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正在粵港澳大灣區下一盤大棋

2020-09-22 廣東科技

在粵港澳大灣區東端的惠州市惠東縣黃埠鎮,群山之巔,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項目裝置區配套工程正加快建設。

作為總投資約68億元的&34;,惠州在建的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是&34;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兩個緊密相連的大科學裝置&34;。在兩大科學裝置、廣東太平嶺核電等&34;項目引領下,惠州稔平半島將崛起成為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


中科院惠州兩大科學裝置規劃效果圖。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供圖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負責人透露,HIAF項目將成為國際上脈衝束流強度最高的重離子加速器裝置,CiADS項目將成為國際上第一個ADS(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研究裝置。預計2025-2026年建成投用後,將可集聚國內外約1500名科學家等科研人才。加上謀劃中的其他項目,未來有望在惠州形成大科學裝置集群,並逐步建成具有重大影響的國際核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


治癌利器重離子既可治療腫瘤也可輻照育種

從惠州市區驅車向東南行駛約兩個小時,便來到惠東縣黃埠鎮東頭村附近。巍峨的大山頂上,有一個施工面積達81萬平方米的&34;


自2018年啟動建設以來,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項目裝置區配套工程加快建設。施工單位項目經理熊益善介紹,該配套工程(土石方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資約4.65億元,完成總量的85.9%。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胡正國介紹,&34;時期國家優先安排的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的兩項——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就落戶在這裡。

&34;專家介紹,在我國蘭州也有一臺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從重離子能量來看,排在全球第四、亞洲第一。位於惠州的HIAF建成後,將成為全球脈衝束流強度最高的重離子加速器裝置。

早在2009年,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就提出HIAF的概念設計並不斷優化,同時對部分關鍵技術進行預研。此後,科研人員在全國範圍內廣泛踏勘調研,為HIAF和CiADS項目選址,最終在2014年選定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

項目負責人介紹,HIAF項目2018年12月正式啟建。這個建設周期7年的&34;,將集成超導直線加速器和環形同步加速器最先進的技術。其系統包括強流超導離子源、超導直線加速器、增強器等;實驗終端包括低能核結構譜儀、強流離子束輻照終端、放射性束流線、外靶實驗終端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夏佳文表示,在元素周期表上,比鐵更重的元素,如金、銀、銅以及鈾,在宇宙中是怎麼形成的,科學家還不清楚。建設強流重離子加速器主要是為了弄清楚類似的科學問題。&34;

兩大科學裝置項目裝置區配套工程建設現場。施工單位供圖


&34;的重離子加速器,其實離日常生活並不遙遠,其技術成果可在經濟社會眾多領域應用推廣。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負責人介紹,被譽為&34;的醫用重離子加速器可治療腫瘤、殺死癌細胞,造福全社會。利用重離子輻照還可以育成玉米、甜高粱、馬鈴薯等農作物的新品種,培育特色農作物以及中藥材、名貴花卉等經濟作物的新品系。而精密篩分材料重離子微孔膜可廣泛應用於電池隔膜、醫療、食品飲料、安全識別、防偽等行業領域。



能源&34;把核燃料&34;,提高利用率和安全性

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的鄰居,是另一個&34;——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而就在直線距離一兩公裡的山腳下,是在建的總投資估算約1200億元的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

&34;參與項目選址的專家介紹,當初在全國各地考察選址,之所以&34;惠州市惠東縣黃埠鎮,除了因為這裡地質等條件符合要求,還考慮到可與核能等能源科技產業形成配套,促進園區化、集約化、集群化發展。

目前,惠州正加快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萬億級產業集群。兩大科學裝置特別是CiADS與能源科技緊密相關,未來還將聯動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努力突破能源領域的&34;核心關鍵技術。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負責人透露,CiADS建設周期為6年,將成為世界上首個兆瓦級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研究裝置,將為未來商用的加速器驅動先進核能系統(ADANES)探索和驗證可行、優化的技術路線。

早在2011年,中科院就批准實施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34;。通過6年多艱苦攻關,在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並不斷優化完善CiADS的方案設計,為建成國際上首個ADS嬗變技術的集成驗證裝置打下堅實基礎。

&39;吃螃蟹&34;上述負責人說,商用的ADANES未來可使核電站燃燒的鈾資源利用率大幅提升,最大程度&34;,而核廢料的放射性壽命則可大幅縮短,是一種低排放、安全可靠、高性價比的新型核能系統。

夏佳文介紹,該裝置通過將核廢料放到一個特殊爐子裡,再建造一個強流加速器產生很多中子,使核廢料繼續燃燒、繼續發電,讓核能真正變成綠色安全的能源。

圍繞大科學裝置建設,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正在惠州下一盤大棋。

胡正國介紹,未來計劃對HIAF和CiADS進行升級,把兩個裝置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更大系統的核科學研究平臺。

根據規劃,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將充分利用惠州在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及其升級計劃,確立我國在核物理前沿及交叉領域研究的優勢。將逐步培養集聚一批國際頂尖核物理科研團隊及人才,最終形成在國際上具有重大影響的惠州國際核物理研究中心。

延伸:大科學裝置支撐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

大科學裝置在全球範圍內發揮著&34;的關鍵作用,直接促進大批原始創新成果及核心關鍵技術的產生,最典型的就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發明的網際網路。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要科研機構和重大創新平臺在大灣區布局建設。環顧今天的大灣區,深圳、東莞、惠州、江門等地,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科學裝置加快布局,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呼之欲出。

目前,中科院已在廣東布局散裂中子源、深圳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站、江門中微子實驗站、加速器驅動嬗變系統研究裝置、強流重離子加速裝置等多個大科學裝置。

&34;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經理陳和生表示,隨著大灣區建設,珠三角的大科學裝置迅速增加,廣東進入大科學裝置黃金髮展期。包括惠州在內,廣東將成為國家大科學新中心。

來源:南方+客戶端、廣東發布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大學排名發布,中山大學第一
    誰是2020年中國粵港澳大灣區的最好大學?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哪些高校躋身2020年世界一流大學和中國一流大學行列? 在最新艾瑞深校友會網2020中國各經濟帶最好大學排名中,中山大學、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廣東白雲學院位列艾瑞深校友會2020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最好大學、獨立學院和民辦大學排名(廣東)冠軍。香港大學勇奪艾瑞深校友會2020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最好大學排名(香港)冠軍。澳門大學高居艾瑞深校友會2020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最好大學排名(澳門)第一。
  • 廣東機場「大動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
    【廣東機場「大動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廣東機場集團主動承擔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和全省「5+4」骨幹機場布局建設重任,把基本實現「世界一流機場集團」目標的時間確定為2025年,按八年時間、分兩個階段實施,聚焦高質量發展,踐行新發展理念,爭創世界一流機場集團。
  • 全國人大代表白鶴祥:以金融智慧和力量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我們將以金融智慧和力量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為把大灣區建設成為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金融支撐。」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國家外匯局廣東省分局局長白鶴祥接受上證報記者專訪時說。
  • 曾經的廣東四小虎,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東莞已脫穎而出
    而此時的廣東,正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如火如荼地大搞經濟建設。就在同一年,新華社記者王志綱跑遍珠三角,寫出一篇題為《廣東躍起四小虎》的新聞報導。自此以後,順德、南海、中山、東莞並稱為「廣東四小虎 」,當時它們崛起速度非常快,也非常有發展潛力,一躍成了全國關注的焦點,在經濟上的驚豔表現名震全國。
  • 日本野心藏不住了,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將在2035年登月
    現在日本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即將在2035年進行登月,此後日本可能還會有大動作。原本日本就有心在航空領域大展拳腳,有了西方國家的幫助,恐怕會發展的更加順利。之所以說日本的野心大,還有一個重要的依據,此前安倍還在任的時候就向外界宣布了未來十年內日本航空的發展方向,其中有一條讓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注意。日本將會和美國一起組建太空監測系統,這就相當於要在地球外面安裝攝像頭,一旦建成,地面上的一舉一動都盡在日本的掌控之下。
  • 張作霖輸了一盤大棋
    當時張作霖可謂是雄心壯志,也有心要下一盤大棋,所以才會允許馮玉祥暫時霸佔京師而控北京政府罷了。 針對當時的格局和形勢,張作霖已經大致有了籌劃,先以重兵威壓馮玉祥,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自然最好。 若不能,則以兵伐馮。
  • 8Manage——信息化管理創新企業在粵港澳大灣區下的騰飛
    十九大報告提出,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粵港澳大灣區指的是由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
  • 「原創」白欽先 陳陽: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新發展——全球化潮汐...
    與此同時, 在新5G網絡應用和深度AI的加持下,進一步加快了信息流、資金流、服務流在全球的流動。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全球資本流動出現從新興市場國家流向發達國家的拐點性變化,多國貨幣貶值、全球重啟負利率、新科技革命的增長效應一再延遲。
  • 任正非,又在下一盤什麼棋?
    任正非,這是在下什麼棋?作者|秦海清編輯|老拿任正非站著等了足足十分鐘。2018年7月26日,深圳坂田基地,華為一處接待最尊貴客人的地方。一場「5G極化碼和基礎研究貢獻獎」頒獎大會即將舉行,任正非卻走向門口,在這裡等候、迎接一個男人。
  • 外星人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許多方案被提了出來:外星人不存在啦,外星人來過又回去啦,外星人不屑於跟地球人交往啦……現在又有一個奇葩的設想:外星人也許睡著了,一旦宇宙提供了合適的條件,他們就會醒來,去完成某項光榮的使命……總之,外星人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 廣東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
    近期,廣東機場集團的「大動作」和「高光時刻」頻密。培育「大黨建、大安全、大運控」理念,使全員安全、系統安全、持續安全深入人心;構建安全工作責任體系、標準體系和聯動體系,打造民航行業和地方國企的安全管理標杆;強化科技創安、三基建設和作風建設,打造平穩可控的本質安全型企業,機場集團已連續實現15個安全年目標。
  • 5億再拍《指環王》,10億打造《三體》,亞馬遜在下一盤大棋
    加上已經花去的《指環王》版權費用2.5億美元,亞馬遜這個大計劃如果進展順利,那便是一筆15億美元的投資。可見在Netflix的強勢行動下,作為競爭對手的亞馬遜影視也在下一盤大棋。1.《三體》變成美劇會怎樣?
  • 馬斯克退出臉書是什麼狀況 臉書是誰的馬斯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斯克退出臉書是什麼狀況 臉書是誰的馬斯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2021年初後不到半個月,科技行業的瓜是一系列的好戲。 1月13日,馬斯克宣布退出Facebook,並宣布他將很快開發一款新的手機作業系統來取代安卓和蘋果作業系統。
  • 澳門大學與中科院共建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澳門大學共同成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聯合實驗室,將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的協同發展。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在致辭時表示,澳門大學重視腦科學與認知科學領域的發展,不斷開展相關的交叉研究工作。
  • 【央廣網】廣東粵港澳大灣區海洋材料發展院士專家座談會在廣州舉行
    12月10日下午,由中國海洋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等單位承辦的廣東粵港澳大灣區海洋材料發展院士專家座談會在廣州高新區舉行。  毛新平院士:材料是一切裝備、裝置和大工程的基礎,常規的建築材料在海洋服役環境中行為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要加強腐蝕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研究,通過中國海洋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強相關產業的協同。  柯偉院士:進一步加強產學研用聯盟,促進協同創新攻關。  蹇錫高院士:腐蝕問題在海洋材料中非常重要。
  • 中科院廣東省全面戰略合作: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
    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廣東省省長馬興瑞等出席會議。馬興瑞指出,新時期省院雙方要進一步完善合作機制,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水平,要充分發揮中科院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核心優勢和港澳國際化優勢,加大力度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科技強省建設。
  • 戰略投資數瀾科技,金蝶究竟在下一盤什麼棋?
    戰略投資數瀾科技,金蝶究竟在下一盤什麼棋? 戰略投資數瀾科技,金蝶究竟在下一盤什麼棋?近三十年行業經驗的傳統軟體商與新生代數據中臺企業在技術端、市場端的深度合作,雙方將碰撞出什麼火花,由此引發的「數蝶效應」,會引領中臺企業高速轉入下一個五年的快車道嗎?中臺五年:市場價值潛力凸顯從2015年,阿里進行中臺轉型起,這個新概念,開始在國內落地。
  •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建設啟動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白春禮表示,中科院與深圳市政府依託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作共建中科院深理工,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中科院提出的「三個面向」「四個率先」要求的體現,是中科院與深圳市深化合作的新標誌。
  • 「最強大腦」齊聚,最強地級市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在全省上下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定位,在新起點上不斷開創「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新局面的重要時點,蘇州發力集聚青年人才,廣邀「最強大腦」,這是在下一盤什麼樣的大棋?在科技創新方面,蘇州鼓勵大院大所建設的科技創新載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每個項目給予最高100萬元的支持,承擔多個項目的科技創新載體最高支持500萬元。對大院大所建設的科技創新載體獲批國家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省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的分別給予最高300萬元、100萬元的支持。
  • 中科院院士趙宇亮:廣東可打造我國納米科技全鏈條創新體系標杆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廣納院」)院長趙宇亮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說。 趙宇亮建議,廣東可重點引領、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成我國納米科技「從基礎研究到應用技術研發、再到產業轉移轉化」的全鏈條創新體系的標杆,形成納米科技產業集聚區和輻射效應圈。