彈種,但臺軍現擁有天弓二型、天弓三型防空飛彈,並尋求開發後者增程型彈種的契機。另一方面,現任漢翔公司總經理馬萬鈞2018年擔任「中科院副院長」時,曾在「立法院」透露,海劍羚、海劍二等臺造防空彈種,預計今年開始進行「初期作戰測試」。
另外,「中科院」昨日、今日上午八點至十二點進行另一場「火炮試射」,但危險區域較前者小,僅包括恆春半島以東、綠島及蘭嶼以西海空域,最大彈道高度約7620米。
至於制海精準彈藥戰力,臺軍除了既有雄風二型、雄風三型飛彈,亦有意向美國採購陸射型魚叉飛彈,藉由其具備攻陸、反艦雙重用途,以及精準打擊能力等特性,和臺造反艦彈種相互搭配。若此採購案順利,預計2023年就可在海軍海鋒大隊服役。
綜合臺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