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科院」測試新型火炮、飛彈性能,最大彈道高度為「無限高」

2020-12-03 海峽導報

臺海形勢緊張,臺媒10日報導稱,臺灣「中科院」頻驗證各式精準彈藥。根據「漁業署」的「射擊通報」顯示,臺灣「中科院」昨日、今日在屏東九鵬基地進行「火炮試射」,但最大彈道高度為「無限高」,研判可能包括天弓三增程型等防空飛彈試射。

對於此次「火炮試射」實際內容和使用彈種,臺軍方官員皆不願評論。

根據「射擊通報」內容顯示,「中科院」昨日、今日清晨五點至七點,在屏東九鵬基地外海實施「火炮試射」。值得注意的是,其射擊危險區域自九鵬、恆春半島往東延伸至綠島、蘭嶼以東海空域,並自上述二島東方海空域,向北延伸至宜蘭、花蓮外海,範圍相當廣。

軍方不願證實此次火炮試射確切彈種,但臺軍現擁有天弓二型、天弓三型防空飛彈,並尋求開發後者增程型彈種的契機。另一方面,現任漢翔公司總經理馬萬鈞2018年擔任「中科院副院長」時,曾在「立法院」透露,海劍羚、海劍二等臺造防空彈種,預計今年開始進行「初期作戰測試」。

另外,「中科院」昨日、今日上午八點至十二點進行另一場「火炮試射」,但危險區域較前者小,僅包括恆春半島以東、綠島及蘭嶼以西海空域,最大彈道高度約7620米。

至於制海精準彈藥戰力,臺軍除了既有雄風二型、雄風三型飛彈,亦有意向美國採購陸射型魚叉飛彈,藉由其具備攻陸、反艦雙重用途,以及精準打擊能力等特性,和臺造反艦彈種相互搭配。若此採購案順利,預計2023年就可在海軍海鋒大隊服役。

綜合臺媒報導

相關焦點

  • 臺軍飛彈還未升空,解放軍軍艦已經亮劍臺海
    據臺媒12月23日報導,臺灣「中科院」計劃從24日至31日在東部海域規劃火炮試射,從彈道無限高和危險距離超過160公裡,研判可能是天弓系列飛彈。同時,有臺媒炒作稱,在「中科院」火炮試射前夕,大陸一艘軍艦22日晚出現在蘭嶼外海進入巴士海峽。
  • 用飛彈震懾大陸?川普將下臺,蔡英文用最愚蠢的方法為自己打氣
    而蔡英文當局仿佛是在為失去後援的自己打氣,決定在1月7日至19日期間,在臺海地區實施多輪飛彈火炮試射。據臺灣綠媒最新消息:"臺軍工科研機構已對外公布了未來將在1月7、8、14、15、18、19日,分別實施最大彈道高度為'無限高'的飛彈火炮試射,其意圖威懾大陸軍方的意圖明顯。"與此同時,解放軍也必然會加緊了對島內周邊空域的封鎖,對島內當局的飛彈試射實施了嚴密的監控。
  • 用飛彈威脅大陸?蔡英文醒醒吧!
    而蔡英文當局仿佛是在為失去後援的自己打氣,決定在1月7日至19日期間,在臺海地區實施多輪飛彈火炮試射。據臺灣綠媒最新消息:"臺軍工科研機構已對外公布了未來將在1月7、8、14、15、18、19日,分別實施最大彈道高度為'無限高'的飛彈火炮試射,其意圖威懾大陸軍方的意圖明顯。"與此同時,解放軍也必然會加緊了對島內周邊空域的封鎖,對島內當局的飛彈試射實施了嚴密的監控。
  • 敏感時刻,島內將再射「無限高」飛彈,專家:與解放軍差距無限大
    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臺灣卻突然高調舉行"無限高"飛彈的試射,這引起了海內外媒體和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和猜測。據環球網援引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3日報導,近日,臺灣"漁業署"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最新安全通告,明確表示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將於1月7日至8日上午9時至10時30分試射"無限高"飛彈,計劃中的飛彈飛行範圍將從屏東九鵬一直到達宜蘭地區,兩地相距達到300公裡。
  • 05式火炮已經不香了,新型自動化卡車炮,躋身全球一流火炮序列
    而陸軍部隊則擁有多款裝備,比說坦克、榴彈炮、反坦克飛彈等等。說到榴彈炮在中國軍隊中以055式履帶火炮最具打擊能力,也就是大家熟知的PLZ-05自行加農榴彈炮。這款火炮擁有155毫米的口徑,仿製俄制自行火炮裝備旋轉底盤,最大射程超過50公裡。據悉PLZ-05總體長度達到11米左右,重量在43噸左右,最高行駛速度達到每小時65公裡左右。
  • ...臺灣「中科院」24日晚間7點40分,分別在屏東九鵬基地和臺東三...
    文 / 夏洛特2020-09-25 03:45:01來源:FX168 【臺中科院罕見在晚間試射飛彈】據臺媒剛剛消息,解放軍軍機連續多日進入臺西南空域演訓之際,臺灣「中科院」24日晚間7點40分,分別在屏東九鵬基地和臺東三仙臺發射飛彈
  • 俄找準西方「要害」,為S400配備新型飛彈!打擊高度超過大氣層
    現代戰爭對於太空衛星的需求已經越來越高,甚至像美軍這樣的高科技軍隊,已經出現了沒有衛星就打不了仗的隱患。為此,他們也專門開展了在沒有任何衛星技術支持下的作戰訓練,但從效果來看,短期內並不能夠推廣至整個美軍。
  • 如果不是臺灣漁船,雄三飛彈大陸攔的住嗎?
    ▲臺「中科院」生產的雄風3型超音速反艦飛彈自成功艦離架。飛彈發射後首先爬高,然後進入巡航高度,以慣性或程序制導飛向目標區,在預定地點打開末導引頭進行搜索、鎖定,最後進一步降低高度實施俯衝攻擊。雄三(右圖)這樣的超音速反艦飛彈還有高空彈道和超低空彈道之分。由於超音速反艦飛彈以3倍音速進行超低空飛行會帶來巨大的波阻,使有效射程大幅降低,為此大多數超音速反艦飛彈採用高空彈道,發射後首先爬升到2萬米左右的高空。
  • 朝鮮北極星3潛射飛彈試射成功!外形竟與美軍現役洲際核飛彈相似
    10月3日上午,朝中社發布消息稱,朝鮮國防科學院10月2日在朝鮮東海元山灣水域成功進行了「北極星-3」新型潛射彈道飛彈試射。從消息所配圖片來看,此次試射和北極星2的陸地機動載具試射不一樣,是一次真正的水下發射。
  • 電磁炮或改寫未來戰爭:沒有炸藥的「飛彈」
    美國海軍在掌握了世界各大洋的制海權之後,隨著岸防火力和反艦飛彈射程的增加,艦艇面臨著巨大的火力壓力。美國「依荷華」級戰列艦退役後,對陸火力支援不足的問題尤為突出。傳統火炮由於技術原理限制,常規炮彈的射程難以得到提高,這時人們開始尋找新的炮彈發射手段,電磁炮就是其中之一。
  • 朝鮮試射北極星飛彈或非搞個挑釁這麼簡單,而是消除技術軟肋
    東方IC 圖 朝鮮於2月12日上午試射一枚飛彈。最早韓國方面初步獲取的信息是,這是一枚舞水端飛彈,從朝鮮西北部的平安北道發射,落入朝鮮東海岸外。飛彈實際射程500公裡,飛彈到達的最大高度也是500公裡。隨後朝鮮也公布了一些細節,表明:這是北極星二型固體燃料飛彈,具有車載機動性;飛彈發射地點為平安北道,為了減少對鄰國威脅,發射的時候使用了高彈道。
  • 擁有射程1000海裡火炮,戰列艦就能復活,真相併非如此
    戰列艦最後一次出場是1991年海灣戰爭時期,安裝戰斧飛彈的衣阿華戰列艦成為戰列艦的絕唱。不過雖然戰列艦已經被棄用接近30年,但美國軍方始終沒有放棄重新激活它。讓戰列艦復活成為美軍方的執念。 不久之前,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0月16日報導,美國陸軍正在研製一種新型遠程加農炮,聲稱它可以打擊最遠距離為1150英裡(1英裡約合1.6公裡)的目標。如果這項技術奏效,那麼「戰略遠程加農炮」(SLRC)可能擁有50倍於現有火炮的射程。
  • 【每日動態】微電子元件/低軌衛星網絡/新型超輕魚雷/新型雷達站
    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 為美海軍成功研製新型超輕魚雷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近日宣布,已成功為美海軍研製並測試新型超輕魚雷(VLWT)。
  • 臺媒叫囂天劍2飛彈專打殲20 遭諷:威力堪比大陸鞭炮
    臺媒稱,臺灣「中科院」所研發的「天劍2」飛彈,將在2020到2028年換裝在康定級拉法葉艦上。另外,IDF「經國號」戰機「天劍2」飛彈數量,也將從2枚增加為4枚。臺綠媒叫囂,這將成為解放軍殲-20隱形戰機和SU-35戰機的殺手武器之一。
  • 用牛頓力學估算彈道飛彈的最大射程
    在進行洲際彈道飛彈測試的時候,它不可能真的到達自己的最大射程,一般都會採用高拋彈道試驗,然後收集飛彈飛行中的各種數據來計算出最大射程。對於外國觀測者來說,在不知道飛彈具體細節的情況下,它也能利用觀測到的有限信息估算出它的射程。今天,我們將應用牛頓力學來簡單估算一下彈道飛彈的射程。
  • 主戰坦克、超級火炮成歐美新寵,被誰刺激的
    國際湃提供國際政治事件與趨勢的專業分析,剖析世界多元格局下的中國立場,釋放國際新聞「高冷」背後的熱忱和無限可能。文丨王若鴻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際湃」(ID:pengpainews907),原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原標題為《軍勢2020:世界陸戰武器發展,新坦克、超級火炮成新寵》,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重裝歸來:再度興起的105mm火炮(全文)
    美軍普遍使用的「黑鷹」直升機可運送1門105毫米火炮及6名炮兵。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地部隊裝備的專用56型輕型榴彈炮可以拆成11部分,以便騾子運輸。有些新型105毫米火炮不必使用直升機吊掛運輸,可以裝在中型運輸直升機內,這樣敵人在直升機降落前就無法判斷飛機的真實任務。另外在越戰中,由於吊掛運輸,直升機空中機動性能大大降低,毀傷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