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止痛藥》:莫比烏斯帶上的芸芸眾生

2020-12-04 行腳成都

資訊|書摘|評論|故事|動向

我和六歲多的兒子坐在陽臺上曬著太陽,我說春天好像來了。兒子說已經是春天了。我說那你背誦一首關於春天的詩吧,比如《詠柳》。兒子說,我看不見柳樹,柳樹離得太遠。確實如此,從大年三十開始,我們一家就沒有出過門,把餐桌騰出來打桌球,下圍棋,翻魔方,玩大富翁遊戲,做各種各樣的美食,然後使勁地睡覺,由於新冠肺炎的暴發,這是大多數人這個春節普遍的生活,安靜而又帶著焦慮,沉悶而又充滿希望。

我忽然想起十八年前,同樣是這麼一個春天,我獨自到上海旅遊,從地鐵二號線走出來的時候,被眼前的情景嚇壞了,在華燈璀璨之中有一片金碧輝煌的建築,我覺得那裡邊應該住著神仙一樣的人。我靠近一看,果然不錯,叫靜安寺。我一直認為,只有山上才有寺廟,才是菩薩顯靈的地方,上海這麼發達繁華,菩薩能安全降落嗎?它們有用武之地嗎?而且一路之隔就是百樂門,這怎麼可能是佛門淨地呢?我住的便捷式酒店就在不遠,推開房間窗戶都能看到那座尖頂,像如今的信號天線,時時刻刻都在傳遞著人間的消息。於是,第一天,本來要去陸家嘴,我把行程改變了一下,首先去了靜安寺。靜安寺的香火很旺,也非常氣派精美,這深深地打動了我。從裡邊出來的時候,我腦海裡一直在想,如果讓我留在寺廟,我能幹點什麼呢?撞鐘嗎?我不知道應該撞多少下;敲木魚嗎?我不是高僧大德;灑掃寺廟嗎?我很難保持這種低調;我更不能給菩薩塑像,我是一個不太乾淨的人,我塑的像估計菩薩是不願意附身的。我唯一想幹的,有信心幹好的,恐怕是打一打佛龕,或者給事佛的和尚們打一扇窗戶,因為我小時候跟著學過幾年木匠。

也許受到某種指引,從靜安寺出來,我遇到一個報刊亭,報刊亭當年可是上海一景,由於工作關係,我買了一張報紙,再看看下邊的地址,竟然非常巧妙,就在酒店隔壁,我立即無知無畏地打電話過去,要找他們的社長聊聊。社長也姓陳,說你來吧,十分鐘時間,我要開會了。他見到我,直接就問,你覺得我們報紙怎麼樣?我說,很臭。他說,為什麼啊?我說,都是打打殺殺的新聞,讓人看著不舒服。社長說,怎麼才能讓人舒服?我說,你辦公室可以看到靜安寺,我們應該像事佛一樣辦報紙,利用報紙這座「寺廟」,傳播一些善意的消息,比如設置「解憂臺」,解決市民柴米油鹽的煩惱,設置「情感熱線」,解決市民情感方面的困惑,設置「愛心捐助」,在窮人和富人之間建立互動……談了兩個小時,臨別之時,社長問我,你願不願意來工作?我說,為什麼?他說,可以看到靜安寺。此後很多年,我坐在辦公室裡,收集著五花八門的線索,再安排記者一條條地加工成新聞,每次在判斷新聞價值的時候,我就透過玻璃窗戶看一看靜安寺的尖頂,以便接收積極正確的信號,時時提醒自己,不要看不起任何人,要善待每一條生命,促進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

後來別人問我,你為什麼選擇上海,我的答案是我喜歡美女,在南京路和外灘看到美女如雲的時候,我就決定留下來了。其實,情況非常簡單,就因為看得見靜安寺,我覺得擁有寺廟的地方,人是有善修的,是有底線的。然而,我的老家沒有一座寺廟,我們有災有難的時候,都是向死去的親人磕頭下跪,不管他們轉世的時候是升天為神還是落地為草,有沒有拯救我們的法力。我老家叫塔爾坪,又叫大廟村,原來也有一座寺廟,寺廟上掛著鈴鐺,隨風一吹就叮叮噹噹地響,可惜在一個沒有敬畏之心的時代被一幫人拆除了,所以從小時候開始,我就非常希望有人把它重新蓋起來。某一年,小學同學在外邊發了大財,回來買下那塊地皮,蓋出了村子裡第一座樓房,我每次回去探親的時候,看到那座土氣的房子就非常沮喪。

上邊只是我寫《止痛藥》的背景。我寫了很多進城故事,似乎打動了許多人,我自己並不滿意,或者說是有局限的,人與人之間是割裂的,是彼此不認可的,甚至是彼此蔑視的,這次動筆之前,在一位法師的帶領下,我登上了靜安寺的塔頂,想以菩薩的角度俯視一下這個世界,我的心頭靈光一閃,那麼多香客,不管從哪裡來,不管到哪裡去,他們只管下跪磕頭,從來不去追問菩薩到底是由什麼人修過來的,他們之間如果有血緣關係的話,共同的血液應該是光,共同的基因應該是善。最後,我的目光落在一個小女孩和一個少婦身上,她們合起雙手虔誠地祈禱著,我無法判斷她們是城市人還是鄉下人,更不明白她們是受難者還是贖罪者,這就是鳳妹和鳳姐的原型,她們的形象是清晰的,身份是模糊的,這才是大移民時代應有的特性。

在自我閉關的這個春天,兒子和他媽還玩了一個遊戲,叫作莫比烏斯帶,一張白紙條,明明有兩個面,如果把兩頭銜接起來,它立即變成了一個面,永遠沒有正反,永遠不會結束,這是不是非常神奇?如果城市文明是一個面,鄉土文明是另一個面,《止痛藥》的意圖是想製作一個莫比烏斯帶,把芸芸眾生放在同一個維度裡,讓你看上去拯救了別人,其實是別人正在拯救著你,估計這就是天地綿綿、人世輪迴的樣子吧?至於《止痛藥》的藥理是什麼,非常簡單,那就是愛。愛,是死亡的果,也是活著的因。

來源:《長篇小說選刊》 

成都文學館

cdwxg2018

天府文化 成都文學

傳遞成都文學的聲音

相關焦點

  • 莫比烏斯帶與克萊茵瓶
    (4)將三條寬度相等的紙帶合在一起(中間的一條兩面都塗上顏色),同時扭轉半圈,然後將它們的端頭依次膠結在一起,這樣就變成「三層的莫比烏斯帶」了(如圖2)。然而當您鬆開該模型時,結果發現是兩個環,一個是塗色的環,其長度與原莫比烏斯帶的長度相同,另一個長度卻是莫比烏斯帶的兩倍。
  • 神奇的莫比烏斯帶
    我們今天要做一個很神奇的實驗,叫做莫比烏斯帶。
  • 莫比烏斯帶怎麼做,莫比烏斯帶原理可以運用到什麼地方?
    神奇的莫比烏斯帶怎麼做,莫比烏斯帶原理可以運用到什麼地方?
  • 三層的莫比烏斯帶
    三層的莫比烏斯帶   自1848年莫比烏斯提出他那單邊單面對象的模型以來,數學家和數學的愛好者們便經常「品玩著」莫比烏斯帶.他們的發   現與原先的莫比烏斯帶同樣地令人迷惑.下面是其中的兩種模型,它們會產生同樣的結果
  • 莫比烏斯帶
    在莫比烏斯帶這件展品展像的中央有一個巨型的圓環,在圓環上有一輛小車。當我們按動按鈕,小車開始移動,在轉動一圈之後,小車竟然回到了原點。這是為什麼呢?這裡有一個圓環和日常中我們見到的圓環一樣,有兩個面兩條邊,當我們轉動手柄將圓環的一端,翻轉一百八十度時,這時形成了一個新的環。
  • 偏振光創造的莫比烏斯帶
    據科學日報報導,加拿大、歐洲和美國的研究合作通過光偏振實驗性的產生了莫比烏斯帶(一種單側、不可定向的曲面),這證實了光的電磁場可以呈現這一奇特形狀的理論預測。莫比烏斯帶很容易創造,利用一條紙帶,扭轉一次然後將兩端結合,這樣你就創造了一個莫比烏斯帶:一種只有一邊的三維結構。每年上百萬名學生都會在學校進行這個動手操作。
  • 看綜藝,了解「莫比烏斯帶」
    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它的曲面從兩個減少到只有一個,這種神奇的單面紙帶被稱為「莫比烏斯帶」。莫比烏斯環的概念在生活中被廣泛地應用到了建築、藝術、工業生產中。有人將傳送帶做成莫比烏斯帶的形狀,使應力分布到「兩面」,可延長使用周期一倍。
  • 數學趣味故事:神奇的「莫比烏斯帶」
    曾作過著名數學家高斯助教的莫比烏斯在1858年與另一位數學家各自獨立發現了單側的曲面,其中最聞名的是「莫比烏斯帶」。如果想製作這種曲面,只要取一片長方紙條,把一個短邊扭轉180°,然後把這邊跟對邊粘貼起來,就形成一條「莫比烏斯帶」。當用刷子油漆這個圖形時,能連續不斷地一次就刷遍整個曲面。
  • 【校園傳真】看這裡,神奇的「莫比烏斯帶」
    先在裁好的一張紙條正中間畫一條線,然後粘成「莫比烏斯帶」,最後沿線剪開。                    先在紙條上畫兩條線,然後粘成「莫比烏斯帶」,再用剪刀沿線剪開。  興致高昂的小朋友們,繼續製作升級版的莫比烏斯帶。
  • 科學家首次利用偏振光創造莫比烏斯帶
    莫比烏斯帶很容易創造,利用一條紙帶,扭轉一次然後將兩端結合,這樣你就創造了一個莫比烏斯帶:一種只有一邊的三維結構。每年上百萬名學生都會在學校進行這個動手操作。然而,發現自然產生的莫比烏斯帶則另當別論。 莫比烏斯帶是一種單側、不可定向的曲面「這是自然界裡出現的莫比烏斯結構的罕見例子之一。」
  • 二維世界中的莫比烏斯帶
    同樣,如果我們用紙做一個莫比烏斯帶,在我們眼中,螞蟻會爬過連成一體的兩個面,才能回到原點。這時候螞蟻不用翻越紙的邊緣,它可以爬行的距離增加了一倍。現在,我們把它放在莫比烏斯帶上面,讓它走一圈。 莫比烏斯帶是一個具有不可定向性的典型曲面,就是說,在這個曲面上存在路徑,使一個二維圖形沿著這條路徑運動,回到起點,會變成自己的鏡像。在我們的三維空間,很多東西也是具有手徵的,比如手套和鞋子。
  • 北京萬科走上了「莫比烏斯帶」
    > 2017北京萬科作品時代大都會系新品全球發布會  文/樂居 李潔   「莫比烏斯帶」常被認為是無窮大符號的創意來源,因為如果站在一個巨大的莫比烏斯帶的表面上沿著能看到的「路」一直走下去,那就永遠不會停下來。
  • 科學匯|教你製作一個莫比烏斯帶
    小朋友們有沒有體驗過科技館內的展品莫比烏斯帶呢?今天就教小朋友們做一個莫比烏斯帶。 實驗材料 三條紙帶 雙面膠 剪刀 方法步驟 1、在三條紙帶的末端貼上雙面膠; 2、將第一條紙帶首尾相連黏在一起,從中間剪開,一個大紙環變成了兩個分開的小紙環
  • 石家莊裕華區石門公園,受小朋友喜歡的莫比烏斯帶
    這個現象就是莫比烏斯帶,莫比烏斯帶十分有趣,雖然看似簡單,卻包含了很多物理、數學等方面的信息。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稱作莫比烏斯帶。有興趣的可以在家試試,小朋友應該感興趣。
  • 陳倉周年慶,價值399康巴赫二代物理不粘鍋正品免費送10套!
    陳倉周年慶重磅活動!康巴赫二代正品物理不粘鍋(環球捕手版)免費送10套!
  • 英國科學家破解"莫比烏斯帶"空間結構之謎(圖)
    莫比烏斯帶  公元1858年,兩位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和Johann Benedict Listing分別發現,一個扭轉180度後再兩頭粘接起來的紙條,具有魔術般的性質。這一神奇的單面紙帶被稱為「莫比烏斯帶」(Möbius strip)。  作為一種典型的拓撲圖形,莫比烏斯帶引起了許多科學家的研究興趣,並在生活和生產中有了一些應用。例如,動力機械的皮帶就可以做成「莫比烏斯帶」狀,這樣皮帶就不會只磨損一面了。此外,莫比烏斯帶也是藝術家眼中的經典造型。
  • 莫比烏斯帶好比宇宙,它是無限循環的,人類或永遠造不出!
    莫比烏斯帶好比宇宙,它是無限循環的,人類或永遠造不出!人類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雖然人類經歷過不少挫折,但這些挫折並沒有使自信心嚴重受挫,反倒越挫越勇,對宇宙的那種求知慾越來越強烈。
  • 你知道莫比烏斯帶從中間剪開會變成什麼嗎?
    莫比烏斯帶,又譯梅比斯環或麥比烏斯帶,是一種只有一個面和一條邊界的曲面,也是一種重要的拓撲學結構。它是由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莫比烏斯和約翰·李斯丁在1858年獨立發現的。作為一個不可能的可能,莫比烏斯帶還有很多奇妙特徵。本期推文就和大家一來起做一個關於莫比烏斯帶的小遊戲,一起來看一下其中的有趣之處吧。      正式開始之前,我們需要準備一張紙條。
  • 克萊因瓶是四維空間的莫比烏斯帶?科學家:有這種可能!
    導讀:數學上總是能誕生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而且這些想法有許多被映射到了物理上,甚至用來解讀宇宙,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莫比烏斯帶和克萊因瓶了!然而從本質上來講,兩者實際上並沒有多大區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莫比烏斯環似乎向我們表達了關於時間的概念!未來就是過去,過去同時也是未來,這聽起來似乎很矛盾,其實不然。關於時間,科學家們有很多的說法,最為出名的便是「外祖母悖論」!
  • 復聯四中的莫比烏斯帶,讓眾人回到過去,平行宇宙真的存在?
    相信看過《復聯4》的觀眾都知道,電影中鋼鐵俠受蟻人的啟發,利用莫比烏斯帶想出了穿越時空,利用平行宇宙,回到過去的方法,並製造出了「響指」手套作為拯救已經死去的所有人的重要工具。莫比烏斯帶是什麼?《復聯4》這麼火,說沒有看過的人估計很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