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了,你往何處去

2021-01-08 中國青年報

視覺中國供圖

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尤其是高學歷人才一直是各城市和地區爭奪的焦點。接受高等教育的勞動者能夠為地方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促進區域創新和經濟增長。為此,自2017年開始,各城市展開激烈的「人才爭奪戰」。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快速發展也是以城市為核心的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計算,2017年我國36個主要城市(即31個省會以上城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的常住人口的佔比僅為19.1%,但是創造的地區生產總值(GRP)的佔比卻高達40.2%,而其他城市及農村以80.9%的人口創造了59.8%的GRP,36個主要城市的生產效率是其他城市和農村的2.85倍。因此,以北上廣深以龍頭的大城市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極具吸引力。

在各種就業流動中,城際流動是高校畢業生十分關切的流動。那麼,高校畢業生在不同城市之間的流動現狀究竟如何?畢業生就業中城際流動的影響因素有哪些?流動收益有多大?筆者基於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抽樣調查」數據(涉及33所高校18076名畢業生),借鑑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2016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對城市類型的劃分,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以期為高校畢業生個體提供升學和就業決策的參考,為政府進一步開放勞動力市場、鼓勵和促進人才合理流動、提高經濟發展效率、促進經濟快速增長,同時為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可資借鑑的實證依據。

高校畢業生流不流、誰在流、怎麼流

借鑑菲戈安對流動的分類方法,按照家庭所在地、學校所在地和就業所在地的組合情況將高校畢業生的流動分為以下五種類型:一是繼續流動,指學生為就讀大學從生源地流動到高校所在地,畢業後又從高校所在地流動到生源地和院校地以外的地方就業;二是返回流動,指學生為就讀大學而發生了由生源地到高校所在地的流動,畢業後又從高校所在地返回生源地就業;三是前期流動,指學生從生源地流動到高校所在地就學,畢業後就留在高校所在地就業;四是後期流動,指學生留在生源地就讀大學,而畢業後流動到其他地方就業;五是不流動,指學生在生源地就學,畢業後仍留在生源地就業,沒有發生過任何流動。

總體而言,在根據筆者的調查,有87%的高校畢業生在求學或就業的過程中發生了城際流動,而同年畢業生跨省流動的比例僅為42%,可見有45%的高校畢業生在求學或就業過程中發生過省內流動。在發生了城際流動的學生中,繼續流動的高校畢業生佔比為32.7%,返回流動佔比為21.9%,前期流動佔比為28.9%,後期流動佔比為3.5%。

從高校畢業生家庭所在城市的類型來看,畢業生流動模式存在顯著差異:家庭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畢業生返回流動和不流動的比例越大,繼續流動和前期流動的比例越小。

具體來說,一線城市畢業生在本地就業的比例達到72.2%,其中,44.9%的畢業生在求學或就業過程中沒有發生過城市之間的流動,27.3%的畢業生在異地求學之後選擇了返回家庭所在城市就業;二線城市畢業生在本地就業的比例達到47.1%,繼續流動和前期流動的比例分別達到22.3%和27.1%;而三線城市和其他城市的畢業生本地就業的比例不到30%,更多的畢業生選擇了繼續流動或在學校所在城市就業。

筆者進一步分析在求學或就業過程中發生過城際流動的畢業生就業去向,發現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是流動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去向,在這兩類城市就業的畢業生比例為近70%。可見,與三線城市和其他城市相比,一線和二線城市對高校畢業生的拉力作用更強。儘管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總體趨勢是向上流動,但仍有相當比例的畢業生選擇到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三線城市及其他城市就業,可見積極有效的就業激勵政策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發揮著積極作用。

什麼因素影響高校畢業生的城際流動

在人口統計特徵方面,高校畢業生在城市間的流動表現出顯著的性別差異,女性更傾向於不流動,而男性進行繼續流動和後期流動的可能性顯著更高。民族、是否獨生子女和戶口對高校畢業生城際流動模式的選擇沒有呈現顯著影響。

從家庭背景因素來看,與農村家庭相比,縣鎮家庭的畢業生更有可能進行繼續流動、返回流動和前期流動,而城市家庭則更有可能選擇不流動而非繼續流動和前期流動。與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畢業生相比,家庭年收入在5001-10000元之間的畢業生更傾向於繼續流動和後期流動;家庭年收入在10001-20000元之間的畢業生更有可能發生返回流動;家庭年收入在20001元及以上的畢業生進行繼續流動和返回流動的可能性更大,家庭年收入在20001-50000元之間的畢業生也更傾向於進行前期流動。

從人力資本因素來看,與沒有擔任過學生幹部的畢業生相比,擔任過學生幹部的畢業生在城市間進行繼續流動、返回流動和前期流動的可能性更大。與本科生相比,專科生進行繼續流動、返回流動和後期流動的概率顯著更低,研究生進行前期流動的概率顯著更高、後期流動的概率顯著更低。院校類型是影響高校畢業生進行城際流動的重要因素,畢業於院校「層次」越高的畢業生,進行流動的可能性更高,與原985高校畢業生相比,原211高校、一般本科和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生進行繼續流動和返回流動的可能性均顯著更低。

從地區經濟方面的因素來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對於高校畢業生城際流動模式的選擇,尤其是繼續流動、前期流動和後期流動具有顯著影響。就業所在城市對高校畢業生具有顯著的拉力作用,就業所在城市的人均GRP和第三產業產值佔GRP的比重越高,畢業生進行異地就業的可能性越大,而進行返回流動的可能性越小;從家庭所在地的經濟發展來看,家庭所在地的人均GRP和第三產業產值佔GRP的比重越低,畢業生越傾向於異地就業,這反映了家庭所在城市對高校畢業生顯著的推力作用。

高校畢業生城際流動的成本與收益如何

筆者對不同流動模式畢業生的收益和成本進行分析後發現,不同流動模式畢業生的收益和成本存在顯著差異。從月起薪來看,繼續流動者最高,為5271元,前期流動次之,返回流動和不流動者的月起薪較低。從求職成本來看,返回流動的畢業生求職成本最高,後期流動者次之,前期流動者最低。

從畢業生家庭所在城市來看,對於一線城市家庭畢業生而言,前期流動畢業生的月起薪最高且成本最低;對於二線城市家庭畢業生而言,繼續流動和前期流動的月起薪較高,後期流動和不流動的求職成本最低;對於三線城市畢業生而言,前期流動和繼續流動的月起薪較高,前期流動和不流動的成本較低;對於其他城市畢業生而言,同樣是繼續流動和前期流動的月起薪較高,前期流動的成本最低。由此可見,對於高校畢業生而言,選擇前期流動和繼續流動是獲得較高起薪的主要流動模式。

分析結果表明,「就業流動」能顯著地提高收入,而單純的「就學流動」沒有顯著地提高收入。與不流動的高校畢業生相比,繼續流動、返回流動和後期流動的收益均顯著更高。其中,後期流動的收益率最高,為14.5%;其次是繼續流動的收益率,為10.7%;後期流動的收益率較低,為4.91%。

市場主導、政府微調,鼓勵高校畢業生自由流動

筆者認為,實證研究結果對推拉理論的支持表明,市場在高校畢業生的城際流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對高校畢業生的拉力作用越強。因此,應充分發揮市場在勞動力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健全市場機制、暢通流動渠道、規範流動秩序、完善服務體系,以促進高校畢業生在城市間的合理有序流動。

從世界城市發展的規律來看,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國家,城市化率越高。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標》的數據顯示,2017年世界平均城市化率為54.8%,高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低收入國家的平均城市化率分別為81.5%、51.8%和32.4%。另外,經濟發展越發達的國家,從小城市向到大城市集聚的現象越突出。舊金山、洛杉磯、紐約、倫敦、巴黎、東京等主要發達國家的這些城市人口密度越來越高,高層次人才聚集。美國各州各城市的人口和經濟規模的分布非常不均勻,但並沒有造成地區/城市發展的巨大差異,人均GDP反而趨同,居民收入差異的基尼係數都不算高。雖然美國的經驗未必適合我國的國情,高校畢業生又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但是,並沒有證據表明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自由流動會拉大地區/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的差距。因此,讓市場配置高校畢業生資源應該是更有效率的。

同時,筆者認為,由於市場失靈狀況的存在,對於特殊行業、特殊單位、特殊崗位、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需要等,應積極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通過出臺人才引進政策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特別是對於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弱的三線城市和其他城市,除了積極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外,也可以通過削弱流動壁壘、發布激勵政策等方式,積極吸引高校畢業生到當地就業。有為的政府應該為有效的市場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並重點發展市場失靈的行業和部門,力爭將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進行最佳組合,實現經濟和就業的更好發展。

對於高校畢業生而言,人力資本積累是促進流動的重要因素。筆者建議:高校畢業生應努力提升自身人力資本水平,培養與勞動力市場相適應的各項能力,增強流動意願和流動能力,最大限度地促進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實現。特別是對於那些有創新意願和創業需求的畢業生,越是大城市越是創新人才集中的地方,技術和資金越豐富,創業的環境越好,成功的概率越大。因此,高校畢業生在選擇就業城市的時候,應該考慮是否能將個人的興趣、專業與工作更好地結合在一起,發揮出個人的所學所長,使個人效用達到最大化,同時也能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嶽昌君為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邱文琪為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

編者:我們希望這裡是真正的圓桌會議,儘量接近理性,儘量遠離口水,儘量富於建設性,談論那些從胎教開始就爭論不休的教育問題。為此,我們拉出一張「教育圓桌」。

jiaoyuyuanzhuo@sina.cn,等你發言。

相關焦點

  • 2021 營銷人該往何處「遷徙」?
    一是人一定會退步,如果不努力,那隻剩下各種痛苦。換言之,作為營銷人無論是來自新手村,還是處於青銅段位,又或者曾經身為王者又滑落到常規賽,巨量大學都能契合時代和市場所需,為你點亮和升級新的技能樹。曾經有一個跨國諮詢公司針對全球的十多萬營銷人進行了一場調研,後來發現在頂級營銷人的所有優良品質中,排在第一的便是"內在動力",即意志力與學習力。但實際上,看似處處都能學習的成人社會,並沒有多少選擇。
  • 非洲沙漠裡的「大章魚」:何處有水它就往何處去,能活2000年
    拋去想像,現實中也有些奇妙的生物存在,就像非洲沙漠裡邊的「大章魚」,它的奇妙之處就在於:何處有水它就往何處去,並且它能夠活2000多年。
  • 計算機畢業,遲遲找不到工作,可以往這3個行業發展,前景不錯
    計算機畢業,遲遲找不到工作,可以往這3個行業發展,前景不錯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對於找工作會比較迷茫,因為有些人在大學學的東西都是比較理論性的知識,而且很多東西都是粗略地學習一下,並沒有過多地深入研究。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大學是廣告系的,除了學習廣告的相關理論知識外,還要學習攝影、剪輯視頻以及平面設計等東西,不過學的都是一些比較基礎的操作以及知識。
  • 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典禮88歲校友代表的演講,非常不錯!
    ,我曾經登上很多的舞臺領獎臺,我曾經站在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的臺上,但是今天此時此刻站在這裡,我感到在我88年的人生經歷是最大的榮耀。1947年我還沒有畢業的我跟母親遠度重陽去和姐姐一家匯合團聚,希望在大學的彼岸繼續我的學業,可惜事與願違,在異國他鄉,在生存面前,青青校園朗朗書聲只能是一個美好的寄望。
  • 畢業選擇去哪裡?海軍工程大學學員作出了這樣的選擇
    畢業選擇去哪裡?海軍工程大學學員4隊會議室裡,即將畢業的電子對抗與指揮專業學員正在填寫畢業志願意向表。相較往年,畢業日期已延後一個月。在筆尖的沙沙聲中,畢業班次學員們寫下了自己心中嚮往的目標:「我志願服從畢業分配,矢志強軍大洋,建功萬裏海疆!」此刻,這些畢業學員正站在深海大洋的入海口,夢想像一座艨艟巨艦,即將搭載他們遠航。
  • 約翰·斯坎倫:野生動物販賣及其對健康的影響,我們從此去往何處
    文/Cyan 審/Linda 編/Angel(圖源/AZA)野生動物販賣及其對動物和人類健康的影響:我們從此去往何處?謝謝克裡斯蒂安,感謝你精彩的致辭,還要感謝丹以及世界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的優秀團隊將這一適時且重要的討論納入議程。我們共同經歷著COVID-19大流行病,它以一種毀滅性的方式提醒著我們,事物彼此關聯的本質,尤其是經濟、環境、人類和野生動物的健康與福利之間的聯繫。這一點同樣適用於野生動物貿易——無論是合法的、非法的、受到監管的或是不受監管的。
  • 人死後靈魂又會去往何處?
    意識又去了哪裡呢?大部分人認為靈魂是非物質的,下面我們就開始來闢謠。如果靈魂不是由物質構成的,沒有原子和分子內部的電磁作用,那麼地面便會對它失去支撐作用,所以它便不會如影視作品中所展示的那樣,在地面神出鬼沒般的四處遊蕩。
  • 留學生的那些事—澳洲大學預科值不值得讀?畢業了可以去什麼大學
    你可以用UNSW預科申請澳洲的任何大學(這裡還有個Release Letter的坑,這裡不展開了,有打算去UNSW讀預科轉別的大學的可以私信小編確認清楚)。√雪梨大學(USYD)外包給了Taylors College, 不在主校區上課。不過由於是雪梨大學直屬的預科,再加上有英國集團Study Group(Talyors的東家)加持,質量上還是很有保證的。
  • 高中應屆畢業,已被大學錄取,去當兵能享受大學生兵的待遇嗎?
    高中應屆畢業,已被大學錄取,去當兵能享受大學生兵的待遇嗎?總得來說,高校新生也算是大學生,大部分優惠政策都是可以享受的,但是也有一些政策優惠程度要比畢業生要稍微低一點,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一起交流一下!
  • 獨立學院向何處去:搬到縣城裡的大學
    (原標題:獨立學院向何處去:搬到縣城裡的大學)
  • 去英國讀研只一年就能畢業,你以為能學到什麼?
    你需要自己去找去看,有一周的預選時間,選好了,就可以跟你感興趣的課題的導師聯繫,當導師考量了你的專業知識,認為你比較適合這個課題之後,大家就可以在項目開題時間去搶註,誰先搶到這個課題,註冊到了,這個課題就是誰的,然後就可以開始做整個項目了。有的人拿到的項目偏理論研究分析,那麼他就要準備論文。
  • 研究生畢業後,為什麼多數人寧願當大學輔導員,也不去考公務員?
    研究生在畢業之後,大多數人都有這麼一個想法,那就是寧願去大學當副輔導員,也不願意去報考公務員,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公務員不好嗎?研究生不想考公務員的原因有哪些?1.雖然研究生比本科生高一個學歷,但是公務員考試卻更加看重學生自身的能力,所以這也是多數學生寧願去當個大學輔導員,也不去考公務員的原因,萬一沒有考過本科生的話,那多丟面子呀。大學輔導員有哪些好處呢?1.
  • 臨近大學畢業,學機械的你,感到迷茫嗎?
    有人在想假如按照這樣的想,何年何月才能買的起房子,過上富裕的生活,自己在大學期間沒有過硬的基本功,踏進技術的大門,感覺學著很吃力,現在計算機現在正在向前發展,可以掙到自己想要的工資,而且很輕鬆的月收入過萬。還有銷售行業,只要你動動嘴,幹的好的話,就可以賺到大錢。
  • 杭州第十區將往何處去?臨安曬出分區規劃帶你先睹為快
    青山寶龍商業綜合體效果圖 臨安撤市設區一周年了,古老而又年輕的杭州第十區將往何處去(原標題《臨安曬出分區規劃帶你先睹為快》,原作者王良慧 朱嘉伊 管光前。編輯葉露)1537405101000
  • 中國經濟學研究向何處去
    這是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甘犁6月6日在出席由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主辦的「學術發表如何推動經濟學研究發展高端圓桌論壇」上的發言。參加這次討論的學者還有: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馮帥章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環境學院副院長符育明、《管理世界》編輯部委員會副主任蔣東生、《經濟學季刊》副主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國恩、南京審計大學社會與經濟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孫寧。此次論壇的主題是「中國經濟學研究向何處去?」。
  • 研究生畢業後多數選擇成為大學輔導員?不去考公務員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現在擁有大學文憑的人數太多了,在就業的時候,一些工資高,待遇好的企業優先考慮錄取來自國家重點大學的高材生。所以導致普通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 但是同樣是「金飯碗」,現在大家普遍發現,研究生畢業後許多人都毅然決然的選擇任職大學的輔導員並不是去考公務員
  • 當機器人也開始了藝術創作,人類還能去往何處?
    據牛津大學與耶魯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未來50年內,機器人將取代數百萬個人類工作職位!日本研發的護理機器人與人類相比,機器人不用吃飯,不用睡覺。機器人艾達(中)與劍橋大學Barn美術館館長艾丹·梅勒(右)6月12日,世界首位超仿真AI人形機器人藝術家艾達(Ai-Da)的個展,在英國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美術館BarnGallery開幕,這是今年4月艾達
  • 大學畢業後你有哪些出路
    大學即將畢業的你是否還在前途擔憂不知道怎麼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那麼小編今天來和大家一起數數大學畢業後我們有多少條出路。
  • 中國大學十大最爛專業,畢業就失業
    大學對許多人的人生來說會是一道分水嶺,而在大學裡選擇一門好的專業是至關重要的。但大學裡的某些專業其實對畢業後的就業並沒有多大的幫助,因此這些專業也被學生們稱為大學裡比較爛的專業。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大學十大最爛專業,要謹防中招哦。
  • AI作曲的諾亞方舟將去往何處
    目前,人工智慧作曲技術逐漸往商業應用與輔助創作的方向發展,「智能相對論」看到,其應用場景主要為視頻配樂、遊戲配樂、電視預告片、商業廣告、發布會和電影等方面。以非藝術場景的商用音樂為主要市場,打破了固有音樂市場關於成本及創作時間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